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踐邏輯

2024-01-17 04:01
關鍵詞:生計農戶經營

田 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6)

一、引言

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是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必由路徑。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行動,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機制有其獨特性。從主體類型來看,小農戶主要與合作社、農業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生聯結行為;從聯結要素來看,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主要基于土地、勞動力、生產經營服務以及其他社會化服務等建立聯結關系并展開合作;從動力因素來看,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是一種基于行政、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元因素綜合考量的理性選擇。

在新時期農業經營體系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面臨的最棘手、最迫切的實踐難題集中體現在“不愿聯結”和“不能聯結”兩方面。具體而言,“不愿聯結”是指小農戶因經營能力匱乏、勞動力稟賦受限、人力資本不足等主觀因素制約,導致其聯結的內生動力不足并誘發“個體失靈”。與“不愿聯結”的主觀因素不同,“不能聯結”主要是指小農戶因缺乏必要的中介組織、制度規范、行政監管、風險防范以及其他權利保障,客觀上不能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展開聯合,或聯結后面臨一系列經營風險,集中表現為“制度失靈”。當然,“不愿聯結”和“不能聯結”在實踐中會共時性作用于小農戶聯結行為選擇,直接導致小農戶選擇“不聯結”;但是,本研究之所以做出能力和權利的主客二元區分,意在強調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本質,即主觀上助推農業經營體系規?;?、集約化轉型,客觀上健全小農戶可持續生計體系。一言以蔽之,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本質是小農戶可持續生計體系的重建。

從現有研究議題來看,學界關于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理論研究主要包括: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1];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經驗模式和實踐機制[2];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聯結意愿和選擇偏好[3];農業生產規?;D型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的行動能力和影響因素[4]。從理論視角來看,學界關于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理論視角主要包括嵌入性視角與合約治理視角。嵌入性視角認為,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具有新經濟社會學意義上的嵌入性理論特征[5];實踐中小農戶的鄉土性、地域性,以及在農業現代化經營中的弱勢地位,要求小農戶有機銜接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創新經營主體帶動、經營規則銜接和經營效益共享等多維機制[6],實現農業經營體系重建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重效應最優化[7]。質言之,嵌入性視角聚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內生性培育和在地化發展,強化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中的主體意識和行動能力[8]。合約治理視角認為,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過程中,締約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性、經營風險高、有限理性,以及機會主義等諸多制約因素,實踐中通過“以合約治理合約”的雙層治理機制實現“不完全合約的完全治理”[9];因此,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過程中締約動機功利主義及合約結構非均衡化極易誘發經營風險,尤其表現在小農經營戶與規模經營主體之間的合約治理風險[10]。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小農戶有機銜接現代農業生產必須構建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良性互動機制,通過市場機制激勵締約主體動機、提升合約治理效能的同時,還必須通過行政監管和政策扶持規避合約治理風險[11]。

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發現,既有理論研究較少從可持續生計角度出發,考察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實踐邏輯;同時,忽視“不愿聯結”和“不能聯結”兩種不同影響因素及其經驗范疇的內在邏輯,導致制度設計和政策路徑缺乏嵌合性和系統性。從可持續生計理論視角出發,將主體聯結和可持續生計置于小農戶有機銜接現代農業發展和全面鄉村振興戰略語境下,從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關系的多重性及聯結要素的多樣性出發,構建一個涵蓋聯結主體、聯結要素和聯結機制的整體性理論框架,既能彌合現有理論視角在主體聯結和可持續生計研究進路上的顧此失彼,也可以通過主體聯結的結構化闡釋和類型化分析,涵蓋小農戶與多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過程中的不同實踐類型和經驗模式?;诖?本研究首先反思性借鑒可持續生計理論,提出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可持續生計之間的內在邏輯;其次,基于聯結導向和治理機制兩個維度,構建不同聯結導向與差異化治理機制的分析框架,類型化考察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實踐邏輯;最后,從健全小農戶可持續生計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出發,對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實踐進行反思。

二、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一)理論基礎:可持續生計理論

1.可持續生計理論的發展理念和治理原則

可持續生計理論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是西方發達國家在總結反思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返貧治理經驗和發展項目基礎上,逐漸形成的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范式、制度框架和行動路徑。具體而言,從理論范式來看,可持續生計理論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多元化發展理念,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發展和可持續性改善,通過積極創新需求響應、公共參與和社會行動等發展機制,不斷完善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環境、主體可行性能力及權利保障體系[12]。從制度框架來看,可持續生計理論將主體可持續生計結構和層級體系劃分為權利和能力兩個相互關聯的范疇,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生計權利和生計能力兩個層級辯證互構的制度框架[13]。從行動路徑來看,可持續生計理論同時聚焦行動主體可持續生計權利和可持續生計能力兩個范疇,以及它們之間的辯證互動和相互作用,并以主體資源結構和要素稟賦為中心,創新生計資本和生計能力與結構性、制度性政策設計和發展機遇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簡言之,可持續生計理論將主體資源稟賦及自我認知作為切入點,其生計行動及其發展路徑同時聚焦主體能力提升和權利保障,強調主體導向的發展理念和治理原則,并基于賦權和增能視角構建主體生計權利和生計能力協同治理的制度框架和行動路徑。

生計資源稟賦結構及其性質影響著生計能力提升和生計策略選擇,進而形成多重生計行動成效和多元社會福利水平[14]??沙掷m生計理論在治理機制和制度設計上著眼于主體的微觀能力和經濟社會的宏觀環境,旨在構建一個支持個體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生態系統。在宏觀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層面,可持續生計理論特別強調區域協調與融合發展、經濟與社會協同發展,從公共服務均衡化、社會福利體系融合化等方面為解決主體發展面臨的“個體失靈”塑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中觀生計行動機制層面,可持續生計理論聚焦發展型公共政策和包容性、益貧性資源配置機制,通過持續創新資源配置機制、強化利益聯結機制、健全利益共享機制等方式,有效克服可持續生計發展行動選擇所面臨的“制度失靈”。在微觀主體內生性層面,可持續生計理論十分注重主體發展的內生動力和主體意識,尤其強調激活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重塑可持續發展主體性在規避因缺乏內生動力而引起“個體失靈”方面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從實踐邏輯和政策響應來看,可持續生計理論強調政府、市場、社會組織、村社集體、家庭等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特別在生計脆弱性治理和權利網絡重建過程中,要切實增強生計資源、生計資產、生計資本、生計能力、生計意愿等個體稟賦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多維綜合效應。

2.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可持續生計之間的內在關系

首先,可持續生計視角下考察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實踐邏輯,理論框架應當包括生計能力和生計權利兩個基本維度。其中,生計能力維度回應的是內生動力不足所誘發的“個體失靈”問題,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小農戶因人力資本不足、生計資源匱乏等導致“不愿聯結”。生計權利維度回應的是制度保障體系不健全所誘發的“制度失靈”問題,實踐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農地“三權分置”改革不充分與改革紅利難以有效激活;其二,主體聯結與合作經營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風險防范。

其次,可持續生計視角下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可持續生計重建之間有著顯著的制度耦合性。這種耦合性體現在兩個層面:其一,在制度變遷路徑上,小農戶聯結與可持續生計的發展呈現協同演化與同頻共振的特點;其二,在實際操作的制度績效上,這一過程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主體培育、政策幫扶、能力提升、權益保障及風險防范等。這些因素構成了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制度框架,并通過具體的行動策略得到體現。這些策略的選擇和執行,直接影響合作經營的治理水平,以及小農戶可持續生計的重建質量。因此,應當協同推進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可持續生計重建的制度耦合與機制互嵌,形成“在聯結經營中實現可持續生計,在可持續生計中助力聯結經營”的良性互動,強化合作經營與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的綜合效應。

最后,從制度框架和行動路徑來看,在小農戶聯結及其合作經營治理實踐中,無論是生計能力提升還是生計權利保障,都植根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尤其無法脫嵌于小農戶有機銜接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良性互動。換言之,充分利用好政府和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和聯結機制創新中的比較優勢,是深入實施農業強國戰略進程中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揭示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聯結的內在機制,以及這種聯結如何促進可持續生計的發展,涉及在農地“三權分置”改革的基礎上,賦予小農戶更多財產權利,同時從生計能力和生計權利兩個方面推動小農戶的合作經營和收入增長。要深入理解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辯證關系,關鍵在于揭示這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踐邏輯。

(二)分析框架:聯結導向與治理機制

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本質是可持續生計體系重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小農戶可持續生計能力結構及其權利體系的完善,核心要義是靈活運用行政、市場、集體、自組織等多重聯結機制,不斷提升合作經營與利益聯結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主體培育、要素激活、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優化生計結構、要素稟賦和經營資源配置模式,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的帶動效應;另一方面要有效發揮行政機制在治理機制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表現在環境營造、行為監管、風險防范等方面。因此,基于聯結治理機制創新和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的內在機理,以及生計權利和生計能力辨證互構的可持續生計體系重建路徑,可以從聯結導向和治理機制兩個維度出發,考察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機制創新與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協同演化的實踐邏輯。

聯結導向在分類摸清并精準界定聯結影響因素和發生機制的基礎上,回答“為何聯”及“聯什么”;治理機制聚焦“如何聯”及“怎么治”,闡釋小農戶可持續生計體系重建的實踐過程和行動路徑。就現實經驗而言,聯結導向主要表現為生計能力導向和生計權利導向兩種基本類型,前者稱之為能力導向型聯結,后者稱之為權利導向型聯結;聯結治理機制可以類型化為行政和市場兩種基本治理機制,前者稱之為行政治理機制,后者稱之為市場治理機制。

可持續生計理論視角下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治理機制創新,既要聚焦小農戶生計脆弱性及其可持續生計能力提升,又必須從小農戶主體出發,完善可持續生計權利并健全其保障體系;聯結治理機制創新和行動路徑設計,必須健全行政和市場良性互動政策體系,構建聯結治理及其可持續生計體系重建的長效機制。因此,本研究從聯結導向和治理機制兩個維度出發,構建不同聯結導向的差異化治理機制分析框架(見表1),旨在揭示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聯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理策略和行動路徑,以支持和促進小農戶可持續生計的有效重建。

表1 不同聯結導向的差異化治理機制

三、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可持續生計聯結

(一)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聯結-治理”類型

1.類型A:能力導向型聯結-市場治理機制

類型A聚焦聯結過程中的可持續生計能力提升,治理路徑主要以市場機制為主導。從小農戶群體屬性來看,該類型在實踐中主要瞄準那些具有一定生計資源和人力資本的小農戶,但該群體因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規?;图s化轉型而面臨“脫嵌”風險,在農業農村現代化變遷過程中具有生產經營“嵌入”和生計能力提升雙重訴求;換言之,該類型通過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效聯結并開展合作經營,以“干中學”的方式不斷提升小農戶經營能力、強化競爭意識,促進現代農業技術和生產要素與小農生產經營有機融合,并通過創新市場化主導的治理機制,優化利益共享、風險共治的聯結模式[15],真正實現生產經營模式和可持續生計能力協同變遷。

從主體動機和聯結模式來看,與僅僅通過土地流轉或入股獲取流轉費和分紅不同,類型A中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內生動機主要表現在提升主體能力、學習先進技術、優化經營模式等方面,即該類型小農戶有較強的內生動力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合作經營,并在此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生計能力提升。隨著數字鄉村戰略不斷深化,以“互聯網+農村電商”為業態的主體聯結與合作經營成為類型A的主流模式。最典型的是螞蟻科技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公益項目。盡管螞蟻集團本身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經營主體,但其電商平臺為小農戶提供了直接接入市場的途徑,促進了小農戶與市場及新型經營主體的有效聯結。2021年,螞蟻集團啟動“百縣百品”線上助農公益項目,計劃在3年內助力100個縣域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升級。截至2022年11月,該項目已助力全國21個省份138個縣(市、區)的317個特色農產品,品牌曝光量超26.8億人次,累計銷售農產品1160萬斤,總銷售額達8300多萬元。這不僅反映了小農戶產品的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的成功,也體現了小農戶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協助下,如何有效利用數字技術提升自身的經營能力?!鞍倏h百品”項目通過為小農戶提供線上銷售平臺,使其能夠直接與更廣泛的市場和消費者接觸,從而打破了傳統銷售渠道的限制。同時,項目中的培訓和技術支持幫助小農戶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生產和營銷策略。此外,項目在縣域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升級過程中,從平臺自運營、服務營銷、售后客服、倉儲加工、物流體系等各個維度,不斷倒逼縣域電商經營戶和農產品加工戶能力提升,從而實現可持續生計能力的協同發展[16]。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農村電商”模式,小農戶不僅能夠提高產品銷量和收入,還能通過市場反饋和平臺數據分析不斷學習和調整經營策略。這種模式有效將市場機制優勢引入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聯結過程中,促進了經營能力的提升和市場意識的強化。實踐表明,類型A不僅促進了小農戶的可持續生計能力,也加強了他們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中的整合和發展,這需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2.類型B:能力導向型聯結-行政治理機制

與類型A一樣,類型B的聯結模式也是為了提升可持續生計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助推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但是,與類型A采取市場治理機制不同,類型B主要通過制度創新、政策扶持、環境優化等行政主導方式創新聯結治理機制、提升聯結治理效能。類型B瞄準經營主體綜合可行能力,尤其關注小農戶人力資本、要素稟賦和可持續生計能力,以行政治理為主導,構建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的有效治理機制。

從聯結模式來看,與類型A中小農戶直接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開展合作經營不同,類型B更側重于行政主導的治理機制,尤其是通過制度創新、政策扶持和環境優化等方式來提升小農戶的可持續生計能力,即通過政府的指導和支持,建立健全數字基礎設施和技術賦能,促使小農戶更加有效地利用數字技術和其他現代經營工具。隨著“數商興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等專項工程深入實施,類型B在治理目標上主要瞄準經營環境和市場規范,尤其注重高質量鄉村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從聯結困境和要素壁壘來看,如何有效克服小農戶經營規模短板,暢通數字、技術、資本、管理等新型生產要素的聯結渠道,化解小農化經營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內在矛盾[17],是類型B亟須解決的現實難題。2021年,農業農村部推動建設國家數字農業裝備創新中心和小麥、近海養殖、海洋牧場、供應鏈和物流等4個創新分中心,推動建設23個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探索重點品種產業數字化轉型路徑[18]139。它們通過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共享,幫助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提升其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具體而言,創新中心致力于研發適用于小規模農業生產的數字化工具和解決方案,例如智能監測設備和數據分析軟件,使小農戶能夠更有效地管理作物生長和提高產量;而創新應用基地則在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等政策中發揮關鍵作用,例如優化小農戶的生產和供應鏈管理,并通過多平臺和電子商務渠道拓寬了市場接入,幫助小農戶產品更好地觸達城市消費者。

作為一種新型聯結要素,數字素養是數字農業轉型過程中小農戶可持續生計能力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從行動路徑來看,類型B既要強化農業數字化改造和智慧農業建設,完善小農戶數字化能力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制度環境,又必須發揮“數商興農”、“互聯網+”在推進農業生產適度規?;?、機械化、信息化等聯結要素配置方面的作用。但是,類型B也要警惕數字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數字鴻溝”“技術失靈”等風險。

3.類型C:權利導向型聯結-市場治理機制

該類型激活并釋放農地“三權分置”改革紅利,借助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契機,通過創新市場化導向資源配置及合作經營機制,在主體聯結過程中不斷健全并完善小農戶可持續生計權利體系。從群體屬性和主體動機來看,該類型小農戶主要是留守型小農戶,尤其以婦女和老人為主體,他們在“半工半耕”和“老人農業”的現實制約下,往往選擇將承包地流轉并獲得相應流轉收益[19];類型C中主體聯結動機主要是以市場化方式讓渡家庭經營權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并基于“家庭策略”最優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受雇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工資性收益。

從聯結模式來看,實踐中類型C主要以承包地為聯結要素,聯結方式以土地流轉為主,其本質是小農戶讓渡農地經營權,實現可持續生計權利充分激活和權能要素最優配置。截至2020年底,全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總面積5.32億畝,其中出租仍然是土地經營權流轉的主要方式;出租流轉的土地經營權面積達4.75億畝,占土地經營權流轉總面積的89.3%[18]139。從聯結對象來看,類型C中小農戶主要與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3類主體進行聯結。截至2020年底,農業農村部門名錄管理家庭農場達348.1萬個,依法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21.6萬家,組建聯合社1.4萬家,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農戶[18]153-155。

從行動路徑來看,類型C通過市場化方式盤活小農戶農地經營權,激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內生動力,提升農業規?;?、集約化經營效率,并在此過程中發揮聯農帶農、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權益保障等綜合效益。實踐表明,類型C已成為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新常態,且以農地經營權讓渡和雇工經營為聯結要素確實起到了“雙贏”效果。但是,必須警惕土地流轉和市場化治理機制過程中面臨的社會風險,例如,農地權能結構不完整導致小農戶生計權利保障不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導致土地過度開發、損害地力等行為。

4.類型D:權利導向型聯結-行政治理機制

與類型C一樣,該類型也是瞄準小農戶可持續生計權利,但類型D采用行政主導方式創新聯結治理機制,旨在強化激活聯結要素、優化資源配置等可持續生計權利保障的制度效應。從聯結目標來看,類型D在類型C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政府在強化農地產權保護、激活農地財產性權益、提升小農經營性收益、助推小農戶嵌入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過程中的可持續生計權利保障,既離不開“有效市場”在激活產權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經營效率等方面的決定性作用,也必須切實發揮好“有為政府”在合法權益保障、市場秩序維護、法律法規制定以及經營風險防范等方面的主導作用。

從行動路徑來看,類型D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為契機,從法律法規和頂層設計層面出發,有效解決實踐中土地流轉與合作經營面臨的制度壁壘,以二輪延包為突破口,解決好消亡戶、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外嫁女、入贅男等特殊群體權益保障,以及開荒地、機動地等特殊農地的處置問題和農地經營細碎化、粗放式等問題。例如,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探索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通過固化承包權、交換經營權的方式,推動經營主體集中連片經營,有效化解了農地經營細碎化困境。參加首批試點的431戶2790畝承包地,由1123塊歸并為147塊,多余的田埂和廢舊溝渠得到復墾,耕種面積增加了近6.3%,在方便農業機械化耕作和集約化經營的同時,也提升了經營收益[18]166。另外,在權益保障和風險防范方面,類型D以規范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為抓手,創新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組織方式,健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日常管理服務機制,以及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數據庫和應用平臺建設等。例如,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創設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負面清單制度”,對承租期間存在不按時履約、拖欠租金等行為的經營權人和經營主體,兩年內禁止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流轉區內土地經營權[18]167。

(二)4種“聯結-治理”類型的模式創新

類型A創新之處在于其突破了政府主導和行政驅動的傳統治理模式,采用市場化機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整合,以激活小農戶內生動力和提升市場化經營能力為導向。同時,該模式也積極融合數字鄉村建設,并主動利用數字技術創新治理手段、提升經營效率,如以“互聯網+”和農村電商等新技術、新業態培養為契機,助推小農戶與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有機銜接,提升聯結緊密度和可持續性。從聯結模式及其實踐成效來看,能力導向型聯結與市場治理機制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小農戶可持續生計能力和聯合經營效率雙重提升。

類型B創新之處在于以行政機制為主導,在小農戶生計脆弱性的基礎上提升其人力資本和可持續生計能力;在數字鄉村建設行動中營造有利于小農戶生計可持續的制度空間、政策環境及保障機制,尤其是強化農業數字化改造和智慧農業建設,完善小農戶數字化能力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制度環境等。從聯結模式及其實踐成效來看,能力導向型聯結與行政治理機制有機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小農戶數字技術素養和可持續生計能力,健全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良性互動治理機制。

類型C創新之處在于其同時關注小農戶財產性權益及其穩定增收,通過市場化治理機制,以農地“三權分置”改革為契機,保障小農戶土地財產性合法權益,健全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嵌入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助推小農戶與現代化農業生產有機銜接。同時,該模式也特別警惕市場失靈誘發的經營風險,尤其是避免小農戶因議價能力低、經營意識差等導致的不利局面。從聯結模式及其實踐成效來看,權利導向型聯結與市場治理機制的有機結合,通過市場化機制激活農地經營權,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并基于此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農帶農、提質增效、權益保障等綜合效益。

類型D創新之處在于以行政機制為主導,創新體制機制,整合涉農資源和扶持政策,強化激活聯結要素、優化資源配置,為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環境。從聯結模式及其實踐成效來看,類型D通過完善產業幫扶和主體培育機制,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為契機,圍繞主體聯結和聯合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人、地、錢、業”等現實問題,完善法律法規,壓實監督管理主體責任,完善產業發展用地保障政策,為小農戶嵌入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構建了良好的制度基礎和制度保障。

無論是聯結導向瞄準還是治理機制創新,以及在此過程中不斷優化聯農、帶農、助農的利益聯結機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賦予小農戶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并促進農業經營提質增效,重建小農戶可持續生計制度及其保障體系,真正實現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愿意聯結、能夠聯結、共享聯結”。一方面從小農戶主體性重塑角度出發,把激活內生動力和強化主體意識作為聯結治理機制創新的重要抓手,強化可持續生計能力提升與主體培育、經營扶持、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另一方面從可持續生計權利保障角度出發,抓住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和農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戰略機遇期,優化基于土地、勞動力、數字、生產經營服務等多元要素聯結模式,在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過程中,以可持續生計權利保障激活內生動力并筑牢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四、農業現代化中的小農戶可持續生計: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策略與路徑

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是一個涉及聯結主體、聯結要素、聯結機制的辯證互構和動態演化過程,兼具系統性、復雜性和動態性??沙掷m生計理論能夠全面揭示聯結治理機制創新與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的內在機理和實踐邏輯??沙掷m生計視角下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本質,是可持續生計能力和可持續生計權利的系統性、協同性重建;核心是瞄準治理機制與可持續生計制度之間的內在邏輯,持續優化有利于主體培育、經營環境、風險防范等合作經營與可持續生計協同推進的制度框架;同時,要有效防范因生計能力不足和生計權利缺失導致的經營效能低下及其衍生風險。因此,從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模式創新的路徑設計來看:

首先,聚焦主體關系的實踐特征,精準識別不同內生訴求、要素性質和聯結模式的作用機理,尤其是小農戶可持續生計能力提升和生計權利保障在實踐中面臨的制度壁壘和內生沖突,為強化主體意識、激活內生動力、創新聯結機制、優化行動路徑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必須精準界定并分類摸清小農戶群體的生計結構、資源稟賦和主體訴求,以及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和體系重建過程中面臨的現實掣肘,以多元化治理主體、多樣性治理要素和精準化治理機制為載體創新治理機制。

最后,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意識,要靈活運用并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在不同聯結導向、聯結要素和聯結模式中的特殊作用,主體聯結與合作經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小農戶可持續生計體系重建及其主體性重塑。

從生計脆弱性到生計可持續,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應當錨定全面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戰略導向,科學把握聯結治理機制創新與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協同演化的應然規律,助推中國式農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轉型?;谏鲜雎窂皆O計,本研究從聯結模式創新和可持續生計制度變遷良性互構與協同推進的角度出發,提出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模式創新的實現路徑:

第一,聚焦小農戶聯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影響因素、聯結要素及作用機理,基于生計資本、要素稟賦、內生動力、經營效益、風險防范等方面存在的現實問題,以生計能力提升和生計權利保障為基礎,分類識別、精準施策,不斷提升產業融合、主體培育和聯結扶持的治理效能。

第二,強化小農戶主體性,在協同推進可持續生計體系重建和聯結治理機制創新各項經營活動中,持續健全生計能力提升、生計權利保障、生計環境優化的政策體系;主動抓住農地“三權分置”改革紅利,助力聯結治理機制創新與產業融合、主體培育、數字賦能、風險防范等經營扶持有效銜接,創新帶動型、兜底型、契約型、紅利型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和治理機制。

第三,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意識,把小農戶穩定增收和可持續發展作為檢驗主體聯結與合作經營的原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創新農村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持續激發小農戶內生動力,防止“等靠要”思想蔓延。另外,要健全經營風險預警防范體系,進一步釋放全面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業農村各項改革紅利,并以鞏固拓展農地“三權分置”改革成效和小農戶產權保護為契機,強化主體意識、競爭意識和規范意識。

猜你喜歡
生計農戶經營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BY THE SEA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以石為業四十年:一個端硯工匠村的生計之路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濕地與未來——可持續生計
農戶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