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多元策略

2024-01-15 19:54賴洪兆
小學科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賴洪兆

〔摘? ? 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教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推動教學觀念和方法的變革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而小學科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核心素養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那么,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科學教師,如何基于當前教學改革的有利背景,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然成為當前教學中必須積極思考并勇于實踐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小學科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3? ? 106-108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茖W素質的培養是義務教育的重要任務。小學科學是在自然的基礎上更全面、更科學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科學真諦能力的一門學科。與其他課程相比,科學課程有著雙重內容,它既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識,同時,也有著大量可操作的實驗,最可貴的是,在科學探究基礎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論素養,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梢?,學好科學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的有利背景下,科學課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科學課的教學改革仍是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最終目標。對于教師而言,科學課堂如何做出適應性轉變,使之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的發展就變得尤為緊要。從目前小學科學教學現狀來看,一方面,在課改理念指導下的小學科學課堂,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教師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教學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這為發展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提供了有利前提;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學生對科學課程充滿著疑惑,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興趣不高、后勁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在核心素養發展的問題上,教師也存在理解不深刻、方法流于形式的問題,教學效率難以得到突破性調整。那么,針對這樣復雜的教學現狀,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要如何做出有效轉變就變得尤為重要?;诖?,筆者將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方法、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完善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入手,對此展開具體闡述。

一、激發興趣是培育核心素養的起點

興趣在一個人成長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所產生的價值是巨大的,它能讓學生的學習由他律走向自覺,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這一點在小學生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有無興趣,在學習效率上也有著巨大差別。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提高科學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為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上科學課時,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應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師要對現有的教學環節、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優化課堂導入、探究、互動等環節,提高學生科學學習的積極性。以課堂導入為例,教師可以改變以往開門見山的導入方式,抓住科學課程豐富的內容特點,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比如,通過談話的方式進行導入,以生活中的現象為案例,引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思考;也可以借助故事、科學人物等方式進行導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激發其興趣,豐富其認知。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理,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其探究科學的興趣。比如,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讓學生體驗簡單的科學實驗,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如此一來,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也能讓學生逐步將對科學學科的興趣轉化為熱愛。

二、多樣教學法是培育核心素養的發動機

教學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方法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對于教師來說,教學方法是自身教學能力的直接體現,是教學理念的外化表達。對于學生而言,教學方法是學習方法的啟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梢?,高效率的課堂離不開正確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調整,在方法的指導下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情境教學法

情境的魅力在于將復雜的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使人能夠更好地理解其內容。對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學生而言,情境為其進一步掌握知識核心、提高理解能力提供了有利基礎。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在合適的時機采取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科學知識的魅力,更好地理解科學原理,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為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要以情境教學法為基本方法來展開教學。比如,在進行實驗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的原理,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手段為學生生動地展示實驗過程,并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先觀看后操作的模式下自主展開實驗,從而鍛煉自身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其次,在面對人文性較強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精心制作課件,通過音樂、視頻等方式讓學生沉浸式體驗知識,從而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其科學素養。

(二)任務驅動法

將繁多、復雜的知識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的形式,是任務驅動法的本義。小學生正處于天真爛漫的年紀,他們雖對不同的知識充滿了好奇,但在面對復雜的知識內容時,也會招架不住。而科學課程又是偏理性的課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取適當的方法,讓學生將復雜的知識消化掉。從這個角度來看,任務驅動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任務驅動法不僅解決了學生學習心理壓力大的問題,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嚴謹的求知態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例如:在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任務驅動法為基本策略來輔助教學。比如,在學習天氣這一單元的相關內容時,首先,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精心制作教案,梳理出每一課的內容的重點,之后,將重點課的內容分成若干個學習任務,在講述的過程中,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將任務分給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組內合作的方式對知識或實驗展開探究,并由小組組長整理組內學生的探究成果,在課堂上展示或講解。最后,由教師來評判每組學生的任務的完成度,并結合學生的困惑,對知識進行精細化講解,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探究能力。

三、巧妙的作業設計是培育核心素養的助推器

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業的價值在于讓學生能夠對知識溫故而知新,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做到學以致用。從傳統的教學實踐來看,作業雖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視,但學生對作業的態度和作業效率仍不樂觀。在當下“雙減”政策深入實施的背景下,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要牢牢抓住作業設計這一環節,改變單一的作業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作業進行多樣化設計,讓學生從作業中獲得學有所進的歡喜,從而真正愛上科學課程,不斷增強自身的科學探究意識與能力。

例如:在上科學課時,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學要從作業設計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合理設計作業內容,比如,在學完《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這一課內容后,教師可以布置生活化作業,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實際案例,利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聲音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并寫下自己的探究過程,以此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培養其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水平,布置多樣化的作業,比如,將作業設計為多種形式,可以是動手實踐作業,可以是生活調查作業等等,讓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從而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實際設計作業層次,將作業分成簡單、中等、復雜三個梯度,讓學生以挑戰的方式依次“闖關”,增強學生的滿足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作業信心,使作業成為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四、完善的教學評價是培育核心素養的保證

教師的評價是學生持續學習的動力,同時,也是師生情感溝通的重要途徑。做好教學評價工作,是每個教師的分內之事。從當前教學評價來看,雖有著相對完整的評價機制,但評價觀念和方式的老化讓教學評價的作用難以發揮到最大。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教學評價擺在教學的重要位置,通過進一步對當前的評價機制進行調整和完善,使之適應當前發展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要求,從而在良好的評價體系支撐下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例如:在上科學課時,為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教師應從完善教學評價的角度入手,并構建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為此,一方面,在評價的方式和內容上,教師要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比如,注重學習過程評價,提高學生獲得知識的滿足感;注重個性化評價,發掘學生身上的亮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又如,在評價內容上,要從整體的角度看待學生的學習,從探究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結果等多個角度進行評價,以滿足學生渴望被認可的心理。另一方面,在評價體系的構建上,教師可以借助家庭和學校的力量,以學校的評價機制為指導,結合班級具體實際,建立起符合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評價機制;而在家庭方面,則是要加強家校合作,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與家長溝通教學理念,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如此一來,有助于推動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既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同時,也要懂得因地制宜,切不能為追求新穎而忽視教學實際,從而阻礙教學的進步。作為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要清晰地認識到學生素養發展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以更好地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系福建省龍巖市級立項課題“新課標視域下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多元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ZJKT202205】

參考文獻

[1]肖宗輝.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J].小學生(中旬),2023(1):133-135.

[2]潘偉鋒,應灣灣.基于素養導向的小學科學高段教學策略探索[J].遼寧教育,2023(3):74-77.■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