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隊院校青年學員心理服務需求分析

2024-01-22 01:44劉智文
政工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心理學心理服務

劉智文

心理工作是確保部隊安全穩定的基石。為不斷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各級單位紛紛以心理專題教育、團體心理活動、心理測評篩查、個體心理疏導等形式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軍隊院校教育是“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軍隊院校學員處在人生轉折的關鍵節點,其思想心理也較為活躍,容易出現思想波動和心理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青年學員的心理需求和特點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院校心理服務工作只有及時順應時代、更新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務當代青年學員的成長。但在現階段的心理服務工作中,有的院校心理服務工作依然是以心理工作者個人研究方向為主導,內容形式多年不變,沒有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也不夠契合學員的實際需求。為了更加全面準確地把握當代青年學員心理服務需求,我們在一些院校學員隊中展開了問卷調查,通過對大量學員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未來院校心理服務工作的思路也逐漸清晰了起來。

一、探索自我引領成長

心理服務的選題要契合青年學員的興趣。調查中,學員最感興趣的三個心理學領域分別是性格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愛情心理學,這剛好契合了青年學員當前正在面臨的三大人生課題,即成年早期對于自我的認識與發展、思考任職后如何提高基層管理工作質效、尋覓愛情建立婚姻和家庭。而學員不太感興趣的,恰恰是那些心理學中的傳統領域,如團體心理輔導、異常心理學等,這說明現階段的學員早已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將心理學簡單地視作心理疾患的處置手段,而是認識到了心理學更廣闊的應用前景,他們希望能夠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到人生發展和工作生活實踐中去。

李政/攝

因此,心理服務工作如果還是以傳統視角去擬定選題,只關注少數存在心理問題的學員,只停留在宣講心理健康維護、心理問題識別等內容,就等于是忽視了絕大部分學員的發展性心理需求。在當下,心理服務的選題應該更加關注青年學員的成長與發展。比如,可以通過九型人格測試分組,進行組內和組間交流討論,幫助學員認識自己、理解他人;通過分享基層部隊管理工作中一些鮮活生動的案例,引發學員思考,幫助學員把握管理心理學的規律;通過征集和分析學員實際情感困惑,幫助學員樹立現實合理的愛情觀。

二、聚焦問題注重實用

心理服務的方式也要能夠受到青年學員的歡迎。調查中,學員最喜歡的三種心理服務方式分別是個體心理疏導、心理知識講座、心理影視賞析。這反映出青年學員有著獲取心理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相較之下學員不太喜歡的服務方式是心理劇表演、心理讀書分享、心理知識競賽。這三種方式也是基層心理服務工作中經常會采用的,看似氣氛熱烈,但仔細想來,它們卻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參與者時間精力投入頗多。實際上學員的一日生活制度已經安排得十分充實,可能不愿意再協調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與復雜的活動。

因此,心理服務無論是在選題上還是在方式上都要注意聚焦問題、注重實用,采取那些簡潔高效又實用的服務形式,讓學員減少付出感、提升獲得感。在問及當前最急迫想要解決的心理學方面的問題,新學員最想解決的是人際交往問題,表示其在融入新集體初期,尤其是在連隊化管理的背景下,除了同學關系之外,還要開始接觸上下級關系,于是在人際交往之中容易遇到困惑;其他三個年級的老學員最想解決的則是情緒調節問題,這說明在長期的軍校生活之中,學員容易產生和積累一些情緒問題,亟待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在心理服務工作中,可以利用心理知識講座、心理影視賞析等集體教育活動聚焦共性問題,同時結合個體心理疏導更精準地去解決一些個性化的問題。

三、線上線下優勢互補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給心理服務的方式帶來了變化和革新。當代青年學員大都是網絡的原住民,早已習慣基于網絡的生活方式,調查中絕大部分學員都表示,曾在網絡上主動查閱過心理學相關知識,這說明網絡的確可以成為學員獲取心理服務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解決具體問題方面,網上得來的知識或許并不總是完全奏效的。有八成以上的學員表示,在尋求心理幫助時還是更傾向于面對面的交流,而對于電子郵件、網頁留言等線上交流形式則認可度偏低。顯然,面對面的方式能夠提供對話式交流,更有助于深度剖析學員的心理困擾,而線上方式雖然更加便捷,但卻往往使交流難以深入,又包含過多書面文學性表述,因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效力有限。

由此看來,線上與線下兩個渠道并不應該是取代的關系,而應該是互補的。在線上渠道方面,可以用好強軍網心理專欄、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進行心理知識普及;而在線下渠道方面,則主要是用好心理咨詢室,聚焦具體人具體問題的解決。這樣,才能讓線上線下兩種渠道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助力青年學員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團結協作凝聚力量

在艾森克人格測試中發現,大部分軍校學員的性格都是比較外向的。外向性格者更喜歡通過室外活動的高強度刺激來緩解心理壓力。心理行為訓練恰好能夠滿足這一需要,它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考驗團結,有的突出對抗。在調查中,有七成以上學員表示,更喜歡參加團隊合作類的心理行為訓練,這一比例遠高于對抗競賽類。

在心理行為訓練中,合作共贏可能比分出勝負更加重要。雖然評比競賽是軍事訓練的一種常見組織形式,這是由軍事行動的特點所決定的,但軍事行動雖是對抗性活動,它卻是一個團隊與另一個團隊的對抗。在軍營生活中,從來都不缺乏各類評比競賽,最終獎勵多是落實到個人,而真正能讓大家緊緊團結起來共同完成的活動,卻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多。因此學員會更希望參加一些團隊合作類的活動項目,在這樣的活動中他們才能真正從社會比較中超脫出來,徹底卸下心防,去體驗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的感覺,建立起同伴依戀的安全感,而正是這種安全感可以支撐著他們在戰場上克服恐懼、勇敢向前。

五、融入訓練主動作為

青年學員由于入伍時間較短,在接觸一些高危訓練課目的初期,可能會經受心理方面的挑戰。調查中,學員普遍反映在手榴彈實投訓練及實爆作業中,尤其是在運彈、投彈、爆破、排爆中需要與爆炸物直接接觸時,心理壓力較大;還有部分學員早年曾因高空墜落、落水溺水等意外留下心理陰影,在高空、水下訓練等課目中恐懼心理表現得較為突出。

在高危課目訓練中,個別新兵因過度緊張而引發訓練事故,還有一些新兵雖能忍受恐懼勉強完成訓練,但在情緒調節上占用過多的認知資源,也會大大限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反應速度,給日后平穩遂行實戰任務埋下隱患。因此,心理服務工作也需要打破常規形式,根據需要融入軍事訓練。在訓練時,教練員可照常組織訓練,而心理工作者則是在現場為有需要的學員提供即時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掌握克服恐懼的科學方法,在訓練階段就將恐懼克服,確保今后的作戰不留隱患。這樣的心理服務更為及時和有效,也很好地契合了官兵需要,達到了確保部隊安全穩定的目標指向。

六、加強宣傳常伴左右

盡管在平時的心理服務活動中進行過宣講,也曾下發過通知和文件,調查中仍有一半以上的學員表示,不清楚心理咨詢室的位置和心理服務熱線的號碼,這也大大限制了他們在需要時有效尋求心理幫助的可能。其實在宣講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很多學員會不好意思當眾記錄心理服務熱線號碼,甚至表示不方便與心理工作者有所接觸和交流,以免被隊里認為是心理有問題、列入重點關注對象。這說明現階段學員對于心理問題還是存在污名化的認知,心理服務宣傳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更應該去選擇一些常態化的展示方式。比如在學員經常路過的必經區域設置心理服務展板,寫明心理服務熱線,使學員在遭受心理問題困擾時,一抬頭就能看到,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尋求心理幫助、解決心理問題的可能。

或許比咨詢心理工作者更為重要的,是身邊人的陪伴。在調查中,當遇到心理困擾時,學員會優先選擇向親朋好友或戰友求助,而排在最后的才是醫院心理醫生和軍網心理咨詢師。盡管平時常見學員瀏覽軍網心理服務網頁,但在關鍵時刻學員在線求助的意愿并不高,他們更傾向于向熟悉和信任的人尋求心理幫助。遭遇心理問題時,學員心理正處于一種受傷的狀態,極其需要得到理解和接納。調查中,八成以上的學員都希望求助對象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而親朋好友和戰友能很好地滿足這一點,更容易接近,也更容易與他們產生共情。

軍營生活是一種孤立封閉的環境,戰友之間同吃同住、情誼深厚,如果能在學員當中培養出一批心理骨干,在學員之中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就能讓學員以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更高效地獲取關懷、安慰和支持。同時這也啟示心理工作者,要增進與學員之間的聯系,與學員經常見面、熟悉起來、建立信任,才有更多機會為學員提供有效的心理幫助。如此來看,心理服務工作中安排的集中授課輔導,已經不僅僅是在傳播心理學知識,它更像是架起了一座橋梁,成為心理工作者與學員之間建立聯系的開始。

青年學員是軍隊院校的主體,也是我軍未來的樣子,重視青年學員才能贏得未來。本次調查不僅讓我們對青年學員的心理服務需求特點增添了新的認識,也為今后院?;鶎有睦砉ぷ鞯挠行ч_展提供了思路,讓我們認識到有效的心理工作不是坐在辦公室里就能籌劃出來的,只有主動去了解當代青年學員的心理需求,心理工作才能真正地做到學員心里,真正地讓學員從中獲益。

猜你喜歡
心理學心理服務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