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培養創新人才模式探索與實踐

2024-01-19 06:21汪震鄭晉軍王軍年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4年2期
關鍵詞:協同培養設計與實踐車輛工程

汪震 鄭晉軍 王軍年

收稿日期:2023-04-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3-06-07

作者簡介:汪震,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車輛工程教學;鄭晉軍,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車輛工程教學;王軍年,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車輛工程教學。

基金項目:吉林省高教科研課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開放性創新實驗教學研究”(JGJX2022C6)、“基于PDCA循環的車輛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模式研究”(JGJX2021D27);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大創項目為引線、貫穿認知—理論—設計系列課程的工科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2021XZD019);吉林大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PDCA質量控制循環的實驗教學模式研究”(2021XYB092)

摘? ? 要:文章基于持續改進協同機制,明確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理念,制定創新人才協同培養對策,建立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目標,持續改進教學過程,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建立全面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斷修正、持續改進,最終形成以提升一流創新人才培養能力為目標的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模式,為高等工程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車輛工程;創新人才;協同培養;設計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2-0090-04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傳統汽車產業面臨新的挑戰,行業發展逐漸轉向網聯化、智能化和電動化,以往培養的專業技術人才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問題凸顯出來[1-2]。高等院校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應以產業升級為契機,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基礎,構建與之相匹配的人才培養模式[3]。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培養過程的總和[4]。近年來,國內高校都在新工科建設中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嘗試與探索,但目前從培養模式普遍的運行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諸多共性問題亟待解決。例如,現有培養方案在制定的過程中缺乏站在產業工程實踐與創新發展高度的思考[5];實踐教學仍然圍繞著理論教學的實踐驗證而展開,沒有以產業需求為指導進行創新體系設計[6];教學與科研活動,被畢業生就業率、科研論文的數量與影響因子等“綁架”,未能充分滿足學以致用并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7];教學評價由考分決

定,而非基于實踐能力培養形成的教學效果評估[8];人才培養模式重“教”輕“學”,忽視學生的創造性、主觀能動性和自身潛能的發展,未能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創新能力培養[9];教學資源相對滯后,人才培養目標不明晰,學院各項制度與政策改革力度不足等。鑒于此,文章以吉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為例,以持續改進協同機制為導向,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實踐過程進行思考,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革與探索,力求打造多角度、全方位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二、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理念

及對策

(一)創新人才協同培養理念

隨著人工智能、通信、新能源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企業對車輛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專業課程內容急需調整,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文章立足《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遵循專業人才協同培養機制,深入研究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素養協同養成機制,提出吉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理念與思路[10-11]。

1.堅持“以設計為主線,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指導思想,根據學科導向和企業人才需求,不斷調整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工程設計在人才培養中的主線作用,教學內容更側重于創新模式下的工程實踐能力、產品設計能力及實驗測試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2.從培養能夠解決實際復雜工程問題的應用型人才

的定位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構建相對獨立的課程體系群,形成綜合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3.以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為導向,從深度、廣度和多渠道3個維度,探明以學科專業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等項目互融為內核的培養手段,建立跨學科、跨專業、跨學院的創新人才培育基地,形成研創并舉的創新能力培養鏈條。

(二)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對策

針對吉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提出如下對策:探索形成社會、學校、學院、專業“四縱”,以及思政、學工、教務、教師“四橫”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責任共同體,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責任制度”,并明確人才素養培養目標、人才素養畢業要求和教學資源要素標準要求全部達成協同評價與持續改進的責任機構、責任人、評價周期、工作要求與工作程序等。

三、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模式

設計

(一)人才素養培養目標與持續改進協同機制

以“人才培養定位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矛盾”為出發點,設計人才素養培養達成評價與持續改進協同機制(圖1)。第一,結合實際,制定具有人文、科學、工程與創新內涵的人才素養要求,其映射為培養目標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培養相關聯的畢業要求;第二,設置支持畢業要求達成的人文社會科學、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與實踐環節類課程;第三,畢業生畢業5年后達成預期培養目標;第四,人才素養培養達成內部與外部評價相協同;第五,人才素養要求和教學環節改進控制相協同,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

(二)人才素養畢業要求與持續改進協同機制

第一,結合專業實際,關聯畢業要求達成,設計課程體系、教學大綱、教學過程與課程考核等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要求;第二,設置人文社會科學、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基礎類課程,以支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培養;第三,以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形成性培養為原則,設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確定考試方式和畢業要求達成評價方法;第四,實施課堂、研討、實踐與自主教學的培養實踐;第五,協同主要教學環節質量要求、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大綱設計與教學過程實施改進控制,持續提升教學過程質量[12-14]。

(三)教學資源要素標準與持續改進協同機制

為解決教學資源要素配置與教學需要之間的矛盾,設計教學資源要素標準要求達成與持續改進協同機制。第一,結合專業實際,關聯畢業要求達成,制定教學資源要素配置標準要求;第二,通過高等教育專業教學資源要素協同配置,支持畢業要求達成;第三,教學資源要素支持畢業要求達成;第四,協同教學資源要素配置及其標準要求的改進控制,持續完善教學資源要素配置(圖2)。

四、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模式

實踐

(一)合理制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

吉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是面向車輛工程領域培養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應考慮內外部需求和辦學條件,適應高校發展和人才培養定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適應汽車行業人才需求。培養模式的建立應面向本專業“學生畢業要求達成”,開展學習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心理輔導等,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基于產出導向教育理念,堅持“思想引領、學業優先”,建立并持續完善以“過程指導、全員培養、形成評價”為特色的培養模式。

吉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科學實施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教務處、學生工作辦公室、專業(汽車工程系)及教師各司其職,協同設計推進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的教學大綱設計與達成評價(圖3)。

圍繞協同培養的教育模式,對培養目標的合理性進行定期評價。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負責制定《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培養方案評價機制》,以保障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持續改進;教務部門負責對在校生、教師等開展人才素養要求合理性內部問卷調查、數據統計與分析評價;學工部門負責對畢業生、用人單位等開展人才素養要求合理性外部問卷調查、數據統計與分析評價;汽車工程系負責結合評價結果與專業實際,合理制定創新人才素養要求。創新人才素養要求評價與改進措施實踐應用,如表1所示。

吉林大學教務部門負責制定主要教學環節質量要求,以及構建課程體系定期評價修訂機制、課程大綱制定審查機制、課程教學過程監督檢查機制、課程目標考核方式和內容監督審查機制,以保障對教學過程實施科學監督;車輛工程專業負責協調人文社會科學、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工程實踐與畢業論文類課程的相關學院、實驗室和教師,以支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素養培養為原則,協同設計推進創新人才素養培養的教學大綱與達成評價,實踐創新人才素養培養教學過程質量持續改進。表2為創新人才素養培養教學過程實施的課程案例。

(二)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車輛工程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與實踐,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教務部門負責制定主要教學環節質量要求,以及構建課程體系定期評價修訂機制、課程大綱制定審查機制;負責對課程教學過程與課程目標考核方式進行審查,以保障對教學過程實施科學監督。專業課教師根據培養目標確定面向成果導向的畢業要求,根據畢業要求確定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要求,以“支持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培養為原則,協同推進創新人才素養培養的教學大綱設計與達成評價。教學過程管理具體流程如圖4所示。

五、協同培養創新人才模式成效與評價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發展以“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與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優質教育。近年來,吉林大學遵循這一指導思想,通過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模式設計與實踐,取得顯著成果。

1.提出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素養要求,建立面向人才素養培養目標與持續改進、人才素養畢業要求與持續改進,以及教學資源要素標準與持續改進的車輛工程專業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機制,設計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模式。

2.車輛工程專業建設取得豐碩成果。2004年獲建985工程第一層次“汽車工程科技創新平臺”;2009年獲批國

家特色專業;2010年獲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2012年在全國率先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8年獲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2019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捌囆凶叩乃囆g”獲評2017年度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汽車設計”獲批2019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3.構建學生科技創新體系,在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方面取得突出成績。自2007年以來,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每年支持和組織學生自行設計、開發、制造一系列賽車作品,并參與各類高水平競賽,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意識,提升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形成新工科協同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模式,并取得“五年四冠軍”的驕人成績。

六、結束語

吉林大學通過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模式的設計與實踐,以提高一流創新人才培養能力為目標,形成并不斷完善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模式。實踐表明:在創新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模式下,遵循人才素養協同培養機制,能夠實現創新人才素養要求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創新人才素養培養達成畢業要求,以及教學資源要素滿足支持教學要求等評價,實現創新人才素養培養要求、創新人才素養培養教學過程質量與教學資源要素配置協同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 鄭慶華.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引領創建“新工科”教育

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17(12):8-12.

[2]? 米承繼,余江鴻,湯迎紅,等.新工科背景下建立創新

創業教育中心促進機械應用型人才雙創能力提升

的研究與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18(24):241-242.

[3]? 魏曉旭,彭輔明,劉志恩.車輛類專業國際化協同創

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1

(2):85-88.

[4]? 岳峰麗,陳克,董浩存,等.協同創新模式下車輛工程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J].大學教育,2016

(7):136-137.

[5]? 董雪峰,王明艷,賀素霞.基于CDIO模式的工科應

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黃河科技學院學

報,2019(5):98-103.

[6]? 孫柏璋.轉型發展視閥(域)下福建高校產業學院改

革試點研究[J].教育評論,2018(7):20.

[7]? 張瑾.高校創新人才戰略理論與實踐:評《高校創新

人才戰略選擇》[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9,35(2):

123.

[8]? 王雪潔,黃素芬,王國雄.新工科視域下自動化專業

創新人才“423”協同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

教學刊,2021(8):32-35.

[9]? 李佳,柴勇.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本科實踐教學研

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4):153-154.

[10]? 高書國.向中國教育現代化二〇三五奮進[J].人民

教育,2019(5):1.

[11]? 鄭永和,楊宣洋,謝涌,等.我國拔尖創新人才的選

拔與培養:基于教育實踐的多案例循證研究[J].中

國科學院院刊,2022,37(9):1311-1319.

[12]? 王章豹,張寶.培養新工科人才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能力的探討[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9,35(6):

74-85;111.

[13]? 劉艷雄,韓愛國,宋燕利.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跨學科

的“汽車制造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

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76(3):70-71.

[14]? 龍躍凌,李麗娟,朱江,等.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

導向的土木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

高教學刊,2021,7(15):47-50.

■ 編輯∕丁俊玲

猜你喜歡
協同培養設計與實踐車輛工程
中專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與實踐
車輛工程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之實驗室開放探討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車輛工程專業企業培養方案研究
高校理科專業協同培養通用技術師資人才的研究
本科生導師制在應用型高校車輛工程專業初探
獨立院校車輛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創新型女性人才的協同培養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