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態度資源視域下的國家英雄人物形象建構研究

2024-01-19 05:22詹全旺
黃山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物形象態度英雄

莫 年,詹全旺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安徽合肥 230601)

英雄作為民族精神的方向標,始終引領著一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因時間及空間的局限性,英雄人物精神的弘揚及傳播往往只能通過相關新聞話語作用于對象及讀者,從而進一步影響人們的意識形態。這些新聞話語雖然是媒體人基于客觀事件的信息描述,但仍然蘊含著一定的主觀態度,從而對事件主體進行形象塑造及建構,引導讀者按照評價者所期待的方向解讀話語信息,傳遞話語背后的意識形態,進一步弘揚英雄人物精神。

近年來眾多學者對新聞話語展開研究,以挖掘新聞主體背后的意識形態,但外語界從形象建構角度展開研究多是聚焦國家形象,如鄧仁華等就中美新冠肺炎疫情報道中的國家形象建構展開研究[1]。關注新聞主體人物形象建構研究頗少,主要就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展開研究,挖掘作者及相關人物意識形態,以間接影響讀者意識形態及當下主流價值觀,如劉錦暉等對英譯本李清照形象建構進行研究[2]。而國外學者關于形象建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Mordecai Lee 對宣傳片中關于公共關系專業人士熒幕形象的研究[3],大多關注新聞話語下公眾人物典型示范作用及其對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迄今,基于評價理論對新聞話語下建構的平凡真實的英雄人物形象的研究頗少。因此,基于評價理論中的態度系統,對《中國日報》和新華社兩家媒體關于杰出人物榮獲國家最高榮譽的相關報道進行積極話語分析,旨在通過探討相關新聞話語中態度資源的分布情況,探究中國媒體如何積極對外建構國家英雄人物形象,從而弘揚英雄人物精神。

一、理論基礎

評價現象自20 世紀70 年代便引起語言學家廣泛關注,但始終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用以解釋評價現象并揭示評價話語與意識形態之間的聯系。直至20 世紀90 年代末,評價理論被Martin 正式提出,作為語言學界研究語義語篇的重要工具,它一直被用作積極話語分析的最佳范式。該理論由王振華[4]首次公開介紹到國內,其對評價系統所進行的詳細介紹打開了國內學者對評價理論包括理論層面和應用層面的研究大門,其中就評價理論進行綜述研究的學者有劉世鑄[5]、徐玉臣[6]等,又有眾多學者涉獵評價理論子系統的理論研究,如朱永生[7]、唐韌[8]等。但自李戰子[9]就評價理論在話語分析中的應用問題展開研究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聚焦該理論在外語教學、翻譯研究及語篇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因語篇話語對整個社會意識形態影響的日漸深入,近年諸多學者基于評價理論進行語篇分析,主要就政治文獻翻譯、重大事件新聞報道、主題演講及文學著作等進行中英對比研究,或挖掘新聞報道、重要演講中說話人的意識形態,以向不同聽話人傳達相應話語含義;或通過對比分析原作及譯本,嘗試給予譯者在向目的語讀者較為準確地傳遞原作中各人物話語含義及作者意識形態一定啟示。如今媒體是向公眾傳遞信息、影響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媒介,越來越多外語界學者基于評價理論從積極話語分析的角度對新聞話語展開研究。如董丹基于評價理論對十九大報道的積極話語進行分析[10];劉國兵等就“一帶一路”倡議報道中的態度資源進行分析等[11]。

評價理論是在系統功能語言學對人際意義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詞匯語法理論,也是對系統功能語法中人際元功能的補充和擴展[4]。該理論將人際意義的實現方式拓展為態度、級差和介入三個系統,通過這樣三個不同的維度剖析各話語內容,以探究語言使用者如何利用高效話語展現自己就某事某物的態度、觀點和立場。其中態度系統處于整個評價體系的核心,包括以下三個子系統:情感(Affect)、判斷(Judgement)和鑒賞(Appreciation)。情感系統屬于心理學范疇,用以反映語言使用者對人或事件所做出的積極或消極的情感體驗,體現的不僅有現實型情感意義,如高興與不高興、滿意與不滿意等,還體現出一些通常由外物導致的非現實情感意義,如害怕、欲望等。判斷系統屬于道德倫理范疇,指的是語言使用者對人的品性或行為所作的評價,該評價根據不同的依據可分為社會評判和社會約束,社會約束通常指說話人根據當下社會存在的一些法律法規判斷該行為的合理與否,通常又可細分為規范、才干、韌性、妥當、誠實等。鑒賞系統屬于美學范疇,通常是語言使用者依據一定的美學標準對事或物所做的相應評價,如美與丑、白與黑等,具體可細分為反應、構成和價值三個方面。以上所有的態度資源不僅體現正面含義,也包含負面含義。評價理論能挖掘各類話語中的評價資源,體現說話者的觀點及立場,處于其核心部分的態度系統更是進一步體現說話者對人或物的態度和情感。鑒于此,基于評價理論態度系統對相關英雄人物榮獲國家最高榮譽的新聞報道進行積極話語分析,以探究新聞話語中國家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構。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基于評價理論,以《中國日報》和新華社兩家媒體關于杰出人物榮獲國家最高榮譽的相關報道為研究對象,自建小型語料庫,考察中國媒體對外建構的國家英雄人物形象,主要研究以下問題:(1)中國媒體關于杰出人物榮獲國家最高榮譽相關報道中各態度資源分布情況如何;基于態度資源,中國媒體如何對外積極建構國家英雄人物形象。(2)中國媒體對外建構了怎樣的國家英雄人物形象。

(二)研究過程及工具

首先,運用Python 爬蟲工具編寫特定的程序,將主題詞限定為“the Medal of the Republic”和“honorary titl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以爬取《中國日報》及新華社官網上2019年1月到2022 年4 月就國家最高榮譽授予的相關報道的文字信息作為研究語料,如圖1所示。

圖1 提取的文字信息歸檔(語料)

其次,基于從《中國日報》所獲取的56篇報道及新華社的35篇報道,依據篇幅、重復度、內容相關性等進行篩選得到30 篇,共計39842 字符,從而建立兩個小型語料庫,分別是Heroes in China Daily(簡稱HCD)和Heroes in Xihua News(簡稱HXHN)。

最后,采用語料庫標注和統計工具UAM Corpus Tool 3.3 對該語料進行態度資源的分類標注,分析統計,得出相應數據。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相關新聞話語中存在大量態度資源,直接或間接凸顯英雄人物的高尚精神,對外積極建構出不同英雄人物形象。

(一)中國媒體關于英雄人物報道中的態度資源分析

基于態度資源系統對自建的小型語料庫進行統計分析,共標記態度資源1375 次,其中情感資源309 次、判斷資源470 次、鑒賞資源596 次。相關報道中具體態度資源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媒體報道中的態度資源

如表1 所示,中國媒體就授予英雄人物國家榮譽的相關報道中,鑒賞資源出現596 次,占43.35%;判斷資源次之,出現470 次,占34.18%;情感資源最少,出現309 次,占22.47%。經語料庫標記發現,不論是《中國日報》還是新華社在就相關英雄人物進行報道時,積極或消極評價資源的使用皆傳達出顯性或隱性的積極含義,正面凸顯或側面烘托英雄人物的高尚精神品質,積極建構英雄人物形象。如鑒賞類消極詞匯“toughest”和積極詞匯“peaceful”兩個含義完全相反,在相關新聞話語中搭配上不同的詞匯如“challenge”和“life”時,均傳達積極含義,即英雄人物為國家及人民創造和平安定環境時,即使面臨各類艱巨挑戰仍堅持不懈地奮斗,從而使得英雄人物的形象更為鮮明飽滿。新聞話語中中國媒體大量使用“dedicated”“fight”等判斷詞匯,通過對相關人物的特性及行為的判斷,傳達人們對人物各種行為事跡所持有的立場。報道中鑒賞資源的頻繁使用,是對英雄人物事跡價值的肯定及對英雄人物相應成就帶給全民幸福安定生活的描述。相關新聞話語中,用于客觀事件評價描述的鑒賞資源出現頻率最高,體現了媒體人在新聞話語中表達一定主觀態度時,仍傾向于新聞客觀性的需要。同時結合判斷資源的使用,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國家英雄人物的杰出品格及相關英雄事跡的高度肯定與重視。綜上,相關新聞話語中,中國媒體基于各態度系統的特性及其在傳達話語含義時的側重點,交叉使用態度資源,從不同維度對外積極建構英雄人物形象,弘揚人物高尚精神。

1.情感資源

情感資源用以解釋語言使用者對行為、文本及現象做出的心理反應,包括現實型情感和非現實型情感。相關新聞話語中,媒體充分利用情感資源體現英雄人物與國家人民之間密切的情感聯系并試圖拉近其與讀者之間的情感距離,從而更好地向公眾傳達中國政府對英雄人物的高度肯定與贊揚,并以此強調英雄人物的可接觸性,即英雄人物也是情感豐富的普通人,從而激發全民向英雄人物學習、積極為社會作貢獻的信心和激情。表2是相關新聞話語中情感資源的統計結果。

表2 媒體報道中的情感資源

從表2 可以看出,相關報道中滿意/非滿意與傾向/非傾向類資源占比較大,各占51.13%和31.39%。該類資源的體現主要通過“recognition”“respect”“commend”“admired”“appreciate”“cheered”等詞匯,充分表達了中國政府對相關英雄人物所作所為的肯定及高度贊揚,表現了全民對英雄人物的感激及欽佩之情,從而體現中國政府對英雄人物關注度高,并有意向世界展現中國英雄人物精神品質,呼吁全民學習英雄人物精神。經語料標注發現,情感資源主要關注英雄人物與中國政府及人民之間的情感聯系,多由“admired”“greet”“respect”“appreciate”等表愛戴、尊敬、贊揚、感激等動詞或形容詞來傳達,體現黨中央領導及人民對英雄人物的尊敬及贊揚,以肯定英雄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質,從而側面烘托英雄人物形象的高大。

2.判斷資源

判斷資源主要是根據社會倫理道德對人的行為或現象進行評判,可分為積極或消極、肯定或否定、贊揚或批評。相關新聞報道中,中國媒體充分利用判斷資源,正面肯定英雄人物堅忍不拔、敢于創新、不屈不撓等精神品質,以倡導公眾了解和學習英雄人物精神,從而對外傳播社會正能量,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表3是相關新聞話語中判斷資源的統計結果。

表3 媒體報道中的判斷資源

由表3可見,新聞話語中,表韌性類的態度資源頗為豐富,占比高達70.00%,遠超其他類型的判斷資源;表誠實類資源占比最少,僅2.13%。中國媒體在報道中大量使用“hardworking”“loyalty”“dedication”“tirelessly”“dedicated”“perseverance”“diligence”“struggling”“determined”“stick to”等表韌性的詞匯,充分展現了為國家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的杰出人物在面臨已知或未知挫折與困難時所表現出的不屈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決心。經語料標注發現,判斷資源主要關注英雄人物與其為之堅守的崗位或使命之間的聯系,多由“determined”“dedicated”“perseverance”“diligence”等表決心、忠誠、反抗等動詞及名詞來體現英雄人物誓死堅守、不畏強敵的勇氣和不屈不撓、敢于犧牲的決心等,以肯定英雄人物頑強奮斗等高尚精神品質,從而正面展現英雄人物形象的高大。

3.鑒賞資源

鑒賞資源用以表達對“事物”的看法,一般可分為反應、構成和價值。相關新聞話語中,中國媒體充分利用鑒賞資源強調英雄人物事跡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和社會價值,以倡導全民積極關注國家重大事件及相關英雄人物事跡,參與建設和諧美好社會。表4是相關新聞話語中鑒賞資源的統計結果。

表4 媒體報道中的鑒賞資源

由表4可見,鑒賞資源中,價值類詞匯出現頻率最高,占比高達80.20%。如“positive”“fundamental”“extraordinary”“prominent”“outstanding”“commemorative”等,報道中該類詞匯的大量使用充分肯定了相關英雄人物事跡及其帶給全民的積極示范性影響,從而強調平凡人物亦可創造不平凡。經語料標注發現,鑒賞資源主要關注英雄人物與國家安定、人民幸福生活之間的聯系,多由“stable”“peaceful”等表肯定、卓越等形容詞來表達英雄人物帶給國家及人民生活上的積極變化,或以“extraordinary”“prominent”等詞匯直接對英雄人物事跡予以高度評價,以凸顯英雄人物事跡意義重大。此類資源的使用主要從側面展現英雄人物對國家乃至人民生活幸福指數提升的重要性,從而使得英雄人物形象更為飽滿。

綜上,相關報道中各態度資源的使用,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國家英雄人物的高度重視及關注,傳達出新聞話語在對外建構英雄人物形象與弘揚英雄人物高尚精神品質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英雄人物形象建構

新聞話語中,意識形態往往通過態度資源營造符合特定意識形態需要的社會輿論,影響、操控甚至改變受眾的思想認識、價值判斷與情感傾向[12]。中國媒體就英雄人物榮獲國家最高榮譽等重大事件進行報道時,不僅進行客觀性描述,還充分利用顯性或隱性態度資源,賦予新聞話語一定的主觀態度,對外傳遞積極話語含義,即從形象建構的角度積極展現英雄人物的高尚精神品質,正面凸顯或側面烘托英雄人物形象,從而對外積極建構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愛國英雄人物形象,不畏強敵、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和舍生忘死、生命至上的抗疫英雄人物形象。

1.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愛國英雄人物

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七十周年前夕,中國政府為袁隆平等眾多為國家和人民作出無私奉獻的優秀人才授予國家最高殊榮,充分展現了中國領導人對英雄人物的高度重視。

例1:Jose Borja, former ambassador of Ecuador to China, said he knew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hardworking and courageous and admire heroes. He noted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striving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and that China’s achievements have won the admiration and respect of the world.(HXHN)

例2:Xi stressed their loyalty to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heir dedication to hard work for decades in a row in the fields, and their humbleness to make huge sacrifice at ordinary job posts without pursuing fame.(HXHN)

例3:He encouraged the awardees to cherish the honor and influence more people with their strong faith, beliefs and confidence.(HXHN)

例4:I would like to sincerely thank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for granting this honor to us.(HXHN)

例1 中,判斷資源“hardworking”“courageous”“striving”等充分肯定了英雄人物乃至每個中國人都具有的敢于冒險、持之以恒、勇于創新等優秀品質。而“admiration”“respect”等情感詞匯的使用,則充分體現全民對中國所取得成就的肯定及贊賞,此處雖指中國成就,但暗示中國人民尤其是英雄人物熱愛祖國并愿為之繁榮昌盛而艱苦奮斗。中國媒體通過轉述前駐中國大使館大使話語,從旁觀者視角出發,體現了新聞話語的客觀性,也使得中國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構更具說服性。例2 中,中國媒體采用判斷詞匯“loyalty”“dedication”“hard”“humbleness”等,重點強調英雄人物對國家和人民的矢志不渝及無私奉獻,雖然作出巨大貢獻,仍能謙卑做人。例3 中,引用習近平主席話語,采用情感資源“encouraged”及判斷資源“strong faith”“beliefs”“confidence”體現中國政府對英雄人物強烈的愛國信仰及堅定決心的肯定,并對他們對后輩的榜樣作用表達殷切期待,從側面表現英雄人物對國家和社會的非凡意義。例4中,中國媒體再次切換視角,從獲獎人角度出發,建立起英雄人物與中國政府之間的情感互動交流,采用“sincerely”“thank”等情感資源,表達出英雄人物對國家及政府給予最高榮譽的由衷感激,側面烘托其愛國主義精神。經語料標注發現,判斷資源表現勇于創新的內容,情感資源表達無私奉獻的精神,以此對外塑造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愛國英雄人物形象。

2.不畏強敵、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人物

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我國和世界人民都有著重要且深刻的歷史意義。而這場戰爭的勝利離不開中國人民志愿軍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此類英雄人物授予國家最高榮譽不僅充分肯定了英雄人物不畏強敵、不屈不撓的精神,還引導當代青少年學習不怕吃苦的品質。

例5:“I want to tell my dear fallen comrades that they can rest in peace because our motherland has become strong and respectable,and ou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 are living happy lives,”the 91-year-old said.(HCD)

例6:The CPV soldiers sacrificed their lives and fought bravely in bloody battles, winning a relatively stable and peaceful environment for domestic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CD)

例7:It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se martyrs and bearing original aspirations in mind to striv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HCD)

例5 中,中國媒體直接引用抗美援朝老兵的采訪話語,其中情感詞匯“respectable”“happy”及例6中鑒賞詞匯“stable”“peaceful”等充分展現出如今中國和平穩定發展的大環境和中國人民享有的幸福生活,從側面烘托當年抗美援朝革命英雄人物憑借一腔熱血對中國所作的巨大貢獻,反襯出當年抗美援朝英雄所處環境之艱辛,使得革命英雄人物形象更為飽滿。例7中,鑒賞詞匯“legacy”充分肯定了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精神品質,使得抗美援朝烈士的英雄形象更為鮮明,從而倡導全民學習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而共同奮斗。例6、例7中,判斷詞匯“sacrificed”“bravely”“martyrs”“strive”直接反映了革命英雄人物誓死堅持、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革命樂觀精神及其為國家人民所作的巨大貢獻。經語料標注發現,此類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構主要是基于判斷資源正面展現英雄人物不畏強敵和不屈不撓的品質,再通過情感及鑒賞資源體現革命人物英勇行為換來如今國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正側面結合塑造出不畏強敵、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

3.舍生忘死、生命至上的抗疫英雄人物

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陷入焦慮,而中國正是有了以鐘南山為代表的一批抗疫英雄,及時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研發出新冠疫苗,為全世界抗擊病毒作出卓越貢獻。對抗疫英雄的表彰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英雄人物的高度重視。

例8:China has achieved another heroic feat in humankind’s against disease by achieving major strategic achievements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COVID-19 epidemic.(HXHN)

例9:He called for transforming the virus-fighting spirit into tremendous strength to achieve national rejuvenation.(HXHN)

例10:Zhong also has long been dedicated to the researc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jor infectious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He was a major figur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outbreak in 2003.(HCD)

例11:During his speech, Xi summarized China’s spirit of combating the outbreak, which features putting people’s lives first, nationwide solidarity, sacrifice, and respecting science.(HCD)

如例8、例9所示,相關報道中,中國媒體從抗疫英雄人物所凝聚的抗疫精神角度出發,采用鑒賞詞匯“achievements”“heroic”“feat”“strategic”“rejuvenation”“virus-fighting”等,強調中國在全球抗疫中所作的巨大貢獻離不開抗疫英雄的頑強意志及科學策略,高度贊揚了英雄人物所凝聚的舍生忘死、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從側面對外建構疫情期間臨危不亂、生命至上、敢于與病毒斗智斗勇的抗疫英雄人物形象。例10、例11 中判斷資源“dedicated”“fight”“combating”“sacrifice”等充分肯定以鐘南山院士為代表的英雄人物在抗疫過程中面對未知病毒的誓死堅持及舍生忘死的精神。經語料標注發現,此類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構主要是基于判斷資源表現其舍生忘死的精神,鑒賞資源充分肯定英雄人物抗疫過程中所采取的正確抗疫策略,從正面塑造舍生忘死、生命至上的抗疫英雄人物形象。

四、結 語

以評價理論為基礎,基于Python 爬蟲工具自建的語料庫,聚焦中國媒體對抗疫、抗美援朝等杰出人物授予國家最高榮譽的相關報道。從態度資源角度出發,探討了中國媒體在新聞話語中如何通過運用不同的態度資源,積極建構中國英雄人物形象,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并倡導學習英雄人物精神。研究發現,中國政府給予國家英雄人物高度關注及肯定。從宏觀上看,相關英雄人物報道中,中國媒體始終秉持積極態度,對外塑造愛國英雄、革命英雄以及抗疫英雄等正面形象。通過運用多樣的態度資源,對新聞主體進行有度的評價,以突顯或淡化相關英雄人物的特質,引導受眾以批判性視角解讀相關話語,深刻理解英雄人物事跡,并學習其高尚精神內涵,從而影響社會意識形態。從微觀上看,基于新聞話語目的、作用或者對象的不同,中國媒體交叉運用各類態度資源對外積極建構英雄人物形象:情感資源被用來強調英雄人物與國家和人民之間的情感紐帶,突顯英雄人物的可親近性,表明平凡人亦可創造不平凡,以激發廣大群眾滿懷自信向英雄人物學習的熱情;判斷資源則充分頌揚國家英雄人物的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等崇高精神內涵,以此對外傳揚積極能量,讓世界了解中華民族的杰出傳統美德;鑒賞資源則被用來強調英雄人物事跡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引導廣大民眾聚焦國家重要事件及有關英雄人物的壯舉,積極參與到塑造和諧美好社會的偉大事業中。

研究從態度資源視角出發,探究新聞話語中國家英雄人物形象建構。從理論層面來說,可以驗證評價理論在分析文本及探究話語背后意識形態方面的實用性,豐富態度系統在進行積極話語分析方面的語料,為人物形象建構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從實際應用來說,對新聞話語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建構進行研究,不僅有助于公眾了解國家英雄人物事跡、學習其高尚的精神品質,從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還讓人們充分體會到中國政府對英雄人物的高度關注及重視,從而激發新生代英雄人物。限于時間,研究僅涉及評價理論態度系統中詞匯層面的評價資源,后續研究可結合語法層面的評價資源對人物形象建構展開進一步探討。

猜你喜歡
人物形象態度英雄
英雄犬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論近年來中國網絡劇人物形象創新
辛棄疾田園詞中的人物形象
態度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巧用側面描寫,豐富人物形象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重走英雄路
絳紅英雄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