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多元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024-01-15 13:53金好玉
小學科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策略

金好玉

〔摘? ? 要〕? 教育實踐證明,一個科學合適的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激發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本人身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教學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創設的重要意義,并主動運用信息技術,對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進行了靈活的設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數學知識學習,從而真正地提高和發展數學素養。

〔關鍵詞〕? 信息技術;多元情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4? ? 124-126

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從而既能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又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探討了有效開展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情境教學的途徑,希望能對相關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幫助。

一、發揮教學情境的優勢

一是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持久。大家都知道,學生最好的教師就是興趣。小學生對新奇事物好奇心濃厚,還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和模仿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興趣容易激發,也容易消退,因而需要針對小學生好奇、活潑、活躍但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數學課堂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課文、圖畫等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同時還能利用實時檢索的方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圖畫、影像資料,從而使其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二是使學習的氛圍更逼真?,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有效應用,數學教學已經不限于在課堂內,突破了空間與時間的局限。比如,在一起作業網平臺上的繪本故事板塊中,不但有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與教材的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同時也有圖畫和文字講解,因而更適合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經常采用灌輸式方法,該方法的運用使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學生被動接受所學知識,難以主動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進而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同時,隨著“互聯網+”的來臨,教學變得更加便捷,互動效果更佳。但現階段仍有部分小學并沒有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充分運用,難以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因此很難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也難以實現精準施教的目的。

(二)教學觀念有待更新

素質教育已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需全面、科學、合理地進行學科教學,但有些教師只重視考試成績和學科教學水平的發展。從傳統的教育觀點來看,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無可厚非,但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素質教育比重偏低,容易導致學生的綜合品質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優化和創新教學觀念,以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

(三)學生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效果,但分析以往課堂教學情況可以發現,有些學生上課時表現得不夠活躍,對數學知識學習沒有很大熱情,而且他們的功課也沒有很好地完成。經過對學生的詢問得知,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難以有效理解所學知識,盡管教師對知識展開了細致解釋,可是學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問題,由此導致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難以得到提升。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學習興趣,并且把數學學習當成一個艱難的事情,很難在課上發揮主觀能動性。這種負面行為給數學教學開展帶來了很大困難,難以在短期內取得較大的突破與創新,也無法為教師制定新的課程方案提供有力支撐,最終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創設多元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一)創設直觀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借助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對事物進行直觀建模。例如,1~2年級學生喜歡簡單、色彩鮮艷、可愛、有趣的圖片,喜歡帶有動畫的小動物視頻,我們可以將這些畫面和視頻作為引導,開闊學生的思路,激發他們對數學的深入思考,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知識的生成中去。這是一種更接近于學生認識與心理的方法,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例如,在《時、分、秒》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儲存功能,將時鐘影像、時鐘走動等不同時刻的視頻素材整合在一起進行。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隨意選擇一些畫面,并讓學生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以前所學數學知識相結合,來判斷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區別(秒針最長,分針中等長,時針最短)。另外,教師要表揚說對的學生,對說錯的學生則應及時糾正,而且教師也可以在交互式白板中加入臨時的時鐘插圖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雖然學生的學習潛能很大,但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扮演著“權威”的角色,代替學生思考問題,這就導致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難以提升。所以,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主動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同時也要給予學生充足時間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創設應用情境

小學生年紀小,身體和心理發育尚不成熟,對身邊的一切新奇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又有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枯燥乏味的東西難以引起小學生的注意,也不會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會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也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學情境,為學生創造一個較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升。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這些知識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很難讓他們對這些知識有更深的了解,有些學生甚至出現東張西望、竊竊私語現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這一部分知識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游戲性的教學環境。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超市購物的情境,通過玩游戲的方式實現對小數加減法的學習,進而有助于學生對這一環節知識的掌握,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又如,在學習《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如下競賽情境:在動物園的汽車展示會上,所有的小動物都會帶著自己的汽車參加比賽,參加比賽的汽車輪胎有三角形、四邊形、圓形等。發令槍一響,所有的小動物就發動車子開始奔跑,但是只有小猴子沖過了終點,贏得了比賽。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對最后的成績表示很贊同,他們以往所看到的汽車車輪都是圓的,而且行駛起來非常平穩,跑得很快。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三角形和四邊形的輪子不如圓形的輪子跑得快?進而學生將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多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借機深入地引進教學課題,這樣既能提高課堂的教學品質,還會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

(三)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是從生活中衍生出來的,同時也可以用來解決現實中的許多問題。我們每一個人,從早晨起床到早餐的花費,再到學校離家多遠,都要用到數學。要使數學知識在課堂上更加直觀和有效地呈現,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造生活情境引入。只不過,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創設生活情境,于是就造成了數學課堂的沉悶。如今,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為這個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機遇。比如,在《圖形的運動(三)》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旋轉、平移和對稱,但教師如果僅僅靠口述來解釋,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處于模糊狀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動畫演示風車、道閘、秋千幾種旋轉現象,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喚醒其舊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便讓學生明確旋轉的含義,會用數學語言簡單描述旋轉運動過程。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三角尺在方格紙上的旋轉運動,以確保學生在觀看和對比旋轉過程中對所學重難點有更多的認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創設競爭情境

每一個小學生都渴望得到表揚,而且每一個學生都很好強。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開展競賽活動,這既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又能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讓他們發現重點。例如,在教學《平移》一課中,教師可以播放升國旗的視頻,讓學生初步感受平移,對平移產生興趣。同時,根據視頻中五星紅旗的移動,讓學生自己用鉛筆在方格紙上移一移,畫一畫。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軟件繪制圖形,再用學科工具進行復制和拖拽,讓整個過程一目了然。然后,讓他們試著移動這些圖形,看哪個小組的動作更快,移動的位置更準確。教師讓學生發散思維,學生自己利用學具創造平行線,踴躍發言,提出在方格紙上畫、折紙法和三角尺平移這三種方法。最后,教師展示斑馬線和校門圖片并提出問題:為什么要用平行線?因為平行會讓我們的生活有秩序且穩定。

(五)創設游戲情境

利用信息技術的游戲化元素設計數學學習活動,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通過開發數學題目挑戰、數學競賽游戲或交互式數學解謎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掌握數學概念和提升技能。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一課時,我們可以巧用信息技術設計游戲化教學的策略。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一個虛擬學習環境,例如使用教育軟件或在線學習平臺。在這個虛擬環境中,可以設計一個名為“分數冒險”的數學學習游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度。游戲的背景設定可以是學生作為一名冒險者,進入一個神秘的世界,需要通過解決各種分數計算問題探索和前進。其中,我們可以設定一系列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挑戰關卡。在每個關卡中,學生將面臨一些分數相加減的題目。他們需要利用游戲中提供的工具,例如拖拽和放置分數塊,計算和選擇正確的答案。學生可以根據題目的要求,將分數塊組合起來進行運算,并通過點擊按鈕提交答案。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我們可以設置計時器和積分系統。學生需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快解決問題,并根據正確性和速度獲得相應的積分和獎勵。他們還可以與其他同學進行比拼,爭奪最高分和排名。通過這樣的游戲化教學設計,學生可以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和練習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操作,通過實際操作和互動,深入理解分數的概念和計算方法,并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同時,游戲化教學還可以提供實時反饋和評估,學生可以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通過游戲中的提示和解釋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游戲記錄和表現,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和困難,進而提供個性化的輔導和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學習、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在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對抽象問題進行具體化,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師必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科學、合理地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成盛.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應用[J].科幻畫報,2022(11):239-240.

[2]王麗萍.探究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11):52-54.

[3]翟芳.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與實踐[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2(8):61-63.

[4]羅科新,師婕.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46):67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策略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