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民俗到觀念
——對福州脫胎漆器“仿生造物之美”的研究

2024-01-13 12:22楊靜byYangJing
雕塑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漆漆藝造物

文/楊靜 by Yang Jing

(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

學者吳朦等人在《酶聯免疫法檢測發現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跨湖橋居民把天然大漆用作涂料和膠黏劑》的文章里表明中國是迄今為止發現人類最早使用大漆的國家。并隨著“漆弓”的出現,將我國使用漆器的歷史又提前了一千多年。福州脫胎漆器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工藝精湛,享譽國內外,是中國的漆藝重點區域,被稱為“中國漆藝之都”。

福州脫胎漆器于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研究成果豐碩,有不少學者聚焦于福州脫胎漆器的歷史沿革、工藝技法、傳承方式等。這些學者將福州脫胎漆器與福州地域環境、文化、經濟等進行了相關聯的大量研究,但在脫胎漆器造型、胎體特征及特定語境的研究還鮮為少見。本文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上,從福州脫胎漆器造物之美的視角切入研究,對脫胎漆器的造物特征及造型進行全面的解讀,以求能夠全面地把握與分析福州脫胎漆器仿生造物的轉變動機,并對漆藝的仿生造物、生活化模擬自然仿生造物、現代觀念意象裝置仿生造物做整體觀照。

一、從實用性器用到觀賞性藝術

福州地處偏安東南一隅,初期漆器起步晚于中原等地,且實物難尋綜跡,但自唐代以來有漆器就有不俗的表現,尤其從宋代的“福犀”到清代的“脫胎”之變,漆器的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躍。

福州脫胎漆器的藝術魅力之一源于它的繁雜工序。脫胎漆器的制作,需要經過數十道甚至上百道的工序制作才能完成,且制作的工期一般都要幾個月以上,同時裝飾技法豐富多樣,可以說是一項獨特而精細的手工藝。正是因為耗時費力,福州脫胎漆器才能成為難得的藝術珍品。福州脫胎漆器更妙的是在選材上,選取了本土自然材料,又模擬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態特征,還在自然物象的造型上進行衍生,形成了獨有的“仿生造物之美”。在原始社會里,器具要做到既實用又美觀是很難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器物的結構、材料、工藝等均直接影響著漆器的造型,也就說器具的實用性常常與觀賞性相互制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完善,人們可以更好地做到了實用性與觀賞性相結合,并且在觀賞性上精益求精。

福州脫胎漆器的形制不斷發生變化,形成一定的演變軌跡與發展規律。從柔韌的夏布變成堅硬的漆器,是脫胎換骨的蛻變。色彩的瑰麗與材質的堅固,鑄就它莊重的氣質,而脫胎的工藝使得它具有輕巧、易于攜帶搬動的功能性。

二、“仿生造物之美”的三種詮釋

萬物皆可漆,漆器的包容與開放,歷經數千年而長久不衰。漆器是人造物活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客觀世界的物象進行主觀創作,使得物象成為了意象,且漆器的追求表達了人類淳樸、自然的愿望與熱愛生活的本質。福州脫胎漆器仿生造物與當地的民俗文化密切相關,承載了豐富的民間故事與文化內涵。同時,從造物美學與文化學角度上看漆器藝術的背后是造物思想,更是時代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可見,脫胎漆器不僅可以做到溝通地域文化、分析造物活動關系,還豐富了閩系的文化內涵。

1.民間習俗的漆藝仿生造物

福州民間宗教信仰眾多,各種宗教儀式和活動對漆器造像的需求便隨之增加,特別是在傳統節慶和喜慶活動中,脫胎漆器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無形之中,宗教祭祀活動推動了脫胎漆器的發展。常見的脫胎漆器以人物為主,如觀音、彌勒、麻姑、壽星、關公、仙女等,蘊意生動形象,服飾講究,且多用薄料敷彩,圖案與福州的民俗文化密切相關,體現民間文化與生活。

梁芳《器兮》

其中沈正鎬的《脫胎提籃觀音》底徑37cm,高75.5cm,古銅色,模仿的是觀音菩薩提籃、衣袂飄飄的形象。其觀音的面龐端莊豐滿,頭梳高髻,發絲紋路雕刻細膩逼真,身著通肩花邊大衣,腰部束花結帶,長裙及地,線條流暢大氣。她的雙手戴鐲,右肘前曲,手提魚籃,左手收貼右腹下,赤足立于浪花翻卷的荷花座上,整個栩栩如生、熠熠生輝。沈紹安恂記的《脫胎薄料壽星》描繪的是一個長壽、幸福、吉祥的老者形象,寓意著健康和長壽。壽星面容慈祥,目光慈悲,精神矍鑠,笑容蕩漾起的皺紋線條流暢,其服裝輕盈薄軟,錦紋密布,裝飾精細,色澤鮮艷,工藝精湛。以上兩幅作品可以看出福州脫胎漆器的形象塑造對象主要來源于民間習俗文化,對宗教神話人物的的仿生造物成為福州脫胎漆器的特色之一。

2.生活化模擬自然的仿生造物

隨著航海貿易的發展和東西方交流的日益頻繁,漆器以其精美的外形和實用的功能成為中國重要的外銷產品。福州作為較早開放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歐洲對東方精美的漆器需求又更進了一步。近代工業設計與福州脫胎大漆工藝的結合,產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工藝美術價值的福州外銷漆器。由于大量的外貿訂單,就取自大自然本身進行仿生造物,以花卉、動植物、昆蟲等自然元素為靈感,生活化模擬自然的仿生漆器作品也變得炙手可熱。自然界為漆藝師提供了豐富的創作原型,千姿百態的自然之美是一個巨大的藝術寶庫,可以說,大自然給予人類無限的財富。

1898年4月,在法國巴黎舉辦盛大世博會,中國參展的是福州脫胎漆器制作而成的水牛,當作品??吭诹巳{河畔時,法國人驚訝地發現看起來重若泰山的水牛卻沒有想到搬運工僅用一只手就撐起了牛腳,輕而易舉地從甲板上抬了下來。驚訝的同時該作品的質量也遭受到各種質疑,事實證明大水牛在水缸中泡了一周,不僅不變形不褪色,還越來越亮,其光澤和質地讓人拍手叫絕。另有上海世博會上福建館亮相的沈紹安蘭記的《薄料印錦鼎爐》作品高27.5cm,三足鼎立,側面雙耳象鼻卷珠,中腹刻繪大靈芝,回紋金錦環繞,鼎蓋為圓雕金獅戲球鈕,底座為榕樹盤根錯節,呈不規則空隙,瘤疤自然,底部薄料雙色,以及薄料雕刻、印制、織錦,且鼎爐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沈正鎬的《脫胎鰲魚桃瓶》口徑53cm,高66.7cm,盤中盛大小桃和枝葉,底座作福海壽山中鰲魚負荷葉型盤,通體操彩、金漆?,F上海博物院收藏。

再有,梁芳的《器兮》作品長60cm,寬12cm,高30cm,意象選取了大自然的松樹、松果,松樹的樹干粗獷有力,似有蓬勃的生命力,給予人無窮的想象。松果果瓣像片片魚鱗,鱗片層次分明,整個松果顆粒飽滿,有十足的把玩意味。作品主要采用脫胎的制作方法,外表采用瓦灰層層刮涂的方式展現,形成變樣的脫胎漆器。以上的動物、植物、器具都來源于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漆器創作者通過自己的情感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展示了脫胎漆器的獨有價值。

3.現代觀念意象裝置的仿生造物

現代觀念意象裝置仿生造物通過創新、思考和藝術實踐使得漆藝在當代藝術領域中保持活力,也反映出當代文化與審美觀念的特色。同時,它融合了現代藝術觀念、創新技術以及當代文化內涵,是對漆藝的工藝、功能性的重新再認識,形成獨具有特色的現代觀念脫胎漆器作品。對當代社會、文化、審美觀念的反思與表達,使漆藝具有更現代、時代感的特色。

沈也的《點石成金》借用了呂洞賓“點石成金”的典故,能將平凡之物變為珍奇之品,很好地弘揚了中國古典文化。同時作品具有極高的技藝和能力,選用形態大小不同的石頭作為金子的樣式,形成獨具特色的金屬質感。這種金屬質感是傳統脫胎漆器所罕見的。作品不利用傳統的脫胎工藝做成,而是用紙的方式來完成脫胎,這種視覺“輕”與觸覺的“重”形成了有趣的反差。同時,作品也蘊含著人生哲理。隱喻表面貴如黃金,金燦輝煌,但實際上,賤如紙薄,不堪一提。此外還有,孫文佳的《衍化系列》采用大漆、樹脂、玻璃纖維、金屬、聚苯乙烯等綜合材料,以大漆為媒介,用髹飾化石作為材料,甚至還采用骨骼龐大的雕塑,其主要符合當下舊物利用、環境保護的理念,將物質循環、動植物生命延續,試圖重塑、展現獨特的藝術風格。以上作品都采用現代觀念意象來裝置的脫胎漆器,使得漆器作品更符合當下主流審美,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賞。

三、福州脫胎漆器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福州脫胎漆器的運用與表達,呈現出演進式與漸進式的發展,對脫胎漆器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是對大漆材料本體的挖掘,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挖掘時代意識形態和觀念的轉變。福州脫胎漆器積極推動了福州文化品牌,加快了漆文化產業的發展,喚起了漆器工藝相關產業的振興。在《新生萬物》第五站來到中國漆都福州,探訪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傳承的秘訣,彰顯出華夏大地東方民族藝術的神秘與壯美。

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能豐富福州脫胎漆器在觀念上的轉變,更為重要的是激勵更多的當代學者關注福州漆藝,勇于創新。在面對新時代的中國美術,福州脫胎漆器應重新審視時代未來的發展方向,凝結著古人智慧的結晶,做好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力人,并且堅定地、勇敢地創新發展新的文藝作品,做到博古通今、中西貫通,使得福州脫胎漆器文化得以綿延不衰。

猜你喜歡
大漆漆藝造物
大漆世界:變·通
——2023湖北漆藝三年展作品選
蒲美合作品選
“與造物游”: 第二屆晚明藝術史學術研討會召開
造物新語——重組材料與構造
漆藝和現代家裝的結合
造物美學
奇妙的漆藝之旅
以木造物
當農民畫“戀”上漆藝
青年漆藝師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閑著堅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