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瀾滄黑豬優勢雜交組合篩選的探究

2024-01-15 17:18李昕瞳鄧秋純劉付穗陳博赫劉曉林郭子涵劉梅陳斌賀長青馬開祥吳興平唐圣果印遇龍馬海明
國外畜牧學·豬與禽 2023年6期

李昕瞳 鄧秋純 劉付穗 陳博赫 劉曉林 郭子涵 劉梅 陳斌 賀長青 馬開祥 吳興平 唐圣果 印遇龍 馬海明

基金項目:瀾滄黑豬選育與推廣(項目編號:2021kjc-js072);云南省重大專項(項目編號:202202AE090032)

作者簡介:李昕瞳(1998-),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豬的遺傳與育種;E-mail:p13548614212@163.com

*通信作者:馬海明(1972-),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豬的遺傳與育種;E-mail:mahaiming@hunau.edu.cn

摘? 要:為培育新地方品種——瀾滄黑豬,本研究以巴克夏豬、杜洛克豬、太湖豬和滇南小耳豬為親本,比較不同豬種與滇南小耳豬的雜交效果。試驗分別組建杜巴滇、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4個組合,選擇各組合仔豬群體,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飼養,屠宰后對每個組合后代的育肥性狀、胴體性狀以及肉品質性狀進行測定;分別比較不同組合后代間的生長性狀差異,篩選優勢雜交組合。結果表明,杜巴滇組合最優,具有良好推廣價值。本試驗為瀾滄黑豬品種選育改良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雜交組合;生長性狀;胴體性狀;肉品質性狀;豬

中圖分類號:S81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3)06-0024-04

云南省是我國畜禽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滇南小耳豬是云南省的地方品種,肉質優良,能很好地適應高溫潮濕的氣候條件,具有較強的抗逆性[1],但其瘦肉率低,生長速度慢。為加強該品種的保護和利用,促進云南省生豬產業發展,本研究進行了該品種的雜交組合試驗。試驗在瀾滄黑豬新品種選育場和瀾滄黑豬性狀測定場完成,巴克夏豬[2]、杜洛克豬[3]、太湖豬[4]和滇南小耳豬4個豬種參與篩選瀾滄黑豬最優雜交組合。本研究以上述4個豬種為親本,進行了杜巴滇、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4個雜交組合試驗,測定了其育肥期的生長性狀、胴體性狀和肉品質性狀。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豬選擇

以巴克夏豬、杜洛克豬、太湖豬和滇南小耳豬為親本,分別組建了杜巴滇、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4個雜交組合,從每個組合中隨機選擇12頭健壯閹公仔豬與12頭小母豬,共96頭。所選仔豬在云南省瀾滄黑豬性狀測定場測定其育肥期生長性能、胴體性狀與肉品質性狀。

1.2 飼養管理

4個雜交組合試驗豬體重達到30 kg時試驗開始,體重達到100 kg時試驗結束。每欄12頭,采用相同生產環境和飼養條件。

1.3 測定內容與方法

1.3.1 育肥期生長性狀

正式試驗開始和結束時,分別對試驗豬進行稱重,并記錄;試驗期間記錄試驗豬的采食量,計算達到結束體重時的日齡,利用以上數據計算各雜交組合試驗豬的日增重和料肉比[5],測定方法參照NY/T 822—2004《種豬生產性能測定規程》的要求進行。

1.3.2 胴體性狀

試驗結束時,全部試驗豬在空腹24 h后電暈,用心臟放血法處死,并參照NY/T 825—2004《瘦肉型豬胴體性狀測定技術規范》的要求測定胴體生長性狀,測定的指標包括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積、后腿比例和瘦肉率等[6]。

1.3.3 肉品質性狀

試驗豬屠宰后,參照NY/T 821—2004《豬肉品質測定技術規程》的要求,測定豬肉的失水率、熟肉率、滴水損失、大理石紋、肉色等指標[7];參照NY/T 1180—2006《關于肉嫩度的測定方法》的規定測定豬肉的剪切力。

1.4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 Vol.19.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育肥期生長性狀

瀾滄黑豬選育4個雜交組合的試驗豬育肥期生長性能見表1。

由表1可知,在育肥期,杜巴滇、杜滇、滇杜杜太和滇杜太4個雜交組合試驗豬的平均總增重分別為70.47、51.35、37.29、40.40 kg,其中杜巴滇雜交組合顯著高于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3個雜交組合,杜滇雜交組合顯著高于滇杜太雜交組合(P<0.05),而滇杜杜太與杜滇和滇杜太兩個雜交組合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

在平均日增重上,杜巴滇、杜滇、滇杜杜太、滇杜太4個雜交組合的試驗豬分別為698.67、508.35、366.58、388.40 g/d,其中杜巴滇雜交組合顯著高于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 ? 3個雜交組合(P<0.05),杜滇雜交組合顯著高于滇杜太雜交組合(P<0.05),而杜滇和滇杜杜太2個雜交組合試驗豬之間無顯著差異? ? ? (P>0.05),滇杜太和滇杜杜太2個雜交組合試驗豬之間也無顯著差異(P>0.05)。

育肥期試驗豬的采食量以欄為單位進行統計,按群測定,杜巴滇、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4個雜交組合試驗豬的料肉比分別為3.12、3.55、4.35和5.88(表1)。

2.2 胴體性狀

瀾滄黑豬選育4個雜交組合試驗豬胴體性狀測定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在相同的育肥期內,各雜交組合的試驗豬在宰前均重、胴體瘦肉率、眼肌面積上,杜巴滇雜交組合顯著高于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3個雜交組合(P<0.05);在后腿比值上,杜巴滇雜交組合最高,顯著高于滇杜太和滇杜杜太兩個雜交組合(P<0.05),但與杜滇雜交組合無顯著差異(P>0.05);在三點平均背膘厚上,杜巴滇雜交組合低于其他3個雜交組合,且顯著低于滇杜太雜交組合(P<0.05),但與杜滇、滇杜杜太兩個雜交組合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不同雜交組合的試驗豬在屠宰率上無顯著差異(P>0.05)。

2.3 肉品質性狀

瀾滄黑豬選育4個雜交組合試驗豬肉品質性狀測定結果見表3。

如表3所示,在背最長肌失水率、熟肉率、滴水損失、剪切力、紅度(a*)、大理石紋和肉色等級上,杜巴滇、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4個雜交組合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在實測過程中,均未發現4個雜交組合的試驗豬所產豬肉的pH有異常情況,雖然滇杜杜太雜交組合試驗豬宰后肉的pH顯著低于其他3個雜交組合試驗豬的(P<0.05),但是? ?4個雜交組合的試驗豬宰后24 h肉的pH無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4個雜交組合的試驗豬宰后肉品質保持正常。

在測定過程中,4個雜交組合試驗豬所產豬肉的肉色值均正常;試驗豬宰后肉的亮度(L*)依次為滇杜太組合42.68、杜滇組合42.34、滇杜杜太組合40.84、杜巴滇組合39.64,其中杜巴滇雜交組合與杜滇和滇杜雜交組合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與滇杜杜太雜交組合差異不顯著(P>0.05)。

3? 討論與結論

在育肥期生長性狀上,杜巴滇雜交組合后代的總增重和日增重均顯著高于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3個雜交組合后代的(P<0.05);杜巴滇雜交組合后代的增重最多,生長速度最快,料肉比最低,說明杜巴滇雜交組合能夠讓后代取得良好的育肥性狀。在胴體性狀方面,4個雜交組組合后代在屠宰率上無顯著差異(P>0.05),但杜巴滇雜交組合后代宰前平均體重、胴體瘦肉率、眼肌面積均顯著高于杜滇、滇杜太和滇杜杜太3個雜交組合后代的? ? ? ? ? ?(P<0.05)。本研究表明,杜巴滇雜交組合后代具有最高的屠宰率、胴體瘦肉率和后腿比,最大的眼肌面積,最薄的平均背膘厚,胴體性狀明顯優于其他3個雜交組合后代的。在后代豬肉品質方面,宰后24 h豬肉的亮度(L*)依次為杜滇(54.03)、滇杜太(50.46)、杜巴滇(50.28)、滇杜杜太(48.59)雜交組合,說明杜巴滇雜交組合后代宰后24 h,豬肉的肉色亮度有較好的變化;在宰后豬肉黃度(b*)上,杜巴滇雜交組合后代的顯著低于其他三個雜交組合后代的(P<0.05);宰后24 h豬肉黃度(b*)上,杜巴滇雜交組合后代的顯著低于杜滇雜交組合后代的(P<0.05),而與滇杜杜太和滇杜太兩個雜交組合后代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在雜交組合后代宰后和宰后24 h豬肉肉色的黃度值上,杜巴滇雜交組合的較其他3個雜交組合的更理想。

綜上所述,通過4個雜交組合后代育肥期的生長性狀和屠宰性狀測定,我們發現杜巴滇雜交組合能使后代既保留優良的肉品質性狀,又能顯著地提高經濟性狀,是最優雜交組合,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娟,楊繁,楊馨,等.云南地方豬產業發展現狀初步調查與建議[J].養豬,2022(2):63-66.

[2] 董蓮花,陳斌.巴克夏豬及其雜交利用[J].豬業科學,2015,32(6):104-105.

[3] 申學林,姚曼,李愛萍,等.瘦肉型豬組合配套雜交效果研究[J].中國豬業,2021,16(6):36-41.

[4] 李妍.優良豬品種——太湖豬[J].農村百事通,2019(23):36.

[5] 方曉敏,涂楓,王學敏,等.2種不同雜交組合生產的優質雜種豬性能比較[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6):342-343.

[6] 李龍云,肖石軍,黃黎斌,等.巴克夏和里岔黑豬不同雜交組合生產性能的比較研究[J].畜牧獸醫學報,2018,49(1):26-35.

[7] 王文濤,何鑫淼,亓美玉,等.民豬不同雜交組合重要生產性能研究[J].豬業科學,2022,39(11):114-1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