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熱奄包熱敷特定腧穴對腹腔鏡術后患者血流動力學及凝血指標的影響

2024-01-13 12:36劉性英彭思琪陳小波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動力學下肢血栓

劉性英,張 珍,唐 斌,彭思琪,陳小波

(1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康復科·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科·江西 贛州 341000)

目前腹腔鏡手術在外科及婦產科手術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具有出血少、創傷小、患者術后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等特征。近幾年,因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后血流動力學產生變化,加之術后需要一段時間的臥床制動,術后形成深靜脈血栓的事件發生率較高[2]。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是術后可能發生的嚴重并發癥,若不及時處理,可導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喪失而致殘,血栓脫落還可能發生致命性的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3];因此,積極尋找預防腹腔鏡術后患者血栓形成的方法尤為重要。研究表明中藥熱奄包熱敷特定腧穴可以擴張局部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進而達到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目的[4]。本研究將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腔鏡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中藥熱奄包熱敷特定腧穴對腹腔鏡術后患者血流動力學及凝血指標的影響,以期探討該方法預防腹腔鏡術后患者血栓形成的效果及作用機制。具體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 例腹腔鏡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患者住院時間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40 例、觀察組40 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齡最小16 歲,最大72 歲,平均年齡為(46.79±17.15)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75 歲,平均年齡為(47.52±16.23)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深靜脈血栓形成診斷參照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發布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5]中相關標準。

1.3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腹腔鏡術后血流動力學及凝血異常者;患者在1 年內未新發深靜脈血栓;患者知情并同意;本研究經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外周血管疾病、血液病及其他凝血功能異常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嚴重呼吸、循環系統疾病者;皮膚潰瘍者;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者。

1.4 剔除標準 因嚴重不良反應必須調整治療方案者;治療未達療程,患者中斷治療者或自行放棄治療或使用其他藥物及治療方法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參照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發布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5]關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方案,予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深圳賽寶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40118)4 100 IU皮下注射,1 次/日,同時協助患者活動,療程共7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中藥熱奄包熱敷于大椎、身柱、至陽、命門、血海、髀關穴干預治療;中藥熱奄包組成成份:當歸50 g、木香50 g、桂枝25 g、乳香25 g、茯苓50 g、澤瀉25 g、川芎25 g、赤芍50 g,以大小為10 cm×15 cm的棉布袋包裹,在微波爐中加熱2~3 min,溫度達40~50 ℃時,抖動幾下確保熱量分布均勻后,待溫度下降至患者可耐受,將其放置患者督脈大椎、身柱、至陽、命門穴及足太陰脾經血海穴、足陽明胃經髀關穴及其周圍,將藥包緊貼在患者皮膚10 min,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皮膚,同時定時詢問患者體感溫度,確?;颊邿o灼熱感。手術后當日開始,每日1次,共7 d。

2.2 療效標準 術前及干預7 d后均行下肢深靜脈彩超檢查。顯效:患者術后未發生深靜脈血栓;有效:患者術后下肢疼痛、水腫,靜脈壁有斑塊形成;無效:患者術后發生深靜脈血栓,癥狀持續加重。

2.3 觀察指標 1)血流動力學水平測定:在手術前、術后第7天使用sonoace X6型彩色超聲診斷儀(三星麥迪遜)測量兩組患者晨起空腹股靜脈的血流動力學水平,包括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峰速,并進行對比。2)凝血指標測定:在手術前、術后第7天,采集兩組患者晨起空腹外周血進行凝血指標的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D-二聚體(D-D),采用凝固法檢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的測定。D-二聚體正常參考值:0~0.5 mg/L;APTT正常參考值: 20~40 s。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7 d的總有效率為8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3.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股靜脈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峰速比較

3.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凝血指標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D-D及APTT比較

4 討論

現有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易導致患者血流動力學及凝血狀態的改變,術后患者大多有血液瘀滯、黏度增高的表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明顯增加[6]。為干預腹腔鏡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現代醫學主要使用抗凝藥物,單用或聯合其他物理手段如使用加壓裝置(如氣壓治療儀、空氣壓力波、彈力襪等)、物理因子治療以及下肢功能鍛煉等[7],具有明確的臨床療效,但如果腹腔鏡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已經形成,使用加壓裝置等物理治療方法則會增加血栓脫落風險。

傳統中醫學認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屬“脈痹”“瘀血流注”范疇,其病因病機為風、熱、寒、濕等邪氣入體,氣血瘀滯,不通則痛,瘀阻脈道而為病[8],常用治療手段包括中藥內服、中醫外治等,本研究采取中醫外治的方式探討其對腹腔鏡術后患者血流動力學及凝血功能的影響。

中藥熱奄包療法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常用中醫外治手段[9]。中藥熱奄包的基本成分包含當歸、木香、桂枝、乳香、茯苓、澤瀉、川芎、赤芍,其中當歸、赤芍能活血養血、改善血液循環[10];乳香、木香、川芎可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桂枝有溫通經脈、消腫止痛功效;茯苓、澤瀉均有利水滲濕、改善下肢水腫之功效。選穴大椎穴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督脈是陽脈之海,大椎穴可平衡陰陽,補氣溫經;身柱穴是督脈出入的門戶,研究表明身柱穴皮膚微循環血流灌注量高于大椎穴[11];郭揚等[12]研究發現健康人體督脈穴位微循環灌注較同一水平線膀胱經穴位微循環灌注高,艾灸命門、至陽后督脈微循環灌注量明顯升高,因此熱奄包作用于督脈氣血旺盛的穴位可以溫經通脈,疏通血管,再配合足太陰脾經血海穴、足陽明胃經髀關穴,能活血化瘀,調節凝血功能和改善血流動力學[13]。熱奄包的中藥藥效及穴位效應相加可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以達到溫經通絡、調和氣血、祛濕驅寒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周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熱奄包熱敷特定腧穴能加強常規抗凝藥物預防腹腔鏡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兩組患者干預1周后觀察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峰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均高于對照組(P<0.05),D-二聚體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藥熱奄包熱敷特定腧穴聯合使用抗凝藥物療效優于單獨使用抗凝藥物,可改善腹腔鏡術后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及血液高凝狀態。綜上所述,中藥熱奄包熱敷特定腧穴可以改善腹腔鏡術后患者血流動力學及凝血功能,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猜你喜歡
動力學下肢血栓
具有Markov切換的非線性隨機SIQS傳染病模型的動力學行為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中西醫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研究進展
血栓會自己消除么? 記住一個字,血栓不上身!
準媽媽要重視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基于隨機-動力學模型的非均勻推移質擴散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支架術后再狹窄的治療
TNAE的合成和熱分解動力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