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實困境探賾與應對

2024-01-21 18:52魏文剛何昌龍張冬瑾
關鍵詞:網絡平臺信息技術政治

魏文剛,何昌龍,張冬瑾

(沈陽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866)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為廣泛而深刻的革新,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嶄新的發展動能。馬克思認為,“社會關系和生產力密切相連。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盵2]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日漸成熟的網絡信息技術及其應用場景,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新動力、創造了新工具、開辟了新路徑。

進入新時代,高校要深入分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把握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機遇,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開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準開展

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掌握更多主動權,在教學中能夠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知識傳授,教學場景和手段單一枯燥,缺乏個性化設計,育人成效不夠顯著。網絡信息技術憑借信息資源和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能夠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精準把握不同學生個體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質量提升。

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準確把握學生學習動態。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實踐等數據進行統計,生成數據圖表,進行可視化分析。通過整合數據資源,建立動態數據庫,幫助教育者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情感價值、發展需求、行為習慣等動態指標,準確把握學生個體差異,從而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另一方面,網絡信息技術便捷高效、開放易獲取的特點迎合了當代大學生群體的需求,能夠滿足大學生群體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和豐富的情感價值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引入數字化教學場景、應用數字化網絡教學設施,能夠變灌輸式教學模式為啟發式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靈活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闡發個人思想觀點,表達個人情感,讓學生更加樂意參與教學過程,提升學生學習的體驗感、獲得感、滿意度。

(二)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推陳出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盵3]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和方式。相較于網絡信息技術高效、智能、便捷的特點,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單一的教學場景和手段在增強育人成效方面的局限性更加凸顯。借助于網絡信息技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利用數據要素資源,打造良好的數字化校園、課堂等應用場景,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樣態,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良性互動。教育者可以借助網絡信息平臺對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習特征和個性化特點等數據進行獲取和分析,對學生開展定制化教育,提高教學設計和內容講授的精準化水平,增強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匹配度,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精準化。網絡信息技術的使用,為大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大學生能夠沉浸式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增強課程教學的吸引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中所記錄和保存的學習數據,進一步把握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特征和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案,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水平。

(三)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網絡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嶄新業態,能夠存儲巨量信息資源,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加快知識和信息傳遞的速率,降低知識獲取的成本。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一方面,網絡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擴充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推動資源持續積累。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變革,可以實現教學案例、思政育人元素,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史故事、名家名作、典型人物事跡、正向網絡輿論等資源的數字化,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的廣泛匯集,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的政治性、思想性、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鮮活,教學效果更加顯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智能搜索、超鏈接等搜索引擎,使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更加快捷易得,從而實現資源拓展積累與共享。

另一方面,網絡信息技術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供共建共享的平臺。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創建的合作交流空間,可以加強高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高校之間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規劃設計、教師群體建設等層面的數據信息流通共享,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辦學層次較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能力較弱的高校和地區流動,盡可能使每一所高校的每一位學生都能享有利用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在線學習的機會,從而推動實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實困境的具體表征及其肇因

(一)亟需組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人才隊伍

專業的人才隊伍,是開展高質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亟需打造一支專業化、水平高、素質好的人才隊伍,他們既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方法,又諳熟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首先,就當前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實際而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數量與高校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相比,仍顯不足。與此同時,專業隊伍中既擅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業務,又能夠熟練應用網絡信息技術的人才更為匱乏。其次,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要求教育者要具備更高水平的網絡素養。部分教師由于缺乏網絡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不具備應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工作的能力,網絡思維觀念相對落后,教育教學方法略顯陳舊,創作不出受學生歡迎且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影響教育效果。再次,部分高校對于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夠,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不強,尚未配置專業化、技術性強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F有的人才隊伍通常是專兼結合,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不高,難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后,部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金投入及配套設施不足,出現了教學理念模式更新與網絡教學設施建設滯后相矛盾的局面。教育者無法在教學實踐中提升網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從而影響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

(二)網絡空間的復雜性沖擊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

網絡信息技術在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網絡空間變得更加復雜。網絡空間的復雜性帶來多元價值觀的碰撞,網絡內容參差不齊,網絡空間缺乏監管便會亂象叢生,進而侵蝕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首先,學生對于五花八門的網絡信息缺少一定的辨析能力,較容易被錯誤信息影響從而形成錯誤的思想觀念。正處在大學階段的學生思想意志有時不夠堅定,對網絡內容的辨別能力不強,容易受到各種網絡輿論和思潮的影響,從而形成不良思想和行為。其次,網絡內容紛繁復雜,各種標新立異的網絡標題和極富誘導性的網絡內容極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擠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使學生為了獵奇而將更多的精力轉向了網絡娛樂消遣,導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關注度降低,話語權被侵占,教育主體的主導地位被大大削弱,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大打折扣。最后,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網絡進入門檻低,傳播范圍廣,受眾群體多。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和發表觀點,容易導致各種情感化、意見性的非客觀網絡觀點和話語蔓延擴散,形成網絡輿情。而目前對于有效預防和治理突發性網絡輿情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往往存在時間差,對相關負面輿論的治理存在滯后性。大學生由于閱歷淺,社會經驗不足,較難區分負面輿論,容易誤信誤傳、誤入歧途。

(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平臺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擁有高水平的網絡平臺能夠極大地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質量不高,不利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首先,網絡平臺軟硬件基礎設施不健全。部分高校由于經費來源有限和對開展相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重視,以致對網絡平臺基礎設施投入較低,難以應用于教學實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庫、數字圖書館等建設水平不高,沒有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學生獲取豐富多樣學習資源的途徑較少。其次,網絡平臺內容建設質量不高。網絡平臺內容豐富,涉及范圍廣泛,但部分高校在內容選擇上,多集中于教學課件、案例探討、時事熱點等,內容單調,缺乏特色,對于教學與實踐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力度不足,表現形式單一,教學效果不佳。平臺內容更新速率較慢,存在滯后性,難以滿足教育主客體即時學習的需要。最后,網絡平臺功能應用程度不足。網絡平臺功能較為齊全,為加強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但部分教師對于網絡平臺的應用局限于課程內容學習和課程通知、測驗。平臺的利用率不高、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參與網絡平臺教學的積極性不高,難以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多樣化需求。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實困境的應對方略

(一)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精心培養和組織一支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隊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個人?!盵4]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一支高水平、專業化、肯奉獻、有作為的工作隊伍,必須著力建設適應網絡時代的優秀人才隊伍。首先,教師要與時俱進推進教育教學理念、方法的更新。利用網絡,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構建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手段的有效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將有價值的網絡育人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中,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思政課程教學的吸引力。其次,學校要加強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隊伍的培養和管理。強化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人才管理和組織引領,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培訓和激勵保障機制,充分挖掘和整合教育人力資源,調動教師、輔導員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不定期組織開展相關學習培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和開發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能力。最后,學校要建立專門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改變以往專兼職的情況,選擇具備大數據運用能力、比較了解學生情況、并能將網絡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師,組成一支專業化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由專人負責相關事宜的開展和結果評估,以更好實現網絡思政育人的目的。

(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管好網下,也要管好網上?!盵5]要更加注重對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要讓網絡資源最大限度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起到正向促進作用。首先,教育者要對網絡內容進行嚴格地篩選??茖W判斷相關網絡信息是否適用于教育教學,剔除各種干擾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負面信息,確保網絡資源內容積極向上、符合大學生成長發展實際,防止負面網絡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認知產生誤導。其次,教育者要強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在開發利用網絡資源時,引導大學生在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最后,要充分發揮好高校、社會、家庭的合力,協同推動網絡時代大學生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養成。思政課教師要講好思政課,高校要建設好思政課教師隊伍,發揮好思政課鑄魂育人主渠道主戰場的關鍵作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規范。社會各界要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清理和規范不利于大學生正確價值觀養成的負面輿論和不文明網絡行為,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網絡社會環境。家長要注重對大學生家庭美德的培養,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以雅正的言行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和用網習慣,促進大學生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

(三)完善高水平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水平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能夠有效提高育人成效。首先,要打造良好的軟硬件基礎設施,推進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融合發展。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虛擬仿真教學平臺,以教學對象為主體,立足其主體需求,選擇和創造不同的教學實踐場景,培養教學對象的主體意識和能力,打造三維立體的思政課教學實踐場域,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其次,要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內容建設。立足于大學生成長發展的實際,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性格、情感等特征,聚焦學生個性化成長發展的要求,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并及時更新拓展,以滿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利用網絡平臺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和價值追求,注重啟發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理性分析、科學辨別的能力,引導學生堅定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行。最后,要開發拓展網絡平臺功能。在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基本教學、管理的基礎上,強化平臺交流互動、開放教學、情景案例、課程評價反饋等功能。利用網絡平臺不受時空限制、不受人數多少的影響,以及便捷高效的優勢,推動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通過視頻會議、語音群聊等形式,共同探討課程問題,活化教學過程,在網絡平臺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效率。

猜你喜歡
網絡平臺信息技術政治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一種基于5G網絡平臺下的車險理賠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政治攀附”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