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州半蘇式錢會研究

2024-01-19 05:21
黃山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會友徽州

殷 朗

(蚌埠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蚌埠 233030)

“錢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金融形式之一,它隨著貧富分化出現,人際間互助關系遞升和商品交換的產生而產生,并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1]。因其襄助之意且利率較低,同時又靈活方便,所以在鄉族社會中存在較為普遍,體現著鄉鄰互幫互助、互惠互利的精神,也有著對抗高利盤削之意,可以說是一種立意良好的民間經濟行為。學界對錢會的組織形式、類型、特點、功能等都進行了不少研究①。收會是錢會運行過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環節,已有的研究大都是按照收會或得會方式對錢會進行分類,主要的錢會類型有獨會、輪會、搖會、標會等。一般情況下,錢會的會額是固定的,至少不會產生特別大的變動。半蘇式錢會(以下簡稱半蘇會)是一種較為特殊類型的輪會。半蘇會運行到一定階段,會額變為原定會額的一半左右,之后繼續按照這個半數的會額運行下去。

一、半蘇會的概念與會書

半蘇會是特定稱呼的一種錢會類型,其最大特點就是在行會至第四期或第五期之后,出現了會額突然減半的情況。導致其出現會額減半的原因是:只有前三期或前四期的得會人是每年一直出錢直到結束,剩下的會友是只有在前三期或前四期出錢,這就導致只有前三個或前四個會友得到了正常會額,而剩下的會友得到的會額是由前三個會友或前四個會友共出的,為會額的一半左右。

關于這類錢會的稱呼,各地可能有不同,徽州婺源發現的一份文書中,明確寫到了“半蘇會書”。下面以《秋口鎮油嶺村民國九年俞楨三半蘇會書》[2]為例來分析半蘇會的情況。

半蘇會書行

英洋一百元半蘇會引:

蓋以會者通財之義,財緣義起緩急,皆可相依義以財生酌劑,必未至當。茲荷友誼,玉成一會,名曰半蘇。其會須集十人,先定次第,周年一轉。首、二、三會,眾友各照名次參差,共付英洋一百元正之數,交得會人領。得會者應付到底,得半會者三會以后分毫不應,□□全化半,以半得會,本利均前后合一矣。立此會書,各執一本存照。

會友芳名:

首會俞楨三 二會俞榮法、程紹庭 三會俞漢文

四會俞玉田 五會俞灶弟

六會石德高 七會程先海 八會俞□□、程紹庭

九會俞漢文 末會俞楨三

各應首會:

二會:付出英洋十六元六角六分六厘。

三會:付出英洋十五元二角八分正。

四會:付出英洋十三元八角九分正。

五會:付出英洋十二元五角。

六會:付出英洋十一元一角二分。

七會:付出英洋九元七角二分。

八會:付出英洋六元九角四分。

九會:付出英洋六元九角四分二厘。

末會:付出英洋六元九角四分二厘。

共成英洋一百元正交首會得。

各應二會:

首會:付出英洋十六元六角六分六厘。

三會:付出英洋十五元二角八分正。

四會:付出英洋十三元八角九分正。

五會:付出英洋十二元五角。

六會:付出英洋十一元一角二分。

七會:付出英洋九元七角二分。

八會:付出英洋六元九角四分。

九會:付出英洋六元九角四分二厘。

末會:付出英洋六元九角四分二厘。

共成英洋一百元正交二會得。

各應三會:

首會:付出英洋十六元六角六分六厘。

二會:付出英洋十六元六角六分六厘。

四會:付出英洋十三元六角正。

五會:付出英洋十二元二角五分。

六會:付出英洋十元零八角四分二厘。

七會:付出英洋九元四角五分(二厘)。

八會:付出英洋六元八角四分。

九會:付出英洋六元八角四分二厘。

末會:付出英洋六元八角四分二厘。

共成英洋一百元正交三會得。

三會以后,首、二、三會每年各付出英洋十六元六角

六分六厘,共英洋五十元正,照次第交得會者得。

會期迭年八月二十日敘。

會銀通用英洋錢價照市。

會書會終之日不作行用。

民國庚申年八月二十日立

此會為標準的半蘇會。前三期,眾會友各照名次參差,共出100元交付當期得會人。第四期時,只有首會至三會每人出16.666 元,共50 元,為會額的一半。此后一直到末期,得會人在變化,而收到的錢數目不變,且都是前三會共出的50元。

標準的半蘇會會額會在某期減半,但是還有一種是在第五期會額變為額定值的55%,這類徽州錢會文書目前發現的有8份,如《秋口鎮畢家坑民國十四年孫養生立會書》[2]。

蓋聞裒多益寡,鄰里有恤之仁,酌盈劑虛,朋友有通財之義。茲因正不,爰承諸友敘成一會,共洋一百兩。遞定于期十一月廿日之期,先期五日到各宅通知照會書備洋,屆期交納,不得延欠。其會洋找尾悉照市價扣算,倘有別項往來,不得在會內抵算。會終之日,會書不繳,不作行用。

首會養生:乙丑收洋一百元,遞年交出洋十四元五角。

二會旺青:丙寅收洋一百元,遞年交出洋十四元五角。

三會養成:丁卯收洋一百元,遞年交出洋十三元五角。

四會祀和:戊辰收洋一百元,遞年交出洋十二元五角。

五會灶昌:己巳收洋五十五元,乙、丙、丁、戊四年交出洋十一元五角。

六會灶鳳:庚午年收洋五十五元,乙、丙、丁、戊四年交出洋十元五角。

七會金能:辛未收洋五十五元,乙、丙、丁、戊四年交出洋九元五角。

八會煥文:壬申收洋五十五元,乙、丙、丁、戊四年交出洋八元五角。

九會春如:癸酉收洋五十五元,乙、丙、丁、戊四年交出洋七元五角。

十會禮和、旺青:甲戌收洋五十五元,乙、丙、丁、戊四年交出洋六元五角。

末會養成:乙亥收洋五十五元,乙、丙、丁、戊四年交出洋五元五角。

民國十四年乙丑十一月廿日 立會書人孫養生

此會會額為100 元。首期至四期各會友共出100 元,交付當期得會人。從第五期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會金變為55 元,這55 元來自首會的14.5元、二會的14.5 元、三會的13.5 元和四會的12.5 元。整個錢會運行過程中,五會至末會是只在前四期要出規定的錢數,第五期及之后無須再付。第五期及之后都是只有首會至四會出錢,錢數共為55 元,為額定會額的55%。

錢會的類型多種多樣,會友數和會股數也各不相同。從收集到的徽州半蘇會會書來看,標準的半蘇會是10 人會,即會首加9 個會友。這是因為半蘇會這種會額減半的機制需要對資金有精準的計算,對各會友出多少、什么時候出、什么時候不出等問題都有著具體要求,只有正好10個人才能滿足這種設計要求。當然,10 人會也確實是徽州錢會中最常見的一種。

二、半蘇會的運行機制分析

從收集到的會書來看,半蘇會又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標準型,會股一般為10股,在第四期會金正好變為規定會額的一半;第二類是非標準型,會股一般為11 股,在第五期會金變為55%。非標準型半蘇會中會額也有所變化,又可以分為兩小類:一類是前四期會額固定,如孫養生所立之會;第二類是前四期會金呈現“堆積”增長,如《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十月戴君元立會書》所立之會[2]1888。

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十月念日立書人首戴君元訂會書

蓋聞裒多益寡,鄰里有恤之仁,酌盈劑虛,親友有通財之義。今因正用,爰承諸友厚誼,集成一會,共計大洋二百元正。迭年會期定于十月念日,先期三日首會至各宅通知照會書預備現洋屆期交出,所是找尾照時價算,各友別項往來,不得在會抵扣。會終之日,書不作行用,恐口無憑,立此會書存照。

各友芳名列左:

首會君元:遞年交出洋念九元正,癸酉年收洋二百元正。

二會春娥:遞年交出洋念九元正,甲戌年收洋二百元正。

三會長大、社意:遞年交出洋念七元正,乙亥年收洋二百〇二元正。

四會和村金壽、先仂:遞年交出洋念五元正,丙子年收洋二百〇四元正。

五會俞光進:癸、甲、乙、丙每年交出洋念三元正,丁丑年得一百十元正。

六會汪和女:癸、甲、乙、丙每年交出洋念一元正,戊寅年得一百十元正。

七會兆女:癸、甲、乙、丙每年交出洋十九元正,己卯年得一百十元正。

八會勝蘭:癸、甲、乙、丙每年交出洋十七元正,庚辰年得一百十元正。

九會金娥:癸、甲、乙、丙每年交出洋十五元正,辛巳年得一百十元正。

十會麻帝:癸、甲、乙、丙每年交出洋十三元正,壬午年得一百十元正。

末會助家、愛愪:癸、甲、乙、丙每年交出洋十一元正,癸未年得一百十元正。

標準型半蘇會的運行如下:首期,各會友按照規定比例共湊成一定數目付首會收領;第二期,首會與除二會之外的剩余會友按照相同比例出同樣數目交付二會得;第三期,首會、二會與除三會之外的剩余會友繼續按照約定比例出錢給三會。這個出錢的比例,最常見的是14.5%—15.5%,如果會額是100元,10個會友就按照14.5元—15.5元共成100元。也有不嚴格按照這個比例來的,但是不管怎么變,都是共成額定數目。到了第四期,只有首會至三會平均地出錢,共出前三期數目的一半,交給四會。從第四期到末期,也是按照這個規律,只有前三會出錢,交給當期應得之人。

非標準型半蘇會會金在第五期變為額定會額的55%。從第五期到最后一期都是由首會至四會共出約定會額的55%,其他人不需要出錢。但是在前四期,又分為兩種情況。以會額100元的會為例,分別介紹這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前四期會金不變,一直就是約定會額,也就是前四期是“平金式”。以會額100 元的會為例,首期是由二會出14.5 元、三會出13.5 元、四會出12.5 元、五會出11.5 元……一直到末會出5.5 元。到了第二期,由首會出14.5 元,三會至末會出的錢數與首期相同。第三期,則是首會出13.5 元,二會出14.5 元,四會至末會出的錢數與首期相同。第四期,首會出12.5 元,二會出14.5 元,三會出13.5 元,五會至末會出的錢數與首期相同??偨Y來說,就是首會在自己收到錢后的每期,其實是替當期得會人出其該出的數目。在第二期至第四期,首會出的錢是等差遞減的,實際上就是“平金式輪會”(以下簡稱平金會)②的運行規則。

第二種是前四期會金呈現“堆積式”增長,每期增長額為會額的1%。會金出現增長的原因是:首會不再代替當期得會人出錢,而是每期都是固定的14.5 元。首期,從二會出的14.5 元到末會的5.5 元,共成100 元。第二期,還是14.5 元、13.5 元……依次相加,共100 元,只不過二會不出,由首會出這14.5元。到第三期,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這時首會和二會都出14.5 元,三會得錢不出,四會及后面會友其他人不變,會金就增加為101 元。第四期,首會、二會都出14.5 元,三會出13.5 元,四會得錢不出,五會出11.5 元,其他人照舊,共成102 元。實際上,這里說的是堆積式輪會(以下簡稱堆積會)③的一種情況,也就是得會人本期不需要出錢。但還有一種,是本期得會人自己也需要出錢,不過運行機制都一樣,只是這時候收到的錢是減去自己出的那部分的實得會額。不是所有徽州錢會會書中都會寫清楚“收會人本期是否需要再出”,有些無法判定,并且不管收會人自己出不出,實際所得都是一樣的,故在此不再贅述。

半蘇會不僅僅局限于徽州地區,從文獻資料看,它同其他類型的錢會一樣,分布在全國廣大的地區,影響十分廣泛。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收集編纂的《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中第十三章關于湖北省債權習慣的部分也記載了按照這種方法運行的輪會,其描述為:

五峰邀會習慣,由起會人邀集相契十人,設席起會,命曰“縮截半錢會”。其法,由所邀十人共同出資,湊給起會人使用,而起會人則各給會單一紙,分交所邀之十人收執。例如,起會錢百串,頭會人應出錢十四串五百文,二會人至末會人挨次遞減一串,合共湊成一百串文,交與起會人收用。至第二年,復邀集原人到場,又由起會人與二會至末會人共同湊錢一百串,改歸頭會人收用。至第三年,由依樣由起會人、頭會人及三會至末會人湊錢百串,改歸二會人收用。從第四年起,則由起會人及頭、二會人共還三會至末會人錢各五十串,限定十月一輪,或對年一輪,挨次還清。[3]

民國時期湖北這種“縮截半錢會”,相當于11股的標準型半蘇會,前三期如同輪會,從第四期起,每期由前三次收會人出資共50串,分別償還給沒有收會的人。

三、半蘇會與其他類型錢會的比較

半蘇會的制度設計結合了輪會和獨會的特色。從輪會的角度看,半蘇會在會額減半之前,各會股有收有支,基本上和輪會沒有什么區別。從獨會的角度看,會額減半之后的運行基本上遵循獨會的模式,收會者不用交錢。如果對半蘇會再進一步深化分析,發現在減半之前的運行雖然遵循輪會的模式,但會額有變和不變兩種,會額固定不變的,相當于輪會中的平金會;會額遞增的,相當于堆積會。

徽州錢會的類型非常多,不同的人數、資金規模、收會形式等組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千變萬化的,但其中最核心的是會資的收與支,簡單說,如何收錢和交錢才是參會人最關注的。不管人數多少、資金規模多大、收會方式如何,只要把握住會資的收支就能厘清各種類型錢會的區別。根據收會方式,錢會可以分為獨會、輪會和標會。獨會是只有一個人收會,每年加利息付給若干股東,直到還清規定數額。輪會是參加錢會的各個會友按照次序輪流收會,次序提前商量決定好,或臨時搖骰決定。有研究者把搖會單獨作為錢會類型的一種,但搖骰子只是確定收會次序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搖會的收會次序是由當場臨時搖骰子來決定的,其實質也是輪流收會,應歸為輪會一類。標會這種形式每次的利錢不是規定好的,而是每次由會友通過“投標”決定,誰給的高就由誰收會,有的地方也稱之為拔會。在目前收集的徽州錢會會書中,還未見到標會這種類型,主要是獨會和輪會兩種類型。具體到輪會,大致分為平金式、堆積式和縮金式三個子類型,但這三類特別是縮金式中,會式上又有許多細節上的不同。如余利補貼是縮金式中常見的一種做法,僅補貼模式就有很多種。

半蘇會究竟應該歸為哪一類,似乎很難確定。但半蘇會這種模式與其他錢會相比,在會友出資上表現出很大的靈活性。首先是擴大了參會者的范圍。部分資金不多的人也能夠參與錢會,有錢的就當前幾期得會人,出得多收得也多;沒錢的只是收得晚,但可以不用出那么多錢。

其次是在風險控制上做到了優化。錢會都是有一定的風險,如何保證順利運轉而完成一個周期,是參會者最關心的。半蘇會中資金規模減半的設計應該也是針對風險的,部分會友只需要前幾期出錢,會額減半后大部分會友不需要出資了,防止后期有會友因無力承擔會資而導致錢會不能正常運轉,非常有效地防范了風險。這使得參會者參會意愿增強,敢于參會。應該說,這是比較適合民間社會需求的一種制度設計,是對其他類型錢會的有效補充。

最后在收益上更為合理。半蘇會使收益為負的人變少,還息利率也沒有變高,反而得益的人變多了。以會額為100 元、會友10 位的平金會、堆積會和半蘇會為例分別進行分析。平金會各會友的收支情況如下表1所示。

表1 平金會收支情況表(單位:元)

此種錢會,首會整個過程下來是收支平衡的,而且還能最先收到錢,對首會來說是很有利的。二會至六會在整個過程中屬于較早拿到錢的人,此后每期逐漸付出錢,整個過程中累計付出的比得到的多。所以他們的角色實際上是“還本付息”,并且要承擔風險。其中,二會第二期拿到100元,累計付出145 元,實際虧損45 元,但他拿錢較早,第一期付出14.5 元,第二期得到100 元,前兩期相當于收到85.5元,后9期每期付出14.5元,一共付出130.5元,相當于9 期償還了45 元的利息,每期還息利率約為5.8%。按照同樣方法計算出:三會每期還息利率約為6%,四會每期還息利率約為5.7%,五會每期還息利率約為4.6%,六會每期還息利率約為2.1%。這么看來,二會是虧錢數最多的人,而三會則是承擔利息最重的人。七會至末會屬于后拿錢的人,但是他們拿到的錢比累計付出的多,他們參與錢會就有了儲蓄的性質,相當于把錢存在里面幾年,最后拿到了利息,錢生出了錢。但他們也承擔了很大的風險,因為前期一直在付出,如果前面的會友沒能如期付錢,可能會遇到前期出了錢后期沒收到錢的情況。其中,七會前六期共付出57 元,后四期付出38元,共付出95 元,第七期收到100 元,其累計收益為5 元,收益率約為5.3%。但是按照此種方法計算并不妥當,第七期之后七會實際上是在拿收到的錢付出,也就是計算收益率時的付出錢數不是95 元,應該以前六期付出的57元為基數計算,其收益率約為8.8%。按照同樣方法算出:八會收益率約為25.2%,九會收益率約為41.7%,十會收益率約為59.8%,末會收益率約為81.8%。

堆積會各會友的收支情況如下表2所示。

表2 堆積會收支情況表(單位:元)

此種會式,首會和二會每期都固定出14.5 元,實收會額都為100 元,其累計收益都是負45 元,但首會先拿到錢,相比二會更劃算一些。首會還息利率約為4.5%,二會還息利率約為5.8%,三會還息利率約為4.7%,四會還息利率約為5.3%,五會還息利率約為3.7%,六會還息利率約為0.4%。所以此會首會和二會是虧錢最多的人,但二會是承擔利息最重的人,首會的利息不及三會、四會重。七會至末會為獲利者,其收益率分別約為17.5%、35.3%、53.3%、73.5%、80%。

半蘇會的收支情況則如表3所示。

表3 半蘇會(前四期“堆積”)收支情況表(單位:元)

此種半蘇會前四會的收益與堆積會并無差別,但是五會至末會都可從此會中獲益,得益者有7人。而堆積會是6 個人收益為負,得益者僅僅有5 人,并且利益更加均衡。

四、結 語

正是因為錢會中有一些獨特的靈活性設計,如半蘇會這種錢會的存在,使得錢會的受眾十分廣泛,民眾都樂此不疲地邀會、集會,不但可以適當解決自己遇到的經濟困難,也體現了鄉族社會的救助色彩。王宗培先生也說過“合會之法,遠勝借貸。集款償還,兩有便利也”[4]。錢會成為社會中的一個重要資金周轉平臺,滿足了民間融資和互助的需求,有利于民間資金的流通,也有利于工商業的持續發展。新中國成立之后,錢會等民間融資活動發展遇冷。對歷史上的徽州錢會進行研究,可以為當今民間融資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

注釋:

①成果主要有:儲建國《論錢會的由來及其性質和特點》(《浙江學刊》,2010年第6期);劉翔《從一張拈錢會約看近代錢會》(《歷史檔案》,2011 年第1 期);胡中生《錢會與近代徽州社會》(《史學月刊》,2006 年第9 期);胡中生《融資與互助:民間錢會功能研究——以徽州為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1期);黃志繁《清至民國徽州錢會性質及規制之演化——基于婺源縣錢會文書的分析》(《中國農史》,2013 年第2 期);俞江《清中期至民國的徽州錢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王玉坤、劉道勝《清至民國時期徽州錢會利率及運作機制考述——基于89 份徽州錢會文書的考察》(《安徽史學》,2017年第4期);熊遠報《在互酬與儲蓄之間——傳統徽州“錢會”的社會經濟學解釋》(《中國經濟史研究》,2017 年第6期)。

②俞江在《清中期至民國的徽州錢會》一文中將會金無伸縮的輪會稱之為“平金式輪會”,其特點就是會金固定不變。

③關于堆積式錢會,王宗培在其專著《中國之合會》里就有提及,并專門研究了這類錢會。賓長初在《清代徽州錢會的計量分析:基于〈徽州文書〉第二輯所收會書的考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4期)、俞江在《清中期至民國的徽州錢會》中亦有論述。

猜你喜歡
會友徽州
“以美會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美育研討會召開
高山仰止處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峽谷
以泉會友,共享東亞文化盛世
徽州春雪
金色徽州
徽州人
徽州綠蔭
松泉琴社:以琴會友 弘揚古琴文化
以茶會友
“葉杯賽”會友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