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蟹池塘養殖常見病害及預防措施

2024-01-15 07:23王麗仙于莉司文輝
黑龍江水產 2023年6期
關鍵詞:池塘養殖病害防治河蟹

王麗仙 于莉 司文輝

摘 要:文章在對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發病主要原因基本分析的基礎上,介紹了河蟹池塘生態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病毒性疾病、腸炎病、黑鰓病、腐殼病、水腫病、蟹奴病、纖毛蟲病等病害發病特征與防治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養殖;病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945文獻標志碼:C

河蟹池塘養殖過程中的病害日益增加,給河蟹養殖戶造成了較大經濟損失。在病害防治方面應科學合理,嚴格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全面掌握各種類型的病害發生原因、發生特征以及防治措施,堅持生態調節、合理用藥以及科學飼養相結合,這樣才可以提高河蟹養殖成活率和效益。

1 河蟹發病的主要原因

一是池塘條件差。大多數河蟹養殖戶使用舊魚池來飼養河蟹,然而舊魚池的池底硫化氫含量高、腐殖質多,沒有經過徹底的消毒,進而導致河蟹容易發生病害。二是隱蔽物與水草不足[1]。河蟹池塘生態養殖過程中,需要有40%~50%的隱蔽物或者是水草覆蓋于水面,當餌料不足時可以將水草當做輔助餌料,河蟹在脫殼時可以作為其的防敵場所,尤其是在夏季時水溫會快速上升,河蟹若長時間在溫度較高的水中會出現提前成熟的情況。三是餌料投喂不夠科學。餌料是河蟹養殖過程中的關鍵,在河蟹池塘生態養殖中應保證餌料的質量,并嚴格落實前期后期精、中期粗的飼喂原則。若餌料中缺少鈣質、營養不全,將會導致河蟹患有軟殼??;若餌料中缺少維生素C,將會導致河蟹患有黑鰓病。但是在餌料投入過多的情況下,將會對水質環境造成污染,導致河蟹患病。

2 常見病害與防治措施

2.1 病毒性疾病

最典型的病毒性疾病為“顫抖病”,患病河蟹行動遲緩,反應遲鈍,握力減弱,食欲下降,鰓呈淺棕色,排列不整齊。最明顯的癥狀為步足顫抖,腹部離開地面,呈倒立狀。該病呈暴發趨勢,且死亡率高達70%左右,主要在4~10月份流行,發病高峰期為7月~9月。在防治顫抖病時應將內服和外消相結合,在河蟹池塘中潑灑適量的復合碘溶液,或者是2%的活性碘和18%的磷酸,每立方米水體的使用量為0.1mL藥劑,將藥劑稀釋后向池塘潑灑,間隔2d潑灑1次。內服可以使用10%的恩諾沙星,每10g與25kg的飼料進行攪拌投喂,連續飼喂7d。

2.2 腸炎病

腸炎病是河蟹池塘生態養殖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疾病,特別是高溫季節和多雨季節時,發生該病的主要原因為池塘水質惡化、飼料投喂不夠新鮮、池塘底質敗壞、餌料投喂數量過多,當河蟹攝食后將會降低自身的抗病能力,體質變差,食欲逐步下降,甚至食欲會完全沒有,腸道發炎,中腸細且沒有彈性,胃中無內容物,但是存在淺黃色黏液[2]。腸炎病的防治措施應采用外消和內服相結合的原則,外消可以使用10%濃度的聚維酮碘45mg~75mg,兌水稀釋后向全池進行潑灑,間隔2d再次潑灑1次;內服可以使用舒福安,首次使用100mL與20kg飼料進行攪拌投喂,第2次用藥使用100mL的舒福安與40kg飼料進行攪拌投喂,每日飼喂1次,連續飼喂3d~5d。

2.3 黑鰓病

河蟹在自然環境中的抗病能力相對較強,但是在池塘生態養殖程度較高的情況下,若養殖密度過大、水質變化過快,將會導致河蟹患有黑鰓病。河蟹患有黑鰓病的明顯癥狀為鰓絲發黑,普遍為細菌感染所導致,易浮頭,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會上岸。需要注意的是,水質較差是引發河蟹患有黑鰓病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會因為感染累枝蟲、聚縮蟲等寄生蟲,導致河蟹感染繼發性細菌疾病,從而形成黑鰓病。為此,在治療河蟹黑鰓病的過程中需要鏡檢確診,查看是否存在寄生蟲,最后確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若存在寄生蟲,則可以使用“蟹安”將寄生蟲殺死,并外用消毒液來殺死水體中的細菌,消毒液可以使用溴氯海因,內服環丙沙星,每日消毒1~3次,連續5d~7d。河蟹在痊愈之后需要向全池潑灑生石灰水,將水質轉變為弱堿性。

2.4 腐殼病

河蟹腐殼病又被稱之為褐斑病、潰瘍病,河蟹患有該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染細菌,如氣單胞菌、假單胞菌、黃桿菌或螺菌等,因體表損傷,或者是因水體環境中存在重金屬化學物質、營養不良,導致細菌侵入河蟹的外表皮而感染腐殼病?;疾『有返闹饕Y狀為外殼存在黑色潰瘍、腐爛的現象,胸板、背中等部位出現白色斑點,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白色斑點會逐步腐爛、擴大,嚴重的情況下將會導致河蟹死亡。腐殼病對于成蟹、幼蟹都會造成危害,且有著較高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死亡率通常會隨著水體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腐殼病的病原菌種類較多、分布廣,所以該病的流行范圍也相對較大,在淡水、咸淡水的水體中都有一定的發病概率[3]。對于腐殼病的預防,要在捕撈、運輸以及飼養河蟹的過程中細心操作,避免河蟹受傷;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避免水質被重金屬離子所污染;在夏季時需要定期注入新水,確保水質清新,一旦發現患病河蟹需要及時將其隔離飼養。針對腐殼病的治療,可全池進行潑灑漂白粉,潑灑濃度為2mg/L;每1kg飼料中加入1g~2g磺胺類藥物,連續飼喂2d~5d;每1kg飼料中加入1mg的痢菌凈,連續飼喂10d左右。

2.5 水腫病

水腫病是河蟹生態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疾病,患病河蟹的胸和腹部下方存在明顯的腫脹交界處,用手輕輕按壓患病蟹的胸部,會從胸部冒出少量的水,患病的河蟹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有些患病河蟹食欲完全喪失,最終因難以呼吸窒息而死。河蟹患有水腫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感染細菌性水腫,二是因染病鰓部感染水腫,兩種水腫在發病原因、癥狀以及治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區別,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對癥下藥。針對細菌性水腫的治療,可以連續換水2次,每次換水量控制在1/2或者是1/3即可;向全池潑灑漂白粉,潑灑濃度為2mg/L;大蒜拌料投喂,每次每1kg體重用量為5g~10g,每天投喂1次,連用7d。

2.6 蟹奴病

蟹奴病又被稱之為臭蟲蟹病,發病原因是河蟹腹部感染寄生蟲,此寄生蟲約1mm厚、2mm~6mm長,呈半透明或乳白色。當此寄生蟲在河蟹胸板上寄生后,會依靠吸取河蟹的內部營養而生長,破壞河蟹的血液、肝臟、神經系統以及結締組織等,對河蟹的性激素分泌、生殖腺發育造成嚴重影響。該病主要會對成蟹造成危害,雖然不會導致河蟹大量死亡,但是也會對河蟹的商品價值與規格帶來嚴重影響。該病通常流行于6月~10月,發病高峰階段為8月~9月。針對蟹奴病的預防,河蟹放養前按常規量使用漂白粉或生石類對池塘進行消毒;做好河蟹放養前的檢疫工作,避免被蟹奴感染的河蟹入池[4]。對于蟹奴病的治療,一旦發現池塘中有患病河蟹,需對其采取隔離措施;全池潑灑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潑灑濃度為0.7mg/L。

2.7 纖毛蟲病

纖毛蟲病的發生與水質、飼養密度以及殘餌糞便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加之水中有機質含量過高會導致池塘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的現象,進而導致纖毛蟲大量繁殖,引起河蟹發生纖毛蟲病。纖毛蟲病通常發生于7~9月份,河蟹在發病的初期階段時,在體表會有明顯的棕色或黃綠色毛狀物,導致河蟹行動遲緩,對于外界刺激明顯反應遲鈍。河蟹在發病的中期和晚期階段時,河蟹鰓部受損,導致呼吸困難,食欲減退,生長發育遲緩,難以脫殼,進而導致大量河蟹死亡。為避免河蟹感染纖毛蟲病,需要保持水質清潔,及時撈出池塘中的殘餌,定期檢測水質,如pH值、氨氮等,一旦超標需要及時換水。若發現河蟹患有纖毛蟲病,全池潑灑硫酸鋅,潑灑濃度為0.3mg/L~0.5mg/L。

參考文獻:

[1]張鑫全.河蟹的常見病害與預防技術[J].江西水產科技,2023(01):31-32.

[2]劉婷.河蟹幾種病害的診斷與防治[J].農業知識,2020(04):57-58.

[3]濮月龍.池塘河蟹養殖病害防治技術[J].科學養魚,2018(06):59-60.

[4]周日東,陳維東,張鳳翔.池塘河蟹的發病原因和主要病害防治技術[J].科學養魚,2015(09):90.

Common disea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ecological culture of Eriocheir sinensis ponds

WANG Lixian1, YU Li1, SI Wenhui2

(1.Langfang City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Langfang 065000, Hebei China; 2. Langfang City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Sanhe 065200, Hebei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Eriocheir sinensis morbidit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orbid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ommon viral diseases, enteritis, black gill disease, shell rot disease, edema, crab slave disease, ciliopathies and other diseases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aquaculture of river crabs in ponds,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for the relevant aquaculture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ians.

Keywords:Eriocheir sinensis; pond ecological culture; diseases? control

作者簡介:王麗仙(1976.10-)女,漢族,河北三河人。河北省廊坊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產養殖技術工作。E-mail:wanglixian@126.com。

猜你喜歡
池塘養殖病害防治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養新模式探析
智能精準投餌 河蟹吃飽吃好
東北寒冷地區斑點鱒鮭池塘成魚養殖試驗
安岳縣池塘養殖底排污技術探討
河蟹“水癟子”病及防控對策措施
“長江1號”河蟹蟹種培育技術
臺灣大泥鰍池塘養殖技術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