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空間分布特征 及影響因素研究

2024-01-19 18:24鄧李精
中國集體經濟 2024年3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江蘇省影響因素

鄧李精

摘要:鄉村旅游重點村作為鄉村旅游效益顯化的重要代表,具有示范引領、輻射周邊的作用,可帶動鄰近鄉村發揮資源優勢、提升文化內涵,激發經濟活力。為探究江蘇省在不同尺度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運用最近鄰指數、地理集中度、基尼系數、核密度估計、地理聯系率等空間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發現:①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在不同尺度下均呈現凝聚型的空間分布特征。②重點村高密度核心區在省域尺度下呈“U”型分布態勢;在三大區域尺度下蘇南、蘇中分別呈“T”“K”型分布態勢,蘇北呈雙核分布態勢;在市域尺度下,各地市的高密度核心區以旅游景區、經濟中心、主干路網為核心向周邊延伸,大體呈片狀分布態勢。③重點村在不同尺度下均表現出集中性較低集聚分布趨勢,且內部不均衡程度較高的分布特征。④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空間分布受資源稟賦條件、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通達程度、客源市場規模、地方政策環境等人文、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

關鍵詞:鄉村旅游重點村;江蘇??;空間分布特征;影響因素;鄉村振興

一、引言

鄉村旅游重點村是鄉村旅游建設的重要內容,可激發鄉村旅游資源潛能、提升鄉村農業附加值、優化鄉村經濟結構、促進鄉村產業多元、增加鄉村居民收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篩選文化資源較豐富、生態條件較好、致富帶動效益明顯的鄉村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標桿,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及江蘇省文化和旅游部與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開展了鄉村旅游重點村遴選工作,引導重點村重構經濟結構的同時,發揮“領頭羊”作用,帶動周邊聯動發展,推動鄉村旅游集群化發展。在此背景下,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該立法確立了鄉村旅游的經濟地位,標志著鄉村旅游重點村進入體系化、制度化發展階段,鄉村旅游再度迎來新發展機遇,因此,研究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空間分布特征,有助于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鄉村旅游的概念最早是由國外學者提出,初期研究鄉村旅游的驅動模式、鄉村旅游的經濟影響等,后期延伸至動力機制、可持續發展、消費模式、空間分布特征、空間影響因素等領域,多采用實證分析、地理空間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鄉村旅游可推動鄉村建設,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20世紀末,國內學者引入鄉村旅游的概念,采用核密度分析、最鄰近指數、地理集中度等方法,探究鄉村旅游的地理空間分布特征,并使用緩沖區分析、地理聯系率和地理探測器剖析影響因素,多數學者認為交通通達度、客源市場、景區景點、地區經濟、文化產業分布等為主要因素。近年來,有學者以鄉村振興為背景,探討江蘇省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對提升旅游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及方式,也有學者關注江蘇省星級鄉村旅游區、鄉村旅游景點、鄉村旅游資源的分布規律,認為江蘇省鄉村旅游資源存在內部分布不均衡等現象。

綜上,鄉村旅游的成果內容豐富,主要以省域、縣域為研究范圍,而多尺度分析鄉村旅游重點村的內容較少。本文運用空間統計方法探究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在省域、三大區域、市域尺度下的分布特征,并分析重點村空間分布與自然、人文因素的關聯程度。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區概況

江蘇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擁有豐富的水系和平緩的地勢,經濟較發達,擁有較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是全國重要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及客源地。江蘇省獲評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的鄉村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獲評的重點村資源稟賦、經濟基礎及區位條件差距大,區域差異特征明顯。

(二)研究方法

1.最鄰近指數。最鄰近指數值R值表示重點村的鄰近程度,計算公式如下:

R =■=2■? (1)

r為實際最鄰近距離,r′為理論最鄰近距離,D為點要素的密度值。R>1為均勻分布;R<1為凝聚分布。

2.地理集中指數。地理集中指數G值表征重點村的集中分布程度,計算公式為:

G0=100×■(2)

p■為第i個區域的重點村數量;Q為重點村的總數量;n為區域數量。G0取值范圍為0~100,G0值越大,說明重點村分布越集中。

3.基尼系數?;嵯禂当硎局攸c村的不均衡分布程度,計算公式為:

Gini=■ (3)

Gini為基尼系數, Hi為重點村的百分比;N為區域數量。G取值范圍為0~1,Gini值越接近1,說明重點村分布越不均。

4.核密度估計。運用核密度估計法分析重點村在不同的空間位置的出現概率,計算公式為:

fh (x)=■∑■■(■)(4)

fh (x)為核函數,(x-xi)為x到xi的距離,h為帶寬,fh (x)越大,分布越集中。

5.地理聯系率。地理聯系率L表征重點村的空間分布與影響因素測度指標的聯系程度,計算公式為:

L=100-■∑■■|Si-Pi| (5)

式中:Si為第i個城市重點村比重;Pi為第i個城市2A級以上景區數量、GDP、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比重。L取值范圍為0~100,L值越高,說明兩者的地理聯系越緊密。

6.疊置于緩沖區分析??梢暬治鲋攸c村與影響因素測度指標的空間關系。

(三)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9—2022年公布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名錄中江蘇省入選的44個鄉村、2020—2022年公布的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名錄的87個鄉村,共計131個重點村作為樣本。重點村的經緯度來自百度坐標API拾取工具;高程數據來自地理空間數據云;高速公路、水系數據來自OSM地圖(Open Street Map);其他相關數據來自江蘇省統計年鑒。

三、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特征

(一)空間分布類型特征

省域尺度下,重點村的最鄰近指數R=0.8608,R<1,說明空間分布較不均勻,存在一定的集聚分布現象;三大區域尺度下,蘇北、蘇中、蘇南重點村的最近鄰指數R均小于1,說明各區域的重點村的空間分布較不均衡,為凝聚型分布態勢;市域尺度下,除常州市、南通市、蘇州市、宿遷市、徐州市、鎮江市的平均最近鄰指數R>1,表現為離散型分布特征,其余7個地級市重點村的平均最近鄰指數R< 1,表明重點村呈凝聚型分布。

(二)空間分布結構特征

省域尺度下,重點村的空間核密度分布為“南密北疏”“主核心—次核心—邊緣型”的分布特征,長江以南地區以大范圍片狀分布為主,長江以北以零星分散的點狀居多,呈“U”型分布。三大區域尺度下,重點村的高密度核心區主要分布于蘇南、蘇中地區,以南京、鎮江、常州、無錫等為核級,向外延伸至泰州、蘇州、揚州等城市,低密度區集中于蘇北地區,除宿遷市,大部分為邊緣型分布。此外,蘇中、蘇南重點村的分布密度和集聚效應明顯高于蘇北地區,蘇南呈“T”型分布,蘇中由于市場資源和消費需求向蘇南地區集中,出現“低谷效應”,呈“K”型分布。市域尺度上,重點村多位于文化遺產較豐富,及資源稟賦、區位交通等環境條件相對較好的南京、無錫、揚州、常州、蘇州等,這些城市與安徽省、浙江省相鄰,成為其主要的鄉村旅游目的地,鎮江、泰州、鹽城、宿遷則因旅游景區、歷史文化遺產較豐富。在城市內部,重點村以旅游景區、經濟中心、主干路網為核心向周邊延伸,呈點狀分布。

(三)空間分布均衡度特征

1.空間集中度。省域尺度下,重點村的實際地理集中度指數大于理論地理集中指數,但差值較小,說明江蘇省重點村的空間分布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三大區域尺度下,蘇北、蘇中、蘇南實際地理集中指數均高于理論地理集中指數,表明各區域重點村的空間分布呈集聚態勢,其中,蘇北、蘇中的地理集中程度相較于蘇南,集中性較低;市域尺度下,各地級市的實際地理集中指數大于理論地理集中指數,表明各地級市重點村的空間分布為集聚分布,其中,常州市、淮安市、連云港市、南京市、徐州市、鹽城市、鎮江市的實際地理集中指數與理論地理集中指數的差值較大,表明這些城市的重點村的集中化程度較高。

2.空間均衡度。江蘇省各尺度的重點村分布類型均為集聚型分布,需進一步定量描述均衡程度。省域尺度下,重點村C=0.0101,表明集聚程度高,內部不均衡分布。三大區域尺度下,蘇南、蘇北的均衡度值C< 0.01,表明相較于蘇中,蘇南、蘇北的內部分布更集中、均勻。在市域尺度下,宿遷市、泰州市、揚州市、蘇州市、無錫市的內部均衡度C< 0.2,表明其重點村在其下轄的縣區內分布極不均勻,存在高度集中分布區,淮安市、連云港市的內部均衡度 C>0.5,表明相較于其余地級市,其下轄縣區內的重點村分布更均勻。

四、影響因素分析

(一)旅游資源稟賦

鄉村旅游的產業規模受旅游資源的富集程度和等級的制約。參考我國現行的旅游資源評價與管理標準,以2A級以上旅游景區數量、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為指標,計算旅游資源稟賦與重點村的地理聯系率。截至2022年底,江蘇省共有2A級及以上景區600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26個。據測算,景區數量—地理聯系率L1=99.89,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聯系率L2=99.84,表明旅游資源稟賦與重點村的聯系極為緊密。此外,2A級以上旅游景區數量、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的高占比區與重點村的高密度區基本重合,說明旅游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對重點村的分布有顯著作用。

(二)社會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自然、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程度。以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具有消費意愿且具備購買能力群體的消費水平,人均GDP—地理聯系率L3=99.91、人均可支配收入—地理聯系率L4=99.93,表明居民出游能力與重點村分布的關系非常緊密,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為重點村開展旅游開發及經濟建設的資金就越充足。此外,運用GDP測度當地經濟實力,得到GDP—地理聯系率L5=99.97,說明經濟發展水平與重點村之間的關系也極為緊密,城市經濟水平越高,為重點村提供的資金、政策扶持更優厚。此外,經濟發達區與重點村高密度區基本重疊,說明重點村依靠經濟水平帶動鄉村旅游發展,鄉村旅游為重點村提供物質生產資料。

(三)地形地貌

豐富的水系和平緩的地勢是生態景觀形成和生產生活的重要保障。江蘇省重點村平均海拔為19.5038m,最低海拔5m,最高海拔127m,高差超122m,其中,64.89%的重點村在海拔在15m以下;30.53%的重點村在海拔16m~50m;海拔在50m以上的重點村僅7個。此外,以1 km為緩沖單位,選取0~11 km內11個節點,對江蘇省水系進行緩沖、疊置分析。從整體分布趨勢來看,河流1km緩沖區內分布55%重點村,蘇北、蘇中、蘇南1km緩沖距離內分別分布44.19%、49.06%、77.14%的重點村,河流5km緩沖區分布內近90%的重點村,具有親水特征的重點村充分發揮了生態優勢;從整體變化趨勢看,1km~3km緩沖距離內重點村數量增速穩定上升,4km~5km緩沖距離內增速出現斷崖式下降,6km緩沖距離內又出現小幅度上升,表明該距離內的鄉村降低了水源的需求量,實現河流與陸地的平衡發展。以上分析表明,河距和平原面積對重點村的空間分布具有重要正向作用,對重點村的生產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四)交通區位

交通通達度直接影響著鄉村旅游村落的游客重游率,高速公路是銜接客源市場與重點村的重要橋梁。以5 km為緩沖單位,選取0~40 km內8個節點,對高速公路進行緩沖、疊置分析。從整體分布趨勢來看,90%以上重點村位于高速公路緩沖區20km,100%的重點村位于蘇北40km緩沖距離內、蘇中25km緩沖距離內、蘇南20m緩沖距離內;從整體變化趨勢看,1km~5km緩沖距離內重點村數量增速達最大值,并隨距離增加而下降,表明交通可達性對重點村的空間分布具有顯著的作用。此外,重點村空間分布集聚分布區與高速公路網絡密集區基本重合,距離交通干線較遠的地區鄉村旅游重點村數量顯著降低,說明重點村對交通條件和區位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高通達度的交通網絡可有效促進鄉村旅游重點村發展。

(五)客源市場

由于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的旅游意愿大幅增長,重點村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以常住人口指標測度潛在客源量,得到常住人口—地理聯系率L6=99.8776,說明二者關聯性極強。為探索客源市場對重點村分布的影響程度,將江蘇省13個地級市、95個縣區分別設為一、二級客源地,分別以10km、5 km為緩沖單位,進行緩沖、疊置分析。從整體分布趨勢來看,90%的重點村分布于一、二級客源地70km、25km緩沖區距離內;從整體變化趨勢看,一、二級客源地在10km~20km、5km~10km緩沖距離內重點村增加值分別達到了520%、560%,并隨距離的增加逐步下降。此外,96.18%的重點村位于一級客源地70km的緩沖距離,91.18%的重點村位于二級客源地25km的緩沖距離,說明重點村可發揮地緣優勢,開發二級客源市場。研究還發現,蘇北東部仍未有鄉村入選,可深入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參與重點村評選,激發蘇北地區一二級客源市場活力。

(六)地方政策

鄉村旅游重點村是鄉村振興的政策產物,直接影響重點村的空間布局。江蘇省鄉村旅游歷經了單一化到精細化的發展階段,2015年,江蘇省施行《鄉村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成為鄉村旅游集聚建設的先行示范區;2017年,實施鄉村旅游升級工程,建立“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的產品服務體系,江蘇省邁入優質提升階段;2019年,江蘇省開始遴選第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推出集休閑度假、農事體驗、鄉土文化等類型多樣、產品豐富的鄉村旅游線路,鄉村旅游呈現品質化、特色化、集聚化、融合化發展趨勢;2020年,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江蘇省推出 “水韻江蘇·美好鄉村”精品旅游線路,促進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產業振興。重點村集中于政策基礎良好的蘇中、蘇南,其集聚效應進一步增強了農業、手工、文創等產業的融合度,說明地方政策傾斜對重點村發展有較大影響。

五、結論與建議

(一)主要結論

1.從空間分布特征上看,在省域尺度下,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表現為凝聚型分布態勢,且集聚態勢由東向西、由南向北遞減。三大區域尺度下,蘇北、蘇中、蘇南重點村的空間分布呈現出凝聚型分布特征,而在市域尺度下,除常州市、南通市、蘇州市、宿遷市、徐州市、鎮江市,其余7個地級市的重點村的空間分布均呈現出集聚分布特征。

2.從空間密度特征上看,江蘇省重點村的空間分異的核密度差異較明顯。在省域尺度下,密度值高的地區多為長江以南區域,大體呈“U”型分布態勢。在三大區域尺度下,高密度值區分布于蘇南、蘇中地區,分別呈“T”“K”型分布態勢,蘇北則為雙核分布態勢。在市域尺度下,位于高密度核心區的南京、無錫、揚州、常州、蘇州、鎮江、泰州、鹽城、宿遷等城市均呈現出以旅游景區、經濟中心、主干路網為核心向周邊延伸的片狀分布態勢。

3.從空間均衡特征上看,江蘇省重點村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間分布均存在一定集中態勢,區域及地級市內部均呈現出不均衡分布的特征。從三大區域尺度來看,蘇南地區重點村分布的集中程度最高,蘇北的內部均衡度最高。從市域尺度來看,常州市、淮安市、連云港市、南京市、徐州市、鹽城市、鎮江市等城市的重點村分布集中程度高,而宿遷市、泰州市、揚州市、蘇州市、無錫市等城市的內部存在極不均勻分布的現象。

4.旅游資源稟賦、社會經濟、地形地貌、區位交通、客源市場、地方政策等因素與江蘇省重點村的空間關聯程度十分緊密,是影響重點村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可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江蘇省重點村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間分布均呈現出親景、傍水、沿路、繞城等特征。

(二)建議

1.激發極化效應,推動集聚發展。

蘇南是江蘇省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區域,與蘇中接壤,二者相互供給旅游資源和消費市場,促進了蘇中鄉村旅游重點村向好發展,蘇北由于與高密度區相距較遠,且宿遷市、連云港市、徐州市的“三足鼎立”的影響范圍較小,難以借助“輻射效應”,因此,蘇北地區可通過大力實施鄉村旅游重點村遴選工作,鼓勵村落積極參與評選,并給予參選村落相應的資金、政策支持,形成鄉村旅游重點村集聚區,加速極化效應的形成,帶動周邊村落煥發生機、融合發展。

2.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均衡發展。

江蘇省重點村在空間分布上呈現集聚現象,主要集中于西南部,并由南至北遞減,省域、三大區域及市域內部分布極不均衡,因此,依據區域平衡發展的布局原則,未來鄉村旅游重點村應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旅游資源條件,促進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的互促互動,將開發進度由高密度區逐步過渡至低密度區,形成“雁型”梯度分布格局,促進多尺度范圍的鄉村旅游重點村均衡發展。

3.優化要素配置,提升發展水平。

江蘇省重點村空間分布格局形成受到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促進鄉村旅游重點村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旅游資源稟賦、社會經濟、地形地貌、區位交通、客源市場、地方政策等因素的通力并行,實現資源有效配置。江蘇省應進一步挖掘鄉村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的保護性開發,實現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的均衡發展;以鄉村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鄉村旅游發展為手段,促進鄉村振興,增加村民收入;加強水路、陸路交通網絡建設,打通鄉村旅游的“最后一公里”;營造良好的鄉村旅游環境,促進三大區域、地市之間,優勢要素合理流動,促進共同發展;加強地區合作,刺激鄉村旅游市場需求,擴大鄉村旅游消費市場;完善建設鄉村旅游重點村的政策體系,為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發展提供資金、政策支撐。

參考文獻:

[1]朱媛媛,周笑琦,陳四云,等.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空間分布與影響因素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54(05):874-881+912.

[2]王秀偉,李曉軍.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空間特征與影響因素[J].地理學報,2022,77(04):900-917.

[3]羅麗,覃建雄,楊建春.西南地區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及結構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2,43(12):260-269.

[4]Lindberg K,Johnson L R,Berrens P R.Contingent Valu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 Tests of Scope and Mode Stabilit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997,22(1):44-60.

[5]Díaz H L R,Seweryn Z.Community-based tourism, social capital, and governance of post-conflict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the case of Minca,Sierra Nevada de Santa Marta,Colombia[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22,43.

[6]Beeton S.Rural tourism in Australia —has the gaze altered?Tracking rural images through film and tourism promo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4,6(3):125-135.

[7]Regional Disparity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Economy[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1,21(06):715-722.

[8]馬斌斌,陳興鵬,馬凱凱,等.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類型結構及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20,40(07):190-199.

[9]何昭麗,劉婧,王松茂.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 42(05):88-93.

[10]田彩云,管祥泰,田惠文.黃河流域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旅游學刊,2023,38(08):32-44.

[11]呂麗,胡靜,田小波,等.武漢市鄉村旅游空間集聚演化格局及影響因素[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2,31(06):1234-1248.

[12]錢惠新.江蘇鄉村旅游產業空間相關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04):209-215.

[13]魯慶堯,朱長寧.鄉村旅游競爭力分析及提升路徑研究——以江蘇為例[J].稅務與經濟,2022(05):101-107.

[14]李濤,朱鶴,王釗,等.蘇南鄉村旅游空間集聚特征與結構研究[J].地理研究,2020,39(10):2281-2294.

[15]王志民,謝園方.蘇南地區農村文化旅游資源價值評估與開發利用[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20):5049-5053.

[16]方葉林,黃震方,李經龍,等.中國特色小鎮的空間分布及其產業特征[J].自然資源學報,2019,34(06):1273-1284.

[17]謝志華,吳必虎.中國資源型景區旅游空間結構研究[J].地理科學,2008,28(06):748-753.

[18]鞏蕭,石惠春,張琪.甘肅省A級旅游景區空間格局演化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7,33(02):219-222+258.

[19]周偉偉,胡春麗,榮培君.秦嶺陜西段鄉村民宿旅游空間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J/OL].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07):1-12.

[20]王耀斌,宋穎,黃珊,等.甘肅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空間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07):240-247.

[21]朱中原,王蓉,胡靜,等.江西省鄉村休閑旅游地類型劃分與空間格局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0,29(04):824-835.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江蘇省影響因素
江蘇省交通圖
江蘇省政區圖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江蘇省紀委
江蘇省人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