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雕塑展的展覽機制和關鍵詞

2024-01-13 12:22孫振華bySunZhenhua
雕塑 2023年6期
關鍵詞:雕塑家雕塑藝術家

文/ 孫振華 by Sun Zhenhua

2018SIGMA藝術小組《懸界》

驀然回首,“明天雕塑展”已然度過了十個春秋。

今天,當代雕塑如何呈現給公眾?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展覽。在中國眾多以青年為主的當代雕塑展覽中,“明天雕塑獎”的評審和獲獎作品展(以下簡稱“明天展”)談不上是較早的展覽,也稱不上是規模較大的展覽;但是明天展的影響力,它在業界的口碑卻逐年增長。

明天展不是那種通過強推而一夜爆紅的展覽;它是通過扎扎實實努力,在不斷推進,不斷調整中,因為展覽的品質而贏得了人心。

縱觀明天展的十年歷程,它最核心的方面有兩個:一是創新性的展覽機制;二是展覽所推出的作品。

先說展覽機制

在某種程度上,明天展的機制創新所產生的影響甚至比明天展作品的影響更大。這是因為,展覽作品是展覽機制的產物,對于明天展而言,展覽機制的創新性和自我調節能力,是展覽最關鍵的地方。

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明天展所出現的作品而言,它們并不專屬于哪個展覽獨有;它們既可以在這個展覽中出現,也可以在那個展覽中出現。時至今日,很難說,有哪個展覽可以完全壟斷某類作品和某類藝術家。唯有展覽機制可以分出高下,它可以有效地扶持藝術家,可以鼓勵、孵化、催生出某類作品,也就是說,展覽本身就是藝術生產的一種方式。

明天展的展覽機制的獨特之處在哪里呢?

其一,明天展從一開始就采用了學院和企業相結合,學術和社會相結合的方式。展覽的主辦單位是四川美術學院、四川明天文化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展覽經費前期來自明天文化,從2019年開始,得到了五糧液集團的獨家贊助,簽訂了五年冠名協議。由此可見,明天展從一開始就不是在所謂學術圈子里自身循環,也沒有仰仗公共資金的投入,而是面向社會,通過和企業合作來獲得支持。在與企業的合作中,明天展在學術上保持了高度獨立,這在中國已有的展覽模式中是并不多見的。

理論上,人們都認為藝術只有走向社會才能得到可持續地發展,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卻面臨著諸多困難,例如,如何回報企業?就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明天展在與明天文化和五糧液集團的合作中,沒有采用常見的收藏作品的方式來回報企業,參展作品全部退還作者。這種做法,固然體現了企業的高風亮節;對展覽而言,壓力反而更大了。壓力在于,它將倒逼展覽必須成為知名名牌,必須做出影響力和公信力。只有通過公平、公正的評審和展出,在社會贏得好口碑,才能實現對企業無形的回報,實現學院和企業的雙贏。

其二,明天展所面對的青年藝術家群體和其它展覽有所不同,它采用了相對寬泛的選擇標準,凡是四十五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包括大中華地區的藝術家和國際藝術家,只要認同明天獎的評審和展覽規則,都可以投稿參加。這個寬松的參選尺度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打破了”身份“的限制,給了青年藝術家更多的“機會”。

首先,它打破了國內、國際的身份標簽?,F有的一些展覽,常常帶有“國際”“中外”的標簽,以此來區別不同的藝術家的身份。明天展給不同國籍、不同地區的藝術家放開了“身份”的限制,真正在一個共同的平臺上進行交流、觀摩、學習,體現了開放、包容、平等的態度。

2013 鄧筱《8分20秒》

另外,針對國內的情形而言,明天展還打破了學院專業藝術家和非學院藝術家的身份界限,讓更多有志于當代雕塑創作的藝術家在專業院校畢業后仍有機會繼續從事專業工作;明天展為學校外、體制外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公平參加展覽的平臺。

其三,明天展的價值指向通過作品體現,參展作品又由評審委員會評選出來,因此對明天展而言,評審是展覽的關鍵。嚴格地說,是評委的眼光和趣味決定了展覽的價值觀和藝術傾向。通過歷屆作品,青年藝術家明白了明天展是個什么樣的展覽,他們會自覺衡量自己的創作狀態和這個展覽的關系來決定是否送選參展。

明天展設立了初評和終評兩個環節。這些年來,明天展初評評委相對固定,他們來自各大專院校雕塑專業的學術帶頭人,以及當今活躍在國內當代雕塑創作前沿的藝術家。初評評委在眾多報名作品中,選出20件參展作品,初評環節基本奠定了展覽的面貌和藝術水準。其后在終評環節,由五位終評評委在20件作品中選擇五位獲獎作品,包括其中一個年度大獎。

其四,明天展在推廣和傳播方面,以終審環節通過參展作者的演講秀和終評的當場打分,將展覽推向高潮。展覽終評通過網絡和大眾傳媒公開推向社會,這是明天展在展覽機制方面的一個重要創新。

從2018年起,明天展和網絡媒體合作,進行終審環節的演講秀網絡直播,每個參展作者上臺演講五分鐘,然后由終評評委點評打分,最后評出五位獲獎者。這個做法讓每位參展藝術家有了另一種不尋常的展示機會和舞臺,這不僅是對他們口頭表達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鍛煉;同時也是將當代藝術推向社會,推向公眾的一個重要嘗試。從幾次明天展演講秀的效果反饋看,每場演講秀均獲得了較高的點擊收視率,比較起過去曲高和寡的當代藝術展,明天展演講秀實現了當代藝術展的一次突破。

再說明天展的關鍵詞

以創新、跨界為核心的明天雕塑獎持續了十年,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代雕塑界的格局。過去,社會、學術資源集中向名家傾斜,形成了強者越強,青年卻苦無平臺和上升機會的“馬太效應”。明天展的出現,讓社會將對當代雕塑的關注一次次投向了青年,投向了青年藝術家。

明天雕塑展的學術品質和作品面貌,主要體現在“去雕塑”“泛材料”“個人化”“跨界別”“高科技”“再傳統”這6個關鍵詞上。

1.去雕塑

2017張超《野》

作為雕塑展,又呈現出”去雕塑“的特點,這是相互矛盾的嗎?事實上,去雕塑正是明天展的問題意識所在。明天展的發展過程始終是一個對雕塑不斷再定義的過程。所謂“去雕塑”不是不做雕塑,而是不斷提出問題,質疑人們習慣了的雕塑,用新的作品形態改寫雕塑的定義,預示出明天的雕塑越來越開放的趨勢。事實上,明天展中,裝置作品、動態作品、綜合材料作品、新媒體錄像作品、行為和表演作品是主流形態,只有少量作品接近傳統雕塑形態。

這種情況實際深刻揭示了雕塑本身正在發生的變化,今天當我們說雕塑的時候,它越來越背離我們過去關于雕塑的經驗,它離傳統意義的雕塑越來越遠。

同時,非雕塑現象還說明了傳統雕塑本體論的危機。在雕塑界,一直有一種原教旨主義的維護雕塑本體的聲音,他們始終認為,雕塑有自己不可動搖的本體,是這個雕塑本體決定了什么是雕塑。

雕塑的本體是什么呢?一種看法是,雕塑本體就是雕塑的材料、形體、空間。然而,從明天雕塑展的作品看,這個本體論的解釋已經遠遠背離了今天的雕塑現實,至少,它與明天雕塑展所代表的未來趨勢形成了較大反差。在今天,盡管從事材料、形體、空間的探索的雕塑家大有人在,但是,對明天展而言,它更加關心和探索的是雕塑的未來。

2.泛材料

從1979年以來,材料問題成為雕塑界的“顯學”,它取得的成果以及它對當代雕塑的推動作用毋庸質疑。2000年以后,隨著新一代雕塑家的成長,以及他們對材料的重新關注以及在材料創作中的新進展,使材料問題、物和物性的問題成為雕塑界的焦點之一。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年似乎形成了一種關于材料的拜物教,許多人甚至認為,雕塑家就是研究材料的;也有人認為自己作為雕塑家,這輩子的工作就是研究材料。

然而,從明天雕塑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雕塑的材料問題在今天需要重新思考。因為雕塑創作中各種材料運用的廣泛性已經成為雕塑界的基本共識;現在的問題是,如何以材料為媒介,呈現更豐富的意義,而不是本末倒置。

從明天雕塑的入圍的具體作品為人們顛覆材料的拜物教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以2019年明天雕塑展為例,大獎的獲得者褚秉超的《石還山》顯然不是在研究石頭;金恩的《普魯斯特的結》不是在研究爆米花;王凱的《余溫》不是在研究垃圾;方劍的《生命中的每一天》不是在研究木屑;林儀的《游戲的場域》不是在研究橡皮筋;20萬小組的《公園計劃》不是在研究城市拆遷遺留的廢棄物;張移北的《臥讀、囚徒、情人域間諜》不是在研究老舊的金屬工業物件;張增增的《轉運》也不是在研究轉椅……

2022盧征遠《固體的液體》

雕塑家不是物質材料研究者,雕塑家之所以研究材料,研究物和物性是為了挖掘材料和物背后的人文屬性,他研究的是材料和其它事物之間的關系,例如材料和人的關系,材料和歷史的關系,材料和社會的關系。一個雕塑家不可能也不具備一個材料科學家那樣的能力,能夠研究材料的自然的、物理的屬性。

從根本上說,材料對雕塑而言,不過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媒介。如果把材料,物當作雕塑的目的,就只能說明,當雕塑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才會祭起唯材料的大旗,將材料本身作為目的和方向。

在明天雕塑作品的展覽中,可以感覺到青年藝術家們重視材料,依賴材料,他們絲毫沒有放棄對于材料的敏感,恰恰相反,它的泛材料特征體現在,恰當地、合理地運用材料,而且是廣泛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材料,把材料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

3.個人化

從明天雕塑獎的入圍作品中可以看出這樣的傾向,雕塑家個人的想法,個人經驗,個人的生活際遇在創作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當然,個人化或者個性化是一切藝術創作者都應該具備的,這里所說的個人化是指今天的青年雕塑家個性化創作中所呈現出來的新的特點。

一個藝術家創作當然應該反映他的時代,但這種反映是從個人的角度,從個人化的立場出發的。在明天雕塑展作品中,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具有這樣的特質:非常貼近藝術家個人的生活,個人的記憶;作品通向個人走向時代,走向社會。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在青年一代中產生共鳴,就因為觀賞者把作者個人生活和記憶轉換成為了集體的生活和記憶。

在明天展作品中我們看到,青年雕塑家的作品中所出現的不同物品,材料,空間情景,都跟個人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前面說過,從材料的角度講,這些東西出現在作品中,并不是研究這些東西本身,而是以這些物件作為媒介,通向一個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空間和時間,通向一類人群的共同記憶。

把個人作為方法,是這一代青年雕塑家們共同的特點。從明天展中我們看到,當一個青年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總是從個人經驗出發,從個人的感受、體驗、記憶出發,從而觸及個人與他人的關系,與周邊的關系,與現實的關系。

例如束博是吃中國煙臺蘋果長大的,他讓蘋果核走向了世界,把地方風物與全球聯系了起來;盧柏年歐洲之旅的作品,做的旗幟和拆遷,把地方經驗和全球化聯系起來;還有曾九間把博伊斯、杜桑和蜂窩煤等融為一爐;他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從遠處觀察我自己”,就是說今天的青年藝術家不僅有近處的生活,也有遠方的參照,他們可以把西方和中國的個人經驗融合起來進行表達。

4.跨界別

從明天雕塑獎入圍作品的創作者來看,未來雕塑家的身份將越來越模糊,雕塑的跨界創作將成為普遍趨勢,未來雕塑家的身份需要不斷界定和改寫,雕塑家將被雕塑+所取代。

2018時子媛《回響室》

從明天展可以看出,跨界的“雕塑家”越來越多,跨界創作越來越頻繁,也就是說,在明天雕塑獎入圍作品中,許多并不是學雕塑的人參與到雕塑創作來了。他們中間有學服裝設計的,學數碼藝術的,學計算機編程的,學油畫的……也就是說,雕塑的“出身”對他們而言變得不是那么重要。在2018年的明天展中,唯一一個基本保留了傳統雕塑形態的作者,反而是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

透過明天雕塑展,可以看出這種趨勢,未來的雕塑家身份只會越來越開放,對雕塑創作畫地為牢將越來越困難,機械地界定雕塑家的身份很難再找到足夠的理由。相反,未來的雕塑家會變成雕塑+,雕塑創作不再囿于創作者的“身份”,而是依據他的實際工作和他的創造性,這才是明天雕塑展所預示的明天的雕塑趨向。

5.高科技

當代科學、技術手段全面滲透或介入到了今天的雕塑創作中,明天雕塑展就是今天窺視科學技術與新媒體與全面介入雕塑創作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窗口。

當人們說雕塑創新的時候,很多時候,這種創新都體現在新技術、新媒介上,這一點在本次明天雕塑展上體現得非常充分。例子不勝枚舉。如機械裝置、3D作品,投影和聲音呈現、聲音裝置、電子感應作品、動態旋轉作品等等,這些作品都運用了科技手段,使雕塑在物質形態、空間存在、時間特性、運動方式方面和傳統的雕塑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這是一種潮流,可以預料,明天的雕塑中一定會看到更多科技手段的運用,未來更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生物工程技術也一定會在雕塑創作中出現。

高科技在雕塑中的運用,不僅僅是吸引眼球和產生互動,同時,它們提出了虛擬和現實的問題,夢幻和游戲的問題,再造現實和社會的問題等等。它們的觀念指向大大豐富了雕塑藝術賴以存在的基礎,如什么是空間,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虛幻?等等。

6.再傳統

當高科技作品在明天展中高歌猛進,攻城掠地的時候,在明天展中,我們還看到了另一種現象,這就是再傳統,再手工的現象,這也是明天展中同樣值得重視的一種現象。

在強調高科技介入的同時,是不是所有的創新性的雕塑都必須為科技的馬首是瞻,所有的作品必須唯新媒介是舉,從明天展的作品看,未必如此。

明天展還呈現出另一條不同的路徑,那就是“低科技”,或者重新回到古代傳統,回到手工,回到制作上,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例如張有魁的《洗衣店》采用的就是比較純粹的古代山西泥塑工藝;2022年明天大獎的王浩的作品《見所非見》就體現了相當繁復的制作工藝,它以精細的手工制作征服了終評評委。

在崇尚多元、多樣的今天,回歸和再傳統也是一種方式,它表現出在高技術時代,人們情感平衡的需要。藝術與科技的完整關系表現在,它們一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另一方面,藝術在運用科技的同時又不會放棄自己,它將始終堅持它的人文情懷,堅持它對人的關懷,體現人性和溫度。

明天展的展覽機制和關鍵詞只是為有興趣了解明天展的人提供一條線索和門徑。何況,明天展是變化的,對它的認識和詮釋也將不斷變化,如果本文能夠對人們初步了解明天展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本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猜你喜歡
雕塑家雕塑藝術家
巨型雕塑
我的破爛雕塑
寫實雕塑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雕塑家
自然雕塑
當代雕塑家作品
當代雕塑家作品
當代雕塑家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