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墻平底”之于碑刻·篆刻·書法的藝術價值

2024-01-22 10:53山東省菏澤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書法系張海同
中國篆刻 2023年12期
關鍵詞:直墻包世臣斜墻

山東省菏澤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書法系 張海同

一、“直墻平底”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包世臣《藝舟雙楫》曰:“古碑皆直墻平底……用刀必正下以傳筆法。后世書學既湮,石工皆用刀尖斜入,雖有晉、唐真跡,一經上石,悉成尖鋒……”包世臣這段話中提出了“直墻平底”這個刻碑的古法概念。所謂直墻就是墻面與地面保持垂直關系,在蓋房子時經??吹焦と藪煲粭l平行于墻面下垂的繩子,以標志墻面垂直地面,就是這個道理。在碑刻中,包世臣認為這種古法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用刀正下”,就可以做到直墻,直墻與碑面也是保持垂直的。其實“用刀正下”只是其中的一種技法,與篆刻中垂直下切刀法相同。直墻用刀技法的關捩就是刀刃沿著直墻面行走,刀刃與直墻面不能產生夾角。因此,刀刃與直墻面不產生夾角的刻法都是直墻法。切刀可以是沿直墻墻面垂直切,垂直切時刀桿與碑面垂直;也可以是沿直墻墻面斜切,斜切時刀桿與碑面有夾角,當刀桿與碑面夾角很小時就成了沖切。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把“直墻平底”做一概念總結,“直墻平底”是“知書”者在刻碑過程中為保持和傳承書跡原貌和筆法而綜合使用刀刃與直墻墻面不產生夾角的刻法后所達到的一種特殊的形態效果。根據包世臣“后世書學既湮,石工皆用刀尖斜入,雖有晉唐真跡,一經上石,悉成尖鋒”的敘述可知:與之相對應的叫“斜墻尖底”。

2.特征

“直墻平底”具有特殊性、合一性、精確性的特征。

(1)特殊性

“直墻平底”的名碑數量較少。孫鑛《書畫跋跋》跋《多寶佛塔碑》曰:“有宦秦中者向余言唐碑石皆如玉,其字皆直刻入,深一二寸,如今刻牙小印者然,不似今碑但斜掠也。后問之李伯玉,亦不盡爾。唯此《多寶塔》等一二碑為然,所以經久不模糊?!庇砂衔目芍?,唐碑眾多,但采用“直墻平底”“字皆直刻入”的只有《多寶塔》等一二碑,數量稀少,比較特殊。正是“直墻平底”的這種特殊性造就了元朱文的別開生面的特殊風格。

(2)合一性

“直墻平底”要求刻手與書家合一。正如包世臣所說“當時工匠知書,用刀必正下以傳筆法”,創造這一古法的人也是“知書”行家,刻手與書家兩位一體,刻手懂書法,書家會碑刻。在后來的碑刻中,“知書”者與刻碑者分離,“知書”者不刻,刻者不“知書”,刻工不工,追求省時省力,造成了“斜墻尖底”之局面,以致“雖晉唐真跡,一經上石,悉成尖鋒”,缺少飽滿、圓潤、厚重的線質效果?!爸眽ζ降住焙弦恍缘囊笫乖煳脑谠優榱爽F實。

(3)精確性

“直墻平底”能精準再現書跡原貌。由于刻手是刀尖正下,勢必對書跡的輪廓線條把握得非常細致,特別是直中帶彎、曲中有直的線條,可以用這種方法更能精準地體現出來。而刀尖斜入、斜墻尖底的方法,則容易忽視細條曲直、起伏等變化的細節,對線條“筋、骨、血、肉”的生命特征表現欠佳。正是由于“直墻平底”具有“精確性”這一特殊屬性,才使得后世元朱文的發展到極致成了可能。

二、“直墻平底”促進了元朱文的發展

1.“直墻平底”應用于篆刻后線條的特征

篆刻中的“直墻平底”是碑刻“直墻平底”的縮版。印面與墻面這種垂直關系使得在打印泥時,線條不會沾到多余的印泥,即使打印泥打得很重,印色也只附于直墻墻面上,蓋印時線條增加的粗細,等于黏附于兩個直墻墻面上印泥的厚度,而不會出現額外的漲線情況。如果打印泥輕且勻,直墻墻面上則沾不上多余的印泥,那么鈐出來的印花線條就越發接近本來線條的粗細?!靶眽獾住眲t不然,打印泥太重時,斜墻墻面就會沾上很多印泥,出現不可控局面,以至于出現嚴重漲線,蓋出來的印花面目全非?!爸眽ζ降住迸c“斜墻尖底”蓋出來的印文線條效果也不同:直墻平底的墻棱利而峭,斜墻尖底的墻棱鈍而坡,在紙面按壓印章時,直墻平底的線面和直墻棱會鑲入紙中,而斜墻尖底的線面和斜墻棱則不會出現垂直鑲入紙面的效果,印出的線條邊緣線也會大不相同,前者印出的線條輪廓線圓潤、飽滿、清晰、厚重,后者印出的線條輪廓線模糊、輕浮、干燥。直墻平底印的線條,筋附于骨、肉裹著筋、潤色漾于線條表面,血脈流于線條之中,賦予元朱文線條“筋、骨、血、肉”的生命特征。由于元朱文“骨藏于筋、裹于肉,不露刀法形跡”,因此“直墻平底”印墨法勝于刀法,是“印從書出”。清·陳澧《摹印述》:“刻印有作篆極工,但依墨刻之,不差毫發即佳者,有以刀法見長者。大約不露刀法者,多渾厚精致;見刀法者,多疏樸峭野?!标愬延》譃椴宦兜斗ê鸵姷斗▋煞N,其實就是“直墻平底”印與“斜墻尖底”印兩種。

2.“直墻平底”與元朱文的發展

元朱文,亦稱圓朱文,因元代的趙孟頫始以小篆入印而得名。觀趙孟頫“趙氏書印”“趙氏子昂”“趙孟頫印”“松雪齋”等元朱文(如圖1),線條粗細變化還未達到以毫厘計,變化有些突兀,從線條特征可以判斷,趙孟頫對“直墻平底”法的使用還未成熟。明代元朱文以文彭“七十二峰深處”(如圖2)和何震“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蘭雪堂”(如圖3)為代表,從文彭“七十二峰深處”原牙章印面可以證實,其刀法近于直墻平底。他們以后的篆刻家沒有太大突破,直到明代的汪關。其朱文印“張炳樊印”(如圖4),“直墻平底”法特征明顯,才有所突破和發展。汪關之后到了陳巨來,他把“直墻平底”法發展到了極致。正如趙叔孺評價的那樣:“陳生巨來,篆書淳雅,刻印渾厚,元朱文為近代第一?!标惥迊韺②w叔孺對他的評論,刻石以彰(如圖5)。陳巨來的陽文印“梅景書屋”是其代表作品(如圖6)。

圖1

圖2

圖4

圖5

圖6

陳巨來亦是“依墨刻印”“印從書出”的代表人物,他設計的印稿儼然是刻出之后的印花形象,但刻出來的線質比墨稿更加渾厚、圓勁、流暢(如圖7)??吹疥惥迊淼脑潞?,更能確信,其手法就是“直墻平底”的典范,圖中每個筆畫的墻面都是垂直的(如圖8)。

圖7

圖8

三、“直墻平底”的美學價值

1.“直墻平底”是書論中“如印印泥”美學觀產生的關捩

褚遂良提出的“用筆當須如印印泥”的美學觀,與“直墻平底”密切相關?!爸眽ζ降住痹煳挠?,在蓋印時會把每個筆畫鑲嵌到紙里去,達到力透紙背的效果,這十分符合褚遂良“如印印泥”的美學觀。因為書法要求把筆鋒殺入紙中,萬毫齊力方能力透紙背。書法力透紙背的關鍵是筆鋒要有“鋒骨”,這與“直墻平底”印一樣,印出的線條雖然不露刀鋒,卻暗藏線骨。鋒骨與線骨皆能透紙,鋒骨要求以軟寫硬,線骨要求以硬示軟?!坝∮∧唷焙蜁ν讣埍车拿缹W觀還有相通的一點就是線與鋒都要具有統攝能力,“直墻平底”印的線條可以統攝印泥量,不使漲線,毛筆筆鋒可以統攝墨汁,使墨汁隨鋒一同殺入宣紙,既產生洇染,又能水墨分明。

2.“直墻平底”與“始艮終乾”藏鋒技法的通融

包世臣說:“后世書學既湮,石工皆用刀尖斜入,雖有晉、唐真跡,一經上石,悉成尖鋒,令人不復可見始艮終乾之妙?!薄笆剪藿K乾”是唐以前藏鋒運筆的方法,這里的始與終是指筆尖運動軌跡的開始與結束的位置,艮是隸書橫畫左下角的位置,乾是隸書長橫右下角的位置,入筆時筆尖在左下角藏鋒逆入,收筆時筆尖在右下角停頓駐筆,這實際上就是篆隸逆入藏鋒的筆法。我們現在的楷書橫筆筆尖的入筆、收筆路線叫“始巽終坤”,巽指楷書長橫左上角的位置,坤指楷書長橫右上角的位置?!笆剪藿K乾”法筆鋒內藏,鋒勢勁健,線條含蓄、飽滿、厚重;“始巽終坤”法筆鋒外露,鋒勢輕滑,線條單薄、飄浮?!爸眽ζ降住狈ǖ朵h內藏,線條厚重雄渾,有“始艮終乾”之妙;“斜墻尖底”刀鋒外露,線條尖刻單薄,有“始巽終坤”之病。

3.“直墻平底”促生了篆刻元朱文圓凈、靜穆、勁健、清新、淡雅的審美范疇

“直墻平底”印的線骨在醮印泥時,印泥完全包裹線骨,印出的線條圓,圓線條中包含著線骨,骨力內藏,所以勁;線條游走無礙,所以??;線骨兩側面直墻陡峭,不帶有任何多余之印泥,所以凈;有珠圓玉潤之感,自然清新而淡雅。

總結

綜上可知,“直墻平底”的刻碑古法,對于保存墨跡的原貌具有決定性作用,只可惜用這種古法刻碑費時費力,對于不懂書法的刻工來說肯定會認為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但對于精通書法的刻工來說,此古法可以無限程度地接近并保留墨跡原貌,此古法所刻石碑可以拓出不變形的拓片,此古法所刻的石碑可以使所拓拓片更長久地保持墨跡的原貌和筆畫的清晰。很多古代碑刻拓片,字口不清晰,筆畫變細,除了年代久遠、風蝕剝落和拓碑磨損等因素外,重要原因就是刻工沒有采用“直墻平底”古法刻制,從而造成拓片的字形失真,實為書界一大憾事。好在“直墻平底”技法經過文人書法家的發明創造,把它的價值充分體現在元朱文篆刻藝術中?!爸眽ζ降住笔窃煳淖痰年P捩技法,是元朱文線條去渣滓、見真醇的重要手段,“百煉鋼”方可化為“繞指柔”?!爸眽ζ降住笔乖煳膱A凈、靜穆、勁健、清新、淡雅之美得以彰顯。反復錘煉元朱文的線條,使其精氣外露,同書法中通過“始艮終乾”之技法追求中鋒行筆,使筋、骨、氣、血、肉五者俱全,使線條效果達到“如印印泥”之境界實為異曲同工。

注釋:

①包世臣:《藝舟雙楫》,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年,第646 頁。

②包世臣:《藝舟雙楫》,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年,第646 頁。

③孫鑛:《書畫跋跋》,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年,第338 頁。

④包世臣:《藝舟雙楫》,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年,第646 頁。

⑤《金派與石派:以印章為本體的劃分》,《可可詩詞網-書法文化》,2019 年5 月26 日,https://www.kekeshici.com,2023 年7 月30 日。

⑥蔣頻:《元朱印高手陳巨來》,《美術報》2017 年5 月15 日。

⑦http://mobile.rmzxb.com.cn/tranm/index/url/www.rmzxb.com.cn/c/2017-05-15/1536795.shtml,2023 年9 月5 日。

⑧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年,第280 頁。

⑨包世臣:《藝舟雙楫》,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年,第646 頁。

猜你喜歡
直墻包世臣斜墻
兩種不同地下洞室結構形式的動力響應分析與比較
直墻半圓拱巷道圍巖應力分布解析
深埋直墻拱形隧道穩定性研究
包世臣碑帖理論的重新審視
——以《藝舟雙楫》為中心
直墻半圓拱可縮性U型鋼支架卡纜臨界約束力理論研究
包世臣《答三子問》中察擬觀的審美價值
斜墻復合防滲體抗滑計算分析
液壓爬模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斜墻中的應用
高支模端部超長斜墻模板的設計與施工
南水北調焦作段水泥土貼坡防滲斜墻試驗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