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白山茶花意象

2024-01-23 10:28劉衛濤趙軍偉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瓊花臨川山茶

劉衛濤,趙軍偉

(東華理工大學 文法與藝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白山茶花又被稱為玉茗,是山茶花的一種,因其高潔皓白的形象,成為文學家樂于描寫的對象,具有獨特的形象魅力和藝術價值,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相對于梅、蘭、竹、菊等頻頻被吟詠的意象,白山茶花展現出一定的小眾性和地域性,因此在學術研究中也少有涉及。本文擬就我國古代文學中白山茶花題材創作的開端與演變歷程,白山茶花意象的審美內涵和文化符號等方面進行梳理,力求全面、系統、深入地展示白山茶花在我國古代文人創作中的文學意義。

一、相關題材的創作數量

古代文學創作,自《詩經》始,便與自然界的花卉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士大夫在日常生活中無不以花草樹木為題材,或抒發對大自然美麗景象的由衷贊美,或借物表達自我胸臆,花卉題材和意象與中國古代文化深深浸染在一起。其中形成規模的花卉題材達五十余種,而白山茶花與這類題材相比,創作數量可謂是慘淡,并未形成規模,對此可以通過查閱一些數據作出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在《全宋詞》中,植物描寫屬于大宗,屬于第一梯隊的是楊柳、梅、蓮荷、桃、竹、松柏等題材,與它們相關的作品數量以及它們的地位具有絕對的優勢。山茶花在《全宋詞》中出現的次數為7次,白山茶花作為山茶花的一種,其在《全宋詞》中出現的數量僅為1次,可謂稀少。

表1 《全宋詞》正文單句所含各植物句數前20位(1)參見程杰:《論中國文學中的杏花意象》,《江海學刊》2009年第1期,第187頁。

從表2檢索《全宋詩》中可以看出梅花題材一騎絕塵,達到了6385次,山茶花在《全宋詩》中出現的次數為126次,上榜前20名,而白山茶花在《全宋詩》中出現的數量為14次,也遠遠超過了其在《全宋詞》中的地位,這與宋代時期黃庭堅與曾鞏對白山茶花的描寫有著密切的聯系。

表2 《全宋詩》篇名所見各植物篇數前20位

表3選用了《佩文齋詠物詩選》一書進行檢索,該書是清代鼎盛時期的類書,因此參考價值很大,與《全宋詩》相同,梅花在詩歌意象中依然處于第一梯隊,而山茶花在《佩文齋詠物詩選》中出現的數量為15次,白山茶花出現的數量為1次,因所載作品皆名篇佳作,白山茶花雖數量稀少,但也可看出其不可缺失的地位。

表3 《佩文齋詠物詩選》所收各植物篇數前20位(2)參見程杰:《論中國文學中的杏花意象》,《江海學刊》2009年第1期,第187—188頁。

表4所選書籍《古今圖書集成》也是清代十分重要的類書,山茶花在《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植物條下中出現的數量為44次,白山茶花在《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植物條下中出現的數量為6次,出現的數量雖不如前20位的植物題材,但總體數量并不算太稀少。

表4 《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植物條下所收文學作品數量排名前20位(3)參見程杰:《論中國文學中的杏花意象》,《江海學刊》2009年第1期,第188頁。

綜上所述,相比于其他題材,白山茶花的數量并不占什么優勢,但也不可或缺。其數量稀少與白山茶花獨有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白山茶花最初被發現時僅有一株,且不易移植,因而見過的文人亦屬少數。但因高潔皓白、格韻高絕的姿態,吸引了黃庭堅、曾鞏等臨川名人為其吟詩作賦,成為超然隱逸的人格象征,其延伸出的玉茗文化從宋代開始,便對臨川文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明代湯顯祖將其戲劇創作稱為《玉茗堂四夢》,將其住所取名為玉茗堂,后世將其戲曲創作流派稱為“玉茗派”,均是玉茗文化對臨川深遠影響的體現,因此白山茶花的文學意義是值得研究的。

二、白山茶花題材創作的歷程

白山茶花所形成的玉茗文化,是白山茶花的自然屬性與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相互融合的結果,是由諸方面因素所決定的,因其自然屬性的特點,故白山茶花走過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文化發展時期。

(一)始有文字記載

白山茶花,與其他花卉題材相比,在我國古代可查文獻中出現的年代至少落后兩千年。如杏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殷墟甲骨卜辭,《夏小正》等商周時期的文獻,作為觀賞花卉始于魏晉南北朝(4)參見程杰:《論中國文學中的杏花意象》,《江海學刊》2009年第1期,第187—195頁。;牡丹之名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的《神農百草經》,作為觀賞花卉在隋朝初見端倪(5)參見王瑩:《論唐宋牡丹詩詞的政治文化意蘊及其表現藝術》,《文學遺產》2011年第4期,第54—63頁。;梅可見于《詩經》《尚書》等,作為觀賞花卉則在魏晉南北朝之時(6)參見程杰:《梅花意象及其象征意義的發生》,《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第117—123頁。。

有關山茶花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南朝尚書令江總(519—594)在其詩歌《山亭春日》中提到了山茶花。隋唐時期詠山茶花的詩人漸多,唐代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元稹皆有以茶花為題的詩賦作品。唐代段成式在其短篇小說集《酉陽雜俎》中記載:“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蜀地亦有?!薄吧讲杌ǎ荷讲?,葉似茶樹,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緋,十二月開?!?7)段成式:《酉陽雜俎》,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20年,第289—294頁。首次具體介紹了山茶花的葉子、樹的高度、花的顏色、綻放的花期等形態特征。

白山茶花的發現則更晚。據《臨川縣志》所載,北宋雍熙年間(984—987),臨川郡守周申甫在郡縣的東院發現一束白色山茶花,大為贊嘆,頌為奇花,眾人亦稱其為白華,謂:“古樹奇花天下止此一株,在揚州瓊花之上?!?8)童范儼、陳慶齡:《臨川縣志》卷8,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影印本。北宋康定年(1040—1041),太守崔仁翼聞周申甫曾對白山茶花大為吟詠,未甚信其言,待其觀白山茶花綻放之時,視之宛若瓊花,為白山茶花取名為“玉茗”,并作《玉茗花賦》稱贊其物色之美。

(二)宋代的創作高峰期

宋代無疑是白山茶花題材創作的高峰,無論是對白山茶花自然之美的直接描寫,還是對其品格的贊嘆都較為豐富,共有詩詞33首,賦5篇。黃庭堅《白山茶賦》在白山茶花創作歷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在很長時間內,白山茶花因山谷的《白山茶賦》而聞名。

賦傳山谷文堆繡,種出麻源韻勝茶。(洪適《答小隱喜得白山茶之報》)

涪翁真溢美,何似鶴頭丹。(洪適《白山茶》)(9)洪適:《盤洲文集》,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第167頁。

山茶花初因山谷得名而韻勝,字亦見山谷白山茶賦,近時都城來有重此花者。(張鎡《謝人送白山茶花二首》(10)張镃:《南湖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年,第251頁。

以上詩句均可見黃庭堅文賦對白山茶花的影響。黃庭堅將白山茶花贊為“瑤池仙品”后,宋代文士如陶弼、曾鞏、楊萬里、范成大、陸游等紛紛詩賦吟詠白山茶花。

山茶純白是天真,筠籠封題摘尚新。秀色未饒三谷雪,清香先得五峰春。瓊花散漫情終蕩,玉蕊蕭條跡更塵。遠寄一枝隨驛使,欲分芳種更無因。(曾鞏《以白山茶寄吳仲庶見贈佳篇依韻和酬》)

折得瑤華付與誰,人間鉛粉弄妝遲。直須遠寄驂鸞客,鬢腳飄飄可一枝。(范成大《玉茗花》)(11)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232 頁。

樹秀庭雙玉,蓀榮砌百芽。半生水雪節,再賦白山茶。(楊萬里《郭母孺人李氏挽歌辭》)(12)楊萬里《誠齋集》,北京:中華書局,1921年,348頁。

單車萬里信有數,二年三過寧忘情。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一樹真虛名。(陸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間道馳出城宿石佛院》)

曾鞏詩后有小注“初,惟此花與揚州后土廟瓊花天下一枝,近年瓊花可接遂散漫而此花為獨出也”(13)曾鞏:《元本元豐類稿》,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第2冊,第99頁。;陸游文中并有自注“坐上見白山茶格韻高絕”(14)錢仲聯:《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2頁。。

宋代另一與白山茶花關聯甚為緊密的便是玉茗亭。玉茗亭始建于淳熙中,州守趙熠將玉茗花從東院移根而西,以花為名,據此建立了玉茗亭,也是第一座與玉茗相關的建筑。以玉茗為亭名,可見宋時諸文人對白山茶花的吟詠已經使其品格漸入人心,與社會人文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三)白山茶花文化象征的轉變

相比宋朝期間,元、明兩個朝代以白山茶花為主題的詩詞數量雖然在增多,但由于時代限制、文化缺失以及文化專制的影響,吟詠名篇少了許多。兩個朝代白山茶花名氣的進一步擴大得益于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思想家湯顯祖。湯顯祖棄官尋訪揚州瓊花觀時,在其所書的《瓊花觀二十韻》有一言說“四海一株今玉茗,歸休長此憶瓊姬”(15)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85頁。,詩中的玉茗既象征著故鄉與隱退,也象征其獨立人格不與世間同流合污的愿景。湯顯祖回到臨川后,購買舊宅,與兒時舊有的私塾連成一片,構建了自己的居住場所,并取名為玉茗堂,并將創作的戲曲作品亦冠以“玉茗堂”之名,其將自身比作玉茗,借玉茗之身抒發自我精神與意旨,玉茗已成為湯顯祖言志抒情的重要載體,因而玉茗隨著玉茗堂聲名的擴散也廣為人知。此處不再過多展開,下文將會對這一部分展開進行論述。

清代相比于元、明兩代,無論是從吟詠的數量還是情感的寄托,都豐富了許多。此外,明、清兩代涉及白山茶花的詩詞已經不單單指代白山茶花本身,亦用來指代湯顯祖,玉茗從而成為了湯顯祖的代名詞。這種文化現象在中國文學史中并非首例,此前多有花草指代詩人的例子,例如香草美人與屈原、菊花與陶淵明,使得諸多花草成為特殊的文化符號。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文學,白山茶花的歷史相比于其他文學名花可謂是短暫的,吟詠數量也是遠遠不及。白山茶花進入文學的記載始于宋代,遠沒有梅、蘭、竹、菊等題材歷史悠久。多方面的原因在客觀上影響了白山茶花文學表現的概率:第一是因為白山茶花的地域分布,第二是由于白山茶花不具備其他植物所擁有的經濟應用及食用價值,第三是由于白山茶花自然屬性所帶來的珍稀性。又正是因為其多方面的特性,形成了白山茶花獨立于世外的高潔性和傲骨性,決定了白山茶花在中國文學中的獨特的創作格局和形象地位。

三、白山茶花的物色美

白山茶花的物色美指的是花卉本身的自然屬性所體現出的美感特征。對于白山茶花這種觀賞性的植物來講,物色美主要包括白山茶花的色彩、香味以及姿態等方面的物理特征。白山茶花的專題創作雖然數量遠不及其他花卉繁多,但對白山茶花的整體韻味和形態特征也作出了較為詳細的刻畫??傮w而言,白山茶花具有高潔皓白不輸白雪的色彩,聞之薄微卻沁人心脾的香味以及傲立雪中不畏嚴寒的姿態。

(一)花色

草木花卉等植物給人的第一審美印象便是其色彩,色彩是最直接,也是最鮮明的特征。白山茶花,顧名思義,是一種白色的山茶花,然而文人們對其花色的描寫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法,或直接,或間接,或清晰明了,或朦朦朧朧,不同角度的描寫給予讀者迥乎不同的想象空間。

第一,運用白描手法,平鋪直敘地描寫白山茶花的色彩。

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曰山茶小海紅。(陶弼《山茶花》)(16)陳思:《兩宋名賢小集》第4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11年,第256頁。

可喜石榴初變白,更驚玉茗不施朱。(洪適《許倩遣舟送花栽》)(17)洪適:《盤洲文集》,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第199頁。

陶弼用白描的手法揭示了白山茶花的顏色相比于山茶的另一個品種是淺色的,不像其他山茶花那么艷麗,洪適亦是從側面描寫了白山茶花與其他山茶品種的不同之處。

第二,用比喻的手法,將白山茶花的潔白比作其他令人熟悉的物品,使人讀來更加具有感知力。

一叢皎爾白如練,百樹紛然徒似錦。(崔仁冀《玉茗花賦》)(18)童范儼、陳慶齡:《臨川縣志》卷8,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影印頁,第891頁下欄。

素艷絕如薝卜朵,清芬渾是荔枝香。(史繩祖《郡侯家編修約余飮玉茗堂余舊見南豐石湖詩意其為白山茶也今觀其古樹奇花非山茶也郡乘以為天下止有此一株他皆接本于此如如揚之瓊花因成二絕呈編修》(19)童范儼、陳慶齡:《臨川縣志》卷8,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影印頁,第902頁上欄。

千片乍疑堆白雪,九還不用點丹砂。(揆敘《詠白山茶》)(20)揆敘:《益戒堂自訂詩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08頁。

文人們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白山茶花皓潔如玉、美白無瑕的花色。

第三,將白山茶花的色彩與其他意象進行對比,給人以直觀的差別感。北宋臨川四才子之一謝薖在《玉茗花二首》中“素質定欺云液白,淺妝差退鶴翎紅”(21)陳思:《兩宋名賢小集》第2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11年,第156頁。,用對比的手法,將白山茶花與云液兩者之間的白進行對比,同樣的手法亦有曾鞏《以白山茶寄吳仲庶見貺佳篇依韻和酬》中的“秀色未饒三谷雪”一句,將白山茶花與雪花兩者之間的白進行對比,清鄧廷楨《白山茶》中“瑤華一朵忽飛墮,雪色直逼銀屏寒。碩人凝脂差可擬,鬼工刻楮環無端”(22)鄧廷楨:《雙硯齋詩鈔》,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第98頁。,運用對比手法,凸顯出白山茶花更勝一籌的素白。

無論是何種手法,白山茶花的高潔皓白都在我國古代文人的作品中顯得那么與眾不同,是一種純粹的潔白無瑕,不像其他花卉那么的艷麗,也象征著文人對自己人生境界的一種追求。

(二)香味

除了色彩,花卉給人的第二印象便是味道。在欣賞其顏色的同時,花卉的香味也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下給人以美感,沁人心脾便是這個道理。白山茶花的香味并不濃郁,如同其顏色一般,給人以清新之感,這也正是白山茶花的獨到之處。

黃庭堅在《白山茶賦》中言:“雖瓊華明后土之祠,白蓮秀遠公之社,皆聲名籍甚,俗態不舍,挾脂粉之氣而蘊蘭麝,與君周旋,其避三舍?!?23)黃庭堅:《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00頁。黃庭堅極為贊賞白山茶花的素雅香氣,將白蓮與瓊花與白山茶花的香味相比,稱二者雖然聲名遠播,但姿態皆庸俗不堪,夾雜著脂粉和蘭麝的香氣,如果與白山茶花相遇的時候,都要退避三舍。

在其他詩人的眼中,白山茶花不爭不搶的清香令人沉醉。

獨宣素于春風,點一樹之香酥。(崔仁翼《玉茗花賦》)(24)童范儼、陳慶齡:《臨川縣志》卷8,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影印頁,第891頁下欄。

秀色未饒三谷雪,清香先得五峰春。(曾鞏《以白山茶寄吳仲庶見貺佳篇依韻和酬》)(25)曾鞏:《元本元豐類稿》,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第2冊,第99頁。

天葩巧削崑山片,露蘂疑含建水香。(趙汝燧《和林守玉茗花韻》)(26)傅璇琮:《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5冊。

為君自斷天休問,依倚清香樂此生。(張镃《謝人送白山茶花二首》)(27)張镃:《南湖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年,第251頁。

仲春盛開,驗之,薄有香氣,貌近薝卜,遠于山茶,繁秾而幽野,如逍遙肥遁者。家坤翁《玉茗亭記》(28)曾棗莊、劉琳:《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第99頁。

素艷絕如薝卜朵,清芬渾是荔枝香。(宋史繩祖在其《郡侯家編修約余飲玉茗堂余舊見南豐石湖詩意其為白山茶也今觀其古樹奇花非山茶也郡乘以為天下止有此一株他皆接本于此如如揚之瓊花因成二絕呈編修》)(29)童范儼、陳慶齡:《臨川縣志》卷9,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影印頁,第902頁下欄。

白山茶花的香味如同其顏色一般,皆是素雅清新的風格,而正是由于白山茶花的清麗,才形成其格韻高絕的聲名。

(三)神韻

白山茶花的神韻之美是指白山茶花整體的形象特征和審美個性,古代文人提到白山茶花時多稱其格韻高絕,陸游在《眉州郡燕大醉中間道馳出城宿石佛院》中“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一樹真虛名”一句中有小注“坐上見白山茶格韻高絕”(30)錢仲聯:《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2頁。,在陸游的眼中,瓊花徒有虛名,而白山茶花才是天下獨出,可稱為“一絕”。

黃庭堅在《白山茶賦》中這樣描寫白山茶花的姿態和神韻:

孔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麗紫妖紅,爭春而取寵,然后知白山茶之韻勝也。此木產于臨川之崔嵬,是為麻源第三谷。仙圣所廬,金堂瓊榭。故是花也,稟金天之正氣,非木果之匹亞。乃得骨于昆閬,非乞靈于施夏。造物之手,執丹青而無所用;析薪之斤,雖睥睨而幸見赦。高潔皓白,清修閑暇。裴回冰雪之晨,偃蹇霜月之夜。(31)黃庭堅:《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00頁。

黃庭堅用類比的手法將白山茶花的韻味放在了極高的位置。稱其所生長的地方,乃是仙人和圣人所居住的場所,因此白山茶花承受的是仙人所在之地的仙氣,不是普通的果蔬樹木可以相提并論的,高潔皓白,清修閑暇,高傲地矗立在霜夜的寒月下,煢煢獨立。

色澤既殊,聲光亦別疑,被葉之凝露,訝封條之密雪。迷南華之蝶羽,共作輕明,混北陸之蟾輪,同成皎潔……素羽裁成于花萼,勢欲飄飄,輕冰綴滿于枝柯,寒生凜凜(崔仁翼在《玉茗花賦》)(32)童范儼、陳慶齡:《臨川縣志》卷9,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影印頁,第891頁下欄。

崔仁翼在《玉茗花賦》稱白山茶花除了色澤與其他花卉殊為不同,音容光彩也與其他花卉大不相同?;ㄈ锬Y著露珠,站在寒風中迎接風雪,似南華羽翼,薄而透明,似北陸明月,明亮潔白,如同白色羽毛掛在了花萼上,花朵輕盈隨時都可能飄走,又如同薄冰綴滿了枝丫,寒氣逼人。山茶花的神韻仿佛躍然于面前,潔白如玉,輕盈孺羽,不像凡間之物,飄飄欲仙,令人分外憐惜。

第一人簪第一花,風吹花葉霧鬟斜??磥碜隧嵆煜?,當得臨川麗句夸。(王彥泓《白山茶插髻甚可觀因書二絕》)(33)王次回:《疑雨集》,上海:啟智書局,1935年,第49頁。

折得瑤華付與誰,人間鉛粉弄妝遲。直須遠寄驂鸞客,鬢腳飄飄可一枝。(范成大《玉茗花》)(34)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32頁。

王彥泓稱白山茶花姿韻冠絕天下,而范成大將白山茶花比作天上的仙花,折下不知送與誰人,因凡間的女子都在借用鉛粉裝飾自己,失去了天然的韻味。轉而一句“直須遠寄驂鸞客,鬢腳飄飄可一枝”,將目光轉向了仙境,天仙飄逸灑脫,才能配得上白山茶花的風韻。

白茶誠異品,天賦玉玲瓏。不作燒燈焰,深明韞櫝功。易容非世力,幻質本春工。皓皓知難污,塵飛漫自紅。(劉學箕《白山茶》)(35)陳思:《兩宋名賢小集》,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11年,第9冊,第456頁。

寶珠不作妖紅態,膩粉妝成映雪開。(朱有燉《白山茶金肚雀》)(36)朱有燉:《誠齋錄》,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年,第156頁。

劉學箕《白山茶》言白山茶花深得韜光養晦的道理,不將自己裝點得如同火紅的蠟燭,潔白的風貌不曾被世間的污濁所沾染,煢煢孑立,可謂纖塵不染。朱有燉則描寫了白山茶花不作妖艷的紅色姿態,白色映射雪光而開。全祖望《白山茶》:“爭光日月且皎然,淮南瓊花敢并語。彌天冰雪浸肺腸,一笑力足緇塵拒?!?37)全祖望:《鮚埼亭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29頁。他認為白山茶花可與日月爭光,瓊花不能與之匹敵,傲立在風雪中,經受洗禮,不曾被塵世所污玷。

張廷璐和汪瑔在詩中稱白山茶花的風韻與梅花相比,絲毫不落下風。

瓊姿恰共梅花放,淡艷初含曉露滋。得傍水晶簾下望,花光掩映一枝枝。(張廷璐《白山茶》)(38)《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36冊,第586頁。

矜乃玉雪姿,號爾為潔客。質勁心原素,神寒骨更妍。建溪風韻絕,不放嶺梅先。(汪瑔《庭際白山茶盛開瑩澈可愛戲號之曰潔客紀以小詩》)(39)《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83冊,第699頁。

梅花,一直以來,在我國古代文學中扮演著孤傲絕俗的清雅君子形象,在詩人眼中,白山茶花的品格象征在某種程度上與梅花不分伯仲,可見其地位。

四、白山茶花的文化意蘊

正是基于上述自然物色的形象的描繪,白山茶花在中國古代文學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象征。無數文人墨客創作了大量與白山茶花有關的藝術佳作,將自我價值選擇賦予白山茶花以文化意義,使白山茶花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象征符號。

(一)白山茶花與隱士、君子

白山茶花,最初稱與瓊花齊名,皆是人間珍品。后文人漸漸不將瓊花與白山茶花放在同等位置,曾鞏《以白山茶寄吳仲庶見貺佳篇依韻和酬》有言“瓊花散漫情終蕩,玉蕊蕭條跡更塵”(40)曾鞏:《元本元豐類稿》,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第2冊,第99頁。,詩后有小注云“初惟此花與揚州后土廟瓊花天下一枝,近年瓊花可接,遂散漫,而此花為獨出也”,可見曾鞏對白山茶花的推崇,瓊花未能保持其獨有性,而白山茶花天下獨此一株,保持了自身秉性,這也造成了白山茶花的君子性。陸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間道馳出城宿石佛院》“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一樹真虛名”(41)錢仲聯:《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2頁。,更加直截了當,稱玉茗才是絕妙,瓊花無法與其相提并論。

黃庭堅在《白山茶賦》中描繪了白山茶花的君子之態:

蓋將與日月爭光,何苦與洛陽爭價。惟是當時而見尊,顯處于瑤臺玉墀之上,是以閉藏而無悶,淡然于干 楓枯柳之下。江北則上徐庾,江南則數鮑謝。蓋不能刻畫嫦娥,藩飾姑射。諒無地以寄言,故莫傳于膾炙。況乎見素抱樸難乎郢人,故徐熙、趙昌舐筆和鉛而不敢畫?;蛑^山丹之皓質,足以爭長而更霸。知我如此,不幾乎罵。雖瓊華明后土之祠,白蓮秀遠公之社。皆聲名籍甚,俗態不舍,挾脂粉之氣而蘊蘭麝,與君周旋,其避三舍。(42)黃庭堅:《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00頁。

縱使瓊花盛開在后土廟中,白蓮因遠公社而聞名,但兩種花不能舍棄庸俗的情態,皆攜帶著庸脂俗粉和名貴香料的氣息,與白山茶花相遇,只能退避三舍。

白山茶花的君子之態在家坤翁的《玉茗亭記》也有相應描繪:

然高不盈三丈,枝葉森秀,年耆而形不老,如得所養者?;ㄓ挟惾?,自南豐后,郡中間有分柯接干別出,雖培植之至,叢甚卑,花甚疏。唐子西謂梅為丈人行,不與桃李爭春風,予謂此花亦丈人行也,豈與諸年少爭春風耶!所得于初者有偏全,日夜之積,雨露之潤,所養又有間,花何心哉,造化何心哉……瓊花者,與此花媲美,彼處康莊,有聞于世,此居遐遠,人遂忘之,若有所歉。是不然。瓊花困于采掇,根非其故,此花退然自安,至今無恙。動者之樂,靜者之壽,所成孰多,必有能權之者矣。(43)曾棗莊、劉琳:《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第99頁。

家坤翁稱白山茶花“年耆而形不老”“叢卑花疏”可同梅花品格并稱,又將白山茶花的處境與瓊花的處境進行對比:瓊花因為聞名遐邇的原因導致“根非其故”,喪失了原本的純真,而白山茶花不爭不搶雖不能廣為人知,卻能夠保持本初心性。二者對比間凸顯出白山茶花清逸超群、獨善其身的君子行為,“不與諸年少爭春風”則夸贊白山茶花安然自得、不爭名奪利的品性。趙汝燧《和林守玉茗花韻》“恥與春花爭俗艷,故將雪質對韶光”(44)傅璇琮:《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5冊。,中則描繪了白山茶花不愿與春花俗日爭艷,不屑沽名釣譽之輩,故而選擇在嚴寒的冬日將自我風采綻放,可見其格韻高絕的君子之態。

謝薖《玉茗花二首》言:“似聞金谷初無種,欲畫鵝溪恐未工。底事余花避三舍,孤高元有使君風?!?45)陳思:《兩宋名賢小集》第2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11年,第156頁。句后有小注“謂魯公也”,臨川舊有魯公堂便是為了紀念顏真卿。顏真卿任臨川太守時間并不長,卻頗受人民愛戴“澆風莫競,文政大行”,但最為人敬佩的卻是其戰功彪炳,安史之亂之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一度光復河北,興元元年(784),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謚號“文忠”。謝薖言玉茗花有魯公之風,正是稱贊其君子風姿。范成大《玉茗花》“折得瑤華付與誰,人間鉛粉弄妝遲。直須遠寄驂鸞客,鬢腳飄飄可一枝”(46)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32頁。,亦是將玉茗花比作不落凡塵的仙境之花,庸脂俗粉無法與其媲美,只有仙人才可佩戴。白山茶花因其特性,文人墨客紛紛吟詠其質,興寄高遠,或以自喻,在文學中已然成為了君子與隱士的文化象征。

(二)臨川文化的代表

白山茶花,最初由北宋雍熙年間(984—987)周申甫在東園將其發現,為綠萼黃蕊白花。后郡守崔仁翼作《玉茗花賦》歌頌之,黃庭堅、曾鞏等均有詩賦歌詠。淳熙年間臨川太守趙熠將東院白山茶花移植到府署,并修建了玉茗亭。到家坤翁時期玉茗亭破敗不堪,家坤翁感玉茗對臨川文化的滲透性與影響力,重修玉茗亭并撰文《玉茗亭記》,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玉茗文化在臨川文化中的影響,從而在后世成為臨川的一個經典文化符號。

玉茗堂是明代著名戲曲家、思想家湯顯祖的舊居,也是臨川文化的一個標志。湯顯祖《吾廬》“文昌通舊觀,東井映余暉。出入橋梁望,郁蔥佳氣微。層臺對金玉,隈阡隱靈芝”(47)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9頁。,便是吟詠其所居玉茗堂。玉茗堂前有劉同升所題對聯:“門徒三千徒四海,斗山玉茗;家傳六七作萬年,唐構金湯?!?/p>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湯顯祖一生鐵骨錚錚,不畏權勢,不愿與朝堂同流合污,潔身自好,恰與玉茗品格相得益彰,因此湯顯祖以玉茗來表達自我超然自立的品性。明史稱他“意氣慷剴”“蹭澄窮老”,可見其為人。萬歷五年(1577)以及萬歷八年(1580),當朝首輔張居正想要在會試中安排他的幾個兒子考取進士,還想要找幾個擁有真才實學的人作陪襯,于是便找到了湯顯祖以及沈懋學等人,其他人都迫于首輔的權威出賣了自己的名聲,只有湯顯祖潔身自好,十分反感這種行為,兩次拒絕了張居正的招攬,于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湯顯祖都未曾及第。在政治上的湯顯祖依然不改初衷,我行我素,萬歷十九年(1591),時任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的湯顯祖,上奏《論輔臣科臣疏》,將矛頭直接指向首輔申時行和科臣楊文舉、胡汝寧,揭露他們貪贓枉法,導致民不聊生的百姓慘狀。奏章對萬歷登基以來二十多年的政治都進行了抨擊,神宗大怒,將湯顯祖流放到徐聞縣為典使。萬歷二十六年(1598),湯顯祖正式向吏部辭歸,回到臨川,在兒時舊居的基礎上擴建了玉茗堂。

湯顯祖以玉茗為堂,表達了不屑與丑惡勢力同流合污的人生選擇。湯顯祖希望自身能夠如玉茗一般,天下只此一株,高潔皓白,保持內心的清澈澄凈。玉茗生性耐寒,冬天開放直到春季,花期相較于其他冬日盛開的花卉,尤為長久,正是其興寄高遠的自況。正如湯顯祖本人,在嚴寒的政治環境中,不卑不亢,不向權貴低頭。湯顯祖在其《牡丹亭》第一出《標目》【蝶戀花】言:

忙處拋人閑處住。百計思量。

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

世間只有情難訴。玉茗堂前朝復暮。

紅燭迎人??〉媒街?。

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48)湯顯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3頁。

湯顯祖將玉茗堂作為揮毫潑墨的戰場,在戲劇創作中抒發自我胸臆,玉茗精神貫穿創作始終,無情地揭露封建社會對人性的摧殘和壓迫,誓要做污穢渾濁世間中的一株玉茗。因“世間只有情難訴”,湯顯祖只能在“玉茗堂前朝復暮”,一生中最重要的戲劇作品都是在玉茗堂中完成的,因此其作品也稱為“玉茗堂四夢”。湯顯祖在戲劇的天地中開辟出了一片凈土,建構專屬于自己的理想世界。湯顯祖在自己的詩文中亦幾番提起玉茗堂:

休將半路梅花嶺,夢斷相思玉茗堂。(湯顯祖《宗望酒中言別》)(49)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35頁。

玉茗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50)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35頁。

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風月可。(湯顯祖《送鄭見素游江東》)(51)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80頁。

玉茗不僅代表了湯顯祖對自我人格的清晰認知,也深刻影響了湯顯祖的戲劇創作精神。湯顯祖將自我精神寄托予象征著高潔清傲、不追逐名利的玉茗,亦是其一生行跡的生動寫照。玉茗也因此成為了后世稱贊湯顯祖的代名詞,諸多詩人在詩詞中以玉茗之號稱贊湯顯祖的風骨。

玉茗先生迥出塵,語言無處不清新。瓊花風度釵頭見,更覺堂名絕可人。(王彥泓《白山茶插髻甚可觀因書二絕》)(52)王次回:《疑雨集》,上海:啟智書局,1935年,第49頁。

瓊花零落似唐昌,玉茗堂前更淼茫。異種只應天上有,新愁只遣世間忙。紅么輕點閑情賦,綠蟻真傳卻老方。六六峰頭千古夢,湯休宋玉兩難忘。(劉玉瓚《玉茗堂》)(53)陳夢雷、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第885卷撫州府部。

臨川持筆藻圖垂,才子于今擅總持。楮葉蓮華微妙理,紅泉玉茗訂新詞。(錢謙益《金陵歸過句容柬臨川李學史二首》)(54)錢謙益:《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56頁。

殘燈別館悄冥冥,玉茗風流夢未醒。一種小樓秋夜雨,隔簾催唱牡丹亭。(蔣士銓《秋夜》)(55)李夢生:《忠雅堂集校箋》,上海:中華書局,1993年,第93頁。

寄語當年湯玉茗,我來也愿種茶田。阮元《試雁蕩山茶》(56)阮元:《揅經室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1215頁。

如此例子不勝枚舉,無論是在明代還是清代,玉茗已然與湯顯祖產生了不可分割的親密紐帶關系。

正因為一代又一代的玉茗文化,玉茗成為了撫州市(古臨川)的市花,并且在1986年,江西開始舉辦首屆江西玉茗花戲劇節,每三年一屆,在1999年作為一項主要項目,納入了江西藝術節。玉茗花戲劇節主要在湯顯祖大劇院、臨川大劇院等五個劇場集中演出。由此可以看出,玉茗花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已經成為臨川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水乳相融,不可分割。

五、結語

白山茶花,與其他大宗花卉題材相比,無論是數量,抑或是傳播范圍,都是遠遠不及。但正是因為其格韻超絕,天下獨此一株的特性,進入了無數文人的創作視野,白山茶也因此成為了臨川地域文化版圖中不可缺失的一角,影響極為深遠。本文對白山茶花的文學地位、白山茶花的創作歷程、白山茶花的物色美以及白山茶花的文化意蘊等四個方面進行考辨,以此作拋磚引玉,希望白山茶花“不艷晴霞艷晴雪”的品性能夠引起后來研究者對此領域的深入填充。

猜你喜歡
瓊花臨川山茶
試論《臨川夢》對《牡丹亭》的再現與批評
窗外飛絮
瓊花的修剪技巧及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紅山茶
揚州瓊花涂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山茶梅花圖》
臨川四夢(鄉音版)
夢山茶
臨川渡
有感于江西臨川一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