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老師是怪獸(大班)

2024-01-23 23:33李文婷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柯比小學老師怪獸

李文婷

設計思路:

大班下學期,幼兒即將面臨幼兒園畢業,走進全新的小學生活,這將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折期。他們一方面會憧憬自己上小學的樣子,期盼自己的成長,另一方面會因為“作業、考試、新同學、陌生老師”等帶來心理上的擔憂。如何幫助幼兒面對這種既期待又擔憂的矛盾心理呢?

在幼小銜接主題活動“走近小學”中,我們以心理調適為抓手進行了研究與思考。在開展“走近小學”主題活動前,我們對幼兒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了解他們對小學生活的期待、困惑以及擔憂。從調查結果來看,近三分之一的幼兒擔心上小學后會經常被老師批評,不敢跟老師說話。這與繪本《我的老師是怪獸》里面小男孩害怕自己老師的情節十分相似。該繪本故事前半段中老師是“嚴肅、兇”的形象,這讓小男孩感到害怕,正如我班幼兒對未來小學的擔憂一樣,而后半段老師的形象在每次與小男孩相處中都在悄然發生改變,“怪獸”老師變成了“美女”老師。這種變化是老師在改變自己,也是小男孩的內心在發生變化。作為即將升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他們能與繪本中的小男孩同頻共振,能從理解小男孩的心理變化中感受到小學老師的可愛之處。

因此,本次活動以與小學老師有關的繪本為心理調適載體,讓幼兒與小學里的人建立情感連結,促進幼兒在幼小銜接中做好人際交往的適應準備,幫助幼兒從容地應對和化解入小學的焦慮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萌發對上小學的向往之情。

目標:

1.嘗試粗讀與細讀繪本中小男孩與柯比老師相遇的過程中產生的三次害怕經歷與四個變化故事情節,通過對比、猜測、分析等發現柯比老師在四個變化故事情節中悄然發生的改變。

2.通過閱讀繪本,明白柯比老師在上課時生氣的原因,并聯系自身情況談一談上小學需要注意的要點。

3.從角色代入中感受與小學老師相處的多種好辦法,萌發對上小學的向往之情。

準備:

1.物質準備:活動用課件(含故事線索大圖、細節對比圖、故事音頻),幼兒人手一本彩印小書,包含故事中柯比老師的膚色、指甲、牙齒、表情四種特征的多宮格記錄紙,記號筆、水彩筆若干(用于記錄)。

2.經驗準備:幼兒前期參觀過小學,通過采訪哥哥姐姐得知小學需要考試、會有作業等信息,初步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辨析“老師”的外貌特征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繪本,這本繪本的名字叫《我的老師是怪獸》??吹缴厦娴睦蠋熈藛??這位叫“柯比”的老師真的是怪獸嗎?(教師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關注柯比老師的外貌特征。)

幼:是怪獸。

師:你從哪里看出柯比老師是怪獸的?

幼:柯比老師有尖尖的牙齒,人不可能有這樣的牙齒。

師:你從牙齒猜想柯比老師可能真的是怪獸。

幼:不是怪獸。

師:你為什么覺得柯比老師不是怪獸呢?

幼:因為柯比老師和我媽媽一樣穿的是裙子,還穿了高跟鞋。

師:你從裙子、高跟鞋猜測柯比老師不是怪獸,而且還是個女老師。

(析:在該環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繪本封面,并拋出關鍵問題“這位叫‘柯比的老師真的是怪獸嗎?”,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并闡述原因,從而激發幼兒對故事內容的興趣。)

二、粗讀故事內容,從四個變化故事情節中了解小男孩和柯比老師的故事,體會小男孩對柯比老師的害怕情緒

1.共讀故事前半段,猜想小男孩覺得柯比老師是怪獸的原因,體會小男孩對柯比老師的害怕情緒。

師:聽完剛才的故事,你們想一想,為什么小男孩覺得柯比老師是怪獸呢?

師:他和柯比老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幼:柯比老師走路很快,腳步聲很重,像怪獸。

師:柯比老師是忙著去干什么?(探尋小男孩第一次害怕的經歷,發現柯比老師走路腳步聲重的原因。)

幼:柯比老師要去上課,所以要走快一點。

幼:柯比老師說話聲音也很大,像怪獸。

師:柯比老師什么時候說話聲音很大?(探尋小男孩第二次害怕的經歷,發現柯比老師說話聲音大的原因。)

師:原來柯比老師是想用大一點的聲音提醒小男孩上課要認真一點,可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

幼:他在想柯比老師不許他下課,太兇了,像怪獸一樣。

師:仔細看看,小男孩在干什么?

師:他用什么紙折了飛機?在什么時候折的?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細節,探尋小男孩第三次害怕的經歷,發現柯比老師不許小男孩下課的原因。)

師:上課的時候用作業紙折紙飛機,是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這是不合適的。假如你是老師,你會生氣嗎?(引導幼兒初步體會柯比老師的情緒——生氣。)

(析:在該環節,幼兒通過傾聽與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受小男孩的三次害怕經歷。教師則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柯比老師行為背后的原因:上課走路腳步聲重是因為著急而產生的,說話聲音大以及不讓小男孩下課是因為看到小男孩上課不專心,是生氣的表現。教師通過這樣的提問,潛移默化地幫助幼兒理解柯比老師的生氣情緒,化解幼兒和小男孩一樣對柯比老師感到害怕的負面情緒。)

2.共讀故事后半段,從四個變化故事情節中帶領幼兒了解小男孩和柯比老師的故事。

師:小男孩在公園里遇見了誰?

師:周六遇到柯比老師,真讓他一陣緊張。你們覺得小男孩會上前去和柯比老師打招呼嗎?為什么?

師:小男孩會不會主動和柯比老師打招呼呢?他和柯比老師之間還會發生什么事呢?我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本小書,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把故事中相應情景的圖片粘貼在黑板上,引出故事的發展線索。)

(1)撿帽子。

師:柯比老師的帽子掉了,小男孩做了些什么?

幼:幫柯比老師撿帽子。

師:小男孩真善良,懂得幫助老師。

(2)學鴨子叫。

師:然后他們又遇見了什么?

幼:他們遇見了一群鴨子,鴨子正在“嘎嘎嘎”地叫。

幼:柯比老師也學鴨子叫了。

師:柯比老師真可愛,居然也會學鴨子叫。

(3)爬山。

師:離開了池塘邊,他們又來到一座山上。

師:是誰帶著誰去爬山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小男孩走在柯比老師的前面,是小男孩帶柯比老師去爬山的。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4)玩紙飛機。

師:走著,走著,小男孩和柯比老師一起來到了山頂。他們一邊看風景,一邊在山頂玩紙飛機,這是誰的想法?

幼:是小男孩在玩,但這個紙是從柯比老師包里拿出來的。

師:是的,是小男孩帶著柯比老師一起在玩紙飛機。

(析:在該環節,教師采用故事粗讀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柯比老師與小男孩相遇后發生的事情,并通過直觀地觀察圖片,按時間順序引出故事的情節線,讓幼兒在共讀故事中逐漸感受小男孩與柯比老師之間情感的變化,從而為接下來理解這種情感變化奠定基礎。)

三、精讀故事內容,發現柯比老師的變化,小男孩的情感發生的轉向

1.分組細讀,發現柯比老師的變化。

師:請你們兩個人一組,再次閱讀故事,一邊看一邊記錄柯比老師在撿帽子、學鴨子叫、爬山、玩紙飛機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并拿著記錄單,對照彩印小書觀察不同階段柯比老師(膚色、指甲、牙齒、表情)的變化,用桌上的筆進行簡單的記錄。

幼:他們在爬山時,畫面中柯比老師的皮膚好像變了。

幼:是的,從綠色變成粉色了,看起來沒那么兇了。

幼:我發現畫面中柯比老師的牙齒越來越少了。

幼:最后變成微笑了。

師:柯比老師在這個過程中的變化還真多,你們先把這些變化都畫在記錄單中,等下一起來分享,說說你們的發現。

(析:在該環節,分組細讀的目的是給幼兒一個尋找、思辨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發現柯比老師在四個故事情節中五官、微表情、身體細節中的多種變化,并運用記錄單,通過觀察與對比,將柯比老師的變化形象地呈現出來,這既能檢核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又能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小男孩逐漸放下對柯比老師的害怕情緒,感受柯比老師美好的一面。)

2.分享交流,集體討論柯比老師的變化。

師:柯比老師的形象在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什么變化?(教師出示前后對比圖。)

師:這些變化是在什么時候發生的?誰來分享一下你的發現?

幼:柯比老師一開始有7顆很尖的牙齒,后面越來越少,尖尖的牙齒都不見了。

師:剛才有小朋友說了牙齒的變化,那么在撿回帽子這里,柯比老師的表情、膚色、指甲分別有什么變化?

幼:柯比老師笑了。

幼:皮膚顏色變好看了。

師:是什么事讓柯比老師笑得那么開心?

師:原來是小男孩很努力地去幫助柯比老師了,這讓柯比老師很感動!

師:除了撿帽子,在玩飛機時,柯比老師有什么變化?

師:為什么一開始小男孩玩紙飛機,柯比老師不讓他下課,而現在柯比老師反而拿出一張紙,鼓勵他玩紙飛機,還覺得這是世界上最棒的飛機呢?

幼:因為前面小男孩玩紙飛機時是在上課,上課是不能玩紙飛機的。

師:當小男孩和柯比老師一起玩紙飛機時,小男孩心里還會像以前那樣害怕柯比老師嗎?在小男孩的眼里,現在的柯比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呢?

幼:不會害怕了,柯比老師是一個溫柔的老師。

幼:我覺得柯比老師是一個美麗的女老師。

師:原來,一開始小男孩說柯比老師長得像怪獸,是因為他心里害怕老師,而后來兩個人在一起學鴨子叫、爬山、玩紙飛機后,發現了彼此的另一面,小男孩眼里的“怪獸”老師也變成了“美女”老師。

(析:在該環節,幼兒通過集體討論,感知柯比老師牙齒數量的遞減變化其實是暗示柯比老師從嚴厲到愛笑的變化過程。在回顧故事情節中,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柯比老師與小男孩相處時情感發生的悄然轉變,這對于即將要上小學的大班幼兒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他們對與老師相處的心理壓力。)

四、聯系生活,暢聊未來與小學老師的相處

(教師出示之前收集的調查表,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對小學的期待與擔憂。)

師:還記得你們填寫的調查表嗎?對于上小學你有哪些期待與擔憂?

幼:上了小學,就要和現在的好朋友分開了(有點不舍和難過)。

幼:我擔心小學老師太兇了。

幼:我喜歡上小學,小學的食堂、操場很大,肯定很好玩。

師:小學確實和幼兒園不太一樣。聽了剛才這個故事后,如果現在與小學老師相處,你們有什么新的想法?

幼:我上課的時候要好好表現。

幼:我會和小學老師一起看喜歡的書。

幼:小學老師應該和我一樣也很愛笑。

師:是的,其實小學老師也是很可愛、很溫柔的,多與老師在一起可以學到很多本領,你們一定能和小學老師成為好朋友的。

(析:在該環節,教師調動幼兒在活動前的情緒與活動后的情緒,將其作一次深度的對比,為的是讓幼兒的情緒隨著故事情節的轉向逐漸走出“各種擔憂”。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通過感受小男孩的情緒變化,采用“角色代入”的方式進行心理調適,逐漸舒緩與排解對上小學的壓力,而這種心理調適正是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產生的。這有利于幼兒化解焦慮情緒,萌發對上小學的向往之情。)

延伸活動:

在閱讀區投放《我的老師是怪獸》《同桌的阿達》等繪本,幫助幼兒通過自主閱讀,與小學里重要的“你我他”建立情感聯結,學習適應小學里的人際關系,為入學準備打下基礎。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在美工區畫一畫我未來與小學老師相處的好辦法,并制定成故事圖冊,與好朋友一起分享閱讀,從而提高幼兒的人際關系適應能力。

反思:

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具備一定的情緒調適能力,有助于幼兒積極適應小學的環境和人際關系。本次活動以培養幼兒的心理調適能力為主,依托繪本《我的老師是怪獸》,幫助幼兒直面對小學老師、小學生活的擔憂。為了幫助幼兒減輕擔憂,教師借助繪本,在教學中運用了“角色代入”的方法,讓幼兒和小男孩的擔憂與釋懷同頻共振。本次活動中,幼兒角色代入的對象就是繪本中的小男孩,幼兒在和小男孩一起經歷三次害怕(走路腳步聲重、說話聲音大、不讓下課)和四個變化故事情節(撿帽子、學鴨子叫、爬山、玩紙飛機)的過程中,自主進行心理調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多種調節擔憂、拉近與小學老師距離的辦法,幫助幼兒有更多的勇氣面對未來的小學生活。

猜你喜歡
柯比小學老師怪獸
夢想與我同行
真沒騙你,小學老師不是誰都能當的
有一個怪獸
失眠這個小怪獸
凡妮莎·柯比“白寡婦”一舉爆紅
環球時報(2016-10-19)2016-10-19
創意(二)
小怪獸長成大怪獸
感受那時間的微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