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STEEN教育理念引發學生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2024-01-15 15:49梁敏玲
小學科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教學案例小學科學

梁敏玲

〔摘? ? 要〕? 本教學研究的實踐模式是基于STEEN教育理念,以項目式的學習方式為載體引領設計的。通過教材內容和課外資源的整合,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自然和科學的關系,從基本科學觀念上理解科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環境與人的關系,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尋求對自然世界的理解,發現知識和原理,最終能通過工程設計的方法滿足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 小學科學;STEEN教育理念;項目式學習;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4? ? 010-012

一、背景分析

(一)廣州市中小學智慧陽光評價

2022年12月,L區X校部分學生參加了廣州市中小學智慧陽光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品德社會化水平、藝術素質、身心健康水平、學業發展水平、學業負擔、學校認同、勞動實踐等七大方面的內容。

(二)學科素養和學科測試評價結果分析

本次科學學科素養和學科測試采用了國際PISA形式,以考查學生有效整合科學的相關知識,運用科學的方法及相關能力,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品質。

1.科學素養

在本次科學素養測試中,L區X校96%的學生處于B級以上的水平,大部分學生能夠較熟練地掌握知識點或技能,能獨立進行分析和推理,并在生活場景將知識靈活運用。此外,還有4%的學生處于C和D級。該階段的學生基本能夠掌握知識點或技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進行分析或推理,并能夠將部分知識點或技能應用在生活場景中。

2.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

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科素養存在正向關聯,學生學習興趣、學習信心越強,其素養表現也越高。L區X校大部分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少部分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水平較低。

(三)STEEN教育模式背景分析

STEEN是廣州市教育研究院以STEM?理念為切入點提出的本土化科學教育理念,最大的特點是將STEM?理念中的“數學”拓展為更符合小學生特點的“環境與自然”。引導學生在工程和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探索中,親歷“設計—改進—實踐—探究—再改進—再實踐—再探究”的過程,轉變科學觀念,從“要我探究”變為“我愛探究”,不斷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

二、實踐研究過程

(一)課標與學情分析

1.課標分析

2022年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學生通過科學課程學習,要樹立基本的科學態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能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基于證據和邏輯得出結論,實事求是;善于與他人合作和分享,包容不同的觀點;熱愛自然、珍愛生命,具有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的責任感。并要求六年級的學生能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實地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信息,初步具有交流探究過程和結果,并進行評價、反思、改進的能力。

基于以上要求,本次研究的案例是以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環境和我們”單元為背景,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意識到近代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在帶來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自然資源和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來獲取信息,對環境問題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和措施,開展環境保護行動。

2.學情分析

(1)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

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接觸過不少保護環境方面的知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在氣候惡劣、污染嚴重、缺水等環境中生活的體驗,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認識不足。由于學生平時缺乏對城市環境治理系統的了解和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影響的思考,導致認識不夠深刻,需要進一步引領和點化,從而提高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積極地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去。

(2)興趣特點

經過幾年科學課的學習,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能夠與他人很好地互動交流。本次實踐案例需要用調查、研究、模擬實驗、實踐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可以讓學生以事實為依據做出獨立判斷,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從而愿意采取行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二)實施過程

1.教學目標設立

知道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和防災減災常識,能認識到調整人類不合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可以減少對地球環境的影響;關注垃圾污染、水污染等綜合環境治理問題,制訂相應的實踐計劃,做好相應的準備進行實踐活動和記錄,并進行有效的反思和總結;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實地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相關的信息,采用不同方式呈現探究的過程與結果,嘗試運用科學方法描述和處理信息并得出結論;在實踐活動中樂于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和辯論,根據探究的結果提出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并利用影像、文字或實物表達自己的創意設計;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可能對環境造成破壞;知道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和責任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

2.以評價為導向推動教學

在實踐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調控教學進度,使學生完成既定的目標,本案例以全程評價的方式為手段,引領整個實踐教學的實施。本次評價共設立了5個評價表,用于掌握和調控學生的實踐進度和探究過程;表1-5為總結性評價,用于分析學生最終目標的完成度。

3.具體實施過程

(1)任務驅動,激發熱情

以項目形式驅動作業:考察廣州的生態環境,從不同視角,對廣州的環境問題進行廣泛深入認識,并探討解決的辦法。學生進行分組,確定組長,并做好分工。

(2)頭腦風暴,確定主題

搜索資料,了解廣州的自然環境狀況及所遇到的環境問題,并把收集的資料進行展示和評價。有的小組一開始收集的資料較零散,經過評價、指導,大部分學生可進一步把資料歸類整理。確定研究類別和主題。經過分析討論,學生的研究主題主要歸為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回收利用和城市生態四個方面。

(3)制訂計劃,分工合作

討論交流,制訂實踐計劃:有部分小組一開始所收集的資料比較零散,缺乏重點和整理分類。如垃圾處理主題小組計劃對垃圾進行有效填埋,剛開始的方案較簡單,像一個流程圖,經過評價指導后,可以制訂較為詳盡的實驗計劃。城市生態主題小組,以研學單的方式策劃到廣州市園林研究院進行研學活動,以了解廣州立體綠化的構造及人類活動對城市生態系統的影響,從而認識城市生態規劃的系統構成和作用。準備材料,進行分工。

(4)實踐操作,做好記錄

在垃圾處理主題的實踐活動中,有的小組通過調查和研學活動,了解垃圾分類的目的和垃圾處理的過程;有的小組進行垃圾填埋的實驗;有的小組對一天產生垃圾的數量和種類進行調查。污水治理主題小組去環保公司進行研學活動,了解廣州自然水域狀況及污水治理的情況,還進行了相關的實驗,嘗試探索有效的污水過濾方法?;厥绽弥黝}小組對廢舊品進行改造,使其成為有趣的玩具或生活用品。城市生態主題小組到園林研究院進行研學,通過對立體綠化中的簕杜鵑進行觀察,認識到簕杜鵑從選種到培育的過程,以及簕杜鵑枯枝敗葉的用途,并了解到天橋花盆中自動噴淋技術的奧秘。在研學過程中,學生都認真地做記錄,梳理實踐成果。在實踐活動中,他們還對實踐過程進行評價與跟蹤。

(5)匯報交流,展示成果

組內進行實踐小結,分享交流心得。每小組依次匯報實踐的過程與內容,并展示實踐成果:垃圾處理主題小組進行“垃圾分類”主題活動,為1~2年級學生傳遞垃圾分類的知識和資源回收利用的理念;城市生態主題小組向學生介紹海綿城市的由來及功能,并演示海綿城市的模型。

(6)總結評價,交流反思

對本次實踐作業進行綜合評價,分析交流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對作業情況進行總結。

三、效果分析

在實施案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及外界的幫助下,分小組展開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生動具體地了解到自己所面臨的一些環境問題,感性地認識到環境和自己的關系,培養了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了熱愛家鄉的情感和保護家鄉環境的責任感。

(一)學生實踐成果分析

垃圾處理主題小組進行街道走訪,了解垃圾分類的新型技術,并嘗試設計出更便利的垃圾分類桶,以提高人們垃圾分類的熱情。他們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地反思和完善自己的創意。雖然是紙上談兵,但從中也看到學生獨具創意的思維及對美好環境建設的愿望。

污水治理主題小組通過實驗,探索了如何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污水凈化。但用該方法凈化后的水看起來澄清透明,是否能直接喝呢?為此,學生可以進一步探究污水在處理過程中如何去除看不見的雜質,市面上售賣的凈水過濾器又是如何工作的。

回收利用主題小組把廢棄物重新利用,制成生活用品,用實際行動踐行不隨意丟棄東西、物盡其用的好習慣,并認識到垃圾分類的目的是讓資源更好地回收利用。對此,建議學生進一步詢問或查找相關材料,以便了解更多關于廢品回收的知識。

城市生態主題小組根據廣州雨水多、道路易積水的特點,來探索海綿城市的構建。他們通過收集資料、詢問專業人員,運用科學原理對海綿城市的理念進行解釋并搭建相應的模型。這個過程充分展現了學生分析設計、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進一步認識到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巨大影響。

(二)學習目標完成情況

從效果來看,97.8%的學生能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及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切身感受,知道了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和防災減災常識,能認識到調整人類不合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可以減少對地球環境的影響。88.5%的學生能較好地通過關注垃圾污染、水污染等綜合環境治理問題,分組制訂相應的實踐計劃,梳理實踐過程和記錄,采用不同方式呈現探究的過程與結果,并嘗試運用科學方法描述和處理信息并得出結論。其中部分小組能進行有效反思和總結。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部分學生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實踐,就科學問題在認識上的分歧,樂于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和辯論,并反思和調整探究活動。95%的學生能進行初步的創意設計,并利用影像、文字或實物表達自己的創意。大部分學生愿意采取行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科學課程的最大特點是綜合,通過對內容的整合,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自然和科學,從基本科學觀念上理解科學內容。本實踐案例的教學模式是以STEEN為理念,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來實施的。在此過程中,學生主動探索環境與人的關系,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并從中領會到更深刻的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宋國梁.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J].中學物理(高中版),2021(6):57-59.

[2]黃俊彬.基于STEEN?理念提升學生的科學閱讀能力[J].發明與創新(小學生),2021(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教學案例小學科學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轉課堂模式與數學教學案例
促進初中化學定量觀建構的教學案例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