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甘蔗田雜草危害特點及防控措施

2024-01-24 03:34李佐展
廣西植保 2023年4期
關鍵詞:蔗區抗藥性除草劑

李佐展

(北流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廣西北流 537400)

食糖生產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甘蔗是我國主要的糖料作物,蔗糖產量占食糖總產量的九成以上。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和蔗糖產量均占全國的六成以上,居全國首位[1],甘蔗產業是廣西發展農村經濟、解決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的支柱產業之一。廣西甘蔗種植區域多位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全年氣候濕潤,因而雜草種類豐富,對甘蔗生產造成較大危害,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甘蔗田雜草是影響廣西各蔗區甘蔗產量的重要因素,受草害嚴重的田塊甘蔗減產可達30%~70%[2]。因此,調查了解廣西蔗區雜草的發生危害現狀和特點,研究制定相應的精準防控措施尤為重要。

1 甘蔗田雜草的發生危害特點

1.1 蔗田雜草對甘蔗的危害

廣西蔗區草害普遍而且嚴重。相關試驗及調查表明,甘蔗苗期不除草對照區較人工除草區或除草劑處理區甘蔗株高降低10%~20%,甘蔗產量損失0.5 ~3.0 t/667m2,平均減產20%,糖量損失為10%~25%,草害嚴重的地塊甚至會絕收[3]。在廣西蔗區,旱地甘蔗面積較大,人少地廣,耕作粗放,草害是長期以來影響廣西甘蔗生產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尤其對人均管理面積較大的種植大戶的甘蔗生產影響更為突出:蔗田雜草大量爭奪甘蔗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養料與陽光,從而阻礙甘蔗生長,降低甘蔗產量;雜草危害發生,往往導致蔗田管護措施(如追肥、培土等)不能及時進行或者實施效果不達標;雜草從生還會在蔗田中形成局部密閉濕潤的環境,導致甘蔗病原菌和害蟲滋生,為鼠類提供現成的藏身之處;同時,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和耕作方式的影響,雜草在不同的氣候區域及不同的類型土壤上形成的草相不同,對甘蔗生長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蔗田雜草的防控是確保甘蔗增產的關鍵。

1.2 蔗田雜草的種類及危害特點

廣西地理坐標為104°29′~112°04′E,20°54′~26°20′N,地跨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因此廣西蔗田雜草東西南北之間種類變化不大,絕大部分是亞熱帶各科的種類,兼有小部分熱帶科及溫帶科的雜草[3]。主要雜草有馬唐、尾稃草、牛筋草、狗牙根、雙穗雀稗、藿香薊、灰綠藜、鬼針草、耳草、牛膝菊、香附子等[4]??偟膩碚f以禾本科類雜草危害最重,闊葉類雜草次之,莎草科雜草危害較小。一年生雜草群落危害面廣,危害程度嚴重,多年生雜草群落僅在局部蔗區危害嚴重[5]。在長期耕作的蔗田,雜草群落穩定,以一年生的各類雜草構成的群落為主,而河流兩岸的河灘田及新墾荒種植的丘陵旱坡地多發生雙穗雀稗、鋪地黍、狗牙根及白茅等多年生惡性雜草群落。在同一氣候區域、同一種植時期,雜草群落受甘蔗種植時期和甘蔗培土管理的影響而有較大的變化。春植蔗在培土前的蔗苗期,蔗區最常見、發生量最大的優勢雜草為馬唐、光頭稗、千金子、狗尾草、蟣子草、碎米莎草、異型莎草、勝紅薊、日本草、小藜等雜草,部分旱坡蔗地常受白茅、鋪地藜、狗牙根等多年生雜草危害;低濕蔗地常受空心蓮子草、紅花酢漿草、香附子、雙穗雀稗等多年生雜草危害。甘蔗培土后,行間蔭散度降低,以魚黃草、牽牛等闊葉雜草為主[6]。而春宿根蔗、秋植蔗在甘蔗培土前后則均以闊葉雜草為主。

蔗田雜草的田間消長規律主要受降雨影響。廣西蔗區春植及宿根蔗,在1—3 月降雨量少,雜草萌發量少,不易生長,不需要進行前期化學除草。4 月初開始氣溫上升,雨水增多,土壤潮濕,蔗田大量孳生雜草,雜草萌發在甘蔗壟上易形成“夾窩草”,給機械除草及培土帶來困難;而在已進行中耕培土的地塊,由于光、熱、水、肥都能得到保證,雜草生長更是迅速,再加上前期干旱,甘蔗生長緩慢,到雜草大發生時尚未封行,使雜草得以泛濫生長,很容易形成草害或草荒,從而嚴重影響甘蔗產量。廣西蔗區秋植蔗,8—10月土壤潮濕光、熱充足,有利于雜草萌發生長,而蔗苗尚小,極易形成雜草優勢而造成草災。

2 甘蔗田雜草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雜草種群演替

廣西蔗區蔗田大多數都是有30 多年連續種植歷史的老蔗田,近年來,受全球變暖等氣候因素,以及耕作栽培制度改變、雜草防控技術革新、除草劑的大量使用等人為因素的影響,蔗田雜草群落演替加快,主要表現為雜草區系種類多樣化、雜草群落結構復雜化、難治理雜草種群密度加大等[7],大大增加了雜草防控的難度。例如:由于大氣中CO2濃度升高,C3植物增加了對CO2的吸收,同時通過光呼吸限制了CO2的損失,其凈光合生產力明顯提高,而C4植物對CO2濃度的敏感性相對較差,導致甘蔗等C4作物在與藜等C3雜草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作物產量損失增加[8];由于大田化種植和粗放式管理逐漸成為趨勢,一些過去幾乎沒有或很少見的雜草,一經發生,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清除,極易迅速傳播蔓延,形成大面積草害,如麻風草、三裂葉薯、五爪金龍等,一經發生,第一時間不能清除的,極易迅速傳播蔓延形成大面積草害,種子量大且萌發不齊,或能用根莖無性繁殖,最近幾年已成為連片蔗田雜草的優勢種群。由于長期使用單一種類除草劑,一些敏感性雜草愈除愈少,種群數量一年少于一年,而一些難于防除的雜草,種群數量一年大于一年,抑制了其他雜草種類的生長,進一步加大了除草工作的難度。蔗田雜草生態系統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生態系統,優勢種群隨著除草方式的變化而變化。

2.2 雜草抗藥性變化

蔗田雜草抗藥性上升抗藥性雜草是備受關注的嚴重問題。20 世紀70 年代中期以來,有報道的抗藥性雜草生物型一直呈上升趨勢。自20 世紀50年代在加拿大和美國分別發現抗性2,4-D的野胡蘿卜和鋪散鴨跖草以來,全球已有267 種(154 種雙子葉,113 種單子葉)雜草的513 個生物型在各類農田系統中,對31 個已知除草劑作用位點中的21個和165 種不同除草劑產生了抗藥性[9]。在這些抗藥性雜草中,抗性雙子葉雜草數量明顯多于單子葉雜草。其中,我國也報道了抗丁草胺、殺草丹的塘蒿稗草與抗氯磺隆的日本看麥娘、菵草等[10]。目前三氮苯類、激素類、ALS 類、聯吡啶類、二硝基苯胺類、乙酰輔酶A 羧化酶類、取代脲和酰胺類、有機磷類等幾大類除草劑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產生[11]。長期單一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型的除草劑,會引發雜草產生抗藥性,破壞雜草生態平衡并導致惡性雜草泛濫,因此,在對蔗田雜草進行化學防治時,必須對不同類別的除草劑進行合理輪換,交替使用。

2.3 藥害問題多發

新高活性除草劑的開發應用在為甘蔗生產帶來益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一是某些除草劑品種在土中的殘效期過長,危害后茬敏感作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例如:氯吡嘧磺隆,該除草劑對甘蔗和玉米等作物安全性好,被長期廣泛應用于防除香附子等惡性雜草,但其在土壤中殘留期長,對敏感作物活性極高,即使少量的土壤殘留量也會對敏感作物造成嚴重的藥害,引起減產甚至絕產等[12]。二是不當使用可能導致植物生長異常,甚至死亡。例如,有研究表明,云蔗05-51、柳城03-1137 和粵糖93-159 等對莠滅凈和敵草隆反應敏感[13]。三是農田雜草群落演替加快,雜草治理難度增大,抗除草劑雜草越來越多。此外,農藥工業相對落后導致農藥產品雜質超標,以及施藥技術和方法問題,也會造成某些地方藥害的發生。

2.4 高質量除草劑品種缺乏

目前我國共登記有甘蔗除草劑產品275 個[14],產品以單劑產品為主,占63%,其余為混劑產品,劑型主要是可濕性粉劑。2007 年以前登記的品種主要是單劑,經過多年連續單一使用,其防治效果明顯下降,廣大種植戶長時間使用同一除草劑進行除草作業,雜草抗性逐年增加,導致甘蔗除草劑用量增長極快,與2000年左右對比,每667 m2用量已經提升了50%以上[15],成本大大增加,同時也導致除草劑在土壤和作物中的殘留量不斷增加。各種成分相同而含量和配比不同的除草劑產品不斷上市,充斥著本已脆弱的甘蔗除草劑市場,使化學除草這種理想的方法逐漸失去其優勢,造成甘蔗雜草滋生,甘蔗產量損失巨大。一些對現有常用除草劑產品,尤其是含甲滅敵類產品極其敏感的高產高糖甘蔗品種已得到有效推廣,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目前還沒有出現適用于高糖甘蔗品種的除草劑產品。甘蔗除草劑原藥及復配藥劑生產廠家重復生產問題嚴重,加之設備陳舊,自動化水平低,多以生產仿制品種和大噸位老品種為主,導致農民尤其是種植大戶面臨著無藥可用的境地。除草劑新品和有效成分含量、質量都有待創新與提高。

2.5 除草農機農藝不匹配

廣西甘蔗播種、噴藥、收獲多采用機械化作業,但與小麥、水稻等產業相比,甘蔗機械化率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農機器械服務體系[16]。

甘蔗除草可分為出苗前除草和出苗后除草2個部分,由于出苗前期蔽蔭度低,機械化除草相對簡單,通過拖拉機或無人機噴灑除草劑均可以達到良好的除草效果。但是甘蔗生長周期較長,目前廣大種植戶采用的種植模式又大多是1.2~1.6 m單行種植或者1.8 m左右寬窄行種植,甘蔗出苗后期蔽蔭度高且雜草生長十分迅速,難以通過拖拉機或者無人機實施除草。采用人工背噴霧器或者拉管噴施除草劑雖精準有效,但是人工施藥除草1 個人工1 d只能作業0.53~0.80 ha,對比機械除草1 個人工1 d 作業7.6 ha 的效率[17],人工依賴過多,效率低且費用昂貴,大面積統防統治不適用。

廣西甘蔗農機化基礎和農機裝備產業基礎薄弱,甘蔗行業內沒有系統化、標準化的機手培訓規程,各服務公司、合作社機手團隊、生產廠家也處于自行摸索、各自培訓的階段。廣西農機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裝備落后、研發能力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等問題,農機產能過剩和缺門斷檔并存,造成了“無機可用,無好機用,有機難用”的現象。亟需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推相結合的農機技術創新機制[18]。

3 蔗田雜草治理的對策建議

甘蔗田雜草種類繁多,禾本科類、藤類難治理雜草交叉發生,而且不同種類雜草特性各有差異,單一的防除措施難以控制雜草的蔓延生長,因此,建議種植戶對甘蔗田雜草治理秉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取以化學除草為主,輔以農業防除、生物防治等措施的綜合治理策略,以期實現甘蔗增產增收和除草劑減量控害的目標。具體建議如下。

3.1 完善蔗田雜草綜合治理體系

甘蔗與雜草是此生彼長,相互競爭的關系,充分掌握甘蔗長勢、雜草發生特點、土壤墑情以及除草劑特性,有針對性地及時用工用藥,可達到事半功倍的雜草防治效果,如:對宿根蔗進行平茬和破壟松蔸作業,調節和改變甘蔗與雜草的生態條件,促進甘蔗的生長的同時抑制雜草的發生;在3月之前種植的新植蔗采取鋪蓋地膜的種植模式;分別在下種覆土和中耕培土后15 d 內優先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在蔗田雜草最為敏感脆弱的雜草幼苗期趁小實施莖葉噴霧處理,提高雜草防治效果??偟膩碚f,要堅持治早治小,建立完善的蔗田雜草綜合治理體系,充分發揮深耕除草、覆蓋除草、調控水層等農業、物理及生態措施的作用,降低雜草發生基數,減輕化學除草壓力。

3.2 持續開展甘蔗田雜草種群演替和抗藥性監測

進行普遍的雜草調查,掌握當地各類型蔗地的草情,摸清雜草群落組合分布,了解并預測雜草群落的演化趨勢,運用常規生物測定技術和高新分子技術開展雜草抗藥性監測,鼓勵持續開展與雜草種群演替及抗藥性的調查和治理有關的研究。

3.3 推動農機農藝與化學除草技術有機結合

設計制造綜合性更強、自動化程度更高的蔗田除草農機及配套農具,減少作業次數和農機作業人員的數量,提高作業質量,減少對土地的壓實,結合化學與物理手段以提升農機農藝融合雜草防治作業的效率。

3.4 加大對技術人員、種植戶的培訓

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技術人員、種植戶關于甘蔗田雜草綜合防治的技術培訓和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各鄉鎮科技特派員、基層農技人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定期總結推廣適宜該地區雜草防控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模式,在關鍵時節組織開展甘蔗生產科技服務活動,組織開展現場觀摩活動。

猜你喜歡
蔗區抗藥性除草劑
澳大利亞谷物害蟲抗藥性不斷增加的原因和管理
莘縣地區灰霉病菌對腐霉利的抗藥性研究
封閉式除草劑什么時間噴最合適
如何正確選擇使用農藥及除草劑
植物有害生物抗藥性及治理對策
廣西蔗區農藥廢包裝回收處理的現狀、成效及展望
甘蔗新品種桂糖31號在河池蔗區種植密度試驗
2016年崇左、百色蔗區糖料蔗生產情況調研報告
雜草抗藥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進展
玉米田除草劑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