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吹十里荷花香“蓮”通濕地生態路
——浙江武義十里荷花省級濕地公園

2024-01-12 13:33撰文供圖浙江武義十里荷花省級濕地公園
浙江林業 2023年12期
關鍵詞:武義畬族荷花

●撰文/臧 毅 供圖/浙江武義十里荷花省級濕地公園

浙江武義十里荷花省級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濕地公園”)地處甌江上游,位于金華市武義縣柳城畬族鎮南部。公園范圍主要包括武義柳城畬族鎮區南部的荷花物種園、宣平溪(古堰壩、東溪橋至三港電站水庫段)、前灣村及江下村沿河宣蓮種植田、三港電站水庫及周邊林地等區域。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185 公頃,其中各類濕地面積74.21 公頃,濕地率40.11%。濕地公園以宣蓮種質資源及原產地“山水林田湖草”復合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為核心,以蔚為壯觀的十里荷花、底蘊深厚的宣蓮文化和獨具魅力的畬族風情為特色,充分利用濕地公園及其所在區域優越的生態優勢、豐富的濕地資源和厚重的地域文化,打造生態系統健康、濕地景觀優美、文化意蘊濃郁、宣教體系完備、整體形象突出的甌江上游河谷盆地“蓮田-河流-庫塘”復合型濕地公園建設典范。

據調查統計,濕地公園境內共有維管植物139 科390 屬543種(含以下分類單位,其中栽培種93種),其中蕨類植物16科18 屬20 種,裸子植物6 科10 屬11 種,被子植物117 科361屬511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濕地公園共有脊椎動物31目66 科170 種,其中魚類5 目6 科16 種,兩棲類2 目5 科8 種,爬行類3目7科18種,鳥類15目39科107種,獸類6目9科2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9種。

濕地公園位于距離武義縣城40 公里的柳城畬族鎮,是“武義宣蓮”的發源地及主產區。宣蓮因產于原宣平縣得名,是中國三大名蓮之一(湖南省湘蓮、福建省建蓮、浙江省宣蓮),始種于唐朝顯慶年間,距今有1340 多年歷史,在清朝嘉慶六年被列為清朝宮廷貢品。該鎮種植宣蓮5000余畝,是宣蓮栽培最為集中的區域,賞荷觀景連綿5 公里(舊稱“十華里”,故有“十里荷花長廊”美稱,被譽為“江南第一荷花之鄉”。濕地公園景觀資源十分豐富,有十里荷花、荷花物種園、萊峰塔、巽峰塔、小黃山等景點。公園既有賞荷觀景的美麗景觀,又有濃郁的畬族文化氛圍,游客可以在這里盡情體驗濕地公園的獨特魅力。這里有葉法善的道士世家、鴻臚卿、越國公等歷史人物的杰出貢獻,還有擎臺閣、柳城廟會等傳統文化的傳承。這些人文歷史和文化資源不僅增加了十里荷花濕地公園的文化內涵,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體驗和了解歷史文化的機會。

濕地公園內的荷花物種園是十里荷花景區的精粹之處,面積200 余畝,植有從中國農科院、中國荷花研究中心引進的太空3號等優質籽蓮和觀賞蓮、睡蓮等900 多個品種,花期從6 月一直延續到10月,形成“小小田園集天下名蓮,株株名荷讓游客盡賞”的美麗景觀,使游客盡情感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致。盛夏時節,物種園里各色荷花競相綻放,連綿十里,荷香醉人,吸引著眾多游客、市民和攝影愛好者觀賞拍攝。

在荷塘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并蒂蓮區,一朵朵并蒂蓮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嬌小可人;有的開得正盛,兩朵花兒盡情綻放,美不勝收;有的已經變成兩顆小小的蓮蓬,可愛至極。相關專家介紹,并蒂蓮的出現概率是十萬分之一,十分罕見,而在物種園內,并雌蓮、三雌蓮、并葉蓮(或叫雙葉蓮)等奇花奇葉屢見不鮮。2021年夏天,濕地公園內的荷花物種園曾因2 畝荷塘開出89 朵并蒂蓮登上微博熱搜,甚至還出現了世界罕見的“并蒂蓮+同心蓮+連柄荷葉”同框的奇觀。據了解,并蒂蓮是荷花中的一個變種,一莖生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并頭蓮、同心蓮、合歡蓮。并蒂蓮歷朝歷代下來都說是偶發的概率極低,但經過十里荷花物種園近10年的人工分株定向篩選,并蒂蓮的出現概率有明顯增加趨勢,達到了5%,少數區塊甚至高達10%。為什么如此罕見的并蒂蓮在這里能被大概率培育?據物種園負責人王賀介紹,培育并蒂蓮良田、良種、良法三者缺一不可。

近年來,在園區工作人員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對并蒂蓮集中出現的蓮田挖取蓮根,在十里荷花景區物種園進行定向選育栽培,通過探索基因突變以及“返祖溯源”兩大方向,進一步突破了并蒂蓮培育的技術難關。自古以來,人們便視并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征兆,善良、美麗的化身,象征同根、同生、同福、同心,寓意夫妻恩愛,家庭美滿。物種園內并蒂蓮屬于花蓮系列,2019 年開始在國際亮相,取名為“武義并蒂”。

近年來,濕地公園圍繞“十里荷花”濕地風光賞析、“生命之源”水與濕地保護智趣問答科普、“宮廷宣蓮,至上珍品”宣蓮種質資源保護傳承、“濃郁畬鄉,璀璨文化”畬鄉風俗特色文化等主題開展濕地文化宣傳,以舉辦講座、組織科普活動、撰寫科普文章等形式,通過現場活動、印刷品、微信公眾號等多樣化的媒體媒介,大力傳播、介紹和推廣濕地保護、恢復、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使參與者深入理解濕地保護的重要性,產生傳播理念或參與保護等行動意愿。

2023年,結合金華市觀鳥大賽,觀鳥愛好者在濕地公園內組織了多場觀鳥活動,帶學生走入濕地進行觀察鳥類的生活習性。2023年,濕地公園啟動了生態自然教育基地建設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95萬元。項目設計立足濕地文化、畬族文化背景,融入畬藥和中國傳統色等元素,劃分色彩美學教育、畬藥養生體驗、水生植物展示三大主題活動區塊,打造集觀光游憩、自然科普和文化教育為一體的濱水空間,作為濕地科普教育的基地,進而推動全社會對濕地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廣泛的行動參與,同時也加大了濕地公園的知名度。

濕地公園以“十里荷花·共富工坊”為核心,通過“基地+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深化黨建聯建機制,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因地制宜打造“荷花經濟”,打通荷花種植、加工、包裝、直播帶貨、旅游觀光、體驗娛樂、休閑避暑等全產業鏈,延伸出鮮切花、蓮蓬、蓮子、荷花茶、蓮子酒等衍生產品,不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還帶動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創業致富。如今,小荷花開出大產業,十里荷花“蓮”通了鄉村的“致富路”。

猜你喜歡
武義畬族荷花
浙江省武義第一中學
唱支山歌給黨聽——記畬族三月三節
畬族三月三
畬族民歌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
武義 山水如畫溫泉城
畬族民間藝術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