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皮畫,指尖上的獵魚文化

2024-01-14 19:20文林
世界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大馬哈魚黏貼張琳

文林

魚皮畫主要分為黏貼和鏤刻兩種。黏貼畫制作相對來說較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后選好底襯,再選適當的魚皮進行剪制。

魚皮畫,這種即將失傳的技藝,記錄了赫哲族的歷史,更保留了他們真實生活的痕跡。一群群奮力洄游的大馬哈魚,泛起的粼粼波光,正是一切的開端。

魚皮有天然的魚鱗花紋,上色后色彩斑斕。一幅魚皮畫,由多個局部拼貼、縫合而成,色彩上有冷暖和色調的差別,但這些顏色搭配在一起,和諧、古樸、自然。

2006年5月20日,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約訪非遺傳承人張琳時,她特意將地點選在哈爾濱工程大學一間教室內。起初,我并不理解她的選擇。直至我走進教學樓,看到教室內滿墻都是魚皮畫時,才明白她的用意:這是她將魚皮畫技藝向更多學生推廣的場所。

張琳說:“這項技藝瀕臨失傳,失傳是很多非遺項目面臨的困境。讓魚皮畫藝術得到發揚,從學校入手,是不錯的選擇。我愿意讓你看到,魚皮畫并不過時,如今有很多年輕人喜歡?!?/p>

張琳和魚皮畫的機緣,來自2005年一次從天而降的大雨。那時她去參加哈爾濱市的一個民俗藝術博覽會,躲雨時遇到一位手拿魚皮畫的老藝人。張琳說:“一眼就喜歡上了,感覺找到了根?!焙髞?,她專門跑到同江赫哲族聚集區尋找老藝人學習。

魚皮畫,源自赫哲族的傳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于沒有文字記載,向來都是口傳身授。也正因如此,張琳多次去同江,拜魚皮畫大師劉升為師。通過劉升老師,她也第一次了解了赫哲族魚皮藝術的起源:魚皮畫始于黑龍江畔古老的巖畫和古代的圖騰,魚皮畫最初是從服飾和巖畫中分離出來,后來轉變為一種單獨的藝術形式。

赫哲族之所以誕生了魚皮畫這一獨一無二的藝術,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赫哲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5000余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之上,常居地有佳木斯市、同江市、饒河縣、依蘭縣等區域。

魚皮畫既可以利用天然的魚皮本色和紋理進行創作,也可以把魚皮染色后再進行創作。

當你在一幅完成的魚皮畫前觀賞時,畫上的人物,遠遠看來如真似幻,真不能相信這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原料竟是魚皮。從外觀上來說,魚皮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是任何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也非人工模擬能夠獲得。

明朝時,赫哲族是女真的一支。至清初始以“黑斤”“黑其”“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稱見于文獻。新中國成立后,統一族名為赫哲,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中唯一以捕魚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民族。他們食魚肉、穿魚皮,并用魚皮加工制作各種生活和生產用品。尤其是用魚皮做衣服,更是赫哲族的一大特點?!痘是迓氊晥D》卷八記載:“男女衣服皆鹿皮、魚皮為之?!?/p>

魚皮衣,是過去赫哲族獨有的民族服裝。魚皮衣是把鰱魚、鯉魚等魚皮完整地剝下來,晾干去鱗,用木棒捶打得像棉布一樣柔軟,用鰱魚皮線縫制而成。由于赫哲族人過去穿魚皮衣,有犬陪伴,所以被人們稱為“魚皮部”和“使犬部”。

魚皮畫,是赫哲族獨有的藝術品。赫哲族通過對魚皮的黏貼和鏤刻,以其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的審美意識。魚皮鏤刻和魚皮剪貼畫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藝術品,從何時出現,早期形式、內容如何,目前尚無明確記載。

魚皮如何作畫?這也是許多初次觀賞者的疑問。魚皮畫須用多年生洄游大馬哈魚的魚皮加工制作。這種魚生長于冷水,生長周期長,4年生的大馬哈魚,長約40—60厘米,寬約10—20厘米。這樣的大馬哈魚魚皮厚,密度大,抗拉力強,不透水,保暖效果好,可做畫、衣服和鞋。

剝離魚皮,是首道工序,這項技術即將失傳。取整條不刮鱗的魚,用木制小刀在頭身相接處橫向劃一周,再順魚腹向內劃剝。在我看來,劃剝技術性極強,必須只穿透魚皮,而又不刺入魚肉。魚皮滑膩,其間分寸拿捏,在于經驗與巧勁兒。然后,用一只手拽住魚身、魚腹相接處的魚皮一角,另一只手把木刮刀伸進皮肉之間,從頭身相接處到尾之前,順次劃剝。剝離一側,再換另一側,直至將魚皮沿魚脊背處從頭至尾完整取下,這樣一整張帶鱗的魚皮才剝離完成。

然后是晾干魚皮。早年是把剝下來的整張魚皮,一張張分別繃緊,用木釘釘在屋內墻上,陰干數日,使其脫水又不失韌性。如果是冬天,則需在火堆旁烘干?,F在,人們常常將魚皮貼在院落的樺皮柵或倉房圍墻的陰涼通風處晾干,等待熟制。

熟制魚皮的工具,是木槌和木砧,赫哲語分別稱為“空庫”和“亥日根”。但是,用“空庫”和“亥日根”熟皮耗時長久,且每次只能熟一張,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赫哲族人便發明了一種更好用的熟皮工具——木鍘刀。早期的木鍘是用一段直徑約20厘米的樹干制成,后來用一米左右的長木方制作。在長木上面開凹槽,另一端安裝木刀。木刀刃部呈鋸齒狀,從側面看去,很像吃西餐時切面包用的帶鋸齒餐刀,若面對刃部看,鋸齒部分又像是搓衣板的棱。

木刀則以此端為軸心,能做大角度的張合運動。從外形上看,木鍘刀與鍘草用的鍘刀相似,只不過用木刀替代了鐵刀。

用木鍘刀熟制魚皮時,先將幾張魚皮卷在一起,并在每兩張魚皮之間撒上一層玉米面,去除魚皮上的油脂和腥味。在早期,去油脂的方法,則是使用鮮大馬哈魚的魚子,涂抹在魚皮里,卷起放置一段時間后,使其發酵,然后用白漿土把腐脂搓掉?,F在,這種方法在一些仍然用傳統方法熟制魚皮的藝人中,還可見到。

木鍘刀熟制魚皮的過程,好似童年坐的翹翹板。一人端坐鍘軸一端的小凳上,將魚皮卷橫放在鍘床上,兩手各執魚皮卷的一端。另一人站在另一端,手執刀柄,像鍘草一樣用力鍘壓。每鍘一次,便要將魚皮卷翻一下,使魚皮卷的每一面都能被鍘壓,使之受熱和熟制均勻。一般而言,熟制一卷魚皮需兩至三個小時。

魚皮畫技藝的一個絕妙之處,在于利用天然的魚皮本色和紋理進行創作。每種魚的顏色都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魚的脊背部分(青褐色、暗褐色、黑灰色)至腹部顏色由深入淺(黃灰色、淺青褐色、灰綠色、淺棕色),腹底為銀白色,顏色呈現出自然過渡的特征。魚皮的差異源于顏色、窩鱗、紋理的差別,最重要的還是自身顏色的過渡差別。

魚皮滑膩,其間分寸拿捏,在于經驗與巧勁兒。

魚皮鞋和魚皮衣。

制作魚皮畫最關鍵之處是分色。將魚皮,根據其固有的顏色、明暗關系進行挑選。張琳告訴我:“分色環節非常重要,是決定一幅魚皮畫作品的決定性因素。畫面生動與否,分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拉開色差,使畫面生動?!北热?,要表現仕女的皮膚,就需要選擇小鱗片、較平滑的魚皮。要表現巖石,則要選擇窩鱗大、質地相對粗糙的魚皮。

一幅魚皮畫,由多個局部拼貼、縫合而成,明暗上有黑白灰的變化,色彩上有冷暖和色調的差別。在傳統的魚皮畫制作中,還可以用從野生植物中提取的各種染料,把揉制、加工好的魚皮和魚線染成各種顏色,然后再縫制成精巧的魚皮畫。

在制作工藝上,魚皮畫主要分為黏貼和鏤刻兩種。黏貼畫制作相對來說較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后選好底襯,再選適當的魚皮進行剪制。首先要確定需要黏貼的部位,再來選魚皮的顏色,剪完之后,就可在底紙上進行黏貼了。

魚皮鏤刻則相反,要先選好魚皮,再進行剪刻。一般都是選較大的魚皮,在魚皮的反面進行勾畫(也可直接剪制),經過剪刻完成。此種方法不適于剪刻過于復雜的圖形,因為魚皮質地較硬厚,所以每次也只能出一兩張畫而已。在某種程度上,魚皮畫是將剪紙與繪畫技法有機結合,根據魚皮的各種紋理、色差,運用勾、刻、黏、提、染、描、刮、戳、熨等多道工序,成就出其他材質和色彩難以呈現的藝術畫面和視覺效果。

赫哲族人從天地之中獲取的萬千靈性,幻化成魚皮畫中場景:沉靜間,恍惚處,千百年來馳騁于三江流域,那些響徹天地的笑語與歡言,便躍然而出了。

(責編:馬南迪)

猜你喜歡
大馬哈魚黏貼張琳
基于COMSOL 的黏貼層對矩形壓電薄板振動特性影響分析*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小練
有一種“愛”叫大馬哈魚
淺析AICA(愛克)不然板施工工藝
我的爺爺
橡膠條的黏貼方法及黏貼裝置
我的太行
執著偉大的大馬哈魚
執著的大馬哈魚
玻璃鋼(GFRP)-混凝土復合拱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