?

《中國傳統村落志》撰寫之基本要求和內容范式*

2024-01-10 08:36葉桂郴李容黃堅黃飛揚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村落傳統文化

葉桂郴 李容 黃堅 黃飛揚

(1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航空服務與旅游管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2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科技處,廣西 桂林 541004;3 廣西區政協 《文史春秋》編輯部,廣西 南寧 530000)

1 傳統村落和《中國傳統村落志》

傳統村落是形成時間較早,有較豐富的文化遺存與自然資源,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可以凸顯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特質的古村落,是中國農耕文明最重要的遺產之一。截至2022年,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公布了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共有8 957個村落入選①。

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和非逆轉性,傳統村落亟待保護和傳承,撰寫傳統《中國傳統村落志》(以下簡稱《村落志》)就成了保護和傳承傳統村落的最基礎工作。

《村落志》是全面記載傳統村落的山川形貌、歷史沿革、社會變革、經濟發展、文化風貌、生活習俗、地理風物、村規民約等物質和非物質形態的綜合性文獻,是世代生于斯長于斯的村民生活及文化之總和。

據學者康麗躍[1]、劉俊[2]、張敏慧[3]、郎永清[4]、張軍[5]等研究,中國現存的最早村志是《杏花村志》(清康熙二十四年,安徽貴池人郎遂撰),該志也是唯一入選《四庫全書》的村志。新中國成立后,直到2016年10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啟動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從國家層面制定村志編修的規劃。

《村落志》的編撰,能夠從文化層面研究中國鄉村農耕文化,重振中國傳統鄉村文化自信,培育新時期的中國鄉賢,助力中國的鄉村振興?!洞迓渲尽分饕钦{查傳統的元素,一般只收集1949年之前的物質和非物質內容。

2 《村落志》之基本要求

2.1 內容真實

《村落志》的歷史文化部分主要依靠家譜、族譜和歷代口耳相傳的口述史來呈現。

要注意的是,口述史在傳承的過程中,往往會逐漸修正,往利己的方向發展,使己方越來越正義、越來越高大和完美,甚至摻和一些神話等非理性的內容在其中,需要編撰者去偽存真,認真甄別。家譜、族譜是主要參考文獻,但是要注意結合縣級史志文獻、其他家族族譜和文物及村落的綜合材料,進行甄別和考量,剔除家譜族譜中的攀附和自我粉飾的成分。傳統村落還可能有某些奇特的文物,需要根據文物的來源、品相、流傳探究其歷史價值、文獻價值、工藝價值和科學價值,確認其在該村落中的價值和作用[6-7]。

《村落志》務求傳統村落的歷史和人文史料豐富、脈絡清晰。由于歷史的原因,某些村落的家譜和族譜基本滅失??谑鍪芬彩前姹炯娂?莫衷一是,沒有必要的文獻和文物作為支撐。在這種情況下,編撰者寧可付之闕如,也不能強行編造。

2.2 特色突出

傳統村落大多在村莊肌理、建筑風貌、文化遺存、歷史記憶、宗族制度、方言習俗、村規民約、生產方式等方面以其獨特性活性地呈現出來。

《村落志》要完整輯錄村落的全貌,在此基礎上挖掘其獨特性,重點是體現各村的特色和名聲。完整的建筑格局、優秀的家訓家風、淳樸的民俗民風、杰出的家族子孫、不同的經濟模式、獨特的風物特產等都是突出特色的視角所在。

例如,桂林靈川江頭村的廉政文化、桂林靈川靈田鎮長崗嶺村的古商道文化、全州縣全州鎮彰甲村的武舉文化、桂林市區路西村的抗戰文化、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雙江鎮黃崗村的侗族鼓樓文化、臨桂區四塘鎮橫山村的科舉文化、興安縣興安鎮三里陡村的靈渠水文化、靈川縣界首鎮和灌陽縣新圩鎮的長征紅色文化。這些都是其突出之特色。

2.3 語言平實

《村落志》是最基本的志,應該以正史和地方史志作為借鑒,用史料、數字、圖片、例證樸實真切地表達事物。敘述客觀,語言平實,不渲染,不煽情,不夸張,不獵奇,不編造,不演繹。寧缺勿編是《村落志》必須恪守的規范,不能為了某種效果寫成報告文學、山水游記甚至民間故事類的文章。

《村落志》的第一讀者是鄉民,語言可以更淳樸、更泥土氣息。在不影響閱讀和交際的前提下,可以適當使用方言詞。比如桂北地區《村落志》,可以用馬蹄指稱荸薺,用苞谷指稱玉米。

2.4 表述規范

表述規范主要是文字規范和術語規范。

傳統村落的文化遺存有大量的文字內容,由于鄉民的文化水平相對不高,往往出現錯別字和俗字。我們在撰寫《村落志》時,一定要甄別考察,不能簡單照搬照抄。

一份某祠堂功德碑,把“輕而易舉”的“易”字誤寫成“昜”,如圖1所示。

圖1 “輕而易舉”的“易”字誤寫成“昜”

圖2把輩分字“錫”字誤寫成“钖”字的繁體字“鍚”。

圖2 “錫”字誤寫成“钖”字的繁體字“鍚”

鄉民們不知道“昜(yánɡ;古陽字)”和“易”的區別,還以為“易”是“昜”的簡化字。我們在輯錄考釋碑文時要仔細區別。

至于以下4個字,村落文獻中混用的比比皆是,編撰者必須弄清楚再使用:祇【qí,地神;zhī,簡化為助詞“只”】;祗【zhī,敬;和助詞“祇”相同】;衹【zhī,恰好;qí,袈裟】;袛【dī,短衣】。

編撰者往往在使用術語時,用俗稱不用規范。如用西元代替公元,用公里代替千米,用公斤代替千克的比比皆是。傳統村落的文化底蘊比較厚重,科舉題名者不乏其人,某些匾額上把貢生和舉人分別美稱為歲進士和鄉進士。編撰者在正式文本中,應該避免使用歲進士和鄉進士之俗稱,而采用貢生和舉人的科舉規范稱呼。

2.5 其他要求

一部《村落志》,字數以5萬字左右為宜。其結構和布局可以借鑒志書的體例。但要注意和志書的區別:志書重政,村落志重民;志書重概覽,村落志重細微;志書重理,村落志重情。

《村落志》圖片要求端正、清晰、完整、干凈、構圖合理、寓意深刻,圖片的文字說明要求客觀、完整、簡明,不得使用美化的圖片。圖片應該標注拍攝時間和作者。

敘述使用第三人稱,不使用第一人稱。規范使用度量衡和紀年方式,中國王公年號紀年使用中國漢字數字,公歷使用阿拉伯數字。序號按“一(一)1.(1)”排序。

3 《村落志》之內容范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村落志》正是如此[8-9]。

《村落志》的撰寫雖然沒有國史省志那般內容浩瀚,但各方面的內容和素材取舍卻也是千頭萬緒。為了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村落志》應該從鄉村之貌、鄉村之事、鄉村之情三方面入手。

3.1 鄉村之貌

村落之貌是村落賴以發展,村民賴以生存的基礎環境,是傳統村落歷史文化之皮。沒有村落之貌,其他方面無法依存和發展。主要包括:

3.1.1 自然風貌

村落現在的規范名稱,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名稱;村落現在的所屬鎮(鄉);地理位置:在本鄉鎮和本縣市的相對位置、東南西北方向和鄰村相對位置、東西南北的經緯度;海拔高度和大致地形地貌特征;山川河流名稱及走向;村域面積和村莊面積。

特殊的自然風貌:山峰、森林、湖泊、水庫、沼澤、草地、石林、濕地、雪域、沙漠、海灣、河谷、洞穴等。

3.1.2 村莊布局

村莊肌理和空間布局、建筑環境布局、建筑風格布局等:依山順水或人工干預、自然印記或陰陽八卦、主從和諧或平等分布。

3.1.3 建筑遺存

傳統村落之所以成為傳統村落,各種傳統建筑是其主要標志。應該有如下子目:

1)公共設施:寨門、寨墻、廣場、街巷、寨碑、題刻、公堂衙門、廟宇、會所、武館等。

2)交通設施:古橋、古道、驛站、涼亭、碼頭、巷道等。

3)商業設施:店鋪、貨倉、煙館、酒館、酒坊、理發店、客棧等。

4)生產設施:古田、水車、堰壩、榨坊、作坊、窯址、工具和產品等。

5)文化設施:私塾、學堂、書院、字廚、戲臺等。

6)生活設施:案幾、桌椅、香案、燭臺、水井、水渠、池塘、河流、古樹、傳統生活設施和工具。

7)家族設施:古塔、牌坊、祠堂、古墓等。

8)私人建筑:年代、占地面積、風格、類型、模式、材質和建筑構件特征。建筑構件主要包括:梁柱、斗拱、椽檁、山墻、山花,門楣、藻井、門窗、瓦當、雀替、雕刻、屋脊,天井、庭院、影壁等。

各種建筑材料和構件應該注明材質、年代、規格等,附有相應的圖片為佐證。圖案應有具體表述,說明圖案的寓意和時代特征。碑刻的文字盡量全文載錄,并有文字詮釋和評論。

各類建筑類物質遺存,應標注名稱、位置、年代、建設者、功能、影響、歷代損毀重建情況及與該建筑相關的故事等。

3.2 鄉村之事

3.2.1 人文概況

記載村落的戶籍人口數量和常住人口數量、主要民族、主要宗親姓氏和家族。如三街鎮之溶流上村之《人文概況》:“2017年底,全村在籍人口416人,全部為漢族。主要由唐、李、蔣、秦四個姓氏構成,其中李姓人口200多人,唐姓180多人,蔣秦兩姓各十幾人[10]。

3.2.2 歷史變遷

主要記載村莊名稱之由來、村落形成年代、村落形成原因、村落的興衰及村落的歷史變遷。如三街鎮之溶流上村之《歷史變遷》:溶流上村原名南流村,是明代前形成的村落。原居民以瑤族為主,明朝中期時漢族將其占領,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民國時期,李宗仁操辦后備軍,為方便訓練,將小溶江村,上、下南流村合并為一個行政村,取小溶江之“溶”、南流之“流”,合稱“溶流村”。桂黃公路和湘桂鐵路修建后把溶流村一分為二,鐵路南側的為溶流下村,鐵路北側的溶流上村[10]。

中國傳統村落,歷史能追溯到唐宋時期的很少,大多數是明清時期形成的。這和中國歷史上最近的兩次大規模移民有直接關系:一是元末戰爭和明初靖難之役之后,中原地區人口銳減。筆者根據《太祖高皇帝(洪武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之記載統計,如表1所示。

表1 《太祖高皇帝(洪武皇帝)實錄》人口統計表

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國人口將近6 000萬,但人口分布明顯懸殊。四川和廣西人口最少,尤其是地域廣袤的四川人口密度非常小。

《太祖高皇帝(洪武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四:“洪武十七年(1384)丙戌,以州之民戶不及三千者皆改為縣,改者凡三十七州?!币驗閼魯挡粷M3 000,34個州降為縣。

明洪武永樂間(1368-1424年),朝廷多次大規模從山西往中原地區,從江西往湖廣,從湖廣往四川等移民。第二次是張獻忠入川和三藩之亂后,四川人口銳減??滴趸实垲C布《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湖廣填四川。為了避亂,中原地區大量居民也自動從原居地向廣東、福建、浙江、廣西遷徙。

各種原因和力量的疊加,中國傳統村落的歷史源流異常復雜。

編纂《村落志》,只能依據家譜族譜、文字資料和歷代口耳相傳的口述史,結合本地府志縣志,考釋其歷史變遷的源流。如果這些資料闕失或不能完成考釋,就只能在《村落志》中付之闕如。

村落的歷史變遷,更重要的內容是厘清村落自清末、歷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其改革開放之后的區劃變化及歸屬變更。明清的都(圖)里模式、民國的保甲模式、新中國初期的公社大隊和之后的鄉(鎮)村建制情況,應該完整梳理,清晰無誤。

三街鎮之溶流上村之《村落志·歷史沿革》[10]:“明朝縣下為三級基層政權,鄉、都、里,溶流上村屬于靈川縣城鄉五都。清朝廢除鄉,實行都、圖(里)、村建制,全縣分為七個都,溶流上屬于五都。清末廢都圖,實行區、里(段)建制,全縣7個區,溶流上村屬第第一城區?!?/p>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廢除舊有的鄉、村(街)、甲制,實行區、村二級行政建制,溶流上村屬靈川縣城鄉區。1951年,靈川重新劃分區劃,分為10區。溶流上村屬靈川縣一區(三街)。1952年,撤銷行政村級建制,溶流上村屬于靈川縣一區(靈川區)的三街鄉。1954年,靈川縣并入臨桂縣,溶流上村隸屬臨桂縣十五區(靈川區,今三街鎮)三街鄉。1957年,撤區并鄉,溶流上村屬于臨桂縣溶江鄉。1958年,撤銷大鄉制,改溶流鄉為溶流大隊,屬于靈川公社。1961年,又改為溶流公社,屬靈川區。1962年,恢復區鄉建制,取消大隊,溶流上村屬靈川區溶流鄉。1963年,又改為靈川區溶流公社。1966年,撤銷區級建制,恢復公社、大隊、生產隊體制。溶流上村屬于三街公社溶流大隊。1984年5月,自治區黨委政府下文《關于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三街公社改為三街鎮,溶流上村隸屬三街鎮?!?/p>

3.2.3 優秀子民

輯錄村落中歷代在政界、軍界、商界、學界等領域的名流和達人。新中國成立之后出生,在全國沒有影響力的子民,一般不予收錄。

主要記載他們的姓名、表字、生卒年月、家族概況、生平大事、功名頭銜、人品事跡、歷史作用和影響、現存遺產(包括著作、物質遺存遺址等)。

靈川江頭村之《優秀子民》主要記載為官清廉的周培正、周履泰、周履謙、周啟運、周冠等主要事跡,凸顯江頭村的廉政文化[6]。

3.2.4 重大事件

主要是和該村落發展有關系并且在當地有影響的重大事件??梢园☉馉?、匪亂、械斗,瘟疫、水旱災等天災人禍及建筑工程、重大集會等。

記載的要素包括發生年代、歷史背景、主要任務及作用、事件經過、結果和成就、歷史意義。重大事件要注意征引文獻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剔除家譜族譜中渲染和人們口耳相傳時演繹的成分。如靈川靈田鎮之大村《重大事件》主要陳述莫在聲和李膺品聯合抗清的事跡[6]。

3.2.5 名氣名聲

一是該村落在歷代被府志縣志收錄情況、詩詞頌唱情況、名人回憶錄、肯定性的記載等。

二是重要媒體報道信息、獲得各級獎項和稱號。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各級歷史文化名村、各級最美村落、政府和協會學會頒發的各種稱號等。

這類稱號要注明授予(獲得)時間、等級和關涉范圍、授予機關。這類信息在羅列后,一般用證書、圖片作為做直接的佐證即可。

3.3 鄉村之情

鄉村之情主要是各類非物質文化遺存,這是最能喚起族群激情引起族群共鳴的元素。

1)家譜族譜。這是記載傳統村落最珍稀、最可信的文獻資料,資料翔實,可信度較高,是撰寫《村落志》最重要的參考文獻。

2)家規家訓和村規民約。這是傳統村落文化精神的凝練和文字呈現。

3)民間醫藥:中醫中藥、民族醫藥、民間醫方和醫術。

4)民間風俗:節慶文化、喪葬文化、婚慶習俗;地方廟會和宗親文化;民間崇拜和信仰。

5)民間藝術:地方戲曲、民間武術、民間技藝、民歌。

6)飲食文化:特色小吃、傳統飲食、特色物產。

7)文學藝術:古籍珍本善本、詩文集、古字畫、金石作品、民間抄本、石刻、珍貴匾額和題款。

8)文化傳承:農耕文化、漁獵文化、商賈文化、游牧文化。

9)方言:漢語方言和民族語言、方言島;古音和古字、俚語、俗語,諺語。

10)歷史傳說:創世紀古老的傳說、本民族的傳說、本族群的傳說、重大事件的傳說、重要人物的傳說。

上述內容如果獲得了各級非遺項目,要注明以下信息:項目名稱和內容、獲得時間、傳承人、授予級別、保護和開發狀況。

本部分對民間風俗之宗教文化、民間崇拜和信仰、節慶文化、喪葬文化、婚慶習俗、地方廟會和宗親文化等相關記述,要摒棄神秘色彩和迷信色彩,把握正確的政治導向。

4 結語

《村落志》是傳統村落全部物質非物質文化之薈萃,濃縮了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傳承之記憶,成為傳統村落文旅結合外宣之名片。不僅可以凝聚鄉村鄉民的情感和力量,構筑中華傳統文明之基石,還可以促進鄉民們與時俱進,匯入時代潮流,創造新時代的鄉村文明,振興鄉村文化和經濟。

注釋

① 筆者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2012-2023年關于公布《第一至第六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落名單的通知》統計。住建部網址https://www.mohurd.gov.cn/index.html.

② 致謝:感謝桂林市委黨校退休老師陳憲忠教授惠贈的資料和學術指導。

猜你喜歡
村落傳統文化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老傳統當傳承
誰遠誰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