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融合的研究進展與未來展望

2024-01-18 07:27王海成姜長云付志遠
關鍵詞:融合產品

王海成,姜長云,付志遠

(1.北京師范大學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北京 100875;2.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038;3.北京師范大學 灣區國際商學院,廣東 珠海 519087)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F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簡稱為產業融合),是我國產業融合的重點,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加強對產業融合內在機理的研究,有邏輯、成體系地厘清產業融合的概念與特征,不僅能夠為后續進一步深化相關研究提供理論支撐,還可以為我國產業融合實踐提供方向指引,從而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并賦能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產業融合的概念

盡管不同國家、不同學科和不同時期的學者從不同視角對產業融合的概念和特征進行了闡述,但尚未形成普適性的定義和解讀,原因在于產業融合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涉及多個維度的復雜概念,受技術創新和重組、市場需求變化和消費選擇、供求銜接、區域產業發展狀況以及國家戰略需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文將產業融合的概念界定為:在技術創新或集成重組、市場需求變化等推動下,先后引致原本獨立產業間的技術融合、產品融合和市場融合,使產業邊界逐漸模糊化直至重構產業邊界或催生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

產業融合概念的具體內涵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從產業分工的角度來看,原來的產業分工結構變化,產業間的邊界變得模糊甚至消失,但在融合后經過調整的產業邊界內,會產生新的內部分工,即原本產業之間的分工轉變為同一產業內部的分工,甚至是同一企業內部的分工。二是從產業組織的角度來看,產業融合會使原本業務獨立的企業間發生交叉,從而產生直接競爭關系,甚至帶來產業間、企業間新競爭合作關系的形成。三是從產業資產的角度來看,產業中原本相互獨立的資產體系實現了互通和兼容,通用性資產大量增加,由此,能夠降低產業的整體成本。四是從產業體系的角度來看,產業融合是產業系統內技術、產品、市場、制度、企業等諸多要素共同演進的過程和結果,具有動態性、演進性特征。

二、產業融合的形式

既有研究大都從實踐中對產業融合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有兩類主流做法:一是列舉法。對目前出現的智能化生產、工業互聯網應用、柔性化定制、共享工廠、總集成總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服務反向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進行梳理。二是歸類法。往往基于不同視角、學科、維度等,對產業融合形式進行多種歸類。例如,鄧洲基于目標導向,從投入融合、產出融合和要素結構提升、用戶價值提升、制造效能提升、拓展服務提升等維度對兩業融合的路徑進行了描繪[1];黃漢權從產業融合方向和路徑的維度將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的新模式新業態分為制造業向服務業融合、服務業向制造業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雙向融合三類[2]。但總的來說,關于產業融合形式的系統性研究尚不多見。并且,隨著新技術、新市場需求的推動,產業融合形式層出不窮,新的研究也多將視角聚焦于一些重點產業領域內、以特定技術為手段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比如,近年來,眾多學者關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而對服務業內部融合、農業與服務業的融合關注不高,還出現了重復研究的現象。因此,本文以前文總結的概念為基礎,從更具學理性的角度出發,以產業融合的演化過程為框架,從技術層面、產品層面、市場層面以及產業層面對產業融合的形式進行分類。

(一)技術層面的產業融合形式

在技術層面,可以將產業融合劃分為技術互補型融合和技術替代型融合兩類[3-4]。Stieglitz基于創新類型、技術累積、技術機會、技術壁壘等維度構建了技術層面的產業融合類型分析框架[5]。技術互補型融合是指兩項原本獨立的技術進行整合后取得的效果要優于彼此獨立應用,整合后的技術可能會催生新的產品、新的細分領域甚至新的產業,具有高技術累積、低技術機會和相對較低的技術壁壘,更傾向于累積性創新。而技術替代型融合是指新技術的出現取代了原來的舊技術,使得原本相互獨立的技術領域之間產生了關聯性,進而催生出新產品、新領域或新產業,具有低技術累積、高技術機會和相對較高的技術壁壘,更傾向于突破性創新或破壞式創新。進一步而言,學科領域可以視為產業融合分類的底層工具,學科領域產業融合的意義就是在產業融合的過程中幫助人們發掘可結合的學科知識。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市場中許多產品的技術依賴性不斷加深,而新融合技術的出現也催生了產業融合的機會。

(二)產品層面的產業融合形式

從產品層面來看,產品與內含于其中的技術和學科知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技術與產品兩個層面的產業融合形式有一定的交叉重疊。在產品層面,可以將產品融合劃分為互補型融合和替代型融合兩類。比如,Stieglitz 從產品層面建立了產業融合類型的分析框架[5],認為互補型產品融合是指原本相互獨立但具有補充性功能的產品,在同一標準或者其他一系列整合條件下產生兼容性,并被整合到同一個系統中形成新產品、新系統甚至新產業的過程。而替代型產品融合是指原本相互獨立的產品在同一標準或其他整合條件下產生了相互替代的特征,或者從需求端的角度來看,用戶根據自己的體驗經歷把不同產業中原本獨立但能發揮類似功能的產品視為替代產品,從而引致了產品融合甚至產業融合,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聯網和個人智能終端的結合代替了電視、錄音機、報紙等傳統媒體產品,最終催生出新媒體產業。

在上述分類方式中,有兩個點值得關注。一是產品獨立性和標準等整合條件是產品融合的前提,但融合后的產物究竟該被視為一個全新的產品,還是由多個獨立產品組合起來具有新功能的系統,這關系到能否基于產品融合進而催生新產業的問題。對此,周振華認為,這種分類方式下,產品之間的獨立性并未完全消除,只是基于標準等整合條件所形成的互補性或替代性產品,而數字技術可以理解為給產品融合提供了一個標準化“平臺”,然后基于產品本身屬性的不同,在“平臺”中整合的形式、產物也各不相同,沿此分析邏輯提出了結合型產品融合[6]。結合型產品融合是指原本相互獨立的產品在同一標準或整合條件下,通過功能滲透實現完全融合并創造出新產品進而催生新產業的過程。二是需求端用戶體驗對產品融合的影響。產業融合的結果是以產品或服務為用戶提供體驗,一個新產業的產生需要經過新技術的商品化過程,即新產品的產生過程。因此,產品融合過程中,除了用戶的自主選擇外,企業也必須考慮用戶體驗因素的影響。從用戶體驗的視角來看,可以將產品融合進一步劃分為終端融合、空間融合、流程融合和功能融合四類(如表1 所示)。

(三)市場層面的產業融合形式

在市場層面,一些學者延續了技術和產品層面的思想,將融合的形式劃分為供給替代型、供給互補型、需求替代型和需求互補型四類[7-8],而供給側一般是指技術融合,需求側則是指產品融合。這種分類方式與技術和產品層面具有極高的交叉重疊性,既不能相互區分,也沒有涵蓋市場層面其他融合形式,故并不是一個全面、準確的分類方法。對此,可以從融合方向和融合結果兩個視角對產業融合進行分類。從融合方向視角可以劃分為橫向融合、縱向融合和混合融合三類;從融合結果視角可劃分為吸收型融合和擴展型融合兩類,根據融合方向與融合結果的交叉,最終形成六種市場層面的產業融合形式(如表2 所示)。

表2 市場層面產業融合的形式

(四)產業層面的產業融合形式

在產業層面,學者們一般從兩種視角對融合形式進行分類。第一種是不考慮具體的產業門類,而是按照技術的移動方向將其劃分為滲透、交叉和重組三種形式[9]。產業滲透往往發生在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高技術產業與低端產業之間,即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低端產業滲透,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產業交叉一般是指不同產業鏈的延伸處所發生的功能互補、產業延伸,進而引致產業邊界的模糊化及產業間的部分合并。產業重組則發生在具有一定關聯性的產業間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間,通過重新組合技術資源形成新產品、新業態以滿足市場需求,適應市場和技術環境的發展趨勢。第二種是按照產業部門的門類進行直接劃分??屏?? 克拉克根據生產產業的貨物種類,將產業分為第一產業(原始或采掘產業)、第二產業(制造業)、第三產業(服務產業)。在全面描述整個產業方面,這種產業部門分類應用最為廣泛,因此,可以根據產業部門之間的融合對產業融合進行分類。各產業部門存在獨特的產品或服務的生產和銷售方式。因此,同一產業不同部門之間的融合相對容易實現,但與其他產業部門的融合需要全面理解產業業務之間的共同目標和價值創造可能性。此類產業融合類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主產業部門和配套產業部門之間的差異越大,產業部門之間區分越清晰,越容易產生新的產品和服務,形成新的市場;二是下游產業部門與上游產業部分融合越多,下游產業部門勞動與時空要素的重要性就越低。

三、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融合技術不斷涌現,并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新興技術快速延伸到其他產業并隨后呈現融合態勢,給全球產業帶來突破性的增長效應,使產業融合的動力研究再次受到關注。學者們從多個方面對產業融合的動力進行了研究。目前,主要在創新、市場需求變化、政府管制放松和交易成本降低四個方面達成了基本共識。

(一)創新

創新是產業融合的關鍵動力,其中技術創新是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核心動力,創新能夠改變傳統產業的邊界,為產業融合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是產業融合發生的必要條件[9-11]。技術創新不僅可以改變產品的功能、性能、結構、形態和質量等特征,還會引發生產方式的變革,提高整個產業的效率與技術水平,打通產業間的技術鴻溝,為產業融合奠定了技術基礎。例如,傳統制造業與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相融合,催生出智能制造生產模式;農業與一系列信息技術和先進生物技術相融合,催生出智慧農業、生態農業等生產模式[12]。同時,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應也進一步推動了更大范圍的產業融合[13]。例如,智慧農業可以準確地把控作物成熟的時間、品質和產量等,從而具備了與新零售、現代物流業融合的基礎條件,催生出保質保量、精確到天的預售制、訂單制農產品產地直銷業態。

另一個重要動力是基于新技術的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在推動產業融合過程中發揮著不同作用。技術創新提供了新的業態土壤和價值創造機會,而商業模式則為實現新的價值創造并最終形成新的經濟產出提供現實渠道[14-15]。此外,商業模式創新對產業融合具有決定性影響,因為缺少有效的商業化路徑,新技術將無法轉化為幫助企業盈利的商品,那么這項新技術就不會被企業所采納。如Chesbrough 認為,商業模式創新有時在產業融合中具有決定性,它不僅僅是新技術的副產物,在特定情境下會超越技術創新的作用[16]。

(二)市場需求變化

產業生產最終要服務于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尤其是對多元化產品消費需求的增加,能夠為產業融合創造強大的需求動力,而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也會直接引發產業結構的調整[17]。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在不斷升級,人們更關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內容,原有的產業供給結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高質量、個性化產品的需求。此時,產業發展就必須調整方向和結構以順應市場需求變化,而高端化、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必然倒逼低端產業、傳統產業與高新產業的融合。而近年來,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產業融合應對市場需求快速變化提出了更高要求[18]。一方面,信息壁壘被打破,改善了消費者的信息弱勢地位,賦予其更大的商品選擇自主性與自由度,使低端產品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倒逼傳統產業和低端產業與高新產業加速融合。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應用使企業得以與消費者進行有效互動,市場釋放出更多中高端需求,從而帶動企業由規?;蚋叨嘶?、個性化、多元化的縱深發展模式轉變,進而推動產業融合加速發展。

(三)政府管制放松

學者們一般認為,政府通過放松產業管制政策,可以降低準入門檻,推動各行業、產業參與其他產業市場競爭,從而為產業融合提供寬松的制度環境,是推動產業融合重要的制度動力[6][19]。傳統經濟管制理論認為,在一些自然壟斷產業中的重復性投資將引發破壞性競爭,因此,政府需要在這些領域設置較為嚴格的政策管制制度以提高進入壁壘,進而保障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新技術推動市場需求變化和多數產業的技術經濟條件發生變革,基于產業分立的傳統規制框架面臨巨大挑戰,自然壟斷產業的特點也有所變化,使政府管制的效果大大減弱,實施嚴格管制的理論基礎愈加薄弱。例如,Poullet 等研究互聯網產業對媒體和電信產業的沖擊后發現,互聯網產業與媒體、電信產業的融合造就了多樣化、高效率、綜合性網絡并存的市場結構,同時,多媒體市場的內容產品和服務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因此,沒有必要繼續拘泥于傳統的技術標準規制體系,反而應該消除互聯網、媒體與電信產業間的規制差異,采用通用標準[20]。Geradin 對郵政、電信、運輸等產業(原本都屬于自然壟斷產業)進行了研究,發現隨著信息技術發展,這些產業之間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現象,如電信、郵政和信息技術產業之間在服務提供、基礎設施和商業模式上都發生了深度融合[21]。從這些研究中可以發現,雖然政府管制的放松可以為產業融合提供良好的制度動力,但并不意味著為了推動產業創新,政府就要一味放松甚至取消管制,而是應當基于技術革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所提出的內在要求,對管制規則和政策進行適應性調整和完善[22]。

(四)交易成本降低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認為,產業內的專業化分工使組織之間產生了交易活動,交易主體在有限理性局限下的交易活動需要成本,這種交易成本主要受資產專用性、信息不確定性以及交易頻率和穩定性的影響。而產業融合能夠降低組織間的交易成本。首先,產業融合使產業間的分工內化為產業內分工,企業邊界得到了拓展,增強了中間投入與中間產出的關系[23],本質上形成了組織對市場的替代,使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資產專用性。其次,信息技術等高新產業向傳統產業滲透,使傳統產業組織能夠共享和使用平臺及新基建等,并依托其建立與其他組織間及時且通暢的信息渠道,以降低信息不確定性。最后,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等產業的融合可以內化生產與銷售間的分工,縮短產品制造與用戶之間的距離,逐漸形成產銷一體化模式。例如,蘇毅清等認為,農民可以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以極低的成本獲取用戶需求信息,進而實現對消費者的精準供給,大幅降低了交易費用[24]。

此外,還有許多學者從價值鏈整合、產業自組織、綜合因素等視角對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進行了討論,具體研究如表3 所示。

表3 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研究

四、產業融合的發展過程

產業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技術融合、產品融合和市場融合三個階段的促進與銜接才能最終實現。

(一)技術融合

技術融合本質上屬于一種技術集成創新,是將多種現有技術,包括傳統技術與新興技術,融合在一起而產生的新技術,往往發生在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邊界處。因此,許多學者認為技術創新的擴散是引發技術融合的主要因素。新技術在不同產業間的擴散應用會產生外溢效應,各產業通過引進、學習和應用新技術,能夠對傳統技術進行改造,從而實現兩種技術的交互,進而使技術邊界發生變化并最終實現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的融合,但這更多是從事實現象角度的闡述。而對技術融合的內在理論機制,多數學者選擇從模塊化和標準化視角進行研究。

青木昌彥等認為,模塊是由支持該模塊與外部聯系的接口以及其內部本身具有的按照既定規則排列組合的系統所構成的具有獨立性的子系統。而模塊化則是把具有獨立設計的子系統通過一定規則有機組合起來,以構建復雜的產品并發揮每個子系統整體效應的過程。模塊化最主要的影響在于形成了一種新的標準化形式,進而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和分工方式[27]。魏國江指出,模塊化生產能夠將一個復雜系統劃分為若干相互聯系又獨立的子系統,而復雜系統的模塊化分解與集成則改變了企業間的分工協作方式,即將不同模塊外包給不同企業承擔[28]。而這種新的生產、分工方式會對產業組織產生重要影響,進而推動產業融合的發生。例如,模塊化生產方式會逐漸形成一種模塊化網絡組織,組織內的企業具有較強的協同合作關系,并且分工模式也從線性的產業鏈分工逐漸向立體的網絡化功能分工演化。進一步而言,分工方式的變化使企業之間的聯系方式、產業鏈的構成、價值鏈各環節的價值量等都發生巨大變化,并隨著變化的范圍越來越大,企業、產業鏈、價值鏈的邊界便開始出現松動。而接口的標準化則可以將不同技術領域的功能模塊進行重新組合,進而構成一個新的產業功能系統,這是技術模塊間融合的前提和基礎。

(二)產品融合

技術的融合為不同產業產品間提供可以共用的技術,從而使基于該技術的不同產品得以集成、組合,產生不同功能的新產品。但對企業來說,產品融合不僅要解決技術基礎的問題,還需根據技術的變化對業務、流程、管理和發展戰略進行相應調整和再造,產生適配新產品、符合市場需求的新業務、新服務、新內容,才能真正實現價值創造。隨著產品、服務和業務邊界逐漸交叉、融合,打破了原有的產品與業務邊界,進而促進產品結構、業務體系和相應價值鏈的重構??偟膩碚f,產品融合突破了技術層面的含義,是企業在市場需求的引導下,在技術創新基礎上進行的業務、管理、流程和戰略上的全面創新與重塑。

(三)市場融合

市場融合是實現產業融合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動技術和產品融合前必須要考慮的導向。Christensen 等指出,許多企業技術融合戰略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其技術和產品融合的產物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更無法創造新的需求[29]。因此,市場融合的關鍵在于評估技術和產品融合能否適應新的市場需求,能否創造出新的需求或是形成差異化的供給優勢。

總的來說,雖然技術融合、產品融合和市場融合是產業融合的三個構成階段,但三者之間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技術融合是產業融合的底層基礎;產品融合是手段和方法;市場融合則為技術和產品融合提供導向。只有這三個階段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有序銜接,才能推動和實現產業融合發展。

五、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

新一輪產業革命與技術革新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數字技術加速了創新、迭代和產業化進程,同時廣泛滲透到傳統產業尤其是實體產業中,促進了技術融合、產品與模式創新、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該過程本質上屬于產業融合問題,具體可總結為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融合、供給端與需求端融合等。

(一)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融合

數字技術的通用性、滲透性和融合性已被社會廣泛認同。從20 世紀開始的產業信息化轉型到當前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形成的智能制造、仿真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融合范圍也越來越廣,使制造業生產方式整體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從全球范圍來看,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國際產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也是當下和未來國際制造業競爭的焦點領域。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推出加快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國家戰略,這些戰略的核心正是智能制造。除了生產制造領域,數字技術還與材料技術深度融合并形成了增材制造加工模式(即3D 打?。?,相較于傳統的對原材料去除、切削、組裝的加工模式(即減材制造或等材制造),該加工模式可以大幅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研發制造效率,由數字技術與材料技術融合引發的新材料革命也將成為制造業重要的發展領域和發展趨勢。

制造業也開始與許多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相融合,包括倉儲運輸、工業軟件和操作系統、信息存儲與傳輸、供應鏈金融、互聯網批發零售、戰略咨詢服務、綜合技術服務等領域。GE、RR、西門子等國際制造巨頭已經實現了服務化轉型,服務收入成為企業盈利主要來源,而制造業的服務化轉型必然成為制造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的又一大趨勢。

(二)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融合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也在加速融合,進而推動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融合。在數字技術發展初期,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融合主要集中在金融和零售領域,如供應鏈金融、電子商務平臺等新業態。近年來,融合現象以銷售端為起點開始快速向生產端和研發設計環節延伸,如O2O 一體化模式,眾包式及分布式的研發設計模式、“云”制造、共享工廠等模式。此外,以信息化服務平臺、云制造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為代表的虛擬組織合作平臺也在蓬勃發展[30],其將成為眾多實體企業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供給端與需求端融合

數字技術與社會經濟系統的全面融合,讓過去供給端與需求端由相對分割向融合互通轉變。一方面,數字技術打通并拓展了用戶獲取信息的通道。在傳統銷售模式下,用戶與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是相對閉塞的,信息傳遞效率低、信息失真等問題難以避免。隨著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擴散,閉塞的信息通道被逐漸打通,用戶得以與企業進行直接對話。另一方面,信息通道的打通使用戶能夠在短時間內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獲取參數、性能、同類型產品價格等產品信息,從而幫助用戶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數字技術將用戶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打破,消費者與企業頻繁互動建立起“生產-消費-反饋-改進生產”的商業循環,使企業能夠將用戶需求信息納入企業的設計研發過程,使企業的價值主張與用戶的需求信息和消費反饋信息相互作用,從而深度挖掘用戶需求價值。供給端與需求端的融合使用戶事實上具備了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雙重身份,用戶深度參與的大規模定制化生產模式已經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趨勢[31]。

六、產業融合的既有研究述評與未來發展

(一)研究述評

從本研究梳理的文獻情況來看,國外關于產業融合的研究多關注信息技術以及與此關聯或由此延伸的產業領域,注重對該領域中實際發生的產業融合案例進行描述和剖析,從技術創新、政府管制、市場、企業戰略等視角討論產業融合的動因、過程、效應等具體問題,整體上將產業融合視為技術融合尤其是信息技術融合的延伸,較少對產業融合問題進行理論性、體系化的深入研究。而國內對產業融合的關注,也始于我國信息化快速發展階段,因此,早期學術界的研究視角與西方相似,后期才逐漸轉為經濟學視角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國內外學者對產業融合的概念、形式、動因、過程、效應等進行了深入探索,為后續研究奠定了較好的理論基礎。但由于國內研究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形成相對統一的產業融合系統性理論研究框架,使得許多學者雖然嘗試將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產業發展實踐相結合去研究中國情景的產業融合模式、產業融合路徑、政府規制、產業政策等實際問題時,仍然存在理論和政策研究滯后于實踐、難以有效指導實踐的弊端,最終很難解答系統性、機理性且符合中國實際情境的問題。

(二)研究展望

1.高質量發展階段下的產業融合理論深化研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此背景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等都對產業融合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產業融合發展也應具有更豐富的理論內涵。當前,國內產業融合的理論研究主要與產業協同發展[32-33]、新舊產業轉化[34]、產業結構升級[35]、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重構[36-37]、要素升級[38]等具體產業發展問題相關聯,少有在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系統性理論研究,未能與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密切銜接。因此,需要積極構建符合新發展格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產業融合理論體系。同時,產業融合本身也是一個涉及技術創新、產品市場、企業戰略、產業組織、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復雜系統工程,需要積極引入高質量融合發展的理念和目標,促進多學科、多方法、多理論的交叉研究。再有,目前國內已有研究多從產業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切入,基于制度和體制以及深入行業或企業的質性研究還較為匱乏。正如前文所梳理的,產業融合是一個復雜、動態且深受制度環境影響的系統過程,需要將問題嵌入一定情境中才具有實踐意義。而中國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尚處于轉軌階段,探究中國產業融合問題,尤其是在政府規制和產業政策方面,有助于拓展現有理論,指導中國的產業發展實踐。

2.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研究

數字經濟是推動產業融合的重要動能,產業數字化既是當下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路徑,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由之路。對此,應當積極構建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系統性研究框架,就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的內在機理、融合路徑、關鍵要素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從理論層面探討數字經濟在產業融合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厘清數字經濟在產業融合發展中的角色和定位。中國擁有齊全的工業門類,不同行業與數字經濟的耦合特征、發展瓶頸、融合效應等個性化問題均值得討論。另外,中國大部分企業是中小型企業,多從低端市場開始起步,數字化基礎很弱,那么這些企業與數字經濟的融合應當如何推行?遇到的阻礙有何不同?差異化、個性化需求該如何滿足?此外,雖然許多研究和案例都說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具有明顯的降本增效效果,但同時也存在大量中小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甚至完全失敗的案例,究竟原因何在?目前,多數研究將原因歸結于中小企業自身資源和能力的不足,認為應當加強政策支持以彌補其不足,但這并不能解釋相同政策環境下,一個地區內同時出現成功和失敗案例的現象。這說明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還缺少深入的質性研究,尤其是缺乏將不同屬性企業案例的經驗啟示與一般性理論分析相結合的研究,導致難以抓住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本質問題,導致現有政策建議的片面性。

3.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背景下的產業融合問題研究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各個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研究產業融合問題不僅要關注服務業同制造業的融合,還要關注服務業與農業、服務業內部不同行業間的融合。撇開產業屬性因素所導致的特殊性,國內外關于產業融合,特別是關于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的研究成果,對深化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服務業不同行業之間融合、數字經濟賦能產業融合的研究,富有啟發意義[39]。例如,關于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動因和機理的分析,甚至在關于服務業與制造業發展關系上存在需求遵從論、供給主導論、互動論和融合論等不同觀點的爭鳴,對科學把握現代服務業與實體產業、服務業不同行業之間融合、數字經濟賦能產業融合的形成過程和發展階段,均值得借鑒。

4.產業屬性差異對產業融合影響的研究

現有研究已開始關注產業屬性因素對產業融合的影響,但此研究總體上相對薄弱。探討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研究較多,而將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放在一起研究并進行比較分析,借此探討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融合、現代服務業內部不同行業間融合在政策需求上異同點的相關研究,目前仍極其少見,研究難度也較大。這種研究狀況不利于從不同類型產業融合的比較分析中科學把握不同類型產業融合的共性和個性,妨礙了產業融合理論研究和政策創新的深化。統籌研究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問題,深入分析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融合、現代服務業不同行業融合的機理、路徑以及不同類型領域產業融合的特殊性,有利于深化產業融合問題的理論和政策研究,更好把握不同類型產業融合的存在條件、適用范圍和不同類型政策、制度創新的“時度效”。進一步來看,產業、技術的演進往往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技術機會、融合可收益性、技術進步的累積性和相關知識基礎的屬性都可能影響產業融合模式和路徑的選擇,進一步放大了產業屬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從原材料行業到消費品制造業再到裝備制造業,或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技術和資源雙密集型產業在產業融合模式、路徑、程度的選擇上也可能有所不同,亟待進一步深化研究和比較分析。

猜你喜歡
融合產品
從靈感出發,邂逅好產品
一次函數“四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寬窄融合便攜箱IPFS500
《融合》
拒絕平凡,如何讓你的產品變“有趣”?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新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