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教育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路徑探究

2024-01-14 22:47馬紅
格言·校園版 2023年33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雙減詩歌

馬紅

“雙減”政策自發布以來,一直是社會極度關注、高度討論的熱點。教育關系著下一代的發展。所以,教師的教學觀念應該與時俱進。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引領學生掌握語文學科知識,為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打下良好基礎?;诖?,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雙減”教育環境下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提出幾點對策。

一、“雙減”政策對教育的重要意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半p減”教育環境下,語文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充實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發展特點,融入多種教學方法和形式,讓學生愛上語文、樂于學習語文。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減少作業量。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學生以前因為作業堆積過多,每天只是機械化地學習、被動地學習,以完成任務的心態進行課后的學習?,F如今,在作業時間被縮短之后,學生就能在課下時間,通過其他渠道去自主獲取、搜集材料,探索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制定學習計劃,補充學習課外知識。

(二)有利于豐富學生課下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將時間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去學習其興趣愛好。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結晶。除了語文學科的理論知識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技能也能幫助學生理解語文文化內涵。如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書法、舞獅、戲曲、曲藝等,也能達到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減少作業量意味著教師不能再像之前一樣,用作業來鞏固知識,而需要在課堂教學創新上下功夫,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吸收、內化知識點。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一方面,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上加入游戲化、生活化的要素,讓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強烈的興趣,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做到全神貫注,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另一方面,教師要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不要為了讓學生學習到足夠多的知識,而將所有的知識點雜糅在一起,使學生分不清主次重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程度,找準最近發展區,科學地制定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掌握課堂知識。

二、“雙減”教育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信息技術助力課前預習作業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幾首詩講的是中華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我們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內涵。

傳統節日的熱鬧、喜慶氛圍深受學生喜愛。因此,教師要根據這一令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展開教學,使其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生都有過節的經歷,但他們都是聽從家中長輩的安排,沒有系統了解節日的來源、習俗等方面的知識。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去詢問長輩,或者去網上收集關于元旦、清明節、重陽節的時間、風俗習慣等信息。學生通過資料的查閱與收集,加深其對詩歌的理解,提高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師要向學生明確搜集資料的內容:

1.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它們的時間都在什么時候?在過傳統節日時,各地有些什么習俗?節日的來歷是什么?

2.收集有關傳統節日的詩歌,摘抄下來,并嘗試富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天與同學分享。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收集來的資料,設計相關的教學環節。教師可列舉一些中外節日,讓學生判斷哪些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樹立文化自信,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對剛剛課件中找出來的節日進行排序。緊接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要求各小組要重點向全班同學詳細介紹其中一個傳統節日。每個小組可以派一個代表介紹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也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創新形式,例如向大家表演舞獅、劃龍舟等。學生選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展示預習成果,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此舉可以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加強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收集資料和小組合作培養了學生的資料整理歸納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創新課堂形式

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是“現代詩”單元,教師可以將析、讀、寫綜合起來,豐富教學內容,創新課堂形式,讓學生對現代詩有更加深入的體會。在《短詩三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舉辦詩歌朗誦會,比一比誰的朗讀更能讓人體會到詩歌中的感情。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課文,也能體會到詩歌的韻味,明白詩歌想要表達的情感。

現代詩與古詩的朗讀技巧不同,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區分。而且,這三首詩歌所表達的感情不同,所使用的朗讀技巧也會有所不同?!斗毙牵ㄆ咭唬肥菄@“永不漫滅的回憶”展開聯想的,通過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畫面引起共鳴,表達作者對童年往事的懷念和對母親的思念,所以,學生在朗讀時要沉浸在對往事的美好回憶之中?!斗毙牵ㄒ蝗唬吠ㄟ^三個反問句組成排比,表達對大海的崇敬之情,所以,學生在朗讀時要將排比句的語氣依次遞增,感情愈演愈濃?!斗毙牵ㄒ晃寰牛方Y合兩個“風雨”,采用比喻的手法,謳歌母愛的溫暖和偉大,兩個“風雨”的意義不同,感情和技巧自然也不相同,學生要讀出孩子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和對母愛的贊美之情。通過分析三首詩歌背后的情感和內涵,教師應教授學生相關的朗讀技巧,使其分清重音和韻律,幫助學生提高朗誦水平。

在分析和朗讀詩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仿寫,模仿詩中的句式和寫作手法,進行詩歌創作。例如,在《繁星(一五九)》中,作者并沒有直接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也沒有直接贊美母親對自己的庇護和關愛,而是運用由物到人的寫作手法,借由大自然中的“風雨”來表達感情。因為感情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用其他具象的相關事物展開聯系,就能讓人產生聯想、理解詩歌的情感,所以我們在仿寫的時候,也可以用由物到人的寫作手法,增強詩歌的感情,升華其主旨。

(三)創新課后作業形式

《趙州橋》介紹了中國古代高超的橋梁技術。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除了安排生字、讀音、句子理解等題型,還可以創新作業的呈現形式,提升動手操作能力。除了趙州橋,我國還有很多著名的橋梁,它們都體現了古代建筑之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趙州橋、十字橋、玉帶橋等橋梁的外觀造型和內部構造,利用回收的廢物,做出小型的橋梁模型,然后帶到學校向全班同學展示。課文中有描寫趙州橋的外觀的句子,這樣的作業形式能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中的細節,理解課文的描寫方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舉行橋梁承重比賽,看誰的橋梁可以承受的重量最大。這樣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可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課前預習作業的布置、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課后作業題目的創新等方式來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階段特點,幫助學生增加課后的自主安排時間,使其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鼓勵學生不斷為之努力。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雙減詩歌
詩歌不除外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詩歌島·八面來風
詩歌過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