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利用拓展性資源

2024-01-15 15:49柯金素
小學科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柯金素

〔摘? ?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還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通過不斷開發利用拓展性資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本文探討了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利用拓展性資源的意義,并提出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有效開發利用拓展性資源的策略,以期為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建議,從而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 小學科學;拓展性資源;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4? ? 018-02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科學課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使小學科學課真正起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作用,教師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開發,充分利用各種拓展性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同時,還可以利用這些拓展性資源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和理解,進而使他們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注重對課程內容的開發和利用,努力提高教學效果。下面對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開發和利用拓展性資源進行分析研究。

一、開發利用小學科學拓展性資源的意義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拓展性資源,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并將科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拓展性資源進行開發和使用,有著如下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科學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特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小學科學課程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事物的本質,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拓展性資源,幫助學生從身邊事物入手,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

(二)有利于提高科學教學效果

小學科學課程涉及很多內容,如物質成分、物質結構、能量轉換等。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能力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將科學知識融入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進行觀察,并將觀察到的現象與課本中的科學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索。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學生對任何新的東西都會產生很強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利用拓展性資源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在科學知識的海洋中徜徉,讓學生體驗到科學知識帶來的樂趣。例如,在教學“溫度計”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家里的溫度計來測量室溫,然后將測量到的室溫記錄下來,再利用溫度計的刻度進行測量,并將結果與室溫記錄下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并向學生展示自制的溫度計,讓學生觀察自己制作的溫度計的刻度與室溫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明白溫差越大,溫度計測量出來的結果就會越準確??偟膩碚f,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所有的擴展性資源都運用起來。合理地運用這些拓展性資源,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拓寬他們的思路,把他們所掌握的科技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讓他們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會科技。

二、小學科學拓展性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相關教育部門加大了對小學科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制定了相應的政策,不斷加大對小學科學課程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小學科學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相關教育部門在教材內容方面做出調整和完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制訂了不同的學習方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相關教育部門還積極開展科技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掌握科學知識。小學科學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目前,很多學校雖然已經開設了小學科學課程,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同時,也存在教材內容難度大、趣味性差、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在實踐中,教師應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拓展性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增加學生的學習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此外,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拓展性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由于小學科學教材內容較多,教師想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就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合理選擇和利用拓展性資源,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小學科學拓展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聯系生活,有效拓展教學

在科學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資源開發所需時間等因素,合理、科學地進行科學拓展性資源的開發,有效地提高資源利用實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茖W課程資源的開發,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根據不同學科的教學目標進行拓展性資源的開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加強拓展性資源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有效地將教學目標落實到拓展性資源中。

例如,在“家庭用電”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性資源的開發。比如,在“手電筒”這一節,教師可以將教材中提到的手電筒的種類和用途結合起來,進行拓展性資源的開發。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不同參數的手電筒,在教學前,先讓學生觀察每個手電筒的不同之處,然后提問:“不同的參數會給手電筒帶來怎樣的不同?”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不同型號的手電筒具有怎樣的區別。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手電筒的種類進行歸納,如手電筒、探照燈以及手電筒燈等。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不同型號的手電筒有哪些功能?不同型號的手電筒又有哪些不同的使用方法?如LED燈、強光手電燈、照明手電燈等。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總結這些不同型號的手電筒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使學生對課本提到的知識點有深入了解。之后的電路學習,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簡單的電路學習之后,可以引入一些LED燈來作為課堂的拓展性資源。比如,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大家知道什么是LED燈嗎?”在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LED燈在生活中的用途,如汽車照明燈、信息顯示屏、室內照明燈等等。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LED燈是一種可以發光的半導體器件,它的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等?!苯處熆梢砸龑W生思考LED燈的不同型號和功能,使學生對LED燈的特點有一個深入了解。在講解簡單的理論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節LED燈的實驗課,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LED燈的工作原理,并讓學生掌握LED燈的不同型號所具有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課本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將拓展性資源與教材內容之間進行聯系。在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結合課程內容來進行拓展性資源的開發,從而使學生對拓展性資源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從而有效地將拓展性資源與教材內容相聯系。

(二)組織參觀,拓寬學生視野

拓展性資源可以因地制宜,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科技館、植物園、天文館等場所。通過參觀活動,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科學的神奇與樂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并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在相關場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提高參觀的價值。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感受古今中外文物的魅力。博物館是時代的縮影,它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高科技手段再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通過參觀博物館,學生不僅可以了解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所積累的科技知識、文化和藝術成果,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科技發展對社會進步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可以請專業的解說員引導學生正確觀察和欣賞文物,并了解它們的相關知識。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記錄參觀的過程,并通過觀看相關視頻來加深學生對博物館的了解。在參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總結出文物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科技館,讓學生充分感受科技的神奇與魅力,從而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科技館中的一些生動有趣的展品,讓學生感受科學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有趣的展品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科學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參觀科技館,學生可以感受到科學的神奇與魅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對人類文明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他們對科學的重視程度。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來掌握相關的科學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組織與引導工作,充分開發利用拓展性資源,讓學生通過參觀來激發對科學的興趣。

(三)優化指導,改進教學方法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拓展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拓展性資源來增強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拓展性資源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拓展性資源的運用可以為教學帶來趣味化效果。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融入拓展性資源,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堂趣味性等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科學知識呈現給學生,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并豐富科學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一些與科學知識相關的圖片、視頻、動畫等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科學知識,使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科學知識。例如,在小學科學課《植物的生活》一課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植物生長的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觀看植物生長過程的視頻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教師還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將科學知識講授給學生。例如,在《聲音》這節課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聲音小游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為“發聲組”,另一組為“受聲組”。兩組學生分別在管道、水、木頭這三種物質的兩頭,“發聲組”在一頭通過敲擊或者其他的形式傳播聲音,“受聲組”在另一頭接收聲音,教師則在旁邊幫助學生控制外界因素,減少環境的影響,從而讓游戲更加順利地進行,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利用拓展性資源進行教學。比如,在《物體的運動》這節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分組,然后讓學生圍繞“小球的運動”進行一個簡單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并且在組內通過不斷實驗,印證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在小組成員討論的過程中,在旁邊進行簡單指導,也可以適當地進行補充。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學知識。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科學教育應成為提高小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環節。這是一種有利于學生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是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方法。小學科學教育是我國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應根據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開發和利用拓展性資源,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基地校專項課題“開發利用小學科學拓展性資源的策略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PTJYKT22003】

參考文獻

[1]馬燕.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180.

[2]張萍.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

[3]林凱浩.小學科學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22):4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舞蹈教學策略之我見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以“問”發展小學生科學學習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