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近紀以來華北東部古地貌演化數值模擬及陸架海沉降控制*

2024-01-23 08:32索艷慧李三忠丁雪松宋雙雙田子晗付新建
古地理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渤海灣黃海華北

韓 續 索艷慧 李三忠 丁雪松宋雙雙 田子晗 付新建

1 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山東青島 266100

2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功能實驗室,山東青島 266237

3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行星與空間科學學院,美國加州洛杉磯 CA90095

1 概述

中生代以來,華北克拉通東部地區經歷了華北克拉通破壞、古高原垮塌并最終形成渤海灣盆地的構造地貌巨變過程。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中生代華北古高原的分布位置及高程 (張旗等,2008;夏國清等,2012;Dmitrienko等,2017;索艷慧等,2017)和古近紀期間的渤海灣盆地的多階段裂陷過程 (徐杰等,2004;白玉等,2016;劉瓊穎和何麗娟,2019;Yuetal.,2020),認為華北地貌由高到低的反轉與25Ma之前古太平洋板塊和25Ma以來太平洋板塊的相繼俯沖作用密切相關。

新近紀以來,受太行山隆起、黃河沉積物輸運、黃河貫通及海侵等地質事件影響,華北東部沿海地區成為海陸相互作用的集中響應地區。華北東部地區的新構造活動研究有助于深入認知古人類定居環境、環渤海灣經濟圈的多圈層相互作用、人地關系等地球系統科學核心問題。前人針對其新近紀以來的地貌演化過程及地貌格局的定型時間,主要存在兩大爭議:(1)一種觀點認為,新近紀期間太行山北部和南部先后加速隆升剝蝕 (曹現志,2014;李庶波等,2015),燕山和秦嶺造山帶快速剝蝕 (翟鵬濟等,2003;周祖翼等,2003),華北東部各盆地 (渤海灣盆地、北黃海盆地、蘇北—南黃海盆地) 均進入熱沉降期 (漆家福等,2008),華北東部地貌格局已定型并趨于穩定演化(安美建等,2011;林玉祥等,2015)。(2)另一派觀點認為,現今華北東部地貌格局主要是中新世以來的周緣山脈快速隆升導致的,并于第四紀最終定型 (王強等,2004;張哲和張軍龍,2020)。

已有的華北古地貌模型,多基于區域熱年代學數據、河流階地或現今的地震剖面數據分析獲得(曹現志,2014;Yietal.,2016;簡曉玲等,2019;閆紀元,2021),是針對某一特定地質歷史時期局部的、片段化的重建結果。因此,如何綜合利用多種地質資料,動態重建華北東部區域新近紀以來的地貌演化過程,是解決上述爭議的關鍵。

Badlands軟件是一套描述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地表地貌演化和區域盆地演化過程的數值模擬軟件,它綜合考慮了地幔對流、構造、古氣候、侵蝕和沉積等地球深部和淺表系統多種因素對于地形地貌的影響 (Salles,2016;Sallesetal.,2018)。該軟件可以通過加載多種不同的邊界條件(如氣候變化、構造運動、海平面升降、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等),形成一系列可對比的地貌演化模型,從而量化各邊界條件對于地貌的影響,最終獲取最符合地質事實的古地貌形態、沉積物分布和河流水系的重建模型。

本研究使用Badlands數值模擬方法,動態重建了晚新生代以來華北東部的地貌演化過程。首先,利用研究區內現有的地震剖面、沉積物厚度和熱年代學資料,獲得晚新生代(25Ma)初始古地形。然后,以不同邊界條件作為約束,設置了多組模型;選擇最符合研究區新近紀以來隆升和沉降地質事實的模型作為最終結果,發現構造作用是研究區地貌演化的一級控制因素,此外還發現華北東部可能存在一條環現今山東半島分布的古河流——華東河,進而探討了構造作用控制下的河流水系演化規律。

2 地質背景

研究區位于華北克拉通的東部,包括太行山—呂梁山、燕山褶皺帶、朝鮮沿岸山脈、魯西隆起、秦嶺—大別山組成的隆起剝蝕區和渤海灣盆地、北黃海盆地、蘇北—南黃海盆地等一系列中新生代盆地組成的沉降沉積區(圖1)。

圖1 華北克拉通東部及鄰區大地構造位置 (a)和主要構造單元 (b)Fig.1 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adjacent areas(a)and itsmain structural units(b)

2.1 隆升剝蝕區

低溫熱年代學資料表明,自晚中生代以來,魯西隆起及其鄰區經歷了早白堊世 (120~100Ma)、晚白堊世—古新世 (90~60Ma)和始新世 (50~35Ma)3個快速侵蝕期 (Liuetal.,2022)。太行—呂梁山地區于中—晚侏羅世開始快速剝露,并于早白堊世 (120~110Ma)、晚白堊世 (100~60Ma)、始新世 (50~40Ma)和晚漸新世—早中新世 (30~20Ma)發生了多次再活化和剝露事件(Huangetal.,2021)。

研究區南部的秦嶺—大別造山帶,在始新世—漸新世中期開始快速隆升,在漸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隆升減緩,自晚中新世再次快速隆升,并延續到第四紀 (王斌等,2017)。

朝鮮半島沿岸山脈的隆升被認為在晚第四紀前經歷了長期緩慢的隆升過程,但基于古生物記錄和河流演化的研究表明,沿岸山脈最晚在5.1~10.6Ma之前經歷了快速構造隆升,并保持山地地形至今 (Byun and Paik,2021)。

2.2 沉降沉積區

渤海灣盆地西界為太行山東麓斷裂,東界為郯廬斷裂,總體構造呈NE—NEE走向,盆地經歷了多期次裂陷,早期裂陷階段可能始于晚侏羅世,后期裂陷階段主要集中于始新世并持續至漸新世,于中新世館陶期后進入裂后沉降階段。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期間,盆地進入大規模裂陷階段,發育深湖—半深湖相沉積;晚白堊世,盆地經歷了區域性反轉事件,大部分地區發生隆升、剝蝕;古近紀盆地內發育陸相沉積,以湖泊相和泛濫平原相沉積為主;新近紀盆地已基本連片為一整體,主要發育坡積相和平原河流相地層。

北黃海盆地位于郯廬斷裂帶以東,早白堊世進入裂陷階段,晚白堊世發生反轉形成隆起并遭受剝蝕,始新世再次進入裂陷階段,漸新世末發生的反轉事件導致沉積間斷,中新世后進入裂后階段。

南黃海盆地位于華南地塊內,自晚白堊世開始伸展裂陷,在漸新世發生盆地反轉,整個盆地缺失漸新統。

東海陸架盆地西部坳陷在晚白堊世進入裂陷階段,東部坳陷于古新世末期進入裂陷階段,中新世后盆地整體進入熱沉降階段。

3 模擬方法和模型設置

3.1 方法

Badlands軟件使用有限體積法定義連續性方程,應用三角形不規則網格 (TIN)的方式來求解地貌方程。Badlands的模型設置需要以特定地質時間的古地形為模擬的初始條件,并加載構造運動、海平面波動和撓曲均衡等模塊。Badlands軟件使用了一系列本構方程約束地表過程,實現水流參數化、沉積物擴散參數化和侵蝕過程參數化,從而獲得動態的地貌演化模型 (Salles,2016)。

模擬過程中,模型主要遵循質量守恒方程:

其中,公式左側為地面高程z(m)的單位時間 (a)增量,公式右側的 ,u,qs分別表示地形梯度、構造隆升或沉降速率 (m/a)和單位寬度的物質輸運速率 (m2/a)。

Badlands軟件使用簡單蠕移法則定義了物質的輸運過程:

其中,qr和qd分別代表河流搬運過程和擴散過程的單位寬度沉積物通量 (m2/yr),與z(地形梯度)和A(排水面積)相關。擴散系數κ(m2/yr)與可侵蝕性系數∈,取決于巖性及降水量、河道寬度、洪水頻率以及其他潛在的參數和過程。系數m和n分別為面積指數和坡度指數,其比值為凹度(concavity),利用共線性方法,Harel等 (2016)統計了全球將近1500個流域,得到凹度均值約為0.5。

根據撓曲均衡理論,地表侵蝕和沉積過程造成的物質再分配改變了地表沉積物載荷,地殼在沉積物荷載的重力作用下將發生大規模彈性彎曲,Badlands軟件的撓曲均衡模塊使用gFlex計算地球撓曲均衡效應 (W ickert,2016):

其中,ω代表板塊的垂直變化量;Δρ=ρm-ρn表示地幔和充填物 (沉積物、空氣和水)之間的密度差;ql=ρlghl表示單位面積的荷載施加的合力;ρl是荷載物的密度;hl是荷載物的厚度;g是重力加速度;D是彈性板塊的抗彎強度。

3.2 模型設置

研究區地貌單元廣泛且類型多樣,且晚新生代以來研究區內盆地熱沉降和山地剝蝕迅速,故需要考慮多種地質條件和邊界條件。在構建模型時,主要考慮了初始古地形、構造變化、海平面變化、地表過程和撓曲均衡校正等因素,并設置不同的參數進行了一系列參數測試。首先,使用Scotese和W right(2018)的古地理模型和沉積相資料分別建立盆地與陸地的關系(表1)。隨后,將不同的邊界條件應用在模型中,這些邊界條件包括構造事件、侵蝕性系數、降水量和巖石圈厚度,通過對比大量的模型結果和地質證據,獲得最優模型。為比較各要素對地表過程演化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了4組共19個模型進行比較。

表1 各種古地理環境的海拔高程范圍 (據何登發等,2020)Table 1 Elevation of some palaeogeographic environments(after He et al.,2020)

3.2.1 初始古地形

新生代以來,研究區內渤海灣盆地、北黃海盆地、南黃海盆地普遍弧后伸展導致古高原垮塌和破壞,古近紀經歷了強烈的斷陷作用,并于新近紀進入熱沉降階段,而盆地邊界斷層的活躍導致太行山和魯西隆起等隆起區快速隆升,地貌總體發生巨變。為獲取新近紀早期的古地形,本研究以Scotese和W right(2018)的古地理模型為基礎,在研究區盆地范圍內,主要依據古地理資料 (劉濤,2020),分別對各單元的沉積相賦予初始的高程值;在隆起剝蝕區,本研究使用呂紅華等(2014)提出的古地形重建方法對低溫熱年代學資料揭示的區域剝蝕量進行處理,從而獲取古地形。最后,將隆升區和沉積區古高程數據合并,并進行三維曲面網格化處理 (網格分辨率為10 km,平面面積為1670 km×1460 km),獲得25Ma的古高程(圖2),并將其作為初始模型加載入Badlands中??紤]到新近紀以來華北東部地區無顯著板塊運動,故將模型設置在固定參考系下且不考慮板塊運動。新近紀以來,研究區內在水平方向上無顯著板塊運動,故本研究將模型設置在固定參考系下,且不考慮板塊運動。

圖2 模型初始古地形 (25Ma)Fig.2 Initial paleotopography of Model 25Ma

3.2.2 構造事件

研究區內豐富的盆地沉降和山脈隆升等地質資料,使得定量化限定構造事件的發生時間和空間范圍成為可能。結合已發表的相關資料 (丁增勇等,2008;白玉等,2016;Liangetal.,2016;Zhaoetal.,2016)和平衡剖面恢復結果,獲得了渤海灣盆地、北黃海盆地和南黃海盆地的構造沉降量。對已搜集的熱年代學數據庫資料進行篩選和校正,獲得了太行山、燕山、魯西隆起和朝鮮沿岸山脈的構造隆升量(表2)。

表2 25 M a以來華北克拉通東部及鄰區主要構造單元的構造隆升/沉降量Table 2 Tectonic uplift/subsidence of tectonic units in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since 25 Ma

動力地形對長時間、大尺度的地貌和河流水系演化的控制作用已有廣泛研究,如北美安第斯山脈(Wangetal.,2020)、亞馬遜河流域 (Shephardetal.,2010) 和澳大利亞東海岸 (Sallesetal.,2017)等區域。晚新生代以來,華北地區東部持續處于動力地形低值區,其動力地形下降范圍與盆地熱沉降范圍基本符合。為探討動力地形對古地貌及沉積體系演化的影響,設置了第1組模型,將Cao等 (2018)的動力地形變化數據作為構造變化量。

3.2.3 海平面升降

古海平面變化控制著大陸邊緣基準面的長期變化趨勢和內陸河道侵蝕及淹沒的長周期變化,直接影響著陸架盆地的可容納空間,從而顯著影響了地貌演化,是設置模型的重要參數。本研究模型使用了Haq等 (1987)的海平面變化曲線,該曲線基于鉆孔、底棲有孔蟲和δ18O同位素研究的結果建立。本研究對海平面變化曲線進行歸一化,截取了25Ma以來的海平面變化數據。

3.2.4 表面過程參數

降水量是氣候類型的重要指標,是巖石的風化速率和河流演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在Badlands軟件中,年平均降水量是氣候模塊的重要參數,與可侵蝕性等參數共同控制了侵蝕速率和侵蝕方式。為探討氣候和侵蝕條件對地表過程的影響,基于古植物研究恢復的古氣候資料 (Liuetal.,2011;盧佳儀,2020;Wangetal.,2021),為第2組模型設置了0.3~2.5m多個年平均降水量值(表3)。

表3 本研究模型參數Table 3 Model parameters of this study

模型中的可侵蝕性系數影響了沖蝕速率,在整個研究范圍內被設置為均勻的,該參數與河道物理參數、巖性、氣候和水流能量有關,為了使模擬結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設置了第3組模型,分別測試了1e-8至5e-6多個可侵蝕性系數∈(表3)。侵蝕速率的相關系數m和n參考Badlands軟件的默認值分別設置為0.5和1。

3.2.5 深部過程參數

研究區內的隆升區在晚新生代以來經歷了強烈侵蝕和物質卸載,從而可能引發強烈的地殼回彈,并導致隆升區的快速剝露。與之相對應,盆地中巨量沉積物的加載也可能使地殼發生撓曲沉降,并進一步為沉積作用提供可容納空間。研究區內的巖石圈有效彈性厚度 (Te)在空間上有較大的變化,太行山地區有效彈性厚度約為20 km,而東海盆地的有效彈性厚度超過80 km (Chenetal.,2013)。為探討巖石圈有效彈性厚度對地貌演化的影響,為第4組模型設置了16~80 km多個有效彈性厚度值。

4 結果

針對構造事件、年平均降水量、可侵蝕性參數和巖石圈有效彈性厚度等影響因素,本研究構建了4組共19個模型,將各模型結果分別與研究區構造格局、沉積物分布和古地理資料進行比較,認為模型m27的結果能較好地反映研究區晚新生代的地貌演化過程。因此,將模型m27作為最佳擬合模型,獲得了盆地沉積厚度和古地貌演化的模擬結果(圖3;圖4)。

圖3 新近統以來華北東部沉積厚度演化模擬結果 (模型m27)Fig.3 Simulation results of sediment thickness evolution in eastern North China since the Neogene(Modelm27)

圖4 新近紀以來華北東部地貌演化模擬結果 (模型m27;圖中藍色線條表示低海平面/湖平面時期古水系的主河道及主要支流)Fig.4 Landscape evolution simulation result in eastern North China since the Neogene(Modelm27.The blue lines represent the channels and tributaries of the ancient drainage system during the low sea level/lake level period)

4.1 盆地沉積厚度

研究區鉆孔及地震資料揭示,新近紀以來,渤海灣盆地構造演化熱沉降階段的沉積物厚度介于2000~5500m之間,沉積中心位于渤中凹陷 (丁增勇等,2008)。模擬獲得的厚度值為1900~4600m;約4Ma以來,渤海灣盆地以渤中凹陷為沉降和沉積中心,沉積厚度迅速增加。模型模擬的沉積厚度相對不足,可能有2方面原因:一是僅將河流輸送的沉積物作為來源,不可避免地忽視了自生與風成沉積的物源物質;二是對撓曲均衡作用的簡化,可能導致盆地在荷載狀態下的沉降量不足。

晚新生代以來,北黃海盆地的隆起區、被過量充填的沉積區和低海平面時的沉降區均發生夷平作用,并在統一的沉積基準面上,接受了地表河流及海侵沉積,故沒有明顯的沉積中心,沉積厚度為150~1200m。模擬獲得的厚度值為120~1280m,模型演化過程中北黃海盆地基本處于過充填狀態,在低海平面時期通常處于泛濫平原沉積體系中。

南黃海盆地的新近系 (主要包括上新統和中新統)在全區均有分布,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在地震反射剖面上較容易識別并可在全區追蹤。地震剖面揭示的沉積厚度為600~1000m,模擬獲得的厚度值為600~2000m。在閩浙隆起最終垮塌前,南黃海盆地一直是魯西隆起區、中國東南沿岸山脈和朝鮮山脈的主要沉積物匯區。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發現,模擬結果與已知的晚新生代的盆地構造格架特征和沉積分布規律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說明m27模型的模擬結果,能很好地反映研究區晚新生代的沉積演化過程。

4.2 地貌演化過程

分析模擬結果可以發現,在晚新生代期間,受巖石圈構造運動和地表侵蝕搬運的影響,太行山、魯西隆起、秦嶺、大別山和朝鮮半島沿岸山脈快速隆升,處于持續剝蝕狀態。渤海灣盆地、北黃海盆地和南黃海盆地自中新世以來先后進入熱沉降,成為研究區內沉積物的匯區,并且隨著閩浙隆起的破壞,經歷了由深湖相向海相的發育過程(圖4)。

25~22Ma間,魯西隆起和太行山快速隆升,而燕山、朝鮮半島沿岸山脈隆升量與侵蝕量基本抵消。渤海灣盆地的可容納空間不斷擴大,各流向的河流均匯入渤海灣盆地,總體處于河流相沉積環境。南黃海盆地被朝鮮半島沿岸山脈、閩浙隆起帶、中國東南丘陵帶、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封閉,多發育NW—SE向河流,以泛濫平原相沉積為主。這一模擬結果對應于廣布于研究區盆地內新近系的河流相沉積 (王鴻禎,1985;徐杰等,2004;陳容濤等,2018;劉濤,2020)。

21~5Ma間,隨著渤海灣盆地和黃海盆地熱沉降加速,渤海、黃海地區由泛濫平原相轉變為湖泊相,成為周圍河流水系的主要沉積匯區,太行山、燕山快速隆升剝蝕產生大量沉積物進入盆地,沉積物加載進一步增強了盆地的沉降。在此期間南黃海盆地與北黃海盆地逐漸相連,河流相、三角洲相與湖泊相交替發育。自此,華北東部地貌格局已基本定型,但由于閩浙隆起的阻擋,華北隆起區的剝蝕物質僅有少部分進入東海陸架盆地,即使在全球高海平面期間,海水也難以進入盆地區域。至上新世初期,強烈抬升后的太行山區域的海拔基本處于在400~800m之間,最高可達1100m,燕山地區的海拔基本在450~800m 之間,最高可達1200m,魯西地區的海拔主要在300~800m之間,朝鮮沿岸山脈海拔大部分在500~2000m之間。

大約在4Ma之后,渤海灣盆地已經發育為渤海古湖,發源于太行山、燕山和魯西隆起北部的河流匯入渤海古湖,發育湖泊相沉積。華北平原的平均海拔約為33m,渤海平均水深約25m,黃海平均水深約20m。閩浙隆起逐漸被破壞并在約2Ma時打開,在高海平面時期,渤海灣盆地和黃海盆地可能接受海侵,與該區域的海侵層相對應 (Sunetal.,2022)。

5 討論

5.1 各因素對古地貌演化的影響

5.1.1 動力地形

第1組模型m44和m45僅以動力地形的變化作為構造變化量,可以定量化研究深部地幔流動對地表地形的影響。模擬結果顯示,2個模型的動力地形變化量均不足以解釋華北東部盆地中新世以來的盆地異常沉降 (白玉等,2016)和山地的快速隆升。以地貌變化較大的模型m45為例,在動力地形的控制下,太行山、燕山和魯西隆起逐漸被剝蝕夷平,朝鮮沿岸山脈至今不足500m,各盆地沉降微弱,渤海灣盆地的最大沉積厚度約400m,與最佳擬合模型m27的結果相差較大(圖6-a,6-b)。在動力地形控制下,發源于太行山、燕山和朝鮮沿岸山脈的河流先在渤海灣盆地匯集,流經南黃海盆地后繞過閩浙隆起帶流出(圖5)。因此,在晚新生代,大波長的動力地形導致的地形地貌變化并不明顯,地殼尺度的構造運動應該是晚新生代以來華北地區地貌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圖5 新近紀以來華北東部動力地形控制下的地貌演化模擬結果 (模型m45)Fig.5 Landscape evolution simulation results under dynamic terrain control in eastern North China since the Neogene(Modelm45)

圖6 新近紀以來華北東部古地貌演化模型剖面曲線 (剖面位置見圖1)Fig.6 Profile curves of each model of eastern North China paleo-landscape evolution since the Neogene(profile location in Fig.1)

5.1.2 氣候和可侵蝕性因素

自中新世起,華北地區的氣候系統由緯向西風系統向季風—西風耦合系統轉變,孢粉序列揭示中新世期間淮北平原和蘇北平原以森林植被為主,期間經歷多次干濕和冷暖變化,但氣候整體相對暖濕(Liuetal.,2011;李宗盟等,2021)。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期間中國東部氣候干冷化,東亞夏季風帶來的降水量減少。早上新世后,亞洲季風—干旱氣候系統形成,研究區在該時期氣候由干旱轉為濕潤,形成了大量湖泊 (盧佳儀,2020)。第四紀以來,與全球冰期—間冰期旋回相適應,研究區內冷暖和干濕旋回明顯。

降水量變化和可侵蝕性影響了沉積物剝蝕速度,間接影響了研究區內的沉積物分布和地表起伏。對比第2組模型和最佳擬合模型m27的結果可以發現,降水量的變化對盆地沉積厚度的影響并不明顯,但對隆起區高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當氣候較干燥、降水量低時 (模型m57和m36),各隆起區的平均海拔高度較高,與最佳擬合模型相比,海拔最大差異可達800m。當降水量較高時,河流侵蝕作用更加強烈,各隆起區平均海拔高度較低(圖6-c,6-d)。在一定范圍內,可侵蝕性參數∈較大時 (模型m35、m29和m33),侵蝕強烈,研究區內的山地基本被夷平,盆地被過量充填,在撓曲均衡效應的作用下,盆地內的地層厚度將增加200~500m。當侵蝕參數較低時 (模型m60、m28和m34),盆地沉積物充填較少,沉積物厚度較小,侵蝕較弱,閩浙隆起僅依靠構造沉降不能被完全破壞,黃海與東海不能聯通,各隆起區海拔明顯高于最佳擬合模型m27(圖6-e,6-f)。

5.1.3 巖石圈有效彈性厚度

現今華北地區東部的有效彈性厚度分區明顯,蘇北—南黃海盆地較大(>50 km),燕山—太行山一帶較小 (10~40 km),在蘭考—聊城—鹽山斷裂以西,渤海灣盆地的Te迅速下降至20~40 km,與太行山低Te帶形成一體,組成明顯的Te梯度帶(鄭勇等,2012;Chenetal.,2013)。在第4組模型中,首先假設在地質歷史時期,研究區內的Te較高,與現今渤海灣盆地相當 (模型m56),盆地演化至今的最大沉積物厚度約3200m,相當于最佳擬合模型m27的70%,沉積物充填不足,有理由懷疑,晚新生代以來,隨著渤海灣盆地和黃海盆地發生快速熱沉降和壓實作用,區域內的巖石圈強度增強,故地質歷史時期的Te值應小于現今的Te值 (70 km)。當Te減少時 (模型m40和m41),巖石圈更容易彎曲變形,盆地內對沉積物荷載的響應更強烈,因而容納空間較大,沉積厚度更大(圖6-g,6-h)。當Te等于24 km時,模擬結果與現今的隆起區海拔和盆地沉積厚度最為相似,因此,在晚新生代以來的演化過程中,研究區內大部分區域的巖石圈有效彈性厚度可能在一定時期內為24 km。

5.2 水系演化歷史

將模擬揭示的水系演化歷史與始新世古大河的演化歷史 (Fuetal.,2022)、物源演化研究(Zhangetal.,2019;Zhaoetal.,2019;Kimetal.,2020;劉濤,2020)、地震地貌學研究 (陳容濤等,2018;Tanetal.,2020)、渤海古湖研究 (Yietal.,2015,2016)、黃海、東海的古地理研究和前人提出的陸架河流演化模式等結合,本研究發現研究區內環山東半島存在一條古河流——華東河(圖4),這條古河流的形成時間不晚于中新世(25Ma),可能在全新世期間消亡;其形成原因可能與中生代華北古高原的垮塌有關,消亡原因與閩浙隆起的劇烈沉降有關。

晚新生代以來研究區內古水系演化可分為3個階段:

第1階段,25~22Ma間,發源于燕山、太行山的河流與發源于秦嶺—大別山并向北流入渤海灣盆地的河流在現今膠萊平原處匯合,流入南黃海盆地。在東南沿海山脈發育的一系列短源河流和發源于朝鮮半島的河流經北黃海盆地同樣流入南黃海盆地,并最終經閩浙隆起的濟州海峽處流出。

第2階段,21~6Ma間,隨著渤海灣盆地和黃海盆地熱沉降加速,河流被隆升的山東半島阻擋而改道,繞山東半島穿過渤海灣盆地流入北黃海盆地,北黃海盆地成為周圍河流水系的主要匯區。由于閩浙隆起的阻擋,華北隆起區的剝蝕物質僅有少部分進入東海陸架盆地。

第3階段,6Ma之后,閩浙隆起逐漸被破壞,在2Ma時打開,與地質觀測發現的海相層相對應(Yietal.,2016;Zhaoetal.,2019),南黃海盆地、北黃海盆地和渤海灣盆地由原本的封閉湖泊轉為接受海侵,研究區內的河流演化開始受海平面變化的影響,“華東河”逐漸消亡。

此處,本研究認為除構造沉降外,閩浙隆起上短源河流對隆起的侵蝕破壞作用可能也是導致隆起消亡的主要因素。在第四紀,當河流作用較強或海平面較低時,黃海盆地的物質可以經閩浙隆起上的海峽進入東海,閩浙隆起以內發育河流相沉積。當河流作用減弱或海平面上升時,海侵便會發生(Zhangetal.,2019),故海侵記錄可以在0.89Ma左右甚至之前便出現。在0.89~0.416Ma之間,閩浙隆起和廟島隆起雖然已經打開,但仍應高于相鄰盆地區域,對海水具有一定的阻擋作用。在低海平面期,“華東河”仍能發育在陸架上,直接為沖繩海槽提供細粒物質 (Kimetal., 2020)。0.416Ma后,閩浙隆起完全被破壞,渤海古湖也發展為內陸架海,海水在大部分時期內控制了黃海和渤海區域。

5.3 模型局限性

晚新生代以來華北地區的水平運動微弱,因此模型僅考慮了研究區內的垂直運動,未涉及水平位移。模型設置的各類地質參數較為理想化,如模型使用了統一的可侵蝕性系數和降水量,未考慮參數的時空差異性;模型將Haq等 (1987)的全球海平面曲線用于區域古地貌演化模擬,未考慮局部構造影響下的邊緣海海平面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第四紀以來,隨著青藏高原隆起,長江和黃河貫通為研究區帶來大量物質,但由于模型范圍的邊界僅到達太行山地區,故該部分物質未被納入模型。

在未來,使用更多的地質資料進行高精度地貌演化模擬,并進一步結合深淺部地質過程可能有助于改進模型,這對了解構造尺度上的地貌演化和沉積過程具有特殊的意義。

6 結論

本研究使用Badlands軟件動態重建了25Ma以來華北東部的古地貌演化,模擬結果揭示了華北東部的地貌格局在中新世時已定型并趨于穩定演化。

1)陸架海沉降是該時期華北東部地貌演化的一級控制因素,深部動力地形的變化不足以解釋研究區內盆地的地貌變化。

2)可侵蝕性影響了沉積物剝蝕速度,間接影響了山體高度和盆地容納的物質,年平均降水量對隆起區的影響相對于沉降區更加明顯,巖石圈有效彈性厚度主要影響了沉降區的可容納空間。

3)中新世以來,華北東部可能存在一條環山東半島的古河流—— “華東河”,河流發源于太行山、燕山、魯西隆起,流經渤海、黃海和東海陸架,將沉積物輸送至外海。這條古河流的形成時間不晚于中新世 (25Ma),可能在全新世期間消亡;其形成原因可能與中生代華北古高原的垮塌有關,消亡原因與閩浙隆起的劇烈沉降有關。在第四紀閩浙隆起消亡和海平面上升后,受海侵的影響,該河流最終消亡。

猜你喜歡
渤海灣黃海華北
天津:渤海灣畔新潮涌
渤海灣連片開發對灣內水沙通量的影響研究
東方濕地 黃海明珠
渤海灣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變質巖凝析氣田
華北玉米市場將進入筑底期
黃海簡介
渤海灣埕海新區水平井固井配套油氣層保護技術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華北明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