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奧連特盆地坎潘階碳酸鹽巖建隆的識別及科迪勒拉運動早期抬升對M ain-M 1儲集層沉積的控制作用*

2024-01-23 08:32王光付孫建芳李發有薛明喜班舒悅鮑志東
古地理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碳酸鹽巖砂體盆地

丁 峰 王光付 孫建芳 孫 鈺 李發有薛明喜 吳 潔 班舒悅 鮑志東

1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 102206

2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北京 102249

3 油氣資源與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北京 102249

厄瓜多爾奧連特盆地是南美一個重要的富油氣盆地 (謝寅符等,2010;田納新等,2017),總2P(Proved+Probable,即證實加概算)原油可采儲量超過87億桶 (據HIS數據庫,2022)。盆地唯一的1套含油氣系統是發育于白堊系阿普第—坎潘階的Napo-Hollin/Napo組含油氣系統。Hollin組和Napo組這2套地層發育于弧后局限海環境,可整體劃分為1個二級層序和5個三級層序 (劉暢等,2014;Gutiérrezetal.,2019)。白堊紀坎潘階中期為該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期,穩定海相環境下沉積了厚層的泥巖和灰質泥巖的Napo Shale,為盆地最重要的烴源巖(Mathalone and Montoya,1995;馬中振等,2014)。而Napo Shale上部則在高位域沉積了1套河口灣和三角洲相砂巖沉積Main-M 1砂巖,是盆地重要的儲集層段之一 (Dashwood and Abbotts,1990;Vallejoetal.,2017)。

自古生代以來,南美板塊西緣一直受到太平洋Nazca板塊的碰撞俯沖 (Christophouletal.,2002;Vallejoetal.,2021)。奧連特盆地位于該碰撞帶的弧后帶,在白堊紀整體處于弧后局限海環境,構造活動相對平靜。而在白堊紀馬斯特里赫特階后期島弧開始整體擠壓抬升,即科迪勒拉造山運動。奧連特盆地則在造山運動中轉變為前陸環境,在新生代以反轉擠壓和陸相環境為主(Babyetal.,2013;Vallejoetal.,2019)。由于南美板塊與Nazca板塊的俯沖碰撞是一個貫穿顯生宙的板塊活動,科迪勒拉造山運動在馬斯特里赫特階主要抬升階段之前是否存在早期擠壓抬升,以及這類抬升對盆地烴源巖和Main-M1儲集層沉積是否造成影響,一直缺乏研究關注。目前對Napo Shale烴源巖和Main-M1儲集層的沉積規律研究均假定早期造山運動不存在或者影響很小,而缺乏實際論證(Vallejoetal.,2021)。

研究區位于現今盆地中軸的中段,周邊鉆井證實在坎潘階Napo Shale發育穩定厚層的頁巖 (Maetal.,2021),指示Napo Shale發育的環境為遠離古岸線的陸棚、相對深水環境。區內發育1個在盆地范圍內南北向延伸的、受走滑斷裂控制的長軸背斜構造。此類構造在奧連特盆地的中軸附近前淵帶發育較廣泛,一般認為是在馬斯特里赫特后期造山運動以來開始逐步形成的隆升 (Canfieldetal.,1982)。但是,本次研究認為該構造抬升的歷史可以提前到Napo Shale沉積的坎潘階早期,基于以下觀察:首先,通過地震和測井資料分析,在該構造的坎潘階地層內識別了一個小型碳酸鹽巖建隆。由于碳酸鹽巖建隆為生物成因,必須在相對狹窄的有光帶內及水面附近生長,因此指示建隆發育區位于局部的淺水或者海平面附近,不同于周邊頁巖發育的陸棚和相對深水環境。造成這一局部深水環境最有可能的原因為研究區長軸背斜的形成和隆升。同時,也指示了背斜的早期抬升幅度相對有限,不足以形成大規模的建隆發育帶或者抬升剝蝕。因此,該建隆發育于一個不高不低 “臨界條件”式的環境,對理解科迪勒拉運動在晚白堊世早期擠壓構造活動的幅度和范圍具有較好的指示意義。從地震和周邊鉆井的測井特征等方面,描述該碳酸鹽巖建隆發育特征,探討其形成演化過程以及對后期的Napo M 1砂巖沉積的控制作用。

1 區域地質背景

奧連特盆地西臨科迪勒拉造山帶,東側為圭亞那地盾,北鄰哥倫比亞境內的普圖馬約盆地 (Putumayo Basin),南部是延伸至秘魯的馬拉儂盆地(Maranon Basin),這3個盆地共同組成1個次安第斯 (sub-Andes)(Dashwood and Abbotts,1990;Christophoul,2002)前陸盆地群(圖1)。盆地大致經歷了晚古生代—中生代侏羅紀同裂谷期,白堊紀裂谷后熱沉降期和晚白堊世—新生代前陸盆地3個演化階段 (Babyetal.,2013;Vallejoetal.,2019)。白堊紀熱沉降期,盆地整體屬于弧后局限海環境(馬中振,2014;Vallejoetal.,2019),該時期盆地西側島弧為現今科迪勒拉造山帶的前身。由于構造活動相對平靜,因此弧后海相和海陸交互相沉積在幾乎整個晚白堊世長期較穩定,沉積了阿普第至阿爾必階的Hollin組和阿爾必至馬斯特里赫特階的Napo組碎屑沉積。物源主要來自盆地的東側圭亞那地盾 (Shanmugametal.,2000;Vallejoetal.,2021)。在馬斯特里赫特階末期至新生代的前陸階段,盆地經歷了多期擠壓反轉、整體抬升和隨后的前陸沉降,形成馬斯特里赫特階的Napo組頂面、古新統Tena組頂面、始新統Tiyuyacu組頂面、漸新統Orteguaza組頂面和Chalcana頂面5套盆地不整合面。沉積環境以陸相河流為主,西部的科迪勒拉造山帶提供主要物源。

圖1 奧連特盆地區域構造圖Fig.1 Regional structure map of Oriente Basin

圖2 奧連特盆地地層柱狀圖 (據Ma et al.2017;有修改)Fig.2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Oriente Basin(modified from Ma et al.,2017)

由于奧連特盆地白堊紀末期以來的前陸改造,因此現今盆地可劃分為西部逆沖褶皺帶、中部前淵帶和東部斜坡帶。但是,科迪勒拉造山運動對奧連特盆地、特別是盆地北部的構造形變和抬升比較有限,除西部的逆沖褶皺帶外,其前淵帶和斜坡帶整體上保留了白堊紀熱沉降期構造面貌 (Gutiérrezetal.,2019)。前淵帶晚白堊世—古近紀構造反轉和抬升變形較弱的特征還有其他證據支持,比如:前淵帶的反轉斷層大部分未穿過始新統Tiyuyacu頂面,斷背斜構造幅度均在200m以內,斷層和擠壓活動幅度較有限。前陸盆地早期的Tena組頁巖沉積范圍較廣,為區域蓋層,Tena組以來的新生界厚度2000~3500m,沉積厚度適中。

盆地內唯一已證實的生儲蓋組合是白堊系熱沉降期的Hollin組和Napo組,相對穩定的海相和海陸交互環境保證了盆地最重要的烴源巖Napo Shale的沉積 (Maetal.,2017;張志偉等,2021)以及上下多套海陸交互相碎屑巖儲集層的發育,如:Hollin組、Napo組T段、U段和Main-M1段砂巖(劉暢等,2014)。Hollin組為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積,砂巖厚度較大、全盆地發育廣泛,為油氣運移重要的疏導層。Napo組各個儲集層段為海進域河口灣、河口灣遠端和陸棚沉積 (Shanmugametal.,2000)。前淵帶Napo組Main-M1段儲集層為河口灣外側、河口灣遠端或陸棚沉積環境 (Vallejoetal.,2017)。砂體橫向變化快易于形成巖性油藏(Tangetal.,2019),是目前盆地構造—巖性圈閉勘探的重要目的層系。由于研究區新生界前陸盆地沉積地層厚度適中,使得Napo組也處于適中的埋深,既有利于Napo Shale烴源巖的成熟,也使得Napo組各段砂巖儲集層的物性未遭受深埋破壞。上覆的Tena組下段的泥巖為區域蓋層,因此新生界陸相沉積中基本未見油氣。

2 地層劃分與碳酸鹽巖建隆識別

奧連特盆地中部前淵帶受NNE-SSW 向剪切斷裂控制發育一系列位于斷裂上升盤的、與斷層相同走向的長軸背斜(圖3)。研究區所在的背斜屬于該類型的長軸背斜其中的一段。背斜核部的地層為Hollin組和Napo組,其上披覆有馬斯特里赫特階至新生界Tena組(圖4)。擠壓褶皺的形態一直向上延伸至始新統Tiyuyacu組及其上部,但抬升幅度逐漸降低,至Orteguaza組頂面以上完全消失。從地震剖面中可以發現,在背斜的最高部位、在Napo Shale和M1灰巖的相應地層內發育了1套異常反射體,可能為碳酸鹽巖建?。▓D5)。Napo Shale和M 1灰巖地層中發育灰巖段在該地區很常見,但是該建隆與周邊井在測井和地震上的差異均非常明顯,可以較明確地識別(圖6)。

圖3 奧連特盆地中部M 1層構造圖Fig.3 Structure map of M 1 section in center of Oriente Basin

圖4 奧連特盆地過建隆南北向地震剖面Fig.4 N-S seismic profile across the build-up in Oriente Basin

圖5 奧連特盆地過建隆東西向地震剖面Fig.5 W-E seismic profile across the build-up in Oriente Basin

首先,在地震剖面中,該建隆與周邊的M2灰巖、Napo Shale和M 1灰巖的連續強軸明顯不同。內部可識別1~2個相對弱振幅、低頻、水平方向相對連續的反射軸,反映了內部物性相對均一,沒有明顯的橫向變化且地層相對連續。建隆的頂部和周原有明顯的邊界反射,與周邊地層相分隔。從地震上可識別南北2個建隆發育區,北部的相對較大,南北向長度和東西向寬度均為大約2.6 km,南部的臺地相對較小,長寬均為1 km左右(圖3)。相對水平弱反射有別于相對雜亂或者高角度的典型建隆型反射,但是由于本區發育建隆范圍較小,且呈現丘狀特征,因此識別為碳酸鹽巖建隆而非臺地。由于該建隆的邊界反射直接截斷了周邊地層較連續的反射軸,而非超覆或者披覆的地震相,可能指示了該建隆的生長與周邊泥巖沉積同步發育。也就是說在生長的同時,底部即被逐漸填埋,并最終在Napo Shale頂部附近被周邊泥巖填埋,停止生長。由于其生長和填埋的同步,也可以解釋建隆周邊只有少量坡積體或者垮塌體的地震反射特征。

其次,穿過建隆的所有井的測井資料,均顯示該段為低GR和低電阻率的大套、連續地層,與周邊同時期自上而下的低電阻M1灰巖、Napo Shale的高GR段較厚層的泥巖和高阻M2灰巖以及灰巖—泥巖互層的地層特征明顯不同。指示建隆內部發育相對連續厚層的碳酸鹽巖,中間基本沒有泥巖夾層,整個灰巖段厚度達到120~150m(圖6)。

由于該地層并非油氣勘探目的層,沒有取心資料直接觀察其巖心特征,無法明確該沉積體的類型和巖性特征,但是基于錄井信息可以證實地層為生物灰巖。此外,從區域背景認識也可以排除其他可能性:比如剝蝕殘余的潛山或者大套低GR的砂巖。因為這套地質體發育時期為Napo shale發育的最大海泛面 (劉暢等,2014;Maetal.,2021),盆地范圍內特別是處于盆地中心前淵帶和大部分斜坡帶,幾乎沒有可能發育大套砂體沉積,也未見文獻和油氣勘探中發現有類似大套厚層的砂巖沉積。同理,由于位于最大海泛時期,缺乏發育區域不整合和剝蝕殘丘的條件,可以排除其為剝蝕殘余的潛山。最后,Napo組沉積末期,奧連特盆地前淵帶的整體沉積環境為穩定的海相及海陸過渡相,適合頁巖和碳酸鹽巖發育 (Vallejoetal.,2021),包括M 2灰巖和M 1灰巖均為淺?;規r沉積(圖6中A-1和A-7的M 2和M 1背景沉積),同時期完全有可能在局部發育建隆。因此,盡管缺乏直接巖心證據,但是綜合地震形態、測井特征和區域地質背景認識,可以確認該地質體為一個碳酸鹽巖建隆。

3 碳酸鹽巖建隆形成時間與演化

通過測井解釋劃分地層的橫向對比和地震解釋層位編制等厚圖等方法,都可發現研究區的長軸背斜在Napo組LU層(圖2中大致對應土倫階)以上的地層已經出現了背斜高部位減薄的特征,說明背斜在LU層沉積以后已經開始抬升發育。但是地層厚度圖等方法無法反映背斜在各個時期具體抬升幅度,特別是Napo組M 1頁巖和Main-M 1砂巖沉積期的抬升幅度,無法明確構造抬升是否對于建隆形成和Main-M1砂體沉積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作者利用Trinity軟件,采用壓實恢復的方法重建古地貌抬升演化過程。首先對研究區以及周邊地區的3D地震的LU層至新近系Chalcana地層的7個地層頂面的進行了解釋。發現這些地層頂面雖然在理論上存在剝蝕的歷史,但是在研究區周邊地震剖面上顯示這些地層相對水平連續,無明顯剝蝕特征(圖7)。因此可以假設沒有顯著剝蝕,不需要剝蝕厚度補償。最后將這些地層采用典型的碎屑巖壓實恢復公式和參數模擬壓實的厚度變化,從而進行壓實恢復建模。

圖7 奧連特盆地Napo組LT層以上的主要地層Fig.7 Main formation above LT level of the Napo Formation in Orient Basin

模擬恢復結果顯示,研究區長軸背斜在Main-M1砂巖沉積前(圖8;74Ma)就已經開始抬升,但是抬升幅度較小,僅為現今構造相對于相鄰向斜抬升幅度的10%左右,厚度7~10m。主要的構造隆升期為始新世Tiyuyacu末和漸新世Orteguaza早期 (50~60 Ma BP),抬升幅度約73m。因此主要的抬升期發生在古近紀,白堊紀Napo沉積末期的抬升幅度非常有限。如果單根據壓實恢復模擬的古地貌恢復結果,無法排除Napo組沉積末期7~10m的小幅度隆升是否為模擬過程中層位解釋、定年和時深轉換等方面造成的誤差。但是本次研究的碳酸鹽巖建隆的識別,可以確定在建隆發育時期,其古水深必然在海平面附近。如三角洲前緣或者局限海陸棚的深度在20~30m之間,則7~10m的抬升幅度恰好可以將背斜的最高點抬升至建隆適合生長的有利深度,而背斜走向上的其他地區則水深仍然太大,無法發育建隆,從而繼續沉積Napo Shale泥巖和M 1陸棚灰巖。

圖8 奧連特盆地碳酸鹽巖建隆所在長軸背斜段構造演化模擬結果Fig.8 Structure uplift reconstruction of anticline where the build-up is located in Oriente Basin

綜合這些觀察和分析,可以判斷科迪勒拉造山運動應該在圣通階或者坎潘階早期即開始活動,背斜抬升使得研究區的背斜構造高部位隆升至接近海平面。由于該時期為Hollin-Napo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期,即M2、Napo Shale和M1灰巖的沉積期,前淵帶碎屑物源相對缺乏,因此在背斜局部隆升最高部位發育了碳酸鹽巖建隆。而在周邊地區,包括背斜走向上的其他抬升幅度較低的部位,則因為水深太大而無法發育碳酸鹽巖,而是沉積正常的M 2、Napo Shale和M 1灰巖等頁巖和碳酸鹽巖地層。建隆的生長與周邊地層基本同步,屬于邊沉積邊填埋。Napo Shale沉積末期以及Main-M 1砂巖沉積前,由于水深進一步加深,建隆上部形態愈發變得狹窄而以加積生長為主,直至發育條件消失而停止生長,并被碎屑沉積披覆,但仍然是周邊最高的地貌(圖9),因此具備影響緊隨其后沉積的Main-M1沉積展布的條件。

圖9 奧連特盆地碳酸鹽巖建隆演化示意圖 (基于圖5地震剖面)Fig.9 Sketch of evolution of the carbonate build-up(based on seismic profile in Fig.5)in Oriente Basin

4 碳酸鹽巖建隆對M ain-M 1砂巖沉積的影響

研究區內鉆井密度相對較高,因此可以對建隆周邊的Main-M1砂巖的有效砂巖厚度分布進行較精細地統計(圖3;圖8)。結果表明,建隆發育區頂部的Main-M 1砂巖厚度明顯偏薄或者缺失,而建隆北側Napo Shale正常發育、背斜構造相對較低的地區,和建隆東側面向陸源物源的方向則砂體厚度較大,遠大于周邊陸棚的極薄砂巖或者砂巖缺失的背景。因此研究區Main-M 1砂巖整體厚度較大,但是在建隆頂部厚砂缺失,表觀上相當于Main-M1砂巖的分布繞開了碳酸鹽巖建隆的最高處。

該盆地沉積研究表明,Main-M 1砂巖沉積時期前淵帶的屬于河口灣或者三角洲的前緣局部,發育潮汐控制的陸架沙壩 (Vallejoetal.,2017;Tangetal.,2019)。砂體沿大致W-E向的水道方向沉積。規模和幾何尺寸的統計較少,但在研究區東北側約80 km處、且屬于斜坡帶和前淵帶交界處的T區塊河口灣研究發現潮汐沙壩的寬度一般為2~3 km,而長度為超過10 km (Tangetal.,2019)。所有的沙壩沉積均比較直,不存在彎曲形態。由于該地區相比T區塊處于盆地的更西側遠端的位置,潮汐沙壩的寬度可能更窄。但是只要是潮汐水道的沙壩沉積,在不受地形影響的情況下,一般沒有機制形成彎曲的砂體 (Shanmugametal.,2000;Dalrymp le and Choi,2007;Cumm ingsetal.,2016)。因此,研究區砂體發育區的彎曲形態,非常有可能是受到建隆古地貌的影響而發生折彎繞道(圖10)。

圖10 碳酸鹽巖建隆周邊Main-M 1砂體厚度圖Fig.10 Main-M 1 s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carbonate build-up

砂體在建隆古地貌中心未沉積的現象表明,即使10m左右的相對高差,仍然可以影響河口灣或者三角洲前緣砂體的輸送和沉積。由于該建隆在Main-M 1砂巖沉積前應該仍然為背斜中相對構造位置最高的區域,很可能因為其較高的古地貌阻擋了砂體沉積,并使得沙壩向北側折彎。而建隆北部的背斜,雖然在Main-M 1砂巖沉積時有也小幅度的隆升,但是對砂體沉積基本沒有影響,沙壩沉積仍然穿越古構造并且沉積(圖8)。

Main-M 1砂巖沉積前古地貌抬升雖然整體有限,但是在該盆地前淵帶砂體沉積分布的影響并不限于研究區內,在研究區以外同一背斜構造的南部延伸背斜上,構造現今的幅度比背斜的構造幅度更低(圖3-b),在Main-M 1砂巖沉積前應該隆升更加有限,也沒有相似的建隆沉積。但是,在該背斜上的Main-M 1砂體極薄或缺失,并而在背斜東側下傾方向逐漸增厚(圖11)。Main-M 1砂體顯然未能在古構造高部位沉積,而被阻擋在古構造的東翼。這表明在前淵帶,Main-M 1砂巖的分布受沉積前古地貌的影響是較普遍的,并且受古構造抬升幅度、物源規模和搬運能力的綜合影響。

圖11 奧連特盆地M 1儲集層在長軸背斜東斜坡不同段(圖3-a和3-b)的分布模式對比Fig.11 M 1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long-axis anticline(Figs.3-a and 3-b)in Oriente Basin

5 碳酸鹽巖建隆對該區勘探的指示意義

首先奧連特盆地前淵帶的背斜在坎潘階隆升至水面附近,在Napo Shale沉積的高水位期,陸源碎屑相對較少的時期發育建隆,且該建隆的生長發育恰好與周邊的泥巖沉積保持基本同步,早期生長略快于周邊泥巖沉積,因此有少量側向進積(圖9-b)。在生長的過程中,其邊緣被周邊的泥巖填埋,因此缺乏垮塌邊坡沉積。而在Main-M 1砂巖沉積前(圖9-c,9-d)則因水位上升幅度大或者碎屑物質逐漸增多而停止生長,被陸棚泥巖披覆式填埋,仍然為背斜上相對高度最高的位置。該高點仍然對緊接的Main-M 1砂巖沉積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建隆沉積因其生長發育必須位于深度范圍狹窄的有光帶、接近海面的位置,因此建隆對該盆地前淵帶的古水深、科迪勒拉早期抬升的幅度、盆地古地貌對Main-M 1砂體沉積控制等均具有 “臨界狀態”的指示意義。首先,如果科迪勒拉早期抬升幅度過大,前淵帶的背斜隆升幅度過大,則而該背斜將高于古水面成為物源剝蝕區,建隆不可能發育,或者至多沿著抬升出露區周邊發育;其次,如果現今前淵帶的古水深太大,或者早期隆升不足以使得研究區的背斜隆升至古水面附近,則建隆也不可能發育,整體仍然為陸棚碎屑沉積。本次研究剝蝕恢復顯示建隆發育段在Napo Shale沉積時期科迪勒拉運動的抬升幅度在10m左右,因此盆地中部現今前淵帶位置的古水深必定在數十米。

最后,Main-M1砂體的沉積受到科迪勒拉早期抬升的古地形、砂巖物源強度和動力的共同控制。從古地貌而言,古建隆高點代表了研究區及其周邊在Main-M1砂體沉積前局部最高點,而古建隆北側,以及圖3-b所在的長軸背斜段則抬升幅度更小,均沒有發育建隆。從物源強度角度來看,研究區圖3-a的Main-M 1砂巖的物源相對豐富,砂體可以 “爬上”當時小幅抬升的背斜,在構造頂部沉積,僅構造最高的古建隆頂部可以阻擋砂體的沉積。推測該背斜向東的構造下傾方向應該存在部分被古高所阻擋的Main-M1砂體(圖10)。而圖3-b所在的長軸背斜段,盡管抬升幅度更小,但是物源強度更小。因此,Main-M1砂巖仍然在圖3-b的構造側翼尖滅。推測砂巖在構造的東斜坡側翼沉積,并且形成相對富砂帶。

總之,科迪勒拉造山運動的早期活動對盆地前淵帶長軸背斜的抬升幅度有限,最高僅7~10m,但對于Main-M 1砂體沉積已經形成一定的影響。在物源強度相對較小的地區,小幅的抬升即可阻擋砂體運移,使其在背斜構造的東翼斜坡沉積。而在富砂區,砂體沉積可能不受構造抬升影響,在其頂部沉積,但如果抬升幅度達到10m以上,仍然可以阻擋砂體搬運沉積。由于背斜抬升具備阻擋部分砂體的自東向西的運移能力,有利于背斜東部側翼下傾方向的Main-M 1砂體沉積,并形成翼部上傾尖滅型構造—巖性圈閉。

科迪勒拉抬升在奧連特盆地內形成多個與研究區背斜相同性質的背斜和走滑背斜,包括了Auca背斜、Sacha背斜、Shushufindi背斜等 (Canfieldetal.,1982)。如果研究區的背斜在坎潘期已經開始抬升,則處于相同的前淵帶構造單元的其他背斜也應在相同的區域應力控制下有所抬升。由于這些背斜構造現今的抬升幅度都相似,可以推測在坎潘階Main-M1砂巖沉積前抬升的幅度也相似,因此已經可以對Main-M 1砂巖沉積產生影響,可能形成東部側翼的構造—巖性圈閉,從而成為新的勘探領域。

此外,研究發現壓實恢復的方法能較好地恢復盆地前淵帶的古地貌高度。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上覆的新生界中潛在的剝蝕時期均見連續沉積或者平行不整合,沒有重大的構造調整。至少是在前淵帶該盆地剝蝕程度有限,不需要進行剝蝕恢復。如果壓實恢復發現古地貌相對抬升的區域,則有可能會影響Main-M1砂體的橫向展布方向,甚至上傾尖滅形成構造—巖性圈閉。

6 結論

1)綜合測井和地震特征分析發現,奧連特盆地前淵帶的1個長軸背斜頂部發育有碳酸鹽巖建隆,該建隆在測井中表現為連續、近箱型的低GR段,明顯區別于周邊地層的灰泥交互特征,而地震剖面上則表現為弱振幅、低頻但是較連續的內部反射,以及與周邊地層反射分離的邊界包絡反射。建隆的識別說明在其發育的坎潘階時期背斜的頂部已經位于至古水面附近,局部形成有利于建隆生長的條件。而建隆的地震特征則表明其生長與周邊地層Napo Shale和M 1灰巖的沉積基本同步,體現邊生長邊埋藏的特征。

2)奧連特盆地在晚白堊世為熱沉降的弧后拗陷盆地,而在馬斯特里赫特階及新生代則受科迪勒拉造山運動影響演變為前陸盆地。在坎潘階,盆地前淵帶為弧后拗陷盆地的遠端陸棚,水深較大,一般不發育碳酸鹽巖建隆。該建隆的識別說明坎潘階遠端陸棚存在古水面附近的局部高點,進而揭示科迪勒拉造山運動的擠壓在該時期已經開始,形成現今長軸背斜構造的雛形,并將構造頂部部分推至古水面附近。壓實恢復方法進一步證實背斜在坎潘階Main-M1砂巖沉積前已經開始抬升,且最大抬升幅度為7~10 m。

3)盡管研究區長軸背斜在坎潘階的抬升幅度有限,對于Main-M1砂巖沉積已經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Main-M 1砂巖沉積主要為河口灣或者三角洲遠端至陸棚的沙壩沉積,理論上為狹長條帶狀分布的砂體。但是研究區的古建隆高部位砂巖明顯缺失,表觀上繞開了該高部位,而在其周邊沉積。長軸背斜的南部延伸段,Main-M1砂巖在背斜高點缺失,也同樣指示了背斜抬升對Main-M 1砂巖沉積的控制。

4)前淵帶背斜在坎潘階抬升后具有阻擋或影響Main-M 1砂巖沉積的能力,使砂巖在構造東翼下傾方向富集,從而形成上傾尖滅型構造—巖性圈閉。盆地中類似背斜構造以及研究區長軸背斜沿走向的其他部位均可能存在東斜坡側翼的富砂區和上傾尖滅的構造—巖性圈閉,可作為該盆地巖性圈閉勘探的新領域。

猜你喜歡
碳酸鹽巖砂體盆地
適用于碳酸鹽巖儲層的固體酸解堵體系
碳酸鹽巖裂縫描述七大難點
河流相復合砂體不連續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討
盆地是怎樣形成的
CSAMT法在柴北緣砂巖型鈾礦勘查砂體探測中的應用
大數據統計在碳酸鹽巖油氣田開發中的應用
二疊盆地Wolfcamp統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考慮酸蝕蚓孔的碳酸鹽巖儲層酸壓產能預測
楚雄盆地扭動構造及其演化
砂體構型對剩余油分布控制研究—以文中油田文25東油藏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