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感知下的特色小鎮意象構建研究
——以杭州云棲小鎮為例

2024-01-17 02:29劉靈芝毛靜怡徐藝綾
關鍵詞:云棲小鎮意象

劉靈芝,毛靜怡,徐藝綾

(浙江工業大學 設計與建筑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改革開放40 年來,我國城鎮化率已提高到64.72%,城市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同時,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小城鎮變化巨大,大量農村人口融入城市,鄉村文化流失等問題也隨之而來?!疤厣℃偂弊鳛槲覈r村改革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新型城鎮化特色的一種新樣板。另外,特色小鎮數量上的快速發展,使得許多小鎮暴露出特色缺失與小鎮形象模糊的問題,在建設中對小鎮意象把控不足。特色小鎮并不是行政意義上的建制城鎮,也不同于各類產業園區,往往位于城市邊緣區域的城鎮和鄉村,既是人們的居住場所,又是人們進行生產和文化活動的場所。因此,建設高品質的特色小鎮需要進一步凸顯小鎮特色,體現小鎮文化,傳承本地的文化和公眾認同。

一、特色小鎮的概述

(一)特色小鎮的概念與發展

“特色小鎮”的概念于2014 年由浙江省率先提出,我國最早的特色小鎮—杭州云棲小鎮誕生[1]。2015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特色小鎮調研報告》上對特色小鎮建設作出重要批示,號召全國各地學習浙江特色小鎮的建設經驗,特色小鎮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2016 年,三部委聯合頒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2],住建部公布了127 個首批特色小鎮名單,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加快美麗特色?。ǔ牵╂偨ㄔO的指導意見》[3],全國范圍的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工作全面開啟。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4]。2021 年4 月,杭州市政府印發《杭州市促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 年)》[5],提出“塑造特色小鎮特色風貌,建設具有地域識別度的小鎮地標;同年9月,十部委發布《關于印發全國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導則的通知》[6];明確了特色小鎮的概念內涵、空間布局,指出特色小鎮建筑風貌應呈特色化與整體性”??梢娞厣℃傄呀洀母拍罱缍?,培育和規劃建設規模,轉向對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的引導,小鎮建設正逐步從擴大規模數量向優化空間質量轉變。因此挖掘特色小鎮文化,凝聚小鎮意象有助于指導特色小鎮空間環境的高品質建設。

(二)特色小鎮的主要特征

我國的特色小鎮不僅不同于國外的各種小鎮,又與傳統的旅游區、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在行政屬性、規劃面積等方面都不盡相同。特色小鎮大多位于城市邊緣地區,立足于集聚的產業優勢、豐富的人文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便利的交通條件,亦有以原有科技園區、產業園區、建制鎮等轉型升級而來。特色小鎮是以特色產業為核心的空間發展平臺,基于產業“特而強”的特點,依據區域原有的產業基礎,進行整合升級,培育發展最有基礎、最具優勢的特色產業,創建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同時兼具旅游功能與一定的社區特征的創新創業平臺,強調融產業、文化、旅游于一體,將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特色小鎮的規劃面積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在1平方公里左右[1]。

二、特色小鎮與城市意象認知

(一)城市意象的概念及發展

凱文·林奇于l960 年出版的《城市意象》一書中提出“城市意象”的概念,被認為是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林奇開創性地將個體認知與城市空間進行聯結,使城市空間通過個體認知產生出一種特殊的環境意象[7],這種環境意象表征了個體通過對城市景觀或物質實體進行選擇、組織并賦予的意義,是直接感知與過去經驗記憶的產物。林奇在書中主要展開了道路、邊界、區域、節點和地標五大意象要素,通過這種城市意象來分析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方法也成為現代城市空間結構研究的經典方法之一。林奇在書中還指出城市意象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分別由個性、結構和意義三部分組成。所謂城市意象的個性,也就是城市的特色,是強調環境自身特征并在城市象征體系中被認同的程度;所謂城市意象的結構,即強調空間認知和拓撲關系和空間結構組成方式,也就是林奇在書中主要論述的結構性意象要素即城市意象五元素;所謂城市意象的意義,即是對城市環境感受的評估[8]。

挖掘城市特色的構成是城市意象研究的重要目標,城市意象研究的價值之一是揭示城市文化認知中差異性。每個城市都有道路、邊界、區域、節點和地標,如果只使用城市意象五元素得到的城市意象會非常相似,按照這個理論設計的城市難免千篇一律。想求得城市特色也會非常困難。因此城市意象的研究在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基礎上,還需要增加對物質性的獨特性城市意象要素的研究,以及城市文化、產業、歷史遺產等非物質性的意象的研究。

(二)特色小鎮與城市意象理論

特色小鎮作為特殊的城市地塊,適用于意象理論中的研究方法,基于以上論述可知:城市意象是個體對城市物質性與非物質性元素的觀察、感應與認知的過程,也是個體與城市空間雙向聯接的結果,更是個體通過與城市產生互動形成的個別意象的疊加,充分體現了人對城市空間形態的主觀感知。特色小鎮意象不僅局限于物質實體,還包含了小鎮的文化內涵。因此,本研究在城市意象五元素的基礎上,結合后續研究[9]對個性、結構和意義的新的分類歸屬,將特色小鎮意象元素分為物質性意象元素與非物質性意象元素。物質性意象元素包含了結構性意象元素與獨特性意象元素,非物質性意象元素則包含了人群在小鎮的活動、民俗風情等具體的特色小鎮意象元素構成。

三、云棲小鎮及小鎮意象實驗概要

(一)云棲小鎮概要

云棲小鎮是浙江特色小鎮的起源地,也是浙江省首批創建示范小鎮之一,經歷了從農業鄉鎮到工業園區再到中國首個云生態產業小鎮的轉型。小鎮位于杭州市西湖區南側,地處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塊,核心區總規劃面積約為3.5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生態產業、生態環境與生態小鎮共生融合的小鎮格局。云棲小鎮的整體規劃結構采用了“一核兩翼兩廊”的布局形式,“一核”為小鎮的生產空間,即產業核心區;“兩翼”分別為西北側與東南側的生活配套區,是小鎮的生活空間;“兩廊”則是小鎮的生態空間,小鎮內部的鳳凰山、獅子山與螞蝗山、狐貍山所形成的兩條生態廊道。

(二)西湖云棲小鎮核心區結構性五意象元素

本研究區域為小鎮中心區域—產業核心區,是小鎮的特色產業風貌區,分析其城市意象五元素,具體如圖1 所示。一是區域,由四個片區構成,即產業集聚區、科研教育區、服務配套區以及企業孵化區。二是道路,云棲小鎮道路劃分清晰,內部支路數貫穿各個街區以形成緊密聯系。核心區的道路系統構成了“四橫四縱”的網狀道路結構。三是邊界,包含沿街建筑外立面形成的文化性邊界、自然山體形成的生態性界面。沿街建筑外立面優化展現了小鎮的特色產業文化,道路兩側融合周邊環境營造了景觀綠道、濱水邊界;生態性界面由鯉魚山、蜈蚣山等自然山體隔斷而成,并存在一定的視線廊道。四是節點,包含廣場空間節點、景觀節點、交通節點。其中國際會展中心二期的頂層屋面作為重要節點,其大面積的從地面向頂面延續的自然草坪營造了“立體公園”,內部還植入了大量的娛樂設施,并通過一條蜿蜒的屋頂跑道以串聯各節點。五是標志物,以地標建筑和小鎮特色構筑物為主,國際會展中心一期與二期均可以稱之為小鎮內的標志性建筑,云棲小鎮的構筑物散落在小鎮的各個節點,其構筑物設計凸顯了小鎮的產業文化內涵與精神。

圖1 云棲小鎮意象五要素分析

(三)小鎮意象心理感知實驗概要與內容

本研究以云棲小鎮原住居民、外來游客、企業職員、小鎮管理人員等群體為實驗的參與者,對云棲小鎮的意象空間結構進行心理感知實驗。實驗于2022 年7 月實施,采取現場問卷與網絡問卷相結合的形式,共發放了問卷114 份,回收有效問卷108份,有效回收率為94%。

小鎮意象心理感知實驗主要分五部分:分別是實驗參與者的個人信息、特色小鎮意象元素測試、特色小鎮空間環境滿意度測試、特色小鎮文化融合突出度測試以及基于語義分析法的特色小鎮意象空間感知評價測試,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小鎮意象心理感知實驗內容概要

四、特色小鎮意象心理感知實驗結果與分析

(一)云棲小鎮實驗參與者的基本信息

小鎮意象空間心理感知實驗參與者以男性居多78 人(72.2%),女性30 人(27.8%)。絕大多數為中青年,其中21~30歲年齡段占65.7%,31~40歲占29.6%。受教育水平總體較高,本科以上占91.7%。企業職員居多占85.2%,外來游客占5.6%,原住居民等低于4.0%。這與本次實驗在云棲小鎮產業核心區展開,區內主要是云計算,且吸引的是相關專業的年輕從業者、創業者與愛好者等現狀相一致。

(二)云棲小鎮意象元素的測試結果

體現云棲小鎮意象元素的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結構性意象元素與獨特性意象元素的占比相對較高,非物質性意象元素占比相對較低。其中最能夠體現小鎮整體意象的元素依次為小鎮格局38.9%、標志物建筑35.2%、標志物35.2%,可見在特色小鎮意象認知中整體的格局和可識別的標志物(如景觀、構筑物、建筑等)具有很大影響力。

圖2 云棲小鎮類型意象元素測試結果

一是關于結構性意象元素,意象五要素占比依次為:標志物>道路>區域>邊界>節點。標志物與道路是小鎮人群主要的意象要素記憶點,分別占35.2%和33.3%,小鎮的地標性建筑—國際會展中心一期與二期能夠體現小鎮意象,而道路作為連接各標志物、區域、節點的重要意象要素,其具有較強的識別性。二是關于獨特性意象元素,人們認為小鎮格局、標志物建筑以及自然環境特征能夠體現小鎮意象,占比分別為38.8%,35.2%和33.3%。云棲小鎮整體空間格局以生態為核心,生產空間由兩條生態廊道圍繞而成、生活空間分布在生態廊道的南北側,最終形成生態產業、生態環境、生態生活共融的小鎮格局。云棲小鎮所處的地理位置被六座山體圍繞,小鎮內部還引入錢塘江支流,使得小鎮的自然資源豐富且自然環境特征顯著。三是關于非物質性意象元素,能夠體現小鎮意象的要素較少,感知度較低,周期性小鎮活動相對具有一定的認知度。

(三)云棲小鎮空間環境滿意度測試

云棲小鎮空間環境滿意度測試結果如圖3 所示,人們對小鎮整體空間環境滿意度較高,其中對生態環境的感受最為滿意,滿意度達89.8%。一是云棲小鎮依靠周邊區域內的“山-城-江”生態格局,并利用現有的六座自然山體及水系所營造出的“山契水繞”的內部生態格局,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二是人們對小鎮建筑特色以及配套設施的評價相對較差,這與小鎮的建筑以簡約現代為主,且多為工業建筑改造而來,獨特性較弱相關。故小鎮的建筑風貌特色以及配套設施有待于優化完善。

圖3 云棲小鎮整體空間環境滿意度結果

(四)云棲小鎮文化融合度測試

云棲小鎮文化融合度測試結果如圖4 所示,人們對小鎮的文化融合度評價相對一般。由于云棲小鎮由傳統工業園區轉型而來缺乏歷史人文,因此需要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加強小鎮文化建設、提煉小鎮文化內涵,發展小鎮特色文化勢在必行。

圖4 云棲小鎮文化融合突出度結果

(五)基于語義分析法的云棲小鎮意象空間感知評價測試

1.云棲小鎮總體情感評價

云棲小鎮總體情感評價平均得分如表2 所示,4 項評價因子均為正向性評價,得分均值為1.40~1.60,其中舒適度最高。人們認為云棲小鎮是舒適的、滿意的、親切的和放松的。

表2 云棲小鎮總體情感評價平均得分

2.云棲小鎮各意象要素認知評價

云棲小鎮的意象要素認知評價量化結果如表3所示,得分均值前五位是道路要素中的形態感、尺度感、秩序感、指向性以及標志物要素中的可識別性,分別為1.72,1.63,1.58,1.54。這與小鎮整體意象元素測試結果一致,小鎮道路要素認知性較強,小鎮道路是有序的、寬敞的、筆直的和指向性強的;得分均值末尾的是邊界要素中的自然感與節點要素中的文化氛圍感,分別為0.96和0.80,人們認為小鎮的邊界是相對人工的,文化氛圍感是相對稀薄的。

表3 云棲小鎮各意象要素認知評價SD法結果

邊界意象要素的各評價因子得分均低,分別是0.96和1.03,因為地理位置原因,位于城市地塊的云棲小鎮的邊界認知度相對較弱。道路意象要素的各評價因子得分高,在1.28~1.72之前,其認知強度明顯大于其他要素。區域意象要素的各評價因子的得分均值在1.25~1.40,小鎮各區域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性,同時利用道路將各區域的范圍進行界定,因此小鎮的區域是主題統一的、聯系緊密的、范圍清晰的。節點意象要素的各評價因子的得分均值在0.80~1.25,小鎮節點認知度一般,雖然小鎮在核心景觀節點植入了瞭望臺、移動小木屋、社區菜園等趣味性節點,但還需進一步加強與建設。標志物意象要素的認知度僅次于道路要素,各評價因子得分的均值在1.39~1.54,小鎮的標志物就有一定的可識別性、體量感和獨特性。

3.云棲小鎮整體感知評價

云棲小鎮的整體空間感知評價量化結果如表4 所示,人們對小鎮的整體感知評價相對正向,協調感、整潔度、明亮感、現代感以及秩序感的得分均值超過1.5;而熱鬧感、趣味感、文化活動豐富度以及文化氛圍感的分值居于末位??梢娫茥℃偟恼w空間環境感知度較好,但空間文化感知度較弱。在空間氛圍和空間文化有認為有所欠缺。

一是關于空間氛圍,小鎮的協調感(1.55)與獨特感(1.45)得到認可,一方面反映出小鎮空間氛圍具有自身特色且不突兀,小鎮氛圍和諧;另一方面在熱鬧度(0.68)和趣味感(0.76)相對較弱,需要進一步挖掘小鎮活力,增加小鎮人氣。二是關于空間環境,明亮度與整潔度得分均值高,分別為1.73 和1.72,說明小鎮的空間環境是整潔的、明亮的。關于空間風貌,現代感的評價較為突出。關于空間秩序,評價也相對較高,認為小鎮是聚集的、有序的。三是關于空間文化,其感知評價相對較差,小鎮的文化活動豐富度(0.82)和文化氛圍感(0.61)沒有被很好認可,可見小鎮空間文化氛圍的營造還需進一步加強。

五、結 論

本研究從我國特色小鎮的概念以及其發展趨勢出發,在梳理了特色小鎮的主要特征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城市意象理論,從空間感知的角度對特色小鎮的意象構建進行了研究。實際是以杭州西湖云棲小鎮為具體研究對象,在對其現狀進行調研的基礎上運用開展了空間意象心理感知實驗,基于主觀感知的特色小鎮意象元素測試、空間環境滿意度、文化融合度以及基于語義分析法的特色小鎮意象空間感知評價,梳理了云棲小鎮意象的客觀物質環境,對其空間意象進行了定量化,分析了小鎮的優勢和提煉了需改進提升的意象要素,具體結果如下:

一是結構性意象元素與獨特性意象元素能夠較好的體現云棲小鎮意象,在特色小鎮意象認知中整體的格局和可識別的標志物,如景觀、構筑物、建筑等具有很大影響力。二是云棲小鎮整體空間環境滿意度較高,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感受最為滿意,但小鎮的建筑風貌特色以及配套設施的評價相對較差,有待于優化完善。三是云棲小鎮文化融合度相對一般。由于云棲小鎮由傳統工業園區轉型而來,缺乏歷史人文,需要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加強小鎮文化建設、提煉小鎮文化內涵,發展小鎮特色文化勢在必行。四是云棲小鎮總體情感評價為正向性,小鎮是舒適的、滿意的、親切的和放松的。五是云棲小鎮個意象要素的道路認知度高,是有序的、寬敞的、筆直的和指向性強的。但邊界自然感以及節點文化氛圍感的認知性較弱。六是云棲小鎮整體感知評價為正向性,小鎮是明亮的、整潔的、有序的、現代的和和諧的。但小鎮的文化活動豐富度和文化氛圍感沒有被很好認可,小鎮空間文化的營造還需進一步加強。

猜你喜歡
云棲小鎮意象
安安靜靜小鎮
撫遠意象等
“CK小鎮”的美好
熊的小鎮
小鎮(外一篇)
云棲之地
掃臉付
與眾不同的談“云”大會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