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戲”動“心”,依“劇”明“理”

2024-01-15 15:17沈丹萍?王瑾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育戲劇

沈丹萍?王瑾

摘要:教育戲劇是將戲劇和劇場技巧運用于學校課程教學的一種方式,經過多年的發展,教育戲劇的運用策略已非常成熟。通過對心理課堂和教育戲劇的特點分析發現,教育戲劇適用于初中心理課堂。利用教育戲劇策略——“即興創作”“坐針氈”“定格畫面”“論壇劇場”,可以設計初中生人際關系發展課例。教育戲劇在新課堂中呈現了以“戲”動“心”、依“劇”明“理”的特點與功能。

關鍵詞:教育戲??;社會能力;即興表演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2-0023-04

一、教育戲劇的基本理念

戲劇起源于古希臘時期,最初是一種純粹的藝術表現形式。最先將戲劇游戲應用于教育,源于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的“在實踐中學習”和“在戲劇實踐中學習”兩個教育理念。19世紀末,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提出,可將“游戲”“模仿”等戲劇技巧運用于教育教學中。隨著杜威“漸進式教學”、赫茲·麥恩斯“創造力教學”等理論的提出,教育戲?。―rama In Education,DIE)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念和體系。

教育戲劇是教育和戲劇的結合,是將戲劇和劇場技巧運用于學校課程教學的一種方式。教育戲劇要求指導者營造平等、開放、對話的氛圍,有計劃地引導參與者運用各種戲劇技巧,充分發揮想象,表達情感,以期達到教學目標。個體從教育戲劇中獲得的社會技能遠遠超過戲劇課程本身的范圍,注意力、創造力、合作力得到提升,意志力和自制力也得到發展。在培養共情能力、溝通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教育戲劇也有著獨特的作用。

(一)教育戲劇的應用模式

教育戲劇的模式是指它的實施方式,有學者指出,教育戲劇的兩種基本模式為文本教育戲劇和非文本教育戲劇。前者是指圍繞現存的戲劇文本,完成這些文本的二度創作,以舞臺表演為目標的教育戲劇活動,基本以戲劇演出的程序進行教學,包括所有的創作環節,直至最后完成舞臺演出。非文本教育戲劇不以戲劇作品的排練演出為重點,而是以即興表演和戲劇游戲為主要內容。

1.即興表演

即興表演是指在沒有事先計劃的情況下,根據當前情境做出直覺的反應而進行的表演、唱歌、舞蹈等藝術實踐活動。也就是說,當你扮演另一個人時,發揮你的想象去體驗,去感受角色。即興表演強調把個體意識專注于此時此刻,強化個體對事件的理解,使創作者完全聽從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方式,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因此,對于即興表演技能的學習和鍛煉可以促進個體生活能力、藝術創造能力的提高。

2.戲劇游戲

戲劇游戲是指指導者依據參與者的年齡、興趣、需求等特征,以戲劇的技巧建立群體參與的互動合作關系。參與者可在戲劇游戲的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創造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戲劇游戲的設計關注的不是演出的效果,而是戲劇游戲活動整個過程,演出的效果不作為評價目標。

(二)教育戲劇的運用策略

經過多年的發展,教育戲劇已有很多實用而有效的戲劇運用策略,在此只說明在心理課堂上常用的四種策略。

1.即興創作

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者在同伴互動沖擊下即興創作故事情節。當把參與者引導到恰當的氣氛及情緒時,學生能自然將故事延伸下去,并挖掘出事件的解決之道。

2.坐針氈

在特定的位置上,教師或學生進入特定的角色。坐針氈者必須深入探索角色的動機、內心的想法,并通過投入該角色來表達想法、闡述觀點,以角色的身份回答團體中同伴或者觀眾的問題。坐針氈是深入了解角色的一種有效方式,因為坐針氈者既投入角色的視角,又可以第三方“抽離”視角來雙重解讀。

3.定格畫面

顧名思義,定格畫面就是把畫面凝固,猶如影片播放時的暫停功能。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將故事中的某一畫面展現出來,從而具體地呈現生活事件。畫面的素材來源是多樣的,可以復制某一張照片,可以根據文本描寫創造畫面,也可以通過集體討論共同創造畫面。

4.論壇劇場

論壇劇場是一種可以在表演過程中使用的技術。演員可以自己停止表演、請求幫助,觀眾也被鼓勵在他們認為必要的時候中斷表演,提出自己的建議。甚至需要時可直接插入正在進行中的表演,負責一個現有的角色,或者創造一個新角色。

二、教育戲劇在心理課堂中的實踐應用

(一)教育戲劇應用于心理課堂的適切性

心理輔導課重感受,不重認知;重引導,不重教導;重真話,不重有無錯話;重應變,不重原定設計;重自我升華,不重教師概括。在心理輔導課上,學生在團體的助力下審視自我內心,反思自我成長,從而推動自我的不斷發展。心理課堂的整體氛圍是安全信任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放心地表達觀點,能夠感受到教師和同伴的接納,不必防衛和隱藏自己。并且在活動過程中,隨著師生多種形式的互動,學生的各種奇思妙想都可能被激發出來,此時課堂會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這是事先設計教案時無法預料的。

心理課堂的基本理念與教育戲劇不謀而合。教育戲劇同樣追求平等開放的氛圍,在戲劇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發揮想象,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適應生活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共情力等意志品質。將教育戲劇融入心理課堂,可謂志同道合。

(二)教育戲劇在心理課堂中的實踐運用

文本教育戲劇形式比較單一,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劇本分析劇本、揣摩角色、分配角色,學生受限于劇本情節。同時,文本教育戲劇更加看重表演的效果,對演員的專業要求較高。而非文本教育戲劇注重參與過程中的體會和學習,無需承擔他人評價戲劇效果的壓力,并且更有益于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由此,本研究采用非文本教育戲劇模式。

1.戲劇游戲 營造輕松氛圍

戲劇游戲一般為戲劇課導入環節。由于參與者受到先前課程或行為的影響,在活動開始時容易注意發散,而簡單的戲劇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投入課堂。在選擇戲劇游戲時,一方面,要能體現戲劇的特點;另一方面,要與課程主題相關,在戲劇游戲后能夠引出主題。

以人際關系發展與維持課例“萊萊來了”為例。

暖身活動:節奏步行

所有學生隨著老師提供的節拍自由走動,可以走到教室的任何地方。當聽到教師指令時,根據指令做出相應動作:看到好吃的、剛剛睡醒時、聞到臭味時、見到新朋友時。

本課例的主要教學目標為學會建立人際關系的方法,暖身活動選擇戲劇游戲“節奏步行”,一方面可以起到放松心情、營造開放輕松的氛圍的作用,另一方面以指令“見到新朋友時”收尾,與主題相關,為主題表演埋下伏筆。在課例的實施中,可以看到在教師發布各種指令時,學生由最開始的肢體僵硬局促,慢慢舒展肢體,表情變得豐富自然,也表現了自己在見到新朋友時或局促或友好或好奇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

2.模擬場景 體悟感受構建

本階段是課程實施的重要部分,也是耗時最長的部分。戲劇主題依據課程目標來設計,須有針對性,同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背景,所選內容要能反映學生的心聲,并為他們所接納。該階段可分為兩部分:場景表演和學生分享。場景表演幫助學生分析主題,主動構建解決方案?;顒拥哪康闹饕窃谕鏄分惺艿絾l,因此分享尤為重要,這是每次活動的總結和升華部分。本階段可進行多輪“場景表演—學生分享”的模式。

下面是課例“萊萊來了”的模擬場景表演階段。

(1)定格畫面 創造情境

《東88街的房子》繪本分享: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普利姆一家搬到了東88街的房子,在手忙腳亂收拾完屋子之后,“嘶嘶,嗖嗖,啪啪,嘩嘩”,響亮的聲音傳來,普利姆太太順著聲音走到洗手間門前?!皶鞘裁茨??”她一邊嘀咕一邊打開了門。居然是一條鱷魚趴在洗手間的浴缸里。

首先,請小組成員盡可能發揮想象,結合肢體和語言還原當時的場景,并向全班同學匯報。

然后,學生分享。邀請參與表演的學生和觀眾在匯報后進行感受的分享,若學生表示不知如何分享,可參考以下問題:你演的是什么角色?為什么這么表現?欣賞完表演后,你有什么感受?

《東88街的房子》中,普利姆一家發現鱷魚萊萊后不知所措,又驚又怕,但是萊萊卻用精彩的雜技表演消除了普利姆一家的恐懼,又通過努力做家務贏得信任,很快成為家庭中的重要成員。本課例的主題即人際關系的建立,因此繪本《東88街的房子》很適合作為本主題的故事背景。

在小組表演時,我們可以看到學生能夠深入分析角色,站在角色的角度考慮當下的心情和心聲。比如鱷魚萊萊主要的心情為無措、局促,努力表達友好,有一組學生的表現為:假裝兇惡,企圖嚇退普利姆太太,其實內心很害怕。通過學生的分享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他們對于角色的分析和考慮,理解了他們選擇此種表現的原因。

(2)即興創作 發展故事

故事繼續:正當普利姆夫婦想辦法求救的時候,約書亞看到大門口站著一個穿著奇怪衣服的男人。這個男人跟他打了個招呼,然后遞給他一張紙條,“這是關于那條鱷魚的所有說明?!闭f完他就走了。普利姆先生讀了紙條,發現原來鱷魚名叫萊萊,是性情很溫和的生物,還會很多雜技呢!

即興創作:你覺得普利姆一家和萊萊會怎么相處?小組合作編寫一個片段,包括臺詞和表情動作,隨后匯報表演。

學生分享:故事為何如此續編?觀眾欣賞表演后,有什么想表達的?

即興創作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團隊協作能力,鍛煉肢體的表達能力。通過故事的續編,學生開始思考在進入一個新環境、認識新朋友時如何表現自己,如何快速地建立人際關系。雖然學生思考的是萊萊和普利姆一家的相處方式,真實反映的是學生自身的認知方式,在面對新環境時、遇到新集體時,學生自身會如何表現,會采取哪些措施。在學生分享環節,我們更直觀地看到學生對于融入新集體的渴望,探索了建立人際關系的策略,無形中指導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友技巧。

(3)坐針氈 深入角色

故事繼續:正如同學們想的一樣,萊萊用自己的方式贏得了普利姆一家的心,加入了這個新家庭,萊萊和家人甚至鄰居們都相處得很愉快,而且通過其雜技表演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萊萊感覺新生活多姿多彩,突然有一天,萊萊的前主人瓦倫蒂先生來到家門口,“我是來接萊萊的?!贝藭r萊萊該如何選擇呢?

坐針氈:教室前方放一把椅子,一位學生坐在椅子上,其他學生向其提問,學生以“萊萊”的角色回答問題。

本環節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維護已建立的人際關系。坐針氈者以萊萊的視角來考慮如何進行選擇,探索這些選擇背后的原因及取舍的理由。通過觀眾與坐針氈者的互動對話,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不斷深化。在步步深入的對話中,找到解決戲劇人物問題的方法,學生可將該方法遷移到現實生活情境中。對話的過程就是學生問題解決的過程,是學生認知重構的過程。

(4)論壇劇場 觀點碰撞

本環節為上一環節的深入和延伸,因之前環節的討論都集中于繪本故事,本環節從故事走向現實。學生跳脫出故事背景、故事角色,開始以自己的身份來看待整件事情,以自己真實的立場提出想法。在思維的碰撞中,激活對人際關系建立的思考,提高建立和維護人際關系的技能。

3.全班分享 感悟升華總結

最后邀請幾位學生分享本節課的收獲及感悟,教師進一步總結升華。本環節是課堂升華總結部分。通過學生的分享,我們可以獲知教學目標的完成度,學生在觀念和行為上有無受到啟發,在后續的人際處事中是否有動力運用課堂中生成的方法。

三、教育戲劇應用于心理課堂的成效與反思

(一)教育戲劇以“戲”動“心”

在教育戲劇中,想象力貫穿始終。學生依靠想象力去完成角色的構建,思考所扮演的角色會如何應對問題,在表演過程中交流分享各自的想象創作部分,由此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時,教育戲劇也可作為一種情緒宣泄的手段,通過戲劇活動的體驗,學生緩解了心理壓力。在教育戲劇課程中,與他人直接的合作與交流有助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和生活。

在戲劇的表演中,學生假裝成為另一個人,以特定的身份去感受戲劇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設身處地地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和分析問題。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同角色不斷互動,各種思想不斷碰撞,從而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和認知理解。在課例中,學生從普利姆一家和萊萊兩個對立的角度思考,既察覺了萊萊的局促和試圖討好,也理解了普利姆一家的惶恐和不安。這有助于學生在人際關系中學會共情他人,促進學生社會化的發展。

(二)教育戲劇依“劇”明“理”

教育戲劇的出發點是把學生看作“能開花的種子”,而不是知識的“空罐子”。教育戲劇可以使學生產生區分現實與虛幻的心理距離,而這種心理距離能夠大大減少自我保護性退縮甚至封閉行為,自由地表達觀點,自在地表達肢體語言。在表演和思考中,投射出學生真實的自我,又在模仿中形成新的自我。

在戲劇的表演和體驗中,學生需要構建人物角色,而這些角色往往會超越他們現在的認知。學生需要從人物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剖析問題,通過教師引導和集體創作,他們的思考和認知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這樣在教育戲劇中,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得以構建。學生可以內隱地獲得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相似情境時可以運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甚至在其他場景、其他領域也可能運用這些知識,這就完成了知識的遷移。除了課程內容能夠提供給學生知識和技能以外,學生在教育戲劇中還會學到社會技能,如人際交往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因此教育戲劇既聚焦高級心理活動,激發個體潛能,又營造了現實環境的縮影,個體可在教育戲劇中找到現實問題情境的解決途徑。

參考文獻

[1]岑瑋. 教育戲劇的教育意義與教學策略[J]. 當代教育科學,2011(17):7-8,20.

[2]劉哲君. 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

[3]王帆. 教育戲劇對改善高中生同伴關系的干預研究[D]. 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4.

[4]張生泉. 教育戲劇的探索與實踐[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

[5]明日藝術教育,騎士教育. 戲劇教學法:小學教案與實務[M].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8.

[6]鐘志農. 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操作要領[J]. 思想·理論·教育,2001(10):48-51.

[7]Bolton G. Changes in thinking about drama in education[J]. Theory Into Practice,1985,24(3):151-157.

猜你喜歡
教育戲劇
探究教育戲劇理念對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教育戲劇融入小學英語課堂
論戲劇教育對兒童教育的影響
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踐探索
創設戲劇情境 達成輕松互動
教育戲劇在禮儀教學中的運用
教育戲劇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教育戲劇團體輔導對小學生創造力的影響
教育戲劇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干預研究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