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膽皆冰雪

2024-01-20 11:41楊滿滄
海外文摘·文學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張孝祥洞庭湖

楊滿滄

張孝祥的人生起點是幸運的。

對北宋來說,靖康二年(1127)的寒冬太冷。靖康之恥,汴京淪陷,宋室被迫南渡的難民中,有張孝祥的父親張祁帶領的一家人。他們從家鄉安徽歷陽(今和縣)烏江鎮一路顛沛流離,落戶到明州(今寧波)鄞縣。北宋時期,王安石曾在此任職縣令。

南宋紹興二年(1132),張孝祥出生在鄞縣方廣寺的僧房中。張家屬于外來逃難戶,在鄞縣無任何田產,家里貧困。張孝祥的伯父張邵自愿赴金朝為使,被拘禁十五年之后,終得以返回?;实坭b于他有功勞,其弟張祁被恩準照顧,在當地擔任個小職員,但生活仍然難以為繼。紹興十四年(1144),張孝祥已經十二歲,父親張祁決定舉家返鄉,定居于蕪湖。

張家雖生活窮困,但屬書香門第,耕讀傳家久。按照家譜記載,張孝祥為中唐大詩人張籍(766—830)的七世孫。張籍為韓愈的大弟子,世稱“張水部”“張司業”,與李紳、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也是新樂府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和參與者。張籍的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思》)流傳甚廣。張孝祥遺傳了先人好學聰明的基因,“幼敏悟,書再閱成誦,文章俊逸,頃刻千言,出人意表”?!端问贰贩Q他“讀書過目不忘”,被視為天才兒童。參加科考,一路順暢。紹興二十四年(1154),挺進殿試時,剛剛二十二歲。宋高宗看到他的卷子,書法精美,策論高明,龍顏大悅,親擢其為狀元。同榜進士中,還有范成大、楊萬里、虞允文等后來的南宋名人。

眾所周知,宋高宗在書法、繪畫上也很有造詣。水平雖比不上他爹宋徽宗,但確是行家里手。張孝祥能以書法取勝,確實是靠自身的硬功夫。宋高宗稱贊張孝祥的書法“必將名世”。宋孝宗對他的遺墨“心實敬之”。陸游稱贊他的書帖“為當時所貴重,錦囊玉軸,無家無之”。朱熹語日:“其作字皆得古人用筆意。使其老壽,更加學力,當益奇偉?!睏钊f里稱其“書甚真而放”等等。好評如潮,爭相向他索要墨寶。

寒門學子張孝祥能被宋高宗看中,從一群富家子弟中脫穎而出,他的人生起點很高。前狀元郎王十朋贊道:“天上張公子,少年觀國光?!贝笕鍙垨蚍Q他“談笑翰墨,如風無蹤”。同學楊萬里佩服他“當其得意,詩酒淋漓,醉墨縱橫,思飄月外”。同時代的這些名人們,不吝溢美之詞,張孝祥妥妥的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張孝祥又是不幸的。

這次科考的主考官是秦檜的密友湯思退。本來,內定秦檜孫子秦塤為第一,卻因宋高宗親自干預,被張孝祥攪了局,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權臣秦檜。張孝祥狀元及第后,前去拜訪秦檜,秦檜陰陽怪氣地說:“皇帝不僅喜歡你的狀元策論,還欣賞你的詩歌和書法。你可謂是詩書策三絕??!”又問他的詩、書學自哪一家。張孝祥胸無城府地回答道:“本杜詩,法顏字?!鼻貦u譏笑道:“天下好事,都讓你一人占完了?!闭Z氣陰森森的,也為張孝祥的仕途不順埋下了伏筆。

按照宋朝科考潛規則,所有的同榜進士都是同學,也都屬于那屆主考官的門生,如北宋蘇軾和歐陽修。張孝祥和范成大、楊萬里、虞允文等,都成為湯思退的學生。湯思退深得秦檜信任,在秦檜死后,曾連任高宗、孝宗朝的宰相,也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有宋高宗加持和狀元郎的光環,張孝祥的仕途起跑線遠超同學們,但他未來的不幸已暗含其中。

張孝祥在中狀元之后的五年(1154—1159)中,官運亨通,先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紹興二十九年(1159),平步青云,直至升任為權中書舍人。宋代的中書舍人,官品為四品,屬部級干部,負責起草皇帝的各種詔命,并且分工負責簽押中書省吏部、戶部等六部的各類文件。對皇上的批示,若自己不滿意,還有權拒絕簽發。這一年,他剛滿二十七歲,典型的政壇新星。兩宋時期,能做到中書舍人類似的職位時,范成大四十六歲,陳與義四十七歲,呂本中五十三歲,蘇軾四十歲,葉夢得三十二歲。

春風得意馬蹄疾,年輕有為和年輕氣盛緊緊相隨。秦檜的黨羽曹泳很看好他,在朝堂大庭廣眾之下,請求把女兒嫁給他,他果斷拒絕。登第不久,作為主和派湯思退的學生,他卻不懂政治站隊,上疏高宗說:“岳飛忠勇,天下共聞。一朝被人誹謗,旬日間即死亡。結果敵國慶幸,而將士解體,非國家之福也?!惫_要求為岳飛平反,表彰岳飛的忠義。此時,權相秦檜還沒有死呢,結果可想而知。加之伯父張邵作為使臣,在金國囚禁十五年,僥幸返回來后,替宋欽宗捎信給高宗皇帝說,欽宗表示想回來當一郡守即可,這件事得罪了秦檜和高宗,伯父張邵被嚇得神經錯亂。張孝祥中狀元后的第二年,伯父精神病發作,思維混亂,竟然狀告弟弟張祁在他被囚禁金國期間,強奸自己的妻子李氏,致其懷孕后,又殺人滅口。正好被秦檜抓住機會報復,張祁被逮捕入獄,受到嚴刑拷打。好在不久之后,秦檜病死。經張孝祥多方奔走,紹興二十五年(1155)十一月,張祁被無罪釋放,朝廷重新起用他為蔣州知州。公元1156年,伯父病死。

張孝祥中狀元后的良好感覺與“家丑”外揚的沖突,不知道在他心里留下的陰影面積有多大?

解決了家庭矛盾,仕途順風順水。張孝祥在權中書舍人的位置上,自信自負,銳氣逼人,驕縱輕狂,不注重官場潛規則和為人處世的基本規矩及細節,被老成持重的御史中丞汪澈彈劾,很快被罷官,回到家鄉蕪湖,賦閑兩年半。從此,他與主和派代表湯思退的陣營分道揚鑣。

紹興三十一年(1161),張孝祥正處于閑居狀態時,金主完顏亮揮鞭南下,攻城略地,南宋岌岌可危。但天不滅宋,同學虞允文抓住偶然的機會,在采石磯大敗金兵,迫使金主完顏亮移師揚州渡江,為南宋贏得喘息時間。不久,完顏亮被部下叛將所殺,南宋暫時得到穩定。張孝祥聞知采石磯捷報,欣然命筆,作一闋《水調歌頭·聞采石磯戰勝》以抒懷:“雪洗虜塵靜,風約楚云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剩喜燃犀處,駭浪與天浮。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勛業故優游。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睗崈舻陌籽┫此⑷ソ鹑讼破鸬臐L滾戰塵,寒風阻隔了楚天的悠悠白云,古城樓上仍在上演悲壯的故事。遙想三國周瑜、東晉淝水之戰中的謝安和北伐時的祖逖,我真想到中流之水,浪遏飛舟!

張孝祥激情迸發,主動投奔到主戰派的陣營。在主戰派代表人物張浚的力薦下,紹興三十二年(1162),張孝祥復官,知撫州,懷著“惻袒愛民之誠心”,頗有政績,離開撫州時,父老夾道相送。南宋隆興元年(1163),宋孝宗即位,張孝祥知平江府。時值南宋軍隊遭符離之大敗,損失慘重。第二年,張孝祥被召赴臨安,被宋孝宗任命為中書舍人,并兼任直學士院,代替翰林學士起草朝廷的重要文件。由于張浚積極備戰北伐,忙不過來,又推薦他代自己兼領建康留守。他希望皇帝能駐蹕建康,鼓舞士氣,恢復中原??上埧1狈ナЮ?,被罷貶福州,不久去世。此后,主和派又占上風,張孝祥旋即被罷免為知建康府,第二次遭受打擊和排斥。

乾道元年(1165),宋孝宗復起用他鎮守靜江府(今桂林)。同時,還兼任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宋代的安撫使又兼任馬步軍都總管等。其職責為主管本路軍政事務,相當于現在的大軍區司令。張孝祥這一次成為集軍政大權于一身的邊疆帥臣,位高權重,責任大,感覺比中狀元還要爽。這一年,他剛剛三十四歲。蘇軾從翰林學士到杭州任安撫使時,已經五十四歲。范成大到此類職位時,已經四十六歲。張孝祥在而立之年,再一次品嘗到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快意人生。

可惜好景不長。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四月,他任職剛剛十一個月,殿中侍御史王伯庠彈劾張孝祥在任上整天游山玩水,喝酒歌舞,政務荒廢。朝廷立即罷免了他的職務。六月上旬,張孝祥離開桂林,乘船北歸,沿湘江而上,過全州、永州、衡陽、潭州。途中,遇到大風,停泊等待多天后,在中秋前夕,抵達洞庭湖。

張孝祥一路漂泊,一路反思,一路調整自己的心態。

七夕節那天,張孝祥泊舟衡陽,寄宿在寺廟里。他仰望星空,寫了首《丙戌七夕人衡陽境獨游岸旁小寺》:“七年暑中行,道路萬里賒。今夕已七夕,我猶在天涯?!逼呦Ρ臼乔槿讼鄷娜兆?,我卻在天涯漂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衡陽是大雁南飛終點的象征,是游子思鄉的寄情意象。正如廣東、江西交界的大庾嶺,對被貶謫嶺南之人有地理坐標意義。孤雁北飛,回到故鄉,這正是張孝祥自己的影子。他身上的狀元光環已消失殆盡?!皾M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保ā段鹘隆ぷ栾L山峰下》)

滿載一船秋色,航行在江水之上。行船被風浪所阻,騰起細浪,夕陽余暉,波光粼粼。今夜,我露宿水上也無妨,但愿明日好風憑借力,送我到達岳陽樓上,去觀賞湖光山色,再讀一讀老前輩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吧。對張孝祥來說,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他是不陌生的。否則,他中狀元的策論也不會得到高宗的贊賞。

張孝祥的家國情懷的確如此。紹興三十二年(1162),在張浚推薦他做建康留守和準備北伐之戰時,他曾寫感人淚下的《六州歌頭·長淮望斷》:“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疵跸C,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競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p>

這首詞簡直就是主戰派的悲憤和吶喊!淮河之北已經淪陷,刀劍已經生銹,英雄已經老去,何時還我山河?想想這些,淚如雨下。身為江淮宣撫使的張浚,在一次酒席上讀到此詞,熱淚盈眶,起身罷席而去。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沼袎阎?,今天卻被貶回鄉。放舟湘江,張孝祥思緒回溯到文士大夫的祖師爺屈子那里。屈原悲愴投江的身影,成為后世文人士大夫心靈歸宿的坐標?!板阋篂┘?,唏發北風涼。吳山楚澤行遍,只欠到瀟湘。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蟬蛻塵埃外,蝶夢水云鄉。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保ā端{歌頭·泛湘江》)夜晚,我在灘頭洗足;清晨,短發感受著清風。吳山楚湖已經走遍,但我還未到達心馳神往的瀟湘。買得一葉扁舟,罷官歸來又何妨。天意如此,讓我如愿以償,泛舟滄浪之上。秋蟬,蛻殼于濁泥中。莊周曉夢,化蝶翩然于水云之鄉。我仿佛看到屈原裁剪綠荷為衣,拾綴秋蘭為佩,手持蘭花,正為等待著我的到來。此刻,這泛舟的樂趣,正由我獨自享受。

中秋節前夕,張孝祥來到浩渺無際的洞庭湖。南宋時期,洞庭湖有資水、沅水、澧水和湘水共同注入,北面是長江的荊江段,號稱洞庭五渚。湖水方圓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沒其中。洞庭湖的南邊,還有青草湖,方圓二百六十余里。在洞庭湖和青草湖之間,有一座金沙灘相連。每年七月和九月間,有兩次荊江水位暴漲過程。大水涌入洞庭湖和青草湖后,金沙灘被淹沒,兩湖成為一湖?!般曔h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笔嗵旌?,洪水退去,金沙灘又露出來。唐宋無數騷客詩人被洞庭湖的壯闊所打動,留下許多不朽的詩篇。如杜甫在去世之前,曾寫下“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的悲傷。

張孝祥到達洞庭湖時,剛好水位下降,金沙灘高出湖面十幾米。是夜,皓月當空,風平浪靜,湖水輕輕拍打著金沙灘,那聲音像是湘妃在悠悠歌唱。

張孝祥決定月下泛舟,獨自一人登上金沙灘。北望是八百里洞庭湖,南望是神秘縹緲的青草湖,舉頭是星月滿天。此情此景,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此樂何極?這是李白的月亮,這是杜甫的月光,這是蘇東坡的月色??!張孝祥突然被這月下的洞庭湖所感動?;秀敝?,他想借助這月色,和自己一生的偶像蘇東坡隔空對話?!岸赐デ嗖?,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保ā赌钆珛伞み^洞庭》)中秋前夕,張孝祥站在金沙灘上,舉目遠眺,洞庭湖與青草湖如玉鏡一樣明亮。明月皎潔,銀河燦爛,天上水下,澄澈通透,沒有纖毫污染。劃一葉扁舟,萬籟俱寂,天人合一,心中的感覺難以用言語訴說,也無法與您分享。我懷念在嶺南做帥臣的日子,就像今夜的月光沐浴在我身上,把我的內心世界映照得如冰雪一般潔凈透明?,F在,我雖然頭發稀少,衣袖寒冷,但仍穩穩地泛舟在這浩渺的江湖之上。讓我盡情地飲盡長江水,用北斗星做酒勺,邀請天地之間的萬物都來做我的客人吧,我將在此舉辦一場豪華的人生宴會。曲終人散,我獨自拍打著船舷,放聲高歌。今夜無眠,不知身在何處,此時是何月何日?

張孝祥一生“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門人總是恭維他說:“以先生如此來勢可畏,怕不要十年,超過東坡有余矣?!保纤巍ぶx堯仁《張于湖先生集序》)其實,從這闋《念奴嬌·過洞庭》詞中,我們不難發現蘇東坡的影子。熙寧九年(1076),蘇軾在密州寫給弟弟蘇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傳唱至今?!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边@些句子婦孺皆知。蘇軾被貶黃州時,還寫有《念奴嬌·中秋》及《前赤壁賦》,流傳千年。蘇東坡喜歡與明月對話,慕天上仙境,思人間溫暖。張孝祥借月光湖水,澆心中塊壘,做人格表白。

“孤光自照”來自蘇軾的“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南朝詩人江總有“凈心抱冰雪”句,唐代詩人王昌齡有“一片冰心在玉壺”句,張孝祥化用為“肝膽皆冰雪”,表白自己光明磊落、心地純潔的人格理想。他與蘇軾在黃州寫《前赤壁賦》時的時間和場景極其相似?!霸鲁鲇跂|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碧K軾的“縱一葦”,被張孝祥換成“扁舟一葉”;“凌萬頃之茫然”被換成“玉鑒瓊田三萬頃”;“扣舷而歌之”則被換成“扣舷獨嘯”。只是蘇東坡“歌”的心情、內容和張孝祥所“嘯”的不同罷了。

“不知今夕何夕”來自蘇軾在黃州寫的《念奴嬌·中秋》:“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幡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碧K東坡“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的興奮醉態,被張孝祥換成“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的豪情萬丈。蘇東坡置身高樓,憑高看去,長空萬里無云,遼闊無邊。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來來往往。乘風歸去,不必騎著大鵬鳥的翅膀。同樣的月色,蘇東坡憑借巨大的想象力在天上馳騁縱橫。張孝祥則腳踏在洞庭湖邊,孑然獨立,自我表白。

以前,曾有很多學者認為:張孝祥把一片冰心融進澄澈透明的月光中,是他人格高潔的象征。我認為不然,張孝祥表達的正是他精神世界苦悶至極和人生理想的幻滅感。為何?張愛玲說過“成名要趁早”。張孝祥在宋高宗的干預下,成名很早。二十二歲中狀元,二十七歲就成為部級干部,功名到手太快,飄飄然起來。身在官場,又不按官場常規出牌。年輕氣盛,恃才傲物,咄咄逼人。老師是主和派代表湯思退,親自推薦提拔他,可他又奔向主戰派的懷抱。有點像唐代陷入“牛李黨爭”漩渦中的李商隱,兩頭不落好。

另外,史載他還有嗜酒好色、不修細行的毛病。有一次,宋高宗當面責問他:“別人說你贓濫?!睆埿⑾榇鸬溃骸俺紝嵲诓桓移劬?。說臣濫,確實有。但說臣贓,臣實在不敢奉詔?!备咦诼牶?,一笑了之。

可惜,到了南宋高宗和奸相秦檜聯手專權的時代,文人士大夫的道德修養早已滑坡。士人的風骨氣節和北宋真宗、仁宗時代相比,皆不可同日而語了。高宗首次對文人開了殺戒。本來獨立言事的臺諫官應成為限制權力濫用的屏障,卻成為秦檜等奸臣清除異己的爪牙工具。缺乏城府的年輕人張孝祥,被人抓住把柄攻擊,易如反掌,仕途跌宕,不可避免。因前面過順,沒有歷練,更經不起挫折打擊。他的悲劇人生,是高宗、孝宗時代的大氣候所決定的,他逃不出時代的枷鎖。不論在主和派那里,還是在主戰派那里,他都找不到實現自己理想的位置。加上伯父和父親禍起蕭墻,“家丑”外揚,他急于表白自己的心理,恰恰證明他精神的痛苦、無助和理想的幻滅。他抓不到任何一根“稻草”來完成自我救贖,只好自言自語,反復強調。

在張孝祥留存下來的二百多首詩詞里,多次表達“不知今夕何夕”的迷茫和歸隱的愿望?!皠e岸風煙,孤舟燈火,今夕知何處?”(《念奴嬌·風帆更起》)“今夕復何夕,此地過中秋?!保ā端{歌頭·桂林中秋》)“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保ā端{歌頭·金山觀月》)“湖海倦游客,江漢有歸舟?!保ā端{歌頭·過岳陽樓作》)“脫屣歸來,眇浮云富貴。致遠鉤深,樂天知命,且從容閱世?!保ā蹲砼钊R·為老人壽》)“一葉扁舟,誰念我,今日天涯飄泊。平楚南來,大江東去,處處風波惡。吳中何地,滿懷俱是離索?!保ā赌钆珛伞ば巧吵跸隆罚?/p>

年齡三十多歲,風華正茂的狀元郎,總感到“處處風波惡”,希望早日歸去。理想終于幻滅,心態已趨于老境。

張孝祥登上金沙灘,還留下一篇《觀月記》,可以看作是對《念奴嬌·過洞庭》的注解。大意是說,中秋之夜,月亮才最好看。賞月的地點,最好選在靠近湖水的地方。不必成群結隊,最好獨自一人前往,并且距離人群越遠的地方越好。那些喜歡獵奇的人,誰又能在月夜獨行到這樣的地方,以求得一時之快意呢?我就是這樣的人。

張孝祥在八月十五前,路過洞庭湖。天空明朗,沒有一絲云朵,月光皎潔,宛如白天。金沙堆在洞庭湖和青草湖之間顯露出來,沙洲青草蔥蘢,高有十仞,四面綠水環繞,最近的陸地離這里也有幾百里。金沙堆,正符合賞月的四個最佳條件(中秋月、臨水、獨往、偏遠)。沙洲上一片金黃,與月光爭輝,天上月亮猶如玉盤。微風吹過,頓感一陣涼意,仿佛到了仙境。張孝祥是否想起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的感慨呢?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p>

“二更南風轉旗腳,打鼓開船曉星落。秋光凈洗八百里,亭午投君廟前泊?!保ā督鹕扯选罚埿⑾樵诙赐ズP桓逗留十多天。在這里,他又和屈原隔空交流,在精神上力圖自我救贖?!澳侵蠓?,亦作主水神。我識大夫公,自托腑肺親。獨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瀝血摧心肝,懷襄如不聞。已矣無柰何,質之云中君?!保ā督鹕扯褟R有曰忠潔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賦詩》)張孝祥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他越是想表白、美化自己的精神世界,越能證明他逃避和憎恨自己所處的現實生活,從而使自己心中的悲涼、絕望和幻滅感越強烈。離開洞庭湖后,張孝祥在重陽節到達蘄州。蘄州距離黃州不遠,蘇東坡曾在黃州四年,流傳后世的著名篇章大都寫于黃州,還留下中國第二行書《寒食帖》。對此,張孝祥是望塵莫及的。他寫了首《書懷》感嘆:“七夕在衡陽,九日在蘄州。秋風浩如海,我行尚扁舟。破帽不堪落,菊花空滿頭。醉眼忽瞠若,悠然過滄州?!毕肫鹱约涸诠鹆謳洺既紊?,也曾“不應此地淹鴻業,盍與吾君致太平。伏櫪壯心猶未已,須君為我請長纓”(《朝陽亭次韻·其二》),可不到一年,從天上墜入塵土,被貶回家?!笆朗嘛L經兩過,此身遇坎乘流。折腰不為五斗,轍環或遍五洲?!保ā睹髂曛剡^次韻六言》)他又追慕陶淵明了。

南宋乾道三年(1167),張孝祥罷官回鄉的第二年,宋孝宗啟用他出知潭州(長沙),兼任提點刑獄公事。此時,他剛剛三十六歲,仕途還有東山再起的大把機會,可他卻上書朝廷說,父母身體不好,需要照顧,拒絕任命,要求在家鄉附近做個小官。朝廷沒有恩準,他悶悶不樂地去潭州上任。一年多后,被改任知荊南兼荊湖北路安撫使。張孝祥赴任路上,又一次船過洞庭湖,他寫了兩首《浣溪沙》詞:“方舡載酒下江東。簫鼓喧天浪拍空。萬山紫翠映云重。擬看岳陽樓上月,不禁石首岸頭風。作箋我欲問龍公?!保ā朵较场とデG州》)“行盡瀟湘到洞庭。楚天闊處數峰青。旗梢不動晚波平。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夜涼船影浸疏星?!保ā朵较场ざ赐ァ罚┪艺驹趶南娼诌_洞庭湖的船上,江上數青峰,湖面風平浪靜。放眼望去,水灣處,紅蓼草紛亂如麻,白魚躍出水面,像玉刀一樣明亮。夜深風涼,泊船的影子,遮蓋住點點星光。張孝祥既沒有被重用的興奮,也沒有表白“表里俱澄澈”的心情了。張孝祥心靜如水,狀元郎的心已和死去一樣。

南宋時代,荊州是防御金國的前方重鎮,他已失去“擊楫誓中流”的壯志,心態灰暗?!坝窒蚯G州住半年,西風催放五湖船。來時露菊團金顆,去日池荷疊綠錢。斟別酒,扣離弦。一時賓從最多賢。今宵拚醉花迷坐,后夜相思月滿川?!保ā耳p鴣天·又向荊州住半年》)醉臥花叢,鄉思無限。上任剛半年,三十八歲的張孝祥再次上書朝廷,要求提前退休。乾道五年(1169)三月,獲準回鄉,退隱蕪湖。七月,張孝祥因病去世,享年三十八歲。據周密所著《齊東野語》載:同學虞允文來訪,兩人泛舟自家湖上,飲酒中暑而死,令人扼腕嘆息。

據宋人記載,張孝祥退隱蕪湖期間,故意把自家的三百多畝良田撂荒,疏通水源,專種荷花楊柳,構筑房屋,自題“歸去來堂”,以致敬陶淵明。

這便是今天的鏡湖。

猜你喜歡
張孝祥洞庭湖
淺談洞庭湖漁文化(上)
洞庭湖
張孝祥三問
輕松松聊漢語 洞庭湖
欽點狀元張孝祥
好一個洞庭湖
宋代皖籍詞人略論
洞庭湖的麋鹿
以“境界層深創構”理論解讀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
20世紀以來張孝祥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