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美麗中國建設的原創性貢獻

2024-01-20 19:37鐘貞山吳東納
關鍵詞:現代化美麗文明

鐘貞山,吳東納

(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態智慧和借鑒國外生態哲學的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形成了邏輯嚴密、與時俱進、內涵豐富、系統完備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高度,以深邃的歷史思維和宏闊的國際視野,在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科學回答了人與自然關系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美麗中國建設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美麗”寫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斗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美麗中國建設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戰略地位。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1]。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美麗中國成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逐步邁上平穩、快速的建設之路,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固本拓新的中國實踐。

一、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圖景

美麗中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目標,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突出位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實現美麗強國建設目標舉旗定向、謀篇布局的理論指引。

1.把美麗中國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美麗中國”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以高遠的戰略眼光深刻詮釋了美麗中國的價值意蘊,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提出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戰略規劃,美麗中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這一戰略藍圖,強調以推動綠色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美麗中國要求實現生態化和現代化的統一復合疊加,推動現代化發展與美麗中國建設相適應,在生態維度開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綠色是美麗中國最厚重、最亮麗的鮮明底色,低碳是美麗中國環境良好、能源清潔的重要指標。美麗中國以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為發展特征,以綠色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促進經濟社會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發展。美麗中國已經成為現代化強國建設明確的目標性追求。

2.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突出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1]。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內在統一的,美麗中國建設要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生活幸福為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建設美麗中國的人民性價值取向,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就是為民造福的百年大計”[2]。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所期望達到的目標狀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目標,始終關注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致力于創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使人民群眾邁上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新臺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3]231。美麗中國建設是全球共建美麗地球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全球治理中以寬廣的大國胸襟倡導參與國際合作、推動共商共建共享、凝聚全球治理共識,美麗中國的建設經驗對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發揮重大作用,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遠的世界意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賴于可持續發展和能夠造福子孫后代的良好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正是承載著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綠色發展的美好愿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了牢固生態基礎。

3.確立美麗中國建設“兩步走”的階段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盵4]24這是站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起點上有步驟、分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在具體實現路徑上,我國把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總目標細化分解為各個階段的不同指標,完成各領域不同的發展任務,分“兩步走”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八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為美麗中國建設規劃了清晰的路線圖: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建成美麗中國。美麗中國建設體現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兩步走”戰略的發展策略。

4.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自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生產力發展、科學技術進步以及物質財富積累的速度是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然而,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再轉移”的道路,勢必造成人與自然的對立,引發人類無法承受的生態危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5]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再到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這一演進過程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賡續奮進、持續探索,同時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性、戰略性的深刻把握。

習近平同志始終對生態文明建設深切關注。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的短論中,包含著內涵豐富的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反映出習近平總書記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方面的深度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盵6]黨的十八大以來,美麗中國建設實踐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加快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開創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二、開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境界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科學指引,開拓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境界。

1.厚植美麗中國建設理論根基,提出和踐行“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16世紀以后,以人與自然“主客二分”為特征的機械自然觀在西方興起,并于17、18世紀在西方哲學中居于主導地位。19世紀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機械自然觀成為導致一系列生態問題的主要思想成因。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生態危機的哲學反思,形成了科學完整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揚棄了機械自然觀“主客二分”的二元性對立思維,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恩格斯指出,“我們所接觸到的整個自然界構成一個體系”[7]514,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8]52,主張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普遍聯系、不斷生成演進的整體,而非一種孤立、靜止、片面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強調自然界對人類具有先在性,這個“自然界”與黑格爾所認為的“觀念外化的自然界”以及費爾巴哈所強調的與人無涉的“感性自然界”具有本質不同。馬克思恩格斯所考察的自然界,是與人類社會協同演化生成的、被納入人類實踐活動范圍的現實的自然界。這種通過實踐把自然改造成合目的性存在的過程即自然的人化過程,造就了真正的唯物主義所理解的自然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重要論斷繼承并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馬克思指出,“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盵8]52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理念進一步明確人與自然界是一體化存在,人類是在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變換的過程中才得到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是美麗中國建設的理論根基。

2.弘揚美麗中國建設的歷史主動精神,堅持和發展“生態興則文明興”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馬克思指出:“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盵9]146人類文明史發展至今,人類文明可劃分為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不同發展階段,這是一種按照人與自然物質變換方式的視角進行的理解或區分;同時,與其相對應的人的依賴性社會形態和物的依賴性社會形態也分別呈現出不同形式的歷史主動。

原始社會中極度低下的生產力決定了人類生產生活只能完全被動地依賴、順從大自然,其文明表現出極度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農業文明的出現使人類生存模式由原始社會的簡單族群活動轉變為穩定成熟的城鄉聚集模式,隨著人類對于自然規律的認知不斷提高,人類通過農業生產活動與自然發生物質交換關系,不過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依然受限,人的歷史主動呈現被動狀態。工業文明時代,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能力空前強大,以資本邏輯為主導的西方現代化對自然的過度索取和掠奪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問題,使人與自然之間呈現出空前尖銳的對立狀態。這種以“物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階段”使人們受制于資本邏輯,人們的歷史主動呈現出物化、異化狀態??v觀人類文明的演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文明所突破的自然邊界范圍越來越大,人類的歷史主動更無法呈現出真實的、自主的狀態,人類對自然的完全依附到完全漠視導致自然對人類文明的警告越來越嚴厲。

習近平總書記把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放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大背景下,在對人類歷史發展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基礎上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3]2的重要論斷。從世界文明發展史來看,人類文明大多起源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等自然生態條件優越的地方,由于人類對生態環境的過度開發和干預,導致一些地方的文明衰落,諸如瑪雅文明、樓蘭文明等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極高成就的古代文明,最終因其生態環境和資源的破壞陷入衰落和消亡。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不過是人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10]295。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11]。在美麗中國建設中,以高度的歷史自覺把握自然規律和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以歷史擔當不斷推進實踐創新,推動歷史主動精神與生態環境的正向關系建構。生態興衰決定文明興衰,美麗中國建設將在人們發揮歷史主動精神的實踐中取得文明成果,實現文明與生態的互動演進,為人類文明永續發展奠定人與自然和諧的牢固根基。

3.堅持系統觀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創新和應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形而上學的方法論認為,自然各要素和自然過程乃至人與自然之間都是孤立片面的存在,這是造成生態危機的錯誤方法論。恩格斯在批判形而上學的基礎上指出,“我們所接觸到的整個自然界構成一個體系,即各種物體相聯系的總體”[12]133,這是對普遍聯系和系統思維的哲學表達。唯物辯證法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方法論,其核心是堅持整體性思維,要求統籌考慮自然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深刻把握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內在規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4]20,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方法,也是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這表明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自然系統的整體性保護和修復,維護自然生態的系統循環和持續性發展。針對生態治理部門分而治之、各自為政的弊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3]42,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3]12“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3]275“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3]198。將自然要素納入擴充系統治理的過程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系統全面性和整體性認識的深刻把握,揭示了生態環境體系是一個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動態發展的有機整體系統,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系統性思維。

“系統各要素之間的協調、協作形成拉動效應,推動事物共同前進,整體加強,共同發展”[13]30,要以系統思維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在探尋各要素間規律的基礎上整體施策、多措并舉,開展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的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系統方法為統籌美麗中國建設全局、實現美麗中國建設整體效果最優化作出了方法論上的重大貢獻。

三、拓展綠色化低碳化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恩格斯認為,“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轉變為財富”[14]759,強調人類勞動和自然界共同構成財富的源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吸取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摒棄資本主義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經濟效益的生產方式,強調必須以綠色生產方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拓展了綠色化低碳化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1.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價值觀,打通美麗中國建設“兩山”生態價值轉換通道

勞動價值論科學闡明了價值的來源,馬克思強調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決定作用,同時肯定了自然界在價值形成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馬克思認為,“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勞動本身不過是一種自然力即人的勞動力的表現?!盵15]357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因此使用價值的質與量直接影響價值的實現,即是說,具有優質條件的生態自然在物質財富生產中更具優勢。

在把握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生態維度的基礎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價值觀,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科學理論指引和根本價值遵循?!拔覀兗纫G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盵5]21“綠水青山”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金山銀山”則代表人類通過實踐活動所形成的物質生產力,最終表現為當下的經濟發展情況,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馬克思主義矛盾分析法針對過去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對立的觀點所提出的科學辯證的重要論斷,蘊含了生態與生產的良性互動關系。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兩手都要抓的形象表達。無論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還是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傾向,都是將環境損害視為經濟增長理所當然的必要代價,都是用孤立靜止而非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間的關系?!皩幰G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反映了“綠水青山”在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地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強調要兼顧生態與經濟,絕不走犧牲綠水青山換取經濟效益的粗放發展的錯路,這是從更高層次、更具持續性的意義上推動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闡明了生態環境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力,綠水青山本身就蘊含著經濟價值,這就為我國經濟發展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因此,美麗中國建設要在實踐中牢固樹立生態價值觀,不斷探索打通“兩山”轉換通道,通過打造生態產品供需對接平臺、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路徑走出一條生態產品價值可量化、能變現的綠色發展新路。

2.創新踐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生態生產力觀,拓寬美麗中國建設的生產力實踐空間

馬克思關于“自然生產力”的相關論述指出,良好的自然條件是“特別高的勞動生產力的自然基礎”[16]621,“這種無償的自然力,像一切生產力一樣,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盵17]843自然力被納入人類社會以后,隨著人類通過勞動實踐與自然之間產生日益頻繁的互動,其逐漸向社會生產力快速轉化,在某種程度上充分滿足了人類彰顯自身主體性的虛榮。尤其在人類歷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后,科技的進步、分工和交往的擴大使人類在實踐領域和意識形態領域對自然的否定和單向度征服愈演愈烈。在資本邏輯支配下,自然環境成為資本家獲取超額利潤的生產性工具,“生產力已經不是生產的力量,而是破壞的力量”[10]542,自然界便逐漸到達崩潰的臨界點——生態危機的爆發。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將全部生態要素納入生產力總體范疇,把“自然生產力”推進到“生態生產力”的高度,為“自然生產力”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盵5]4也就是說,人們不僅能通過創新科學技術、提升管理水平等手段來提高生產力,還可以通過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使生產力得到持續穩步提高。從生產的發生來看,生態環境是其他一切生產力要素存在的前提條件;從生產的運行來看,豐厚的環境資源是生產力發展的巨大優勢。我國當前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美麗中國建設實踐以“生態生產力觀”為指導,開展循環高效的社會生產、建立低碳環保的產業結構,不斷引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向友好型變革,以綠色高效促進生產力發展,拓寬了生產力范疇的理論視野,在生態維度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

3.筑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生態民生觀,堅守美麗中國建設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

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關注到民生問題。恩格斯曾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描述了曼徹斯特紡織工人在極其惡劣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下的悲慘生活,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對工人的奴役和壓迫、對生命的漠視和摧殘,恩格斯以犀利的語言批判其為一場隱蔽、陰險的“社會謀殺”??茖W技術的進步發展沒有使民生狀況得到本質改善,相反卻成為最大限度攫取自然資源的助力,人民的生存狀況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而逐步陷入危機。

為解決生態危機帶來的社會問題,西方逐漸涌現出幾種不同的綠色思潮,包括以生態中心論為基礎的“深綠”思潮和以現代人類中心論為基礎的“淺綠”思潮等。然而,這些綠色思潮都主張在現存資本主義制度框架下,通過價值觀變革解決生態危機。這些西方綠色思潮脫離變革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而抽象地探討生態問題,其目的不過是維護資本主義再生產的自然條件,奉行的是以資本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和政治取向。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無產階級的階級本性決定了無產階級運動和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堅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治立場,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實現社會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18]161。結合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26,必須貫徹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生態問題是伴隨人類社會發展始終、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人民至上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價值底色”[19]35,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民生范疇錨定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要,為新時代的民生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開辟新思路、指明新方向。在美麗中國建設實踐中,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協同推進高質量經濟發展、高水平生態保護、高效能環境治理、高品質人民生活,調動社會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美麗中國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把美麗中國建設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戰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人民至上價值立場的深刻體現。

4.堅持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綠色發展觀,以綠色化低碳化激發美麗中國建設新動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們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同時,也存在諸如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等生態問題。恩格斯曾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盵7]38-39即是說,人的發展和人身處其中的自然環境的發展狀況是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的。面對曾經粗放型發展方式造成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應該“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時代課題,其中“綠色發展”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深刻革命,也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決定了發展實踐的行動目標、行動方向和最終的發展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20]255,建設美麗中國不是為保護環境而停滯發展或緩慢發展,而是要在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政治判斷,新階段的發展主題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解決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質量不高的發展在生態領域體現為對自然資源的濫用與消耗、對自然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不僅有損于代內公平,對維護子孫后代的代際公平更是一種嚴重忽視,“難以建設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的生態文明形態”[21]。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需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緊緊把握科技進步綠色化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靠科技創新破解綠色發展難題,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5]34。美麗中國建設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不斷通過推進生態領域技術革命來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鼓勵低碳高新企業迭代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以綠色發展理念構筑發展底線和邊界,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強勁推動力。

四、結 語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借鑒歷史、立足現實、眺望未來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夯實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實踐的厚度,是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在發展目標上,確立了美麗中國建設“兩步走”的階段目標,把美麗中國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在戰略定位上,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在使命任務上,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以加快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作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大原則,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方法立場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系統觀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厚筑生態惠民底線等,引領中國堅定地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綠色發展根基。

猜你喜歡
現代化美麗文明
邊疆治理現代化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我們創造美麗
對不文明說“不”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不可錯過的美麗配飾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