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煙洲模式”何以被聯合國授予“百佳”

2024-01-19 10:13康美權
綠葉 2023年12期
關鍵詞:泰和縣泰和烏雞

文 康美權

■ 吉安廣播電視臺主任編輯,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12月7日,千煙洲紅壤丘陵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舉行成立40周年暨發展戰略研討會。會上,確定了千煙洲站下一步將搭建地球關鍵帶生態系統立體化觀測平臺;以國家“雙碳”目標為導向,研發碳匯人工林提質增效技術體系;打造新時代“千煙洲模式”升級版。一時間,“千煙洲模式”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千煙洲模式”是一種什么樣的模式?它為什么能夠被編入高中地理教科書,并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生態修復百佳”?在中科院江西省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建站(以下簡稱千煙洲試驗站)40周年之際,請跟隨筆者到昔日荒蕪的千煙洲看那綿延不盡的“綠色長卷”。

向荒要“綠”

千煙洲,江西省泰和縣灌溪鎮的一個自然村落。村里口口相傳,這里以前有上千戶人家,戶戶炊煙,溪流潺潺,所以名叫千煙洲。如今,這個傳說難以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由于無節制的亂采濫伐,水土流失嚴重,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這里就變成了紅土裸露的荒山野嶺。當地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晴天一塊銅,下雨一包膿。遠望黃蒙蒙,近看水土空?!钡?0世紀七八十年代,千戶千煙只剩下孤零零的七戶七煙了。

1982年底,荒山丘陵,來了一批科研人員——中國科學院南方山區綜合科學考察隊,他們身背勘探儀器,手持測繪圖紙,完成了對泰和縣及周邊吉泰盆地的科學考察??瓶缄牎皶\”后提出,由于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當地普遍墾荒種糧,砍伐林木,在溝谷、緩坡搞單一糧食種植,必須立體開發,讓丘上、丘間、溝谷的每一寸貧瘠土地都產出效益。而盡快恢復荒山植被,則是綜合開發治理的首要之務。

千煙洲這片僅2平方公里的區域,分布著9條溝、81個山丘,是南方紅壤丘陵山區的典型代表。為了更好地將科學理論應用于生產實踐,經過6年的考察和籌備,中科院將千煙洲選定為南方丘陵生態恢復的試驗基地,在這里設立千煙洲試驗站。

1985 年與2005 年千煙洲同一地森林覆蓋對比照

怎么讓植被覆蓋率4.3%的千煙洲變成真正的綠洲?千煙洲試驗站提出了“發展立體農業”的治理思路??蒲腥藛T改良土壤,引進良種,與農戶在山上種林,山下種糧,山腰種果,丘間建塘??蒲腥藛T潛心南方紅壤地區綜合治理研究,探索出著名的“千煙洲模式”——“丘上林草丘間塘、河谷灘地果魚糧”,在全省38處示范點推廣,面積達40萬畝。該項成果后來榮獲多項國家獎勵,并作為南方紅壤丘陵區生態環境與經濟綜合發展的典型范例寫入高中地理教科書,同時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生態修復百佳”稱號。昔日紅壤禿嶺的千煙洲,重新披上綠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現在的80%以上。

在千煙洲試驗站旁的一座山丘上,當年的荒坡早已郁郁蔥蔥。山丘上層,馬尾松挺立,這里土層瘠薄,適合耐旱、易成活的馬尾松生長;山丘陰坡,杉木環溝塘分布,這里土壤濕度大、土層厚,適合種杉木;山丘陽坡,一行行木荷迎著陽光生長……林間,10余個樹種交錯分布;林下,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錯落有致。這片35畝的林地,針、闊葉林混交,植被多樣性豐富。

為了改變單一樹種人工純林抗災害、抗病害能力弱的情況,2012年10月,科研人員在千煙洲設了一塊600畝的試驗樣地,按森林蓄積量30%的比例間伐針葉樹,補種楓香、木荷等闊葉樹,優化森林結構。這片被稱為“近自然經營”的林地,模擬天然林生長環境,將森林結構優化調整為復層異齡混交,即不同樹齡、樹種的樹木共生,喬灌草等植物高低錯落生長。2013年以來,泰和縣已通過該模式改造25萬多畝人工純林?!笆濉逼陂g,隨著我國全面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江西省在20個縣區開展“近自然森林經營”試點,示范帶動全省森林質量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計完成低產低效林改造約600萬畝。

40年過去,一批又一批中科院科研人員駐扎在此開展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研究,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為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地區資源綜合開發和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路。

向綠要“金”

單種糧食效益低;發展林產品周期長,短期看不到收益;發展水產品,僅靠丘間人工修塘,形不成規?!熤揲_發初期,對丘陵緩坡的開發治理,讓科研人員頗費心思。

科研人員調查后發現,千煙洲所在的丘陵山區,氣候、土壤等適宜柑橘種植。種柑橘不僅能綠化山丘,還能創造生態價值,經濟收益也可觀。于是,1984年,科研人員和當地農技人員開始在丘陵緩坡示范種植柑橘,陸續吸引周邊40多戶村民到這里承包果樹。

灌溪鎮架竹村村民黃明柏家,是第一批來承包的村民之一。黃明柏回憶,當年他的父母在千煙洲承包了10畝橘園,幾年后便在泰和縣城買了房?!耙唤锔涕儋u5角錢,一畝產6000斤,刨除成本10畝橘園一年保守能賺1萬多元,我們家成了村里第一批‘萬元戶’?!?/p>

種柑橘還有門道呢!那時,架竹村黨支部書記鐘方平家也種了6畝橘樹。跟許多村民一樣,種植的頭幾年,他按照科研人員的指導,在幼齡柑橘樹的行間種花生、黃豆、西瓜,培肥了土壤,每年還有近2000元收益。這樣的種植方式,被科研人員稱為“以短養中,短中結合養長”:短期有套種經濟作物收益,中期有柑橘收益,長遠有林業生態效益。

在荒山荒坡治理中統籌考慮經濟效益,將生態治理與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短短幾年,千煙洲周邊村民自發在丘陵緩坡種柑橘,一座座小山丘系上了綠腰帶。這樣的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實踐,一直持續至今。

在千煙洲試驗站辦公樓不遠處,昔日單一的橘園,在2020年初經專家精心設計,被改造成面積為100畝的“四季果園”:種有蜜橘、櫻桃、枇杷等多個品種,保證四季有果,且多栽種特早熟品種,有利于贏得市場先機。據現任也是第七任執行站長王景升介紹,基于泰和縣現有約6萬畝果園面臨品種老化需要更新換代的問題,試驗站正在著手打造“‘千煙洲模式’升級版”。所謂“‘千煙洲模式’升級版”是指“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人工林結構優化和功能提升、林下經濟的試驗示范,積極探索小流域綜合生態系統管理模式,創建‘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體協調發展途徑”。

千煙洲果農正在采摘豐收的柑橘

除了種植,試驗站還向養殖要效益。泰和烏雞是當地特有禽類種質資源,過去多是規?;︷B,附加值不高。為此,試驗站建立了一片百畝構樹試驗田,田里生長著幾萬株雜交構樹苗,分別使用了32種不同的處理模式,用于挑選蛋白質含量最高、抗旱耐寒性能最強、產量最高的雜交構樹種植模式。

2022年,千煙洲附近一家合作社在了解到試驗站引進培育的抗旱、高蛋白的構樹不僅每畝收入能達2000多元,而且利用它做烏雞飼料效益更高,便在站里的指導下,利用構樹養殖泰和烏雞,僅飼料成本就節約了10多萬元。2023年,站里又建議合作社實施林下養雞模式,提高泰和烏雞品質,打造高端產品。

掩映在綠樹下的千煙洲試驗站新辦公樓

目前,由王景升領銜開展的“亞熱帶泰和烏雞林下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課題已結題,獲得了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并得到推廣;建立了市級泰和烏雞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正在開展烏雞專門化品系研究和烏雞專用飼料研究,新的烏雞原種場和烏雞產業化研究實驗室也在規劃建設中。近年來,泰和縣與千煙洲試驗站合作組建泰和烏雞產業技術戰略聯盟,通過“合作社+農戶”,林下烏雞養殖規模已達61.8萬只。2020年1月,“江西泰和烏雞林下養殖系統”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向美而行

千煙洲試驗站大門左側,有一塊相對嶄新的牌匾格外醒目——千煙洲紅壤丘陵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王景升說,站名改變頗有深意?!袄险久械摹t壤丘陵綜合開發’側重以小流域為單元,立足一座山丘的水土保持、生態恢復;新站名中的‘地球關鍵帶’‘地表通量’,著眼的是生態治理的大局觀、全局觀,致力于丘陵山區生態環境的整體提升、不同區域協同發展?!?/p>

面積僅2平方公里的千煙洲,為何要在丘間修20座塘庫?走近一處水塘,周邊林木茂密,不遠處是成片的果園、稻田,水塘已蓄了七八成水?!扒熤弈J讲皇呛唵蔚匾虻刂埔税l展立體農業,而是以小流域為單元,將‘丘上—緩坡—谷地—塘庫’作為一個整體,立足一座丘陵的水土保持治理,綜合施策,構建穩定的生態循環系統?!睋蹙吧榻B,這里每年4—6月降雨豐沛,約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過去卻存不住水,下半年作物生長時常缺水灌溉。1984年,當地因地就勢,修建、加高了20座水塘,使區域蓄水量由5.7萬立方米迅速增至13.5萬立方米。更重要的是,以治水為突破口催生出連鎖反應。水塘存住了水,農田、果園得到及時灌溉,也解決了造林種草的用水問題;造林種草綠化荒坡,涵養了水源,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隨著水土流失的減少,又能保護農田、果園免受山洪泥沙沖積,避免水塘淤積。

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018年11月,江西出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啟動吉安(泰和千煙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工程,形成平原丘陵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經驗和模式”。2019年9月,吉安市規劃建設泰和千煙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試驗區,圍繞贛江二級支流雁門水流域,示范探索全流域國土空間的開發保護、整體提升。打開千煙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試驗區規劃布局圖,一條雁門水全流域聯動發展軸清晰可見:上游生態涵養區發展生態康養,中游產業提升區發展特色種植,下游依托千煙洲試驗站搞科普研學。

人養山水,山水養人。昔日紅壤禿嶺的千煙洲,如今變得山清水秀、佳木繁蔭,秀穗拔節、綠肥紅瘦。隨著環境的改善,搬出去的村民又陸續遷回了千煙洲。千煙洲所在的灌溪鎮,干部群眾發展特色林果,實行水面立體開發,形成了以柑橘、蔬菜、油茶、葡萄為主導的特色種植帶,村民們以地定種、需肥定養、種養結合,通過“生豬養殖—有機肥生產—生化處理—農、林、牧、果等種植”形成生態循環鏈,實現新農村“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近五年來,泰和縣投入資金達兩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2.7萬畝;全面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83萬畝,一批鎮、村被評為全省森林鄉鎮、森林村莊。

2017年5月,以千煙洲為依托的“泰和千煙洲院士工作站”成立大會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舉行,為充分發揮院士專家團隊的智力優勢,加快技術成果轉化,促進泰和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開拓了新篇章。

如今的千煙洲,柴火早被清潔能源所替代,“暮色罩大地,炊煙裊裊升起”已成為過去的回憶,留下的是青山聳翠和綠蔭環繞。每天,這里都能見到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游客,或潛心研學,或體驗采摘,或醉心垂釣,或樂享民宿……

遠眺千煙洲,山青水碧,樹木繁盛,白墻紅瓦,美輪美奐。在青山綠水的懷抱中,千煙洲顯現出別樣的安寧、和諧、溫馨,這是一種寧靜之美、一種對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美。

猜你喜歡
泰和縣泰和烏雞
泰和至遠 仁愛至深
——記深州市深州泰和醫院
烏雞的保健價值
烏雞的養殖技巧
脫貧攻堅圖片展·泰和縣
烏雞高效益飼養技巧
湖南石門縣泰和合茶號調查研究
泰和源珠寶
泰和源/手工類飾品
泰和縣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措施與成效
泰和縣活立木拍賣銷售關于森林資源調查評估方法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