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上春樹文學研究的軌跡與趨勢
——基于1993—2023年文獻的可視化分析

2024-01-15 10:12楊朝桂
關鍵詞:村上春樹發文文學

楊朝桂

(天津大學外國語學院, 天津 300350)

村上春樹是日本當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不僅在日本非常受歡迎,在世界各地也很暢銷,是全球十大暢銷書作家之一。1987年,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后至今暢銷。其作品匠心獨運,少有日本戰后陰郁的文學氣息,令人耳目一新。隨著村上春樹作品在中國傳播和翻譯出版,他的作品中滲透的生活方式、文化品味,對青春文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隨著時代的變遷,村上春樹的作品在中國的影響力逐漸消退,但他作為一個文化符號,依然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梢哉f,村上春樹作為一位跨越國界的文學大師,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世界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研究以CNKI 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以及萬方數據庫收錄的村上春樹研究文章為樣本,以村上春樹為關鍵詞,檢索到1993—2023年期刊發文量達到2 848 篇。本研究通過python 可視化分析,剖析村上春樹研究的動態軌跡和變化趨勢。此外,本研究還以傳統的文獻計量方法作為補充,以期系統、全面展示村上春樹研究領域的全貌。

一、 村上春樹文學研究的動態軌跡

1989年,李德純介紹了20 世紀70年代以來的日本都市文學,并對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進行了評述。這是中國大陸學者第一篇論述村上春樹的論文。20 世紀90年代長安在《外國問題研究》發表題為《受日本學生歡迎的作家村上春樹》,闡述了村上春樹作品的特點,認為主要體現在他對城市生活的全面肯定。村上春樹的作品不同于日本近代小說那樣暗淡消沉,而是充滿了“明朗的虛無感”。此后,我國對于村上春樹的研究逐漸開展起來。

文獻數量的年度分布可以間接反映出這一學科領域內的研究水平和發展程度,通過對檢索到的2 848篇論文進行分析,研究的動態軌跡見圖1??梢钥闯?,1993年至2005年處于研究的起步階段,發文量較少且增長趨勢緩慢。這是因為20 世紀80年代末期村上春樹文學剛被傳播到中國,20 世紀90年代,村上春樹的作品開始在中國熱銷,對村上春樹的研究也逐步開展起來。2006年以后進入研究的深入階段,發文量呈井噴式增長,2008年達到一個小高峰,年發文數量突破百篇。2010年至2012年,對村上春樹文學研究出現了短期的低迷現象,而2014年發文量高達310 篇。然后又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20年之后村上春樹研究熱逐漸退潮。那么,為何會呈現出這樣的演變軌跡呢?其原因不僅在于村上春樹作品精神內核的相似性導致讀者與研究群體流失,更在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圖1 發文量與年度分布

通過對文獻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得到對村上春樹文學研究排名前20 位的作者(見圖2)。

圖2 作者發文量排名

從作者發文量角度進行分析,由圖2 可以看出,發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楊炳菁,共發文18 篇,林少華16 篇、尚一鷗15 篇、關冰冰13 篇、劉研12 篇,其他發文較多的作者還有吳思佳11 篇,張小玲7 篇,朱道衛7 篇、吳宏杰6 篇、符夏鷺6 篇、郭華6 篇、馬曉光6 篇。美國科學家普賴斯(Price)提出了普賴斯定律以及計算核心作者的計算公式,即M≈0.749(Nmax1/2)。根據該公式我們可以通過某一領域最高產作者的發文量來確定該領域核心作者的范圍。在公式中,M代表核心作者發表論文的最小數量,Nmax代表發表論文最多的作者的發文數量。即Nmax=18 帶入公式,可得M=3.177。由于論文發表的數量必須取整,若M取3 沒有意義,則M取4。根據計算結果,當作者的發文數量在4 篇以上(含4篇)時,即為核心作者。通過查看圖2 的信息可得出核心作者共有20 位。這20 位作者代表了本領域中發文量多、被引率高和影響力大的作者。

從科研機構的角度進行分析,由圖3 可以看出,發文量最多的科研機構為中國海洋大學,共發表75 篇,東北師范大學45 篇、南京師范大學33 篇、黑龍江大學30 篇、山東師范大學23 篇、北京外國語大學22 篇、哈爾濱理工大學22 篇、西北大學19 篇、遼寧大學17 篇、遼寧師范大學17 篇。

圖3 科研機構發文量排名

通過對文獻信息進行統計,得到發文量排名前20名的期刊,《青年文學家》60 篇、《名作欣賞》44 篇、《書城》39 篇、《文學教育》33 篇、《作家》31 篇、《北方文學》(下旬刊)30 篇、《短篇小說》(原創版)30 篇、《中學生百科》25 篇、《世界文學》22 篇、《文教資料》22 篇、《新民周刊》22 篇,具體排名見圖4。從文獻來源看,雖然整體發文量很大,但是發表在中文社會科學索引(CSSCI)來源期刊的研究成果較少,說明現階段此領域高層次、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較少,還有很大研究空間等待學者們去探索。

圖4 期刊發文量排名

二、 熱點關鍵詞詞云分析

詞云分析是一種可視化文本數據的方式,它可以快速識別一個文本中最常出現的詞匯或短語。通常情況下,詞云是基于文本的出現頻率而生成的,因此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或短語在詞云中會顯示得更大、更直觀。詞云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了解一段文本的主題或關鍵詞,特別是在大量的文本數據中。例如Python工具可以自動計算出文本數據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或短語,并生成相應的詞云。詞云通??梢酝ㄟ^調整字體、顏色和布局等方式進行定制,以使其更具可讀性和視覺吸引力。對村上春樹文學研究進行詞云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了解該領域內對村上春樹的研究重點和關注點。詞云分析可以快速提取出研究者在研究中頻繁使用的詞匯和短語,這些詞匯和短語通常反映了學者研究的重點內容和研究方向。我們還可以了解研究者對村上春樹文學作品關注的主題和文學風格,以及他們在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理論和概念??偠灾?,詞云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該領域內的研究趨勢和重點,為深入了解村上春樹文學研究提供重要線索和有益參考。

首先通過數據分析提取關鍵詞,篩選出村上春樹研究文獻中出現的高頻術語,通過這些高頻術語可以發現1993年至今對村上春樹的研究熱點。在選取的2 848 篇文獻中,《挪威的森林》出現了316 次、《海邊的卡夫卡》出現了76 次、《1Q84》出現了55 次、《且聽風吟》出現了37 次,可見這4 部長篇小說最受研究者的關注。其中,《挪威的森林》出現頻次最高,遠遠超過其他3 部作品,說明這部小說在學術界和讀者中受到了廣泛認可和關注。

上述幾部小說都是村上春樹的代表作,被譽為日本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這些小說都涉及到人性、自我認同、孤獨、成長等深刻的主題,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也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村上春樹擅長將不同文化、歷史、現實等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通過對話、描寫、象征等手法,展現出深刻的人性和思考。然而,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村上春樹的其他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說以及隨筆等并未得到充分研究和探討,這也為研究者們提供了新的契機??偠灾?,通過數據分析提取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村上春樹研究的熱點和趨勢,為今后研究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和依據。

三、 村上春樹研究涉及的學科領域

學者對村上春樹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學、文化、藝術、語言、工藝技術、歷史、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見表1)。其中,文學類1 997 篇,文化、科學、教育類377 篇,藝術類152 篇,語言、文字類92 篇,工業技術類79 篇,歷史、地理類73 篇,社會科學總論65 篇,經濟類61 篇,政治、法律類50 篇,哲學、宗教類43 篇??梢?,我國學者對村上春樹的研究不僅僅限于從文學的角度去研究,還會涉及其他多個領域。村上春樹的作品以獨特的敘事方式、充滿詩意的語言、深刻的人物刻畫和精細的描寫著稱,吸引了學者們對村上春樹作品的敘事手法、文學風格、主題意義等進行深入探討。

表1 涉及學科領域

村上春樹的小說中經常涉及日本和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近年來,研究者試圖分析這些文化因素如何影響了他的作品。劉研[1]認為,村上春樹在創作中提出的“中間地點”論為我們理解他的小說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爸虚g地點”是東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漩渦和平臺,較為真實地呈現了文化對話中的動態原貌。村上春樹對西方文化感同身受,又扎根于日本現實生活,在對他者和自我理解的不斷互動中,他的小說嘗試尋找新的文化坐標。謝金洋[2]指出,村上春樹的創作明顯受到了西方現當代文學的影響,他對孤獨的詢問、對自救模式的探詢、對以荒誕對抗荒誕的生存態度的張揚,都折射出了文化擇取立場下的現代主義的藝術精神。陳龍認為,村上春樹的創作風格繼承了日本傳統文學中的“物哀美”基調,又融合了西方文學的創作特色。此外,吳雨平[3]、李玉強[4]、王昕[5]、關冰冰等[6]都從文化角度出發對村上春樹文學進行了闡釋。村上春樹作品中還反映了日本當代社會的各種問題,包括家庭問題、青少年問題、性別問題等。劉碧[7]、張靜苑[8]、徐蕾[9]、吳昊[10]、王召弟[11]等學者從社會批評和歷史意義的角度出發,探討村上春樹作品中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和歷史背景。村上春樹作品中的角色往往具有深刻的心理內核,如孤獨、失落、迷茫等,這些情感體驗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王大亮[12]、李亞琪[13]、張以[14]、宋蘭奇[15]、徐谷芃[16]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村上春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點,探討其與現實社會的聯系。

綜上所述,村上春樹研究涉及的學科分類十分廣泛,涵蓋了文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而村上春樹作品研究的跨學科特性也使這些學科間的交叉研究變得十分必要。

四、 村上春樹文學研究的趨勢

在我國,村上春樹的小說常常被歸類為后現代主義文學。自從王向遠開辟了后現代主義視角村上春樹研究之先河。吳雨平[3]認為村上春樹以“雙重身份”創作的作品,表現了后現代主義文化在文學領域的影響,即多元文化的混融與共生,反映了西方文化對于當代日本的巨大影響。尚一鷗[17]認為村上春樹“意象與象征的表現手法頻繁使用,妙趣橫生之中不乏玄機與迷離,顯示了對后現代主義文學技巧的全面領悟與創新”。李繼凱[18]認為村上春樹的作品充分展示了遭遇“后現代”的日本女性的命運,以及日本女性新的困境和無奈。梁慕靈[19]則以個案為例,闡述了《1Q84》中以1984年日本后現代社會中的現象為題,表現日本人在看似井然有序的生活背后充滿了精神危機。此外,近年來的研究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村上春樹小說的后現代主義特點,如對現實和幻想的模糊界限、對身份和存在的懷疑等??梢哉f,直至今日,后現代主義視角的村上春樹文學研究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熱點之一。

村上春樹的小說中經常出現大量的意象和符號。近年來,研究者試圖解釋這些意象和符號的含義,并探討它們在小說中的作用。如汪瑋嘉[20]選取《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中呈現出的森林意象進行了分析,強調了村上春樹作品中森林的重要地位。陳夢凡[21]以《尋羊冒險記》《圖書館奇談》《意大利面條工廠》《悉尼的綠色大街》《羊男的圣誕節》《舞舞舞》和《1Q84》為研究對象,探析了村上春樹所構建“羊”系列意象的隱喻與反思。

由于村上春樹作品的影響力,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并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考慮作品的文化內涵、語言表達和情感色彩等因素,以確保翻譯作品的準確性和可讀性。因此,村上春樹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程度,也與翻譯的質量密切相關。除了翻譯,跨文化傳播也是研究的重要內容。村上春樹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節和文化符號等,往往涉及到日本文化的特有元素,這些元素的跨文化傳播和理解也是研究的難點之一。如何在保持原著特色的同時,讓讀者能夠理解并接受這些文化元素,需要學者們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傳播和跨文化交流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通過對村上春樹作品和跨文化傳播研究,可以加深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認知,促進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

五、 結 語

村上春樹是日本文壇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在國內外備受關注。通過以上可視化分析可見,近30年來,我國對村上春樹研究的軌跡從后現代主義到文明批判、跨文化傳播不斷發展和變化。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村上春樹的作品也被運用到了新的研究領域。例如,一些學者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對村上春樹作品中的文本數據進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主題、情節結構和情感等信息。當然,這些趨勢和動態只是村上春樹文學研究的一部分,希望為研究者們不斷探索村上春樹作品提供借鑒和依據。

猜你喜歡
村上春樹發文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長大的瞬間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村上春樹文學翻譯論爭背后的譯論之辨
我與文學三十年
村上春樹和他的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