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博物館:第三空間中的遺產制造

2024-01-17 07:29艾娑斐張計云
民間文化論壇 2023年6期
關鍵詞:阿南鹿特丹實踐者

[德]艾娑斐 著 張計云 譯

一、引言

文化遺產是正在進行的遺產制造和再制造過程和實踐的初步結果。①R. Harrison,“Heritage as Future-making Practice,”in R. Harrison et al. eds., Heritage Futures: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actices, London: UCL Press, 2020, p. 40.這些過程和結果涉及的諸多參與方、要素和途徑將價值和方法(如收集、記錄、保存、呈現、評估和詮釋)賦予了相關群體和個人,及其知識、實踐、作品、社會世界②L. Demerath,“Social Worlds,”in G. Ritzer, ed.,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5, pp. 768-769.和生活空間。③B. Kirshenblatt-Gimblett,“Intangible Heritage as Metacultural Production,”Museum International, vol. 56, no. 1-2 (2004), pp. 52-65.

遺產制造的一個核心方面是交流,包括話語操作、談判和聲明等組成部分④H. Groschwitz,“Kulturerbe als Metaerz?hlung,”in I. Schneider & V. Flor eds., Erz?hlungen als kulturelles Erbe. Das kulturelle Erbeals Erz?hlung, Münster/New York: Waxmann, p. 76.,而這些都促成了意義和價值的創造。傳播有助于提高對相關遺產的認識和傳承,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本文件·2003 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22 年版本》,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2 年,第51 頁。https://ich.unesco.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22_version-ZH.pdf,下文對《公約》基本文件的引用均為此版本。也是保存和保護遺產的必要條件。此外,遺產本身就是一種交流方式。這三個方面都將在本文中有所體現。

(一)非遺的概念與范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概念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下簡稱“教科文組織”)2003 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確立。該公約將非遺定義為“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雹俾摵蠂炭莆慕M織:《基本文件·2003 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22 年版本》,https://ich.unesco.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22_version-ZH.pdf,第二條,第5—6 頁。該公約描述了非遺激進的當代特征及其與實踐者人身的緊密聯系:這些遺產由實踐者(社區、群體和個人)在其“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②同上。,因而激發了對遺產的動態保護。最后,該公約代表自下而上的參與方法,強調遺產實踐者的核心作用——他們通過遺產實踐來制造和表達認同感。③J. Blake, “Participation in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Viewed as a Human Rights Imperative,”in M. Jacobs, J.Neyrinck & E. Tsakiridis, eds., Transforming Not S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s and/or the World. Special Issue Volkskunde, vol. 121, no. 3 (2020), pp. 315-337.該公約最具創新性的方面之一是其高度參與的理念,強調非遺實踐者最大程度參與其遺產的管理和保護。④參見F. Sousa,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Role of Communities, Groups and Individuals, Alenquer: Memória Imaterial CRL, 2018. M. Alivizatou,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Participation: Encounters with Safeguarding Practices, London: Routledge, 2022.其中,遺產經紀人是遺產實踐者與各種政治、社會和經濟參與方之間的連接者,為之建立聯系、促進合作,在推廣教科文組織相關概念并加強社區、群體和個人(Communities, Groups and Individuals,簡稱“CGIs”)參與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⑤M. Jacobs,“Cultural Brokerage, Addressing Boundaries and the New Paradigm of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Folklore Studies,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nd UNESCO,”Volkskunde, vol. 115, no. 3 (2014), pp. 265-291.。

(二)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的博物館

近來,如何實現遺產的民主化和去殖民化,如何體現文化多樣性及加強社會包容性已成為博物館界的熱門話題。21 世紀的各種迅速變革,激發了人們對博物館的角色和定位的重新思考,并迫切要求其參與解決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和挑戰。⑥R. Janes & R. Sandell, eds., Museum Activism, Abington: Routledge, 2019.正如菲奧娜·喀麥隆、芭芭拉·柯申布拉特—金布利特和伯納黛特·林奇等學者和博物館專家所言,博物館需要反思這些挑戰,成為批判性對話和討論的復調型空間,并對未來采取更為積極的態度。⑦F. Cameron,“The Liquid Museum: New Institutional Ontologies for a Complex, Uncertain World,”in A. Witcomb & K. Message, eds.,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Museum Studies: Museum Theories,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2015, pp. 345-361. B. Kirshenblatt-Gimblett, “Agents of Transformation: The Role of Museums in a Changing World,”Keynote at the 14th SIEF Congress, Santiago de Compostela, 2019, https://www.siefhome.org/congresses/sief2019/keynotes.shtml,瀏覽日期:2023年5月24日。B. Lynch, “Introduction:Neither Helpful nor Unhelpful: A Clear Way Forward to the Useful Museum,” in A. Chynowith, B. Lynch, S. Smed & K. Petersen, eds.,Museums and Social Change: Challenging the Unhelpful Museu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20, pp. 1-32.“后博物館”“網絡博物館”“顛覆性博物館”“流動博物館”或“參與式博物館”等概念都將博物館描述為自我反思的民主機構,在相互關聯的錯綜網絡中運作,并接受不同的世界觀。⑧E. Hooper-Greenhill,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A. Odding & M. Ubbink,Het Disruptieve Museum, The Hague: O dubbel d, 2011. F. Cameron,“The Liquid Museum: New Institutional Ontologies for a Complex, Uncertain World,”2015. N. Simon, The Participatory Museum, Santa Cruz: Museum 2.0, 2010.這些概念和變化在博物館實踐領域愈加備受關注。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簡稱ICOM)2019 年提出的新博物館定義提案就體現了這一發展,鼓勵博物館在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⑨J. Sandhal,“The Museum Definition, the Backbone of Museums,” Museum International , vol. 71 (2019), pp. vi-9.最終于2022 年8 月通過的定義,不如2019 年提案積極,卻也可以被視為重新思考的標志,即博物館應該成為參與性空間,參觀者應被視為積極的參與者而非被動的消費者,并且博物館應與個人和社區共同創造內容。正是在這種特殊背景下,博物館界對非遺概念及其參與范式的認識正在迅速提高。

(三)邁向遺產領域的第三空間

上述兩個過程直接引起了遺產領域的變化:為鼓勵非遺和博物館合作,遺產領域正在著手開發工具并制定新計劃。其中,非遺相關部門尤其活躍,鼓勵博物館與非遺及其實踐者接觸,并將非遺范式的基本理念融入其常規工作中。①這得到了教科文組織和ICOM 文化政策框架的要求和建議的支持。T. N. ?eri?, J. Neyrinck, E. Seghers & E. Tsakiridis, eds.,Museum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wards a Third Space in the Heritage Sector. A Companion to Discover Transformative Heritage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Bruges: Werkplaats immaterieel erfgoed, 2020, pp. 110-111. The Museum of English Rural Life, Make Your Own Museum of the Intangible: a Toolkit, pp. 1-28. https://merl.reading.ac.uk/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9/03/IntangibleMuseumToolkit-002.pdf,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IMP, “A Toolkit for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gether with Museums,” https://www.ichandmuseums.eu/en/imp-toolkit,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這種雙贏局面既增加了博物館的社會關聯性、包容性和參與性,也有助于對社區、群體和個人的非遺保護。②IMP, Declaration on the Dynamic Engagement Between a Multiplicity of Actors from the Fields of Museum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ussels, 2020. https://www.ichandmuseums.eu/en/toolbox/imp-declaration,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根據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論③H. K.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4, pp. 36-39.,“第三空間”作為一個轉譯、談判、參與和創新的空間,出現在非遺與博物館兩個部門互動的交界處。

本文探討在非遺和博物館合作中,“第三空間”的理論如何付諸實踐,以及非遺和文化歷史博物館如何在社會現實中交融與合作。④S. Elpers,“Past and Future Presencing in Museums. Four Cases of Engaging with Intangible Heritage from the Netherlands,”in M. Jacobs, J. Neyrinck & E. Tsakiridis, eds., Transforming Not S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s and/or the World,Special Issue Volkskunde, vol. 121, no. 3 (2020), pp. 429-442.盡管文化歷史博物館在文物的歷史和現狀及其有形和無形的價值和意義方面擁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⑤L. Smith & G. Campbell,“The Tautology of‘Intangible Values’and the Misrecogni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eritage and Society vol. 10, no. 1 (2017), pp. 26-44. T. Thiemeyer,“Die Sprache der Dinge. Museumsobjekte zwischen Zeichen und Erscheinung,”Alltags Kultur, Oct. 2013, https://www.alltagskultur.info/wp-content/uploads/2017/07/Die_Sprache_der_Dinge._Museumsobjekte_zw.pdf,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但教科文組織、遺產經紀人和協助實施《公約》的“主管機構”的非遺話語和策略強調的是當今的活態文化現象及其面向未來的動態變化。非遺的歷史性對其實踐者來說可能很重要,因為他們常從中獲得歸屬感和自豪感。然而,非遺戰略著眼于現在和未來,并且(至少在西歐)甚至盡量不過分強調非遺的歷史和潛在的相關“本真性”主張,以便回避以歷史為導向的、靜態的和僵化的遺產保護方式。⑥M. Tauschek,“Authentisierung. Authentizit?t und Kulturelles Erbe. Paradoxien und Ambivalenzen,”in A. Saupe & S. Samida,eds., Weitergabe und Wiedergabe, Dimensionen des Authentischen im Umgangmit immateriellem Kulturerbe, G?ttingen: Wallstein Verlag, 2021, pp. 53-70.文化歷史博物館和非遺策略之間的這種明顯的差異很值得探討。當博物館專家與非遺實踐者在實踐中合作時,對過去的再現和對未來的思考以及二者之間的糾葛和摩擦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在“第三空間”中可以發現哪些相關的遺產制造過程?

本文首先從理論層面入手,討論博物館處理物質遺產與非遺方式上的聯系,并根據雙方的區別,對博物館與非遺之間的合作建立預期構架。隨后,本文將在深入探討荷蘭的三個案例時揭示實踐與理論之間的區別。在對每個項目進行簡短的概述后,本文展示這三個項目如何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建立多向關系,并如何產生緊張和沖突。最后,就如何實現遺產制造這一問題,本文將具體分析觀察結果。

二、非遺和博物館的交叉

《公約》的實施遵循行政邏輯,且體現了高度制度化和官僚化特征①V. T. Hafstein,“Cultural Heritage,”in R. F. Bendix & G. Hasan-Rokem, eds., A Companion to Folklore,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 2012, pp. 500-519.。在國際層面,主要體現為建立締約國大會、政府間委員會(促進公約的目標并鼓勵/監督其實施)、評估制度化機構(審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的申請)和通過咨詢組織的認證。在國家層面,教科文組織要求所有締約國“制定一項總的政策,使非遺在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并將這種遺產的保護納入規劃工作”,“指定或建立一個或數個主管保護其領土上的非遺的機構”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本文件·2003 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22 年版本》,第十三條,第9 頁。,并根據各自的國情擬訂一份或數份非遺清單③同上,第十二條,第8—9 頁。。定期修訂的《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務指南》(簡稱“《業務指南》”)旨在具體指導實施該公約。上述所有要素構成了非遺“系統”的“底層基礎或基本框架”④A.Meyboom,“Infrastructure as Practice,”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vol. 62, no. 4 (2009), pp. 72-81.。在該系統中,將文化表現形式定義和構建為“遺產”,通過相關策劃(例如,使之與人權和其他民主價值觀協調一致)、展示、討論以及多種方式的支持即可能實現非遺的制造。

該公約的《業務指南》強調,博物館在收集、記錄、存檔和保存非遺數據以及提供信息和提高對非遺的認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本文件·2003 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22 年版本》,業務指南,第108、109、118 條,第50—52 頁。。非遺也在博物館部門的眾多框架中被提及:ICOM 在其2004 年關于博物館和非遺的《首爾決議》中正式認可了《公約》⑥ICOM,“Resolutions Adopted By ICOM’s 21st General Assembly,”Seoul, Korea, 8 Oct. 2004, https://icom.museum/wp-content/uploads/2018/07/ICOMs-Resolutions_2004_Eng.pdf,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ICOM 的2007 年博物館定義和2022 年修訂后的博物館定義以及《ICOM 道德規范》均將非遺描述為博物館負責的事項⑦ICOM, “Code of Ethics,”https://icom.museum/en/resources/standards-guidelines/code-of-ethics/,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然而,在物質遺產和非遺的處理方法上存在極大的差別:這些文件并不包括處理非遺的特定方法,而是簡單地將處理物質遺產的典型步驟應用于非遺⑧M. Walz,“Das immaterielle Kulturerbe‘Handwerke’als Museumsaufgabe - zwischen Marketing, Bildungsarbeit und Kulturpflege,”in A. Saupe & S. Samida, eds., Weitergabe und Wiedergabe. Dimensionen des Authentischen im Umgang mit immateriellem Kulturerbe, G?ttingen: Wallstein Verlag, 2021, pp. 91-110.。

在“非遺和博物館項目”⑨非遺和博物館項目(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ums Project,簡稱為IMP)探索了比利時、荷蘭、瑞士、意大利和法國博物館中非遺保護的各種方法、互動和實踐。該項目由比利時非遺工坊(Werkplaats immaterieel erfgoed)、荷蘭非遺中心(Kenniscentrum Immaterieel Erfgoed Nederland,簡稱KIEN)、意大利博物館學和民族—人類學遺產學會(Società Italiana per la Museografia e i Beni Demoetnoantropologici)、瑞士博物館聯盟(Verband der Museen der Schweiz)和法國非遺中心(Maison des Cultures du Monde - Centre fran?ais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發起。IMP 由歐盟的創意歐洲計劃資助,解決計劃優先事項能力建設和跨國流動。參見https://www.ichandmuseums.eu/en,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IMP,2017 至2020)中突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當兩個不同的參考框架相交叉時,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和變化?理論上,物質遺產保護方法和非遺保護方法具有關聯性。前者在ICOM 描述的博物館功能中占主導地位,例如獲取/收藏、保護/修復物品和文檔編制。后者包括非遺及其相關物品的識別、清點和意識的提高。這就產生了一系列交叉空間,在這些交叉空間中存在著博物館工作某些特定機制與部分非遺保護措施之間的共性,從而產生了新的方法(見圖1、圖2①T. N. ?eri? et al., Museum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wards a Third Space in the Heritage Sector. A Companion to Discover Transformative Heritage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pp. 74-75.),也為作為非遺實踐主體的社區、群體和個人(CGIs)②[比利時]馬克·雅各布:《不能孤立存在的社區——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 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防凍劑的“CGIs”與“遺產社區”》,唐璐璐譯,《西北民族研究》,2018 年第2 期。發揮其關鍵作用創造了新的空間。在交叉空間不斷變化的流動環境中,所有有形和無形遺產的動態特征也更加彰顯,且更具重要意義。③T. N. ?eri? et al., Museum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wards a Third Space in the Heritage Sector. A Companion to Discover Transformative Heritage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pp. 69-96. J. Neyrinck, E. Seghers & E. Tsakiridis,“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Living Heritage and Museum Practice. Dialogical Encounters and the Making of a‘Third Space’in Safeguarding Herit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 vol. 15 (2020), pp. 62-85.

圖1 博物館和非遺的交集圖表1

圖2 博物館和非遺的交集圖表2

然而,由于非遺和博物館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涉及由不同參與者組成的多層次的錯綜網絡,這就決定了上述理論的具體實現過程的復雜性。該網絡包括具有不同志趣、知識種類、技能、交流機制、(歷史)背景和權力動態的參與者。參與者包括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遺產實踐者、遺產工作者(來自博物館和非遺組織)、各個地方和全球政策制定者、各具愿景的公眾和其他人。各種角色有時會重疊,例如,博物館可自視為遺產實踐者群體的一部分,同時也扮演著“主管機構”的角色以協助締約國執行《公約》。這種重疊改變了網絡中的視角、聯盟和組合。④M. Jacobs,“ CGIs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communities, museums engaged,”in T. N. ?eri? et al., eds., Museum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wards a Third Space in the Heritage Sector. A Companion to Discover Transformative Heritage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2020, p. 41.因此,基于具體案例的(民族志)定性研究必須詳細分析交叉空間中發生的事件,且必須揭示導致交叉空間中特定形式的遺產制造和再制造的權力關系。

三、三個合作案例

荷蘭文化歷史博物館與非遺實踐者合作的三個案例涉及了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國家露天博物館、宗教文化博物館和城市博物館)以及不同類型的非遺(口頭表演、慶典和貢獻于城市未來的一系列活動)。

(一)荷蘭露天博物館的阿南西敘事傳統

荷蘭露天博物館(Netherlands Open Air Museum)位于阿納姆,定位為專注于荷蘭日常生活歷史的博物館。該博物館包括室內和室外展示兩大部分。室外博物館展示農村和城市環境中的各種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歷史,旁邊的室內博物館則展示“荷蘭歷史經典”。荷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個人和物品以五十個主題或“窗口”呈現,其中包括一個關于17 至19 世紀奴隸制的窗口。奴隸制問題在荷蘭社會中長期被忽視。除“窗口”展示之外,該博物館還在室外展示部分設置了非遺口頭表演:通過講故事者敘述非裔加勒比故事的方式追溯奴隸制及其歷史。在奴隸貿易中,這些故事從西非傳到前荷蘭殖民地蘇里南和安的列斯群島,并逐漸成為當地口頭傳統的一部分。隨著“二戰”后許多蘇里南和安的列斯群島公民的到來,這些故事進入了荷蘭,直至如今成為鮮明的活態遺產。其中一個核心故事情節講述了一個常以蜘蛛形態出現的神靈阿南西(Anansi)的故事。2016 年,阿南西敘事傳統被列入荷蘭非遺名錄。①KIEN,“Anansi verteltraditie,”https://www.immaterieelerfgoed.nl/nl/anansiverteltraditie,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自2012 年荷蘭成為《公約》締約國以來,非遺名錄是其執行該公約的一項重要內容。

阿南西敘事傳統與奴隸貿易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該博物館每周數次請阿南西故事的講述者和表演者在室外博物館進行表演(見圖3),并組織培訓新的講故事者,其中許多人有安的列斯群島或蘇里南血統。博物館還通過電影放映展示來自加納、加勒比海和荷蘭的人們講述他們與奴隸制的關系以及他們關于奴隸制的記憶。同時,參觀者也有機會與阿南西故事講述者討論16 至19 世紀跨大西洋奴隸貿易。

圖3 荷蘭露天博物館的阿南西敘事表演。照片由荷蘭非遺中心提供。

(二)烏得勒支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和圣馬丁慶典

烏得勒支的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Museum Catharijneconvent)講述了荷蘭基督教的歷史。它保存著豐富的與基督教有關的遺產,包括了與圣馬丁崇拜相關的珍貴物品。圣馬丁是烏得勒支市的贊助人,該博物館的藏品展示了從15 世紀到20 世紀中葉對圣馬丁的崇拜活動。自2016 年以來,該博物館一直積極參與烏得勒支的圣馬丁慶典。以圣馬丁的傳說為基礎,慶典致力于在當今充滿多樣化的世俗城市社會中傳播團結、分享和正義的理想。自2011 年發起的一場圣馬丁游行后,該慶典已確立為每年11 月定期舉行的年度活動。在此期間,一大群人手持自制的各式各樣的燈雕(類似于花燈),追隨前面的大型圣馬丁燈雕,穿過城市。該游行每年吸引著數千名參與者。①IMP,“Co-creation 1 | Sint Maarten Utrecht & Museum Catharijneconven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WFgG95FkeA&t=51s,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2012 年,圣馬丁慶典列入荷蘭非遺名錄。

幾年來,游行的終點一直設置在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的內院,之后博物館向所有人免費開放。由于該傳統越來越受歡迎,慶典活動不得不為游行另外選擇終點。2019 年,博物館圣馬丁藏品中的一件核心物品,一個帶有圣人頭骨碎片的圣物箱被放置在游行路線旁邊(見圖4)。博物館的員工與尋求避難者中心的居民共同制作了一個燈雕,然后由數名參與者在游行期間抬行。在博物館組織的一項倡議下,游行結束后,評選出最美的燈雕在烏得勒支大教堂展出。

圖4 凱瑟琳修道院工作人員在2019 年的游行路線上放置了圣馬丁遺物神龕。照片由攝影師比莉-喬·克魯爾(Billie-Jo Krul)提供。

除了證明圣馬丁崇拜的歷史文物外,博物館也收藏和展示慶典的紀念物品,包括由烏得勒支居民創作的游行中的燈雕,以及有關游行的視頻剪輯。博物館還在游行前幾周舉辦工作坊,鼓勵和便利烏得勒支居民在此期間制作自己的游行燈雕。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非遺實踐列入荷蘭非遺名錄這一事實在非遺傳承人和博物館專業人員的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引起了遺產實踐者對其非遺的關注和保護,也激發了與其他參與者的合作。

(三)鹿特丹博物館和“真正的鹿特丹遺產”

鹿特丹博物館的“真正的鹿特丹遺產收藏”①Stichting Wijkcollectie,“Echt Rotterdams Erfgoed,”https://wijkcollectie.nl/ere/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是本文探討的文化歷史博物館與非遺實踐者合作的第三個案例。鹿特丹的居民來自一百七十多個國家,因而,超多元化的文化構成是該市當今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鹿特丹博物館負責管理一系列與城市相關的歷史物品。然而,該市當前多元化居民的當代故事和遺產也已成為該博物館的核心關注。2017 年,該博物館在確立“真正的鹿特丹遺產”項目中,邀請居民探索城市的當代遺產,并加入博物館的“遺產委員會”,以確定(或更確切地說,將其標記為遺產)以下內容:“通過行動改進或改善城市的鹿特丹人”,“鹿特丹社區延續的或更新的遺產傳統”,以及“聯結鹿特丹人民的文化藝術活動?!雹贜. Van Dijk, Authentic Rotterdam Heritage, Part 2: The Approach to New Heritage, Rotterdam: Museum Rotterdam, 2019, p.17.在項目初期,其標準仍然注重與城市歷史的聯系,但是2019 年以來,其標準規定,遺產應來自鹿特丹,具有主題性,積極服務于他人和/或城市,開放和具有可連接性,并且應該為城市有所增添和貢獻。③Ibid., p. 16.

在此新遺產項目下,一些參與者或活動列入了“真正的鹿特丹遺產”清單中。④有關個人或社區會收到帶有“真正的鹿特丹遺產”的印章和館藏登記號的證書。印章恰可是為遺產制造的象征,意味著將事物標記為遺產。在該項目初期,雖然博物館仍將歷史前身(物品和/或典故)與新遺產相聯系,但是重點已逐漸轉移到加強遺產實踐者之間的相互交流,促進未來合作,并以包容的方式塑造城市(見圖5)。在該博物館,“相遇”的概念比“展覽”的概念更受歡迎⑤N. Van Dijk et al., eds., Authentic Rotterdam Heritage, Part 1. 55 Go-getters, Doers and Connectors, Rotterdam: Museum Rotterdam,2018, p. 7.。自2020 年以來,該項目在鄰里收藏基金會(Stichting Wijkcollectie)的維護下得到進一步發展,該基金會與博物館緊密合作,同時又獨立于博物館運作。至2022 年初,“真正的鹿特丹遺產”系列包含100 個項目。而單獨的“鄰里遺產”清單包含206 個項目,分別來自鹿特丹的18 個地區以及青少年項目匯編。

圖5 鹿特丹博物館將多樣化的遺產CGIs 聚集在一起。照片攝于2019 年《真正的鹿特丹遺產,第2 部分:新遺產的方法》( Authentic Rotterdam Heritage, Part 2: The Approach to New Heritage )圖書發布中,由鹿特丹博物館提供。

這里舉出三個“真正的鹿特丹遺產”的例子:(1)人文基金會(Stichting Humanitas)照顧鹿特丹地區最弱勢的人群,從0 歲到100 歲以上。⑥Stichting Wijkcollectie,“Stichting Humanitas,”https://wijkcollectie.nl/project/ere0023/,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N. Van Dijk, Authentic Rotterdam Heritage, Part 2: The Approach to New Heritage, p. 21.鹿特丹博物館將人文基金會與1609 年的山墻石聯系起來,該山墻石最初裝飾了鹿特丹五個貧困人口避難所之一。①山墻石(Gevelstenen)特指荷蘭鑲嵌在建筑物的墻壁上的彩色石板雕刻。(2)巴斯·薩拉設計的智能雨水桶,該雨水桶用以減輕極端天氣的影響,同時引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②Stichting Wijkcollectie,“Slimme Regenton,”https://wijkcollectie.nl/project/ere0032/,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3)博物館還將個人及其活動識別為遺產,例如派對組織者泰德·蘭根巴赫,他為荷蘭超多樣化的觀眾混合創作了不同的音樂風格,并融入了其他藝術門類。③Stichting Wijkcollectie,“Ted Langenbach,”https://wijkcollectie.nl/project/ere0038/,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

四、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多向關系

上述三個案例構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多向關系,進而定義了遺產項目。這些博物館通過整合非遺來呈現過去,詮釋現在,塑造未來藍圖。這在構建這些多向關系的過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對博物館而言,以下三個方面至關重要。

(一)以藏品為支點和焦點

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的主要目的是引起人們對圣馬丁慶典的當今意義的關注,然后引起對過去如何崇拜和慶祝圣馬丁的好奇。④訪談人:作者;訪談對象:丁菲·施魯斯(Dimphy Schreurs),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展覽制作人;訪談方式:網上訪談;訪談日期:2020 年4 月10 日。博物館通過參與游行和籌備工作,以及將當代燈雕納入其展覽來實現其目標。人們總是尋找熟悉的東西——通過采用當代視角,引起了對其收藏的歷史物品的關注。從現今流行的鄉土文化出發,可將主要由無價藝術品(且可能被描述為專有或特權遺產)組成的收藏推向更廣泛的公眾,使其更具包容性⑤V. T. Hafstein, “Cultural Heritage,” p. 505.。博物館還講解了當代燈雕的制作和使用,因而從個人故事的角度將雕塑展示為非遺的一部分⑥M. Jacobs,“As Well as the Instruments, Objects, Artefacts and Cultural Spaces Associated Therewith,”in T. N. Deri?, et al., eds.,M useum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wards a Third Space in the Heritage Sector. A Companion to Discover Transformative Heritage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2020, pp. 47-49. The Museum of English Rural Life, M ake your own museum of the intangible: a toolkit, p. 10.。這種以人為本的方法強調所有的實踐和崇拜對象都與真實的個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可能會激發對收藏的歷史對象的重新關注⑦M. Alivizatou,“Contextualis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ritage Studies and Muse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 vol. 3 (2008), p. 52.并增加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興趣,從而拉近了當今社會與歷史或過去的距離。

最后,在其收藏和展覽中添加當代燈雕對于博物館來說也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當代的燈雕能夠為未來記錄現在——現在終將在未來變成過去。

當整合到博物館的收藏中之后,物品通常會從流通中移除,從日常使用中分離出來⑧G. Korff,“Vom Verlangen, Bedeutungzusehen,”in U. Borsdorf, H. T. Grütter & J. Rüsen, eds., Die Aneignung der Vergangenheit:Musealisierung und Geschichte, Bielefeld: transcript, 2004, p. 96.。這些物品脫離了原來的動態環境,在博物館中功能和狀態發生了變化,變得更為靜態。然而,博物館可以設法克制其藏品的靜態特征,如圣馬丁文物的案例所示。當文物被放置在當前圣馬丁游行的沿途時,暫時恢復了其使用功能。在實踐中的再次使用為藏品增添了新的文化意義。盡管烏得勒支的部分基督教文化已被博物館化,但仍有社區將收藏品放在博物館墻外,以加強收藏品與社區的聯系。⑨也許在未來,現今的燈雕也可能每年在慶典中離開博物館,供游行期間使用。IMP, “Co-creation 1 | Sint Maarten Utrecht &Museum Catharijneconvent,” https://www.ichandmuseums.eu/en/toolbox/imp-co-creations-2,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

以上三個案例中,博物館通過三種方式借助非遺來吸引人們對其歷史藏品的關注:(1)將藏品與新的當代語境聯系起來,(2)暫時恢復藏品的使用功能或將其轉變為具備參與性的收藏品,(3)通過在收藏中添加新的當代非遺項目。

(二)非遺體驗

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及其燈雕制作工作坊喚起了感官和情感上的遺產體驗。參與者轉變為與圣馬丁遺產相關的積極的而非疏離的主體,并成為遺產社區的一部分。這一方面激發了人們對過去的興趣,另一方面提升了未來傳承圣馬丁慶典的可能性。而工作坊的形式則可以激活參與者與該遺產或類似遺產的有關的記憶,并鼓勵參與者在工作坊期間分享這些記憶。

在荷蘭露天博物館的案例中,通過講述、表演和聆聽阿南西的故事,博物館同樣創造了非遺體驗。對于參觀者來說,聽故事和看表演是相對被動而非主動的體驗,但是這種體驗仍然可以調動參與者緊張的情緒或使之深受感動——非遺學者圖娜·埃爾林和埃吉爾·巴卡稱此類參與和體驗為“實踐事件”①T. Erlien & E. Bakka,“Museums, Dance, and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vents of Practice’- A New Strategy for Museums?”Satander Art and Culture Law Review, vol. 3, no. 2 (2017), p. 142.。當非遺的實踐者在博物館的語境中以個人(帶有強烈的情感)的方式踐行其遺產活動時,就創造了“實踐事件”,這與展覽、博物館表演,如歷史工藝品的展示等既定概念截然不同②M. Walz,“Das immaterielle Kulturerbe‘Handwerke’als Museumsaufgabe - zwischen Marketing, Bildungsarbeit und Kulturpflege,”pp. 91-110.。

阿南西講述和表演的“實踐事件”提供了一種互動、包容和人本的方式來理解過去。非遺指向的是過去的時光以記憶、口傳和表演的形式存在于活著的人的身上,存在于他們的身心中。荷蘭對奴隸制的長期沉默依然導致不確定性、討論和矛盾:應該如何記憶奴隸制?如何敘述和闡釋奴隸制?如何在公共記憶事件中對其進行呈現③M. Balkenhol, Tracing Slavery. An ethnography of diaspora, affect,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Amsterdam, (Dissertation) Vrije University Amsterdam, 2014, pp. 11-49.?在此語境中,露天博物館中的阿南西故事講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過去。這種理解不但側重于超越主流觀念的“其他歷史”④K. Hastrup, ed., Other Histories, London: Routledge, 1992.,并且直面和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殖民主義歷史的各個方面仍然存在,但是可以通過非遺對其進行討論和逐步應對,并對后世有所啟示,得以續存。

(三)當代挑戰和社會相關性

這三個項目都通過與非遺實踐的合作,有意識地應對緊迫的當代問題:如何在具有宗教根源的多元化世俗社會中尋求社會凝聚力和認同?如何解決后殖民社會對奴隸制的記憶和紀念的不確定性?如何在超級多元化的城市中應對創造共享并建設可持續未來的挑戰?

相比之下,鹿特丹博物館對歷史的展示更側重于當下,并越來越多地摒棄了歷史收藏品。首先,博物館的活動以創造新遺產的理念為中心:通過將個人及其活動認定為遺產,博物館鼓勵這些人和他們各自的實踐建立一種反射性關系——參考其他遺產實踐并從而建立信心和尋求力量。⑤正如芭芭拉·柯申布拉特—金布利特2004 年所指出,這種反射性關系對一般遺產的形成至關重要。V. T. Hafstein,“Cultural Heritage,”p. 508, 511。其次,博物館努力將人們聯系起來,以激發和產生創新形式的遺產。如遺產學者瑪麗萊娜·阿里維扎圖⑥M. Alivizatou,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Participation: Encounters with Safeguarding Practices, London: Routledge, 2022, p. 41.所言:“該項目為未來創造的遺產是市民對城市及其居民的‘責任感’[引用博物館策展人妮可·范·戴克的話]?!边@些活動和努力已將博物館轉變為活躍于其物理邊界之外的文化中心,乃至社會工程的代理人,其強烈愿景是塑造城市的未來(遺產)并促進城市發展。此愿景要求博物館工作人員采用完全不同的博物館學方法以及一系列不同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在項目之初,鹿特丹市的當代遺產與歷史(博物館的物品)之間建立的聯系似乎設立了特定途徑,可以為當今的遺產社區賦能并加強他們對城市的認同。

五、非遺實踐者的觀點以及摩擦

細察相關的各個參與方可以發現,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過去、現在和/或未來的關系,并強調不同的時空安排。盡管實踐者群體在其觀念上永遠不可能是同質的,但參與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合作的實踐者傾向于在圣馬丁慶典遺產、現今實踐和未來世界之間建立強有力的聯系。其關注點在于:我們想要傳遞給下一代并為未來保留什么?我們如何才能最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其重點在于如何最好地提升年輕人、移民和難民的參與度。①參見超越博物館物理邊界的早期項目,H. Dibbits & N. Karrouche,“Ticking the Box? Material Cultures of Migration in Museum Rotterdam and the Dutch Open Air Museum,”Jahrbuchfür Europ?ische Ethnologie, vol. 12 (2017), pp. 163-164.這種對現在和未來的強烈關注是由《公約》語境中的非遺經紀人推動的,例如荷蘭非遺中心。他們強調非遺的激進當代特征,積極執行《公約》,并與荷蘭非遺名錄下的傳承人保持密切關系。

圣馬丁慶典的非遺實踐者指出了與博物館合作的三個主要訴求。首先,通過此類合作提升與學校接觸的程度和頻率,從而有可能增強年輕人的認識并吸引新的年輕傳承人。其次,借助博物館為慶?;顒犹峁┛臻g和場地。第三,鑒于博物館的聲望和運營連續性,與博物館建立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有助于慶典財務上和政治上的可行性。②R. Sprenger,“In het licht van Martinus,”Museumpeil, vol. 49 (2018), pp. 17-18.在上述案例中,在圣馬丁慶?;顒拥谋尘跋掳l起的“分享周”期間,博物館組織的學生辯論,與烏得勒支尋求避難者中心的居民一起建造燈雕,以及多年來提供其內院場地供非遺活動使用,這些都符合了實踐者的期待和訴求。此外,博物館表示將盡可能支持慶?;顒?,甚至表明自己是當代圣馬丁慶?;顒拥某修k者和保管者之一。

阿南西故事敘述者維南德·斯多普于2013 年發起了與露天博物館的合作,當時他正在設法引起人們對150 年前廢除奴隸制的關注。作為合作中的核心角色,斯多普將傳統與(身體)記憶緊密聯系起來。他和電影制作人讓·赫爾維格一起旅行,穿越荷蘭、加納和加勒比海地區,制作關于人們與奴隸制歷史聯系的視頻。③W. Stomp & J. Hellwig,“Anansi in het Nederlands Openluchtmuseum,”Museumpeil, vol. 49 (2018), pp. 18-19.這些視頻在阿南西故事表演之前或之后在博物館展出。這部分與歷史有著深刻的聯系,是露天博物館強加的先決條件。當時,露天博物館非常明確地將自己定位為歷史博物館。④訪談人:作者;訪談對象:露天博物館項目協調員蘇西·瓦爾加(Suzi Varga);訪談方式:網上訪談;訪談日期:2021年7 月20 日。雖然合作之初,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幾名成員對“實踐事件”的有效性表示懷疑⑤W. Stomp & J. Hellwig, “Anansi in het Nederlands Openluchtmuseum,” p. 19.,但如今該博物館已接受了與阿南西故事講述者的合作。為了延續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該博物館現在還考慮提供空間開展廢除奴隸制紀念日的慶典活動。⑥荷蘭有兩個相關紀念日:1863 年7 月1 日荷蘭王國正式廢除蘇里南奴隸制的日子和1873 年7 月1 日被奴役者實際獲得自由的日期。盡管此類變化正在發生,該博物館的重點仍然放在歷史上,關注以記憶為載體的過去對于現在的作用。然而,對于斯多普而言,該項目還應提高人們對阿南西敘事傳統的更多方面的認識,例如表演本身,并應通過促進吸引新的實踐者參加他和讓·赫爾維格組織的相關培訓來幫助非遺的未來傳承。對此,博物館可以提供更多支持。他認為,博物館為阿南西敘事的表演提供的空間太小,局限了表演的程度和范圍,他還批評博物館沒有在其網站上足夠明確地宣傳該敘事表演。①訪談人:作者;訪談對象:阿南西敘述者維南德·斯多普(Wijnand Stomp);訪談方式:網上訪談;訪談日期:2021 年7月28 日。

根據“遺產委員會”成員以斯·帖詹森表述,“真正的鹿特丹遺產”系列“展示了科技和社會創新在建設城市更美好未來中的力量,同時也對抗孤僻情緒,使人們團聚在一起?!雹贛. Alivizatou,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Participation: Encounters with Safeguarding Practices, pp.39-40.設計師巴斯·薩拉開發了一種智能雨水桶,③Stichting Wijkcollectie, “Slimme Regenton,” https://wijkcollectie.nl/project/ere0032,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以減輕極端天氣的影響。其目標是提高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并提供工具來普遍改善家園和社區。列入“真正的鹿特丹遺產”使他能夠“激發人們應對氣候變化”。對于設計師來說,這不僅涉及技術創新意識,并且能夠“強調我們的工作的社會意義”④M. Alivizatou,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Participation: Encounters with Safeguarding Practices, p. 39.。然而,只有三分之一與“真正的鹿特丹遺產”收藏相關的市民知道“可以通過加入連接著3000 人的網絡來改變城市”⑤Ibid., p. 40.,這或許是因為遺產清單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項自上而下的舉措。

無論如何,該項目仍面臨重大挑戰。鹿特丹博物館內部存在著不同意見。是否且如何將該項目納入博物館公共形象?如何開展交流和傳播?其內部爭論的焦點是該項目可能無法滿足人們對典型博物館工作(如保護和展覽文物、繪畫和其他物品)的期望。從這一點上,正如瑪麗萊娜·阿里維扎圖所說,將博物館中的活態遺產與歷史物品聯系起來的初衷“可以說是為了調和該項目與博物館的職權范圍之間的緊張關系[成為一個處理過去的遺產的安全場所]”?!氨M管如此,項目范圍及其在博物館中的位置的矛盾而引發了一系列討論,主要圍繞該項目前景以及是否其他運營環境[……]更適合活態遺產”⑥Ibid., p. 40, 134.。自2020 年以來,該項目在一個新的獨立基金會(鄰里收藏基金會)的維護下運作,但仍與博物館保持合作。⑦Stichting Wijkcollectie, https://wijkcollectie.nl/,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

六、第三空間的非遺制作

遺產處于不斷創造過程中,是創造和再創造遺產的持續過程和實踐的初步結果。借鑒遺產研究學者羅德尼·哈里森的觀點,這種過程和實踐之間的區別,強調過程(“抽象的流動和運動”)以及具體的實踐(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協商和做的“實際事情”)都是遺產制造的一部分⑧R. Harrison, “Heritage as Future-making Practice,” p. 40.。例如,雖然參與范式屬于更廣泛的過程范疇,但博物館與非遺實踐者之間的合作項目可視為具體實踐。

對于本文分析的三個案例,遺產的創造是通過在第三空間展開協作實踐的形式實現的。在第三空間中,不同的遺產范式和對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界的不同觀點彼此相遇。顯然,并非所有參與者在合作中都擁有平等的權力,相關遺產的制造和與外界的交流是由不對稱的權力關系決定的。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和荷蘭露天博物館更為關注當代非遺與過去的關系,為項目添加了歷史維度,強調其歷史成分。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雖實現了非遺實踐者希望(公開)關注其非遺當前和未來動態的愿景,但露天博物館在這方面仍然相對不活躍。由于阿南西敘事遺產的內容與記憶相關,且可以嵌入荷蘭歷史,才獲得了博物館的支持和傳播。凱瑟琳修道院博物館和荷蘭露天博物館處理、評估、交流并制造遺產的方式是由這些重點決定的。

作為“遺產政權”的強大代理方①R. Bendix, A. Eggert & A. Peselmann, eds., Heritage Regimes and the State, G?ttingen: Universit?tsverlag G?ttingen, 2013.H. Dibbits & N. Karrouche, “Ticking the Box? Material Cultures of Migration in Museum Rotterdam and the Dutch Open Air Museum,” p. 149.,博物館在與非遺項目合作時,對非遺實踐者的文化記憶進行改變甚至決定的具體程度仍有待詳細調查。但可以看出,當某些時空安排被更占主導位置的一方推到前臺,而其他時空安排退居幕后時,就會出現沖突。這些沖突不僅發生在博物館和非遺實踐者(如阿南西敘事傳統實踐者)之間,也發生在博物館內部②“博物館”經常被籠統地談論,但個別員工的確切角色、他們的個人(情感)承諾和思考、他們多樣化的網絡和伙伴關系往往鮮為人知,博物館內的工作流程仍然不透明。正如民族學者海絲特·迪比斯(Hester Dibbits)的研究所示,應有更多的研究關注于在廣闊的遺產政治體系及其基礎設施中,以及在非遺和博物館之間的交叉空間中的個體行為者。,正如由人類及其活動組成的“真正的鹿特丹遺產”清單的案例所示。該項目著眼于社區未來和城市發展,這一點主導和支配了歷史藏品,因而引發了關于什么具有可收藏性或應該被收藏的討論。這種沖突和討論引起了對遺產的本質的審查:究竟是圍繞“過去的存在”③S. Macdonald,“Presencing Europe’s Pasts,”in U. Kockel, M. N. Craith & J. Frykman, eds., A Compan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Europe,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12, pp. 233-252.,還是著眼于“未來的實踐”④R. Harrison et al., eds., Heritage Futures: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actices.?

本文的討論可貢獻于關于如何實現博物館與非遺的結合并互惠互利,以及如何消解物質遺產與非遺之間的區別等更廣泛的爭論。近年來,無論是在非遺領域,還是在博物館研究和更廣泛的遺產研究領域,該主題愈加引起熱烈的討論和反響。⑤IMP, “Bibliography,” https://www.ichandmuseums.eu/en/bibliography,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正如本文引言部分所言,針對該主題的諸多應用方法正在促進相關工具的開發和創建,用以支持博物館與非遺實踐者之間合作。⑥IMP, “A Toolkit for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gether with Museums,” https://www.ichandmuseums.eu/en/imp-Toolkit,瀏覽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The Museum of English Rural Life, Make Your Own Museum of the Intangible: A Toolkit, pp. 1-28.在鼓勵合作時,重點多集中于非遺領域的包容性方法、其當前的重要意義以及未來潛力。然而,博物館在處理非遺時還涉及建立和加強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多向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遺產再制造。這些機會以及隨之而來的潛在爭議不應被低估,但在使用有關“遺產領域的第三空間”⑦T. N. ?eri? et al., eds., Museum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wards a Third Space in the Heritage Sector. A Companion to Discover Transformative Heritage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的話語時應該承認,這個空間應該促進遺產領域內更廣泛的轉譯、談判、創新、參與和相互尊重。

猜你喜歡
阿南鹿特丹實踐者
Why Anansi Has Eight Thin Legs為什么阿南西有八條細腿
氣象專家
努力做ICC OPINION的實踐者
“自然小語”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周鵬
“英荷通”
三只小象
鹿特丹The Sax塔樓
鹿特丹的方塊樹屋
新媒體對音樂實踐者主體性的重構
做“守紀律、講規矩”的堅定實踐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