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項目式學習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2024-01-15 15:49蔣億
小學科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探究能力小學科學

蔣億

〔摘? ? 要〕? 小學科學課程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基本導向,以發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為關鍵目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基于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發展的項目式學習活動,成為諸多一線小學科學教師亟待研究的熱點課題。通過項目式學習可以有效打破傳統科學教學知識本位、理實分離的桎梏,促使學生在親歷項目實踐的過程中,實現真實學習。為此,現簡要探討項目式學習應用于小學科學課程的必要意義,并立足教學實際和學生個性需求,探索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的建構路徑,以期打造科學教育新樣態,助力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可視化提升。

〔關鍵詞〕? 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4? ? 033-035

長期以來,唯分數、唯知識、唯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模式遮蔽了教育本質,已不符合當前素質育人要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各科教育的根本導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科學探究能力是構成學科素養的關鍵要素,發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依托常規碎片化、割裂式教學難顯實效。因此,教師必須積極認識項目式學習的應用意義,注重從生活中挖掘科學項目的構建契機,靈活進行知識支架整合,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促使學生在有趣、有序、有料的項目實踐中,發現科學探究的魅力,獲得科學探究能力的可視化提升。

一、項目式學習應用于小學科學課程的意義

(一)項目式學習的內涵

項目式學習又稱為“項目化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項目任務為導向的實踐性、綜合性教學模式。在科學項目式學習中,教師依托課程標準、教材資料、生活問題等要素,結合學生當前認知水平和操作能力,設計一種適切的科學探究項目,為學生創建一種或多種學習任務,讓其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項目情境,在情境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并基于深度理解交出完美的任務答卷,最終獲得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

(二)項目式學習的價值

項目式學習區別于常規學習,是一種基于真實情境體驗和真實問題解決的實踐性學習活動。項目式學習更加強調學以致用、靈活遷移,充分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素質育人理念,具有特殊的實用價值。具體而言,首先,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具有“跨界”色彩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能夠將各學科知識串聯到一起,生成探究任務,促進學生跨界學習與思考,并善于運用綜合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項目式學習模式符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這一理念,是體現教學改革的有力嘗試。其次,項目式學習中的任務和問題頗具挑戰性,較為考驗學生高階科學思維,利于促進學生進入深度學習,從本質上發現和悟透科學知識內涵。這對于發展學生科學綜合素養大有裨益。同時,項目式學習主張學生合作探究,為學生多維互動和思維碰撞提供了機會與條件。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積極性更高、表現欲更強,科學探究的主觀能動性獲得有效強化。合作過程容易迸濺更多智慧的火花,并且可以促進學生與同伴互相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實現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以項目式學習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一)研讀教材,鏈接生活,生成項目主題

以項目式學習活動鍛煉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首要任務便是提煉具有探究價值的學習項目。學習項目的創生需要教師認真研讀教材,明晰單元知識結構,并將單元知識與生活情境相鏈接,立足教材、突破教材,從而提煉出有趣味、有操作、有深度、有啟發的項目主題。例如,執教三年級小學科學“空氣”單元后,教師聚焦“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核心概念和“物質與能量”跨學科概念,確定“空氣大軍衛國土”項目主題。項目中關于空氣的探究熱點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探究空氣占據空間的科學知識,由此衍生項目任務為“制作氣水槍”;二類是探究壓縮空氣的科學知識,由此衍生項目任務為“制作氣弓箭”;三類是探究熱空氣上升、空氣流動產生風等知識,由此衍生項目任務為“制作氣墊船”。整個項目主題背景為制作空氣武器和載具,保衛祖國,富含愛國主義情懷,而且三個項目任務由易到難,螺旋遞進,一層層揭開了空氣科學應用的神秘面紗,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現象都是空氣作用下的產物。

(二)立足主題,明確任務,激發探究熱情

由于“空氣大軍衛國土”科學探究項目衍生的三類任務側重點不同,教師在教學伊始便要以多媒體呈現任務內容,并通過問題啟發學生思考,為其接下來的實踐操作奠定理論基礎,以此促成理論與實踐結合,讓整個項目流程更為平滑順暢。

1.制作氣水槍

該任務用到了“空氣可以占據空間”這一科學原理,并且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可以占據水的空間?;诖?,教師提供給學生材料支持,讓學生利用“空氣占據空間”這一原理制作一個空氣擠走水的裝置。在制作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空氣占據空間的特性,并探究裝置成功的條件,最終把該裝置命名為“氣水槍”。在完成任務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項懸疑實驗:將乒乓球丟到水里后會漂起來,并且會隨著水面上下起伏,但是如果杯子扣著乒乓球按到水里,會發現乒乓球在杯子底部沒有漂起來。讓學生嘗試分析解釋實驗現象,得出“空氣占據空間,將水擋在外面”這一結論,并讓學生在此認知基礎上開啟氣水槍的制作。

2.制作氣弓箭

制作氣弓箭相較于制作氣水槍會稍有難度。任務設計指向核心知識的深度理解,即對“空氣性質”的深度理解。在理論講授中,“空氣壓縮彈性與分子間隙有關”這一知識點比較微觀,依學生當前的認識水平較難理解,而如果把壓縮空氣的效果放大,形成可視的震撼效果,無疑可以幫助學生探究空氣壓縮本質。因此,教師設計“制作氣弓箭”這一任務,以紙為材料,由箭頭、箭筒、尾翼組成,氣弓箭被壓縮空氣彈開后竟然可以發射打靶,產生了深入靶心的震撼視覺效果,可引發學生濃厚的探究熱情。在該任務落實前,教師先要讓學生思考如下問題:若要讓氣弓箭射得更遠,箭體制作需要滿足哪些條件?什么因素影響空氣壓縮動力的大???氣弓箭制作前,可以先以注射器發射橘子皮做實驗,讓學生解決思維疑惑,產生更具創意的制作思路。

3.制作氣墊船

制作氣墊船涉及的空氣知識更多、更廣,所以任務難度也更大,這也是任務放至最后讓學生落實的原因。同樣,教師先為學生講述原理:氣墊船就是利用空氣產生風,再利用風作動力的行駛裝置。項目涉及氣墊船制作比較簡易,其儲能裝置為氣球,氣球里的空氣外放流動產生風,風作為動力讓船滑行。制作開始前,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做一個熱氣球上升的小實驗,初步讓學生感知空氣流動的作用。然后出示氣墊船模型,讓學生觀察實物結構,并提煉模型關鍵部分功能,通過材料制作模仿實現。制作完成后,學生通過氣墊船感受空氣流動會更為直觀和有趣。

(三)基于任務,合作探究,突出學生主體

在明確三級項目任務后,接下來就到了學生實踐操作的階段。三年級學生已具備獨立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師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探究方式最為恰當:一方面教師可以擁有更多時間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提高課堂釋疑解惑效率;另一方面學生在合作氛圍中,更具激情和表現欲,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良好合作意識與品質。

1.合理分組

分組是一門學問,科學的分組方式,既能讓學生凝聚合力,提高小組探究效率,又能照顧每一位學生學習感受,滿足其最近發展區需求。一般可設4~6人一組,具體根據現實空間、材料情況而定。組內要異質,組間要同質,即同一小組內既要囊括各層次水平的學生,又要保證組間探究力趨于平衡。要實現此種分組建構,需要教師通過長期觀察和評測,精準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情,了解不同學生的優勢和短板,從成績、性格、執行力、創新力等方面,綜合考量學生特征,實現組內成員的優勢互補。

2.材料投放

本項目中的三類任務制作要求不同,所需材料也不同,而且每一類項目都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變式性,學校顯然無法將所有材料備齊。這就需要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讓學生課下準備一些可以輕松獲取的材料。比如,在制作氣水槍的任務中,大致需要如下材料:塑料瓶、吸管、美工刀、剪刀、熱熔膠槍、焊烙鐵、桌墊、插板、黏土等。像塑料瓶、吸管、桌墊、黏土等材料,完全可以各組自備。又如,制作氣弓箭的任務大致需要如下材料:發射器、氣弓箭材料紙、卷箭筒PVC圓管、雙面膠、透明膠、美工刀、剪刀、箭靶等。發射器和箭靶,目前學生較難制作,所以由教師準備,而制作氣弓箭體的材料則完全可以讓小組自備,同時還可以根據DIY來準備材料,增加氣弓箭設計創意??傊?,在材料準備方面,教師不必一攬包干,多給學生搜集材料的機會,培養其生活取材和廢物再利用的科學環保意識。

3.教師指導

在各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發揮干預指導作用:一是指導學生逐漸掌握各類工具的使用方法。像熱熔膠槍、焊烙鐵等工具的使用,最好由教師親自操作,以避免發生不可控危險。二是維持好現場秩序。由于項目環境和氛圍比較開放,而小學生又活潑好動,所以很容易發生秩序混亂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安全隱患。教師在指揮課堂秩序的同時,還要讓各小組長發揮約束作用,并合理分工,讓項目井然有序地推進。三是善用啟發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操作問題。不要直接告知做法,讓學生在明白錯因或原理的情況下,再嘗試操作,更能鍛煉其科學探究能力。

4.比賽評價

項目成效的最終評定體現于“用”上,氣水槍、氣弓箭、氣墊船制作完成后,不能徒有其表,真正可以派上用場才算是合格的項目?;诖?,教師可以組織各組在完成作品后開展“氣水槍威力賽”“氣弓箭打靶賽”“氣墊船航距賽”,以賽代評,延伸項目樂趣的同時,檢驗學生項目成果,讓學生在用成品比賽的過程中發現更多制作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式學習是推進小學科學課程改革,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教學途徑。教師需充分認識項目式學習的內涵價值,善于結合教材、生活來創設項目主題,衍生項目任務,并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深化思維、強化操作,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科學探究能力的可視化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天磊.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踐[J].教育界,2023(21):53-55.

[2]張芳.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研究[J].江西教育,2023(27):82-83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探究能力小學科學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
淺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提升學生的探究和實用能力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