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創時代背景下構建創新教育生態圈培育實踐創新型康復人才的探索 *

2024-01-20 09:46何運生彭熒熒周予婧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創新型雙創創新能力

許 明 艾 坤 何運生 彭熒熒 祁 芳 周予婧 秦 爽 張 泓※

(1.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與康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2.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務處,湖南 長沙 410208;3.湖南中醫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老齡化加速,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健康產業迅速發展;而高水平康復醫療服務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人才培養是保障高水平康復醫療服務能力的核心[1]。因此,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下,為進一步優化康復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我們亟需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對標時代需求,結合專業教學,深化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及創新性思維的實踐創新型康復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為康復醫療工作的發展,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1 強化康復專業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1.1 國家醫學人才的基本要求 建設創新型國家,須以創新型人才做支撐。對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鑄就創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以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新醫科建設為抓手,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分類培養研究型、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2]。著力培養實踐創新型康復專業人才,是新醫科背景下全面提高康復醫療技術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全力應對老齡化問題,實現人人享有康復目標、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3]。

1.2 康復行業發展的急切需要 我國康復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市場潛力巨大,僅康復醫療設備而言,未來的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以上[4]。另外,人口老齡化帶來疾病譜的改變,老年人高發病率病種本身的康復需求,加上慢性病致殘帶來的需求,持續刺激著康復醫療行業的需求空間擴大,這也必將引起康復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因此,無論是康復醫學的理論、治療技術,還是康復醫療設備、服務形態等對康復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方面,均離不開實踐創新型康復專業人才的支撐。

1.3 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 高校是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要培養既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又能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創新創業就是“引領”作用的主要表現[5]。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未停止改革高等教育,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創新創業教育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我國現有高等教育體系的豐富和完善,不僅改變了現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也改變了高等教育的目標[6]。因此,無論從大學生教育的培養目標,還是從其實現過程來看,培養、發展現代康復事業的實踐創新型康復人才,始終是康復專業大學生教育的核心。

1.4 學生自身發展的動力源泉 既能創新、又能創業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這一需求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內在機制??祻蛯I學生畢業后從事臨床康復工作,其專業水平直接影響患者康復治療的結局。此時則更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獨到的思維方式,高超的創新能力,實踐、實施和拓展能力,優秀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等典型“實踐創新型”人才的特征。因此,具備良好職業素質與初步職業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實踐創新型人才,將在此時脫穎而出,擁有更強勁的發展動能。

2 康復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康復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政府、高校、社會等多方聯動支持,但專業教師與學生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首先影響著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

2.1 專業教師對雙創教育理解不夠深入 關注度不高 多年來,創新創業教育逐漸成為人才培養成效的重要指標,但在種種因素影響下,專業課教師對雙創教育尚未真正理解到位,無法促進實踐創新型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得到根本性轉變。具體因素如下:(1)課程多、任務重。部分教師認為學生課程多、學習任務重,而“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2)高學歷、少經歷。部分專業教師并沒有直接參與臨床康復醫療的工作經驗,也未接受過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進等實踐創新相關工作的歷練,因而在實踐創新方面沒有多少心得體會,自然難以做到讓雙創教育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7]。(3)重成果、輕過程。盡管各界普遍關注創新創業教育,但由于缺乏目標導向,出現“唯成果、唯證書”的窘況,忽視了實踐過程中對創新能力的提高。(4)方案多、落實少。專業培養方案雖不斷改革,但對于雙創教育,也只是在傳統培養模式基礎上進行局部修正和補充,形式重于實質,沒有在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中起到很大作用。

2.2 學生對創新重要性的認識存在偏差 興趣不高 當前,我國康復從業人員專業方向多樣化、工作內容專職性不高[8]。那么,接受“全能”本科教育的康復學生,在正常課程學習之外,幾乎很難有時間“閑”下來思考創新。部分學生提到創新,認為那是科學家或研究人員才該思考的問題,自己只需要掌握好疾病的康復技術就能安身立命;部分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根本不關心如何創新,認為創新是走上工作崗位以后的事;甚至還有部分大學生淺顯地認為創新、科研等只不過是今后自己職稱晉升中的砝碼。

學生是雙創教育的主體,其對雙創重要性的認識存在偏差、積極性不高,創新創業教育自然難以開展。當然,大學生對創造性的事物和行為缺乏足夠的興趣和動力,不僅與學生認識偏差、缺乏行動自覺有關,也與高校、社會各界宣傳引導的力度不足等因素有關。

3 構建創新教育生態圈培育實踐創新型康復人才

生態圈的概念來自自然界生態系統,Moore 首次將生態圈的概念引入技術創新領域,并將創新生態圈定義為由一系列圍繞共享的技術、知識、技能,以及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和其他實體組成的、共同發展的松散耦合網絡[9]?!皠撔陆逃鷳B圈”則是在前述理論與研究基礎上,圍繞高校實踐創新型康復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一個“師生共建”“專創融合”的康復人才培養新模式,旨在進一步優化康復專業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見圖1。

圖1 構建創新教育生態圈康復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路徑

3.1 以專業課程為抓手 課程為知識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在康復專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處理好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及全面提高素質之間的關系。雙創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可突出“兩新”:一是“追新”,即強調教學內容的超前性、新穎性,引導學生向前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專業前沿知識、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使學生的知識層次和結構與世界發展先進水平趨同。如將最新的人工智能康復輔具等引入康復工程學的課堂教學,開拓學生視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考。二是“創新”,即強調問題意識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帶領學生往后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鍛煉學生獨立思維能力、激活學生創新思維,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如學生依據運動醫學課程上學習的“心肺復蘇術”,凝練技術要點、總結關鍵問題,研發一款可提示按壓位置、提醒按壓深度及頻度等關鍵參數的“智能心肺復蘇輔助手環”[10]。

3.2 以實踐應用為基奠 開展理論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課程實踐,普及“實地”教學,創造條件引導學生“上臨床、下基層”。如利用空閑時間,上教學醫院的康復科觀摩學習康復治療;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社區義診活動、福利院志愿者活動、體育賽事醫療保障服務等。讓學生在真實世界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培養實踐動手能力,激活創新思維。此外,學生的實踐經歷也將反哺課堂學習。實踐中發現的不足可成為學生的一個興趣點,促進其自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在實踐后會迸發出很多新的想法和創意,此時若教師注意篩選、引導、培育,將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3.3 以職業能力為導向 高校教育始終要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一項關于中國物理治療師勝任特征模型的探索性研究[11]表明,物理治療師勝任特征應包括職業精神與道德品質、評估干預的知識技能、教研宣講能力、合作與管理能力、學科基礎知識五個維度。因此,康復專業大學生除需具備一般職業能力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康復專業能力,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康復治療師,為患者提供優質的康復服務。此外,需要注重培養第三個“關鍵能力”,即綜合能力,主要包括跨職業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個人能力四個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僅靠“第一課堂”是很難實現的,在學生進行創新實踐的過程中,鼓勵其收集整合信息、發散思維、提出新問題、團隊協作溝通,最后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踐創新中得以提升。

3.4 以學科交叉為特色 新醫科是教育部為培養卓越醫學人才和杰出醫學科學家提出的一項重要教育戰略,其重要建設內涵是促進醫工、醫體、醫理、醫文、“醫學+X”等的學科交叉融合、相互滲透,旨在培養能夠運用交叉學科知識解決醫學領域前沿問題的高層次醫學創新人才??祻涂茖W具有綜合性,要求從業人員需掌握綜合的康復知識與技能。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涉及學科交叉知識的,絕大多數屬于“學科內交叉”。但要培養滿足國家康復事業發展需求的復合型高層次創新人才,僅有學科內交叉還不夠,還需要“學科外交叉”。

3.5 以項目團隊為中心 項目團隊的主體人群為在讀的康復相關專業本科生(包括康復治療學、運動康復學、中醫康復學等),其他交叉學科的專業及康復研究生均可參加。團隊本科學生人數一般為6人,來自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并邀請1 名研究生參與協助指導,形成一個由“專業教師-研究生-本科生”組成的項目團隊。學生以項目團隊為中心,開展實踐創新活動,有分工、有協作,能力互補、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種教育模式能較快提升學生團隊精神、主動學習與求知欲望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并逐步將其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3.6 以科創項目為平臺 在康復專業實踐課的學習過程中,在動手實踐操作之前的理論部分,應適當引入前沿交叉學科的科研成果及行業動態,并引導學生在實踐操作時思考本方法或技術是否有不完善步驟,能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或補充;課后與項目團隊“頭腦風暴”,嘗試設計并完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實踐結果。如“移動康復理療車”“腕手關節康復訓練儀”“新型數字化電皮膚針”[12]等項目,均來源于課堂實踐后的創新思考。在這些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保持敏銳的思考力,通過探索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優化解決方案等一系列過程,培養創新能力。

3.7 以雙創競賽為載體 以創新創業競賽為載體,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競賽活動,創造更加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教育空間;鼓勵學生動手實踐,積極參與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增加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機會。同時,項目團隊在準備如“挑戰杯”“互聯網+”等競賽的過程中,項目組成員分工合作,不斷完善項目;遇到困難,先嘗試討論解決,而后請教研究生或指導教師。此外,在項目團隊向競賽評委闡述自己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幻燈片或視頻制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均能得到大幅提升。

3.8 以提升能力為目的 在培養實踐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尤其要強化創新意識、引導創新思維、激發創新興趣、培養創新能力、鍛煉創業能力、倡導團隊精神、提高實踐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他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其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將有很大幫助。

4 強化康復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的成效與建議

4.1 實踐模式的成效與意義 首先,濃厚了實踐創新的學術科研氛圍,起到榜樣與示范作用;帶動了學術科研的積極性,對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思維有促進作用。其次,轉變了學生的知識觀和方法論。在對于知識的學習與理解上,從重視確定性知識,轉變到重視不確定性知識的獲??;從重視維持性學習,到重視創新性學習。再次,提升了學生對康復專業的認同與自信。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發現所學知識能應用于實踐,學而有用、學而會用、學而能用,提升了其專業認同感與自信,使其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加強。最后,優化了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追蹤學科發展前沿、緊跟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社會形勢,拓寬學生國際視野;融入實踐教學內容、拓寬實踐路徑,增強專業適應性;增設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課程,提高學生人文底蘊和科學素養;指導學生規劃職業發展方向,鑄就大學生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開拓創新精神。

4.2 實踐模式的不足與建議 第一,普適性問題。即距實現康復專業學生全員參與,還存在一定距離。但教育本身就不該千篇一律,學術科研本應允許百花齊放。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引導所有學生培養創新意識。即便暫時未做出創新成果,只要保持創新意識,就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好的職場能力。此外,專業教師還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篩選出一部分感興趣、有想法的學生,走在前面,再讓他們帶動其他學生,并根據每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第二,功利性問題。即個別學生過分關注成果而忽略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出現“舍本逐末”的現象。在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會有一些科研成果、競賽獎勵等,教師應引導學生看淡成果、注重能力的提升,并全周期關注項目團隊每位學生的狀態或動機,教育學生切忌為了獲得成果而“過度參與”,反而忽略了創新能力的提升。

5 小結

本文對培養康復本科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探索構建“創新教育生態圈”的實踐創新型康復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改變了學生的思維模式、提升了其綜合素質以及對康復專業的認同與自信、優化了康復專業本科生雙創教育模式。因此,“創新教育生態圈”的構建為康復雙創教育與康復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將在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中發揮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創新型雙創創新能力
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巴斯夫推出創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術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