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糧食收獲環節節糧減損的現實困境與破解之策

2024-01-23 16:03王建華任敏慧
關鍵詞:減損損失率機械化

王建華,任敏慧,馬 玲

(江南大學 商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進一步提出“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堅決守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發展新要求。截至2022年,全國糧食產量穩中有增,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了“十九連豐”,“中國倉”盛滿“中國糧”。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發展機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創造了有利條件,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但糧食增產來之不易。由于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世界經濟形勢動蕩,極端自然災害頻發,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并對中國糧食安全產生傳導效應。同時,糧食損失浪費現象在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報告《2019年糧食及農業狀況》顯示,全球糧食在收獲后到零售前的供應鏈環節的損失,約占到總產量的14%[1],并據其估計,中國每年糧食產后環節損失浪費超過6%。加之當前中國國內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糧食增產難度加大的現實條件,節糧減損等同于增產[2],因而,耕好節糧減損的“無形良田”,成為攻克糧食安全難題的重要突破口。

值得思考的是,立足新發展階段,影響糧食在收獲環節造成損耗的因素有哪些?收獲環節的節糧減損面臨哪些實際難題?為了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農業強國,如何能夠切實減少糧食在收獲環節的損耗?以上問題不僅是廣大民眾熱切關注的焦點,更是政府需要重視并著力解決的難題?;诋斍凹Z食安全的現實風險以及糧食減損的剛性需求,本文將深入探索我國糧食在收獲環節面臨的現實困境,在此基礎上具體分析造成我國糧食收獲損耗嚴重的原因,并就如何減少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提出具有針對性、實踐性的可行措施,以期為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守好“三農”基本盤提供相應參考。

一、我國糧食收獲環節節糧減損的概述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報告,糧食損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造成的糧食在數量、質量以及經濟價值等方面的損失,主要發生在糧食供應鏈前端,涵蓋生產、收獲、加工環節[3]。糧食收獲環節作為糧食產后系統的開端,其損失直接影響到糧食供應的數量和質量。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主要發生在收割、脫粒、田間運輸和清糧四個環節,包括機械收割損失、自然掉粒損失、收獲遺漏損失、籽粒破碎變質損失等[4]。從總體上看,中國糧食產后各環節的綜合損失率為15.28%,其中三大主糧(水稻、小麥和玉米)的綜合損失率高達15.53%[5];分環節來看,收獲環節所占損失份額為總損失的29.49%,僅次于加工環節;而從糧食品種特征來看,稻谷和谷物類的糧食產后損失率,分別在不同糧食品種和糧食類別中達到最高。因此,控制糧食田間地頭收獲損耗,減少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浪費,努力實現“顆粒歸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關于影響糧食收獲環節損失的因素,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基于農戶視角的成本收益分析。根據農戶行為理論,農戶的糧食收獲行為是系統化的決策過程[6],是在綜合考慮天氣、技術、勞動投入等因素后進行的理性選擇。作為理性經濟人,農戶會基于現有資源,根據自身的需求或偏好對收獲行為的結果進行評估,以期實現個人或家庭收益最大化的重要目標[7]。節糧減損作為糧食收獲的重要目標,除了對農戶的家庭生活具有改善作用,更重要的是對于社會而言具有一定的公共價值,因而需要農戶投入一定的成本。但面對種糧成本的持續上漲[8]、種糧農民收益面臨不確定保障的現實條件下,農戶參與糧食減損,需要額外增加勞動或技術投入。從農戶個人層面來說,投入成本的增加會造成糧食總收益的降低,其參與糧食減損的積極性降低,會增加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從戶主家庭層面來說,由于糧食收獲效益的下降,家庭年收入水平會顯著正向影響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9]。

其次是生產經營特征因素。不同種植規模的農戶在收獲環節的減損行為會存在差異,大規模農戶對現代農業技術的采納意愿高于小規模農戶,而且對于土地流動資本的投入相對更多[10],因而對于糧食收獲的損失重視程度也會更高;但也有學者認為,種植規模越大,農戶在進行收獲作業時就會越粗糙,從而造成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也更多[11]。土地細碎化對糧食收獲也存在影響,當土地細碎化程度較高時,機械作業難度加大,需要更多勞動人力投入到糧食收獲中去彌補其不足[12],由此帶來勞動分工不合理、勞動效率降低的問題,從而加大保障糧食收獲的難度。除此之外,機械化程度對于糧食收獲減損的作用也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農機設備本身的先進程度、設計合理性和質量問題,對于糧食收獲減損至關重要[13],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忽視設備的更新迭代、與糧食作物的自然屬性相匹配等,仍是制約糧食減損的重要因素。

最后,糧食收獲環節的作業時機對其損失也有較大影響。一方面,糧食收獲期間的氣象條件會直接影響收獲環節的損失。暴雨或大風等惡劣天氣會導致糧食作物谷粒散落或倒伏,不利于機械或人工收割;暴雨后泥濘的田地會影響收獲作業的質量與效率,進而加大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農業害蟲的發生期與危害程度也與氣象條件有著密切的聯系,氣象條件往往成為決定病蟲害發生和流行的關鍵因素,蟲害程度越嚴重,收獲損失相應越大。另一方面,對于作物成熟度的把控也是間接影響收獲環節損失率的重要因素。過早收獲時,作物籽粒不飽滿,容易導致“割青毀糧”;過晚收獲時,作物過熟會導致籽粒容易脫落,莖稈的支撐力降低植株易倒折,以及延長蟲鳥啄食的時間,進而帶來更多損失。以上研究為有針對性地提出糧食收獲環節減損策略提供依據。

二、我國糧食收獲環節損失現狀分析

(一)不同品種糧食的收獲損失率差異較大

長期以來,對糧食產后環節進行損失評估,是學者們在糧食領域研究的重點。據調查,我國三大主要糧食品種水稻、小麥、玉米在收獲環節的損失率分別為3.03%、3.24%、6.57%;我國居民食用油消費的主要品種大豆、花生、菜籽油的收獲損失率分別為5.07%、3.24%和8.30%;馬鈴薯與甘薯的收獲損失率分別為3.79%與2.52%[5]??梢?不同品種的糧食作物在收獲環節的損失率不盡相同,這種差異既與不同品種糧食作物的自然屬性有關,如碾米時出現的破碎不可避免地提高了損失率;也與收獲環節所采用的收獲方式、機械設備有關,不同糧食作物采用的半機械、全機械農機收割裝備不同,收獲效果也不同。由于我國糧食產量基數大,所以糧食收獲環節損失的絕對數量較大,因此收割環節的減損也是保障我國糧食產量的重要環節。

(二)不同規模農戶的糧食收獲機收率及損失率不同

由于規模差異,農戶在收獲方式、技術采納、作業精細度等收獲作業方面均有差異。李軒復等(2019)研究發現,隨著農戶耕地規模的增加,機械化收糧比例隨之提高,而我國小、中、大規模農戶的機械化收糧比例分別為75%、86%、92%[14],顯然大規模農戶糧食收獲環節采用機械收割的比例較高。由于小規模生產經營的農戶抗風險能力較差,因而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對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意愿較低,對新型農業機械的投入較為保守;而大規模農戶采用機械化作業的意愿更強,在耕種、灌溉和收割等方面,比小規模農戶更易采納新技術、新設備,新技術和新設備的采納有利于減少糧食收獲損失。除此之外,中小規模農戶的耕地細碎化程度較高,對機械化收糧技術要求更高,而大規模農戶土地平整度較高,適宜采用耕地連片經營,糧食收獲采用機械更為高效便捷,大規模農戶的機收率相對較高。

大規模農戶糧食收獲環節機收損失率較低。相關數據顯示,大規模農戶的水稻、小麥和玉米收獲環節機收損失率分別為2.76%、4.20%和3.00%;中規模農戶的水稻、小麥和玉米收獲環節機收損失率分別為3.59%、4.29%和3.07%;小規模農戶的機收損失率最高,分別為3.97%、4.42%和3.31%[14]。農戶的種植規模越大,單個地塊面積越大,農戶對于糧食收獲的重視程度就越高,越有利于精細化機收糧食,從而減少糧食機械收獲環節損失。此外,相對于中小規模農戶,大規模農戶的農機裝備更先進、接受的培訓更多、農機手的技術水平更高,因此機械收糧的損失率相對較低。

(三)糧食收獲環節機械化作業水平偏低

糧食收獲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收獲、分段半機械化收獲和聯合機械化收獲,不同糧食作物宜選用不同的收獲方式。以三大主糧為例,水稻的人工收獲損失率為2.84%,略低于分段半機械化收獲損失率(3.28%)和聯合機械化收獲損失率(3.84%);玉米的全程機械化收獲損失率(3.66%)高于分段半機械化收獲損失率(2.64%)和全人工收獲損失率(3.6%);而小麥的人工收獲損失率為5.87%,高于分段半機械化收獲損失率(5.39%)以及聯合機械化收獲損失率(4.28%)[14]。據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發布的《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指導意見,小麥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損失率應不高于2%,水稻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損失率應不高于3%、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損失率應不高于2.5%[15],但我國目前水稻和小麥的機械化收獲環節損失率均超過3%,亟待進一步推進精細化機械收割。

(四)小農戶參與糧食撿拾行為整體呈消退趨勢

長期以來,我國糧食機收過后,種糧大戶會雇傭村民進行人工補撿或者其余村民自發拾撿,這些“拾穗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機械收割造成的糧食損失問題。然而,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穩步推進,農業機械化收割技術的推廣,農村勞動力得以釋放,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用工成本的增加,農戶參與糧食收獲環節減損的數量大范圍消退,農民拾穗的積極性逐漸下降。由此造成了機械化收割之后小農糧食減損參與度降低,甚至帶來糧食整體性收獲和顆粒歸倉面臨的不利局面,僅剩下部分農村留守婦女和老人偶爾從事拾撿糧食這項傳統勞作。燕艷華等(2023)研究發現,44.4%的小農戶由于外出務工而沒有時間去撿拾麥子,38.9%的小農戶認為糧食收入與成本之間存在不平衡因而不愿撿拾麥子,33.3%的小農戶認為機械收割的損耗小而不需要專門撿拾,剩余參與調研的小農戶由于土地流轉、生活質量提高等原因造成撿麥子行為消退,小農戶在糧食減損方面參與度降低,不利于減少糧食損失[16]。

三、我國糧食收獲損耗嚴重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糧食收獲時機難以把控

1.農用天氣預報體系不完善在全球氣候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的發生頻次與強度均在不斷增加,減少糧食收獲損失面臨著嚴峻挑戰。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受天氣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天氣災害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了所有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的70%以上。我國夏糧收獲適逢雨季,惡劣天氣往往引起作物倒伏,田中積水嚴重、土壤泥濘,不利于人工或機器收割;水稻作物長期浸泡在水中,容易發生病變、鼠害和蟲害,造成嚴重的糧食損失。糧食收獲環節的節糧減損亟需增強氣象為農服務的能力建設。雖然各級氣象部門把農用天氣預報業務作為氣象為“三農”服務的主要途徑之一,但由于對農用天氣預報概念、內涵和內容的認識不同,目前農用天氣預報業務界定不清晰,服務價值估計不足,也缺乏相應的技術和理論支撐。

2.糧食作物種植行距標準不統一在糧食生產過程中,糧食種植間距與糧食收獲環節損失也有明顯關聯。以小麥為例,目前我國小麥播種的行距一般在20-23厘米之間,但全國各地播種行距標準不一,容易造成機械化摘穗漏摘率高,而農業發達國家糧食作物種植行距標準統一,使用一種機械設備就能對全國各地糧食作物進行收獲作業,收獲環節的損失率通常也較低。我國作為玉米的主要種植基地,玉米的種植模式對其總產量有重要影響,通過調整玉米種植的空間布局,改變玉米的種植株距和行距,可達到合理的通風透光效果以及對水肥的充分利用。然而,各地的玉米種植未能夠根據品種的特點實施合理密度種植達到通風透光的效果,玉米產量和品質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時收獲環節減損效果也較差。此外,我國糧食種植規?;潭容^低,農戶地塊普遍呈碎片化,導致作物種植行間距難以實現標準化統一,收獲機械難以實現標準化作業。

(二)糧食機收效率提高,但機械作業水平不精細

1.收割機械設備本身不夠先進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我國糧食收獲環節機收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小麥的機收率最高為97.59%,水稻次之為94.43%,玉米的機收率最低僅有78.95%??傮w來看,采用機械收割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糧食的收割效率,并且能夠降低糧食收割環節損失率,但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還相對滯后,機械化作業水平不夠精細,農業收割機械仍然面臨兩大通用技術難題,即作物損失和損傷。在作物損失方面,玉米收割機難以實現精準剝離玉米的籽粒、芯軸、秸稈和苞葉,造成脫粒不徹底;水稻收割機的清選工序,長期面臨黏附堵塞問題,造成水稻籽粒不能及時分離;小麥收割機運作時高速碰撞穗頭,造成嚴重的掉粒損失;此外,收割時機械觸碰導致的損失率在3%-5%不等。此外,當前我國糧食收割機的損失率雖然已經制定了相應國家標準,但糧食收割過程中由于碰撞造成的籽粒破碎很難進行測算,亟需建立相關國家標準。

2.農戶的糧食減損觀念意識不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農戶在糧食收獲環節越來越依賴于外包或者購買服務,農戶較少甚至不再直接參與糧食收獲環節的勞動,進而導致糧食收獲環節部分糧食損失。由于農戶對農業生產收入的依賴性逐漸降低,以及非農工資性收入占比的不斷提高,許多農戶對于收獲環節糧食質量的關注度不夠高,同時自身節糧減損意識不夠深刻,導致糧食損失現象的發生。但農戶作為糧食收獲的主要參與主體,其態度與行為直接決定著糧食收獲損失的大小。一般來說,農戶越重視糧食收獲損失,節糧減損的效果就越好,同時農戶的受教育水平、種植規模等均會影響農戶糧食收獲時的態度[4]。農戶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種植規模越大,農戶就越愿意選擇優質良種,積極學習并掌握糧食收獲的經驗知識和專業技能,并不斷提高自身節糧意識,從而能夠顯著降低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17]。

(三)農機服務組織規模擴大,但人員技術培訓不到位

1.農村勞動力的科技文化素養亟待提升據《2020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我國農機服務組織達到19.48萬個,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7.5萬個,農機戶3995.44萬戶(4751.78萬人),農機社會化服務隊伍的不斷壯大對農機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相關研究表明,農機作業人員對收割機械的熟練程度和操作經驗會直接影響收割損失率,并且農民對最佳收獲時間的把握也會對收割損失率產生重要影響[18-19]。然而,當前農機教育培訓存在培訓生源組織困難、農機培訓內容與形式單調、農民自主學習與交流平臺缺乏等系列問題,導致農民在糧食收割前缺少專業指導。此外,目前僅有15.94%的農民認為當前糧食收獲環節損失嚴重,80.37%的農民認為糧食收獲環節損失不嚴重,同時只有33.19%的農戶在糧食收獲后進行田間撿拾,多數農民對糧食損失和浪費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科學節糧意識淡薄,進而降低農戶參與減損行為的主動性。

2.農戶多呈分散化經營,節糧減損技術推廣受阻陳偉和朱俊峰(2020)通過農戶糧食收獲損失因素研究,指出農戶改進對糧食收獲的態度、購買農機服務等能夠減少收獲損失[20]。小農戶糧食生產過程中囿于耕地規模、人才技術、機械耕作、資金勞力等生產要素的限制,實現集約化、規?;a的難度較大,造成糧食收獲效率、糧食質量以及糧食收益都比較低,生產成本高且缺乏相應的競爭力,與大規模農戶以及大型生產企業相比處于競爭劣勢。農村勞動力愿意掌握新技術的積極性不足,對新型農業機械的投入不高,在糧食作物生產及收獲過程中對新技術的采用比較保守。因此,農業收獲機械裝備的精細化程度偏低,導致機械化收割水平較低,進而加大糧食收獲環節的損失。小規模、分散化生產經營的農戶,信息獲取及決策水平較低,市場應變能力差,應急管理能力弱,從而在糧食收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來損耗。

(四)我國耕地面積回升,耕地碎片化治理重視不足

1.目前我國耕地細碎化特征明顯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耕地的適度規?;?。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耕地面積達到19.18億畝,實現了國務院確定的2030年耕地保有量18.25億畝的目標[21]。但是我國耕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總體質量不高,小規模、細碎化、分散化特征明顯。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全國人均耕地僅1.3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耕地細碎化、地塊不規整、邊角地狹小的耕地現狀導致機械作業需要頻繁轉向、循邊收獲、快速進退、移動靈活,阻礙了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采用。耕地寬幅和長度的限制會使農機收割效率降低、機械使用費用增加,同時過于狹小、分散的地塊可能無法利用機械收割,即使勉強使用又會造成機械過大耗損而無人愿意提供服務。

2.耕地細碎化限制糧食機收損失率的提升耕地細碎化是導致當前耕作成本高、生產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對土地適度規?;洜I以及農民收入提高有較大制約,同時也不利于新型機械、信息技術的應用。耕地大的田塊往往更適合一般機械收割作業,糧食收獲每畝平均損失率整體相對較低,而碎片化的小田塊因大型收割機械不易操作或掉頭等因素會造成每畝平均機收損失率增加。耕地細碎化造成“分界線”明顯存在和每戶農田面積較小,限制了部分農用機械化設備的工作,比如大型機器無法駛入或者在農田作業時無法掉頭等等,造成糧食收獲環節存在細碎未收割部分。由于同一戶農民的耕種土地分散,農用機械化設備轉移過程中也存在困難并且設備租用時間延長,農戶沒有從機械化耕種和收獲中得到實惠,于是仍然沿用傳統的耕作方法,最終導致農業生產規模和機械化之間的現實矛盾,同時存在土地資源利用率低、農業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受到阻礙等問題,限制了收獲環節糧食損失的減少。

四、減少糧食收獲環節損失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糧食收割環節基礎科學研究,實現農業機械科研攻關

1.加強糧食收割環節基礎性科學技術研究為實現收獲環節的節糧減損,應積極整合科研力量,構建集糧食基礎科學研究、新型技術及裝備應用與推廣、戰略性技術儲備于一體的糧食全產業鏈技術研發、推廣及應用體系,突破一批關鍵性重大技術。積極研發多抗品種,如抗倒伏、抗旱或抗澇等,以減少糧食收獲損失,提高糧食生產的質量和效益。研發先進收獲機械并大力發展機械化收割,制訂并實施糧食收獲環節的相關機械設備的技術標準和作業標準。通過深入研究不同品種糧食收割機械作用下糧食的黏附和斷裂規律,集中力量于精準作物與機械互作模型的構建,開發新的算法和傳感器,以實現對多種糧食作物收割情況的精確調控,有效降低糧食作物收割過程中的損失,提高收獲環節糧食收割效率。

2.加快研發糧食收獲機械技術攻關鼓勵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自主研發新型糧食收割機械,結合農機農藝融合原理,加快設計制造出能夠適應農藝特征的收割機械,著力解決倒伏糧食和碎片化土地、地塊角落的糧食收割問題。全面梳理糧食收獲環節機械技術面臨的難點,加大力度支持農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加快大馬力機械及高端智能機械的研發制造,實現“因地制宜”收獲作業。突破地形匹配技術,加快研發與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模式相匹配的先進糧食收獲技術裝備,抓好糧食收獲機械關鍵零部件精密制造,減少丘陵山區的糧食機械收獲損耗。加強對倒伏等受災作物收獲機械的研發,引導企業開展糧食高效低損收獲機械攻關,優化糧食收獲機械割臺、脫粒、分離、清選能力,切實提升糧食收獲環節機收減損性能。

3.加快推進先進農業機械設備應用政府部門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的導向作用,鼓勵農民購置先進可靠、節能環保的糧食收獲機械,引導生產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提檔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的糧食收獲機械。推動新生產農機排放標準升級,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全面推進農機報廢更新,加快淘汰老舊收獲機械,促進智能綠色高效收獲機械應用。進一步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聯合機械化收獲率,為資金不足的農民提供更高效的糧食收割機械服務。完善農機性能評價機制,推進補貼機械有進有出、優機優補,重點支持糧食烘干、履帶式作業、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油菜籽收獲等農機,推廣大型復合智能農機,進一步減少糧食收獲環節損失。

(二)開展農機作業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機服務水平

1.加強愛糧節糧教育加強對農機作業人員和廣大農民的愛糧節糧教育,增強其節糧愛糧意識,同時提高糧食拾遺率,對收割機械遺漏的糧食進行回收和循環利用。針對農機服務組織的所有者、經營者和農機駕駛員等開展定期培訓,提高其收獲環節節糧減損意識。將不同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糧食減損平臺聯系并聯合起來,整合各方資源,充分發揮各類主體對糧食減損工作的積極作用。加強節糧愛糧文化宣傳,通過多種傳播渠道進行宣傳,包括廣播電視、報紙網站以及短視頻、微信群等,大力開展糧食收獲環節機收減損知識宣傳、效果宣傳、典型宣傳,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機收減損的濃厚氛圍,推動相關人員按標按規作業。同時提高農戶作業精細度和節糧意識,在收獲損失較嚴重的地區,村集體可組織安排人力在收獲后進行糧食撿拾,爭取做到“顆粒歸倉”。

2.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力度加強省、市、縣等各級政府部門的農機培訓網絡體系建設,筑力建立資源共享的網絡服務平臺,形成完善的農機職業技能培訓信息服務體系。加強農機手的技術培訓,將農機手培訓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提高農機手的規范操作能力,包括糧食收割機械的相關操作細則、維護保養方法,特別是面對干旱、臺風、洪澇等極端氣象災害時,確保其能科學選擇收獲方法。積極創新培訓模式和內容,采取集中培訓、進村入戶培訓、依托農機服務組織培訓等多種形式,對農機作業人員進行農機新技術和先進農機具使用、維修、保養的知識教育,進一步提高農機作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統籌利用農機職業院校、骨干農機企業以及農機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等專業化力量,形成培訓合力,提高培訓質量,切實提高規范作業能力。

3.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健全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小農戶與機械化有機街接,同時加強農機技術推廣、質量監督、信息宣傳等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將糧食收獲環節損失率等納入服務條款,重視管理水平的提升。扶持多種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例如糧食機械化設備專業合作社、維修廠等,增強糧食收獲環節機械化設備的社會化服務能力。加大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財政扶持力度,優先支持安裝機械作業監測傳感器的服務主體,集中連片開展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服務。建立健全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糧食收獲社會化服務體系,各縣市區鄉鎮街道可通過設置農機綜合服務站,成立村級農機服務點,統一調配鎮域內農機、農資等各類資源,規范管理轄區農機合作社、糧食合作社或其他服務組織,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三)加快耕地細碎化整治進程,推進“小田并大田”

1.推進耕地細碎化整治耕地是糧食安全的約束底線之一,降低土地細碎程度,應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在深山區和丘陵區推進“小田并大田”。隨著土地的集中連片,農戶耕作的機械化水平會隨之提高,使用機械作業的成本也會降低,為此,應以提升土地平整度為根本,整村推進、綜合配套,實現土地平整大格田、渠系布局大框架、道路建設大網絡,有效改變田塊碎片化格局,加快土地適度規模流轉,實現集約化經營。創新農地整治模式,提高農地流轉和農地整治的耦合度,降低耕地細碎化程度,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注重農戶地權的整合和地塊的調整,擴大農民單位耕作面積的規模,有效改善耕地細碎化狀況,充分發揮土地整治的應有作用,實現“糧田”變“良田”。積極探索“大塊田”的改革模式。[22]

2.充分挖掘土地潛力以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結合自然資源特點、農業產業構成和區位優勢,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管理和規模運營。在“大國小農、人多地少”的現實國情中,應從“田、水、路、林、村”層面進行土地綜合整治,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原則,挖掘土地生產潛力,增加農戶耕地面積,促進耕地規?;洜I,使其能夠更好匹配農業機械化投入的增加。當糧食生產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設備的潛力、釋放耕地價值、實現“地盡其利”時,能夠增加糧食單產,農戶在糧食收獲環節的收益增加,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糧食收獲環節的節糧減損工作中,因此在糧食增產的同時推進節糧減損,真正實現“倉稟實”。

3.健全土地流轉機制立足土地流轉本質,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將市場機制、行政機制、自組織機制有機融合,構建“位一體”機制,嚴格規范土地流轉行為,合理規劃土地經營規模,努力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統籌推動“進退聯動、退用結合”,并探索配套支撐機制。[23]加快搭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和信息化管理平臺,健全市鄉村三級土地服務網絡,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溝通、政策咨詢、合同簽訂、價格評估等服務,不斷健全土地流轉制度。建立區域性的農地流轉服務平臺,進一步規范農地流轉市場,促使耕地更多地流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滿足規模經營主體的需求,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更好的解決農業規模經營與糧食收割機械化之間的矛盾。

(四)建設智慧農業大數據管理平臺,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

1.搭建智慧農業大數據管理平臺從蟲害監測到智能收割再到農資信息集合,智慧農業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構建基于5G和物聯網的智慧農業大數據管理平臺,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可以為智慧農場、智慧農機等應用場景賦能。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加大融合綠色科技儲糧技術和數字化技術,實現糧食收割環節監測和糧食產業鏈數據整合共享,促進氣象、病蟲害、產量等相關農業生產領域的數據共享共用。大力支持節糧減損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廣應用,推進糧食貿易信息化,提升全國糧食電子商務平臺功能,建立統一的糧食物流平臺,打通糧食全鏈條貿易流程,實現物流、金融、信息服務全過程數據通道,加快糧食產業數字化轉型。

2.建立健全基本農田動態監控預警體系通過建設農業農村遙感衛星等基礎設施,完善自然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通過信息化網絡實現對基本農田的全面動態檢測和監管,為糧食全鏈條減損提供新思路。對田間智能灌溉、土壤墑情、氣象災害、作物生長等方面進行監測預警和數字化防控,構建天空地一體的立體化監測監管體系。利用新技術有效采集視頻,監控天氣監測、水氧含量、酸堿度、重金屬含量等信息,進行數據的匯集和分析處理,提供智慧農業服務。強化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預警體系建設,提升農田病蟲害防控能力。加快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以數字技術賦能糧食收獲減損。

3.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構建農業氣象大數據共享平臺,實現農業氣象業務數據資源的共享和交匯。全面提高氣象為農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重點提升農業氣象服務技術水平,著力提升農業氣象預報的精確度和及時性,包括農業氣象預警和農業氣象咨詢等,為農民提供種植和防災的建議,以滿足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需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農業氣象監測網絡的覆蓋,各級政府和氣象部門應通過各種渠道及時發布和傳播天氣信息,并倡導農民根據不同品種糧食的特性,進行適時、擇時收獲,減少因惡劣天氣帶來的糧食損失。加強對農民的氣象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確保他們能夠準確理解和使用農業氣象服務,同時,通過教育培養更多的氣象專業人才。政府應給予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的建設足夠的政策支持,包括資金、項目和行政資源等,與農業、科技、教育等相關部門和專業組織合作,共同推動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的建設。

猜你喜歡
減損損失率機械化
合作社成了『糧保姆』每公頃地減損500斤
農業農村部印發《意見》提出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率降到5%以下
節糧減損,講好中國“糧”言
科學減損就等于綠色增產
帶有治療函數及免疫損失率的SIRS流行病模型的動力學分析
12部使用一年后最廉價轉售車
2014~2015年冬季美國蜂群損失調查
交互設計中有關減損理念的延展及探討
農業機械化
對我國煤礦巖巷掘進機械化配套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