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字條件句的性質和類型①

2024-01-24 07:04伍依蘭袁陳杰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條件句復句情態

朱 斌,伍依蘭,袁陳杰

(1.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武漢 430079;2.華中師范大學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武漢 430079;3.華東師范大學 外語學院,上海 200241)

引言

現代漢語中,“才”有名詞和副詞兩個詞性?!安拧弊髅~時,語義比較明確,而作為副詞使用時詞義比較復雜?!冬F代漢語詞典》(第七版,2016)副詞“才”列出了五個義項:

①表示不久之前:你怎么~來就要走?

②表示事情或狀態發生、出現得晚:他說星期三動身,到星期五~走。

③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后怎樣(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的詞):只有依靠群眾,~能把這項工作做好。

④表示數量小,次數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這個工廠開辦時,~幾十個工人|別人一天干的活兒,給他三天~能干完。

⑤表示強調所說的事:麥子長得~好呢!我~不信![1]117-118

義項①中的“才”為一個純粹的時間副詞,通??梢蕴鎿Q為“剛”;義項②中的“才”為一個時間連接詞,引導時間句,表示直到某個時間才發生某事;義項③中的“才”同樣是一個連接詞,引導條件或因果句,除了“只有、必須”,還可以是“因為、由于、為了”等表示原因或目的的關聯詞;義項④又分出兩個次級義項:④a為一個純粹的限定范圍的副詞,可替換為“只”“僅僅”,④b 為一個連接詞,引導條件句,“給他三天才能干完”可以說成“只有/除非/必須給他三天才能干完”;最后,義項⑤中的“才”為一個強調語氣的副詞,可以用于肯定或否定的強調。

《現代漢語詞典》中副詞“才”的②③和④b 義項的語義可以歸納為:表示時間或條件的承連關系,含有不到特定時間或沒有特定條件事情就不會發生的意思?!安拧弊鳛槌薪釉~的核心語義是建立必要性關系:“P,才Q”中,P 為Q 的必要性要素,可以是必要性的時間、條件、原因或目的。本文考察“才”字條件句,“P,才Q”中,“P”為“Q”的必要條件。文章先對“才”的條件性質進行辨析,確證“才”表必要條件的語義屬性,接著對“才”字條件句的六種類型進行共時和歷時考察,然后討論無條件句不能用“才”的情況,最后有個余論。

一、“才”字條件句的語義屬性

(一)研究概況

關于“才”字條件句的條件性質,學界主要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展開研究:其一,“才”字條件句中的條件是否為必要條件;其二,“才”字條件句中的條件是否具備唯一性、充要性或排他性。對這兩個問題的討論,學界大致形成了三種觀點:唯一(充要)條件說、唯一條件包含或衍生必要條件說、必要條件浮現唯一條件說。

1.唯一(充要)條件說

唯一(充要)條件說認為“才”字條件句中的條件為唯一條件,具有排他性。這一觀點可追溯至黎錦熙、劉世儒《漢語語法教材》(第三編)(1962)[2]139-143,他們認為“只有……才”篩選出積極條件中的“唯獨(真條件)”,而“除非……才”中的“除非”是“反正同辭”的用法,在消極條件中表排除,“除非”簡直等于“只有”。白梅麗《現代漢語“才”和“就”的語義分析》(1987)[3]盡管認為“才”標記所連接的兩個從句之間為必要條件關系,但同時認為“才”使必要條件這個單位定量,排斥它的補集。這也意味著認定“才”具有排他性。北大中文系1955、1957 級語言班編的《現代漢語虛詞例釋》(1996)[4]110認為“才”字條件句中的“才”表示范圍,在條件句中所表示的條件是唯一的或根本的,排斥其他。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1999)[5]107認為“才”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或出于某種原因或目的,然后怎么樣;對于“只有”,解釋是表示唯一的條件,非此不可[5]681。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才”的句式和搭配》(1996)[6]13指出,“才”既有連接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強調條件的排他性,主要用于條件句中,也可以用于表示原因、目的等句式。與“才”回應搭配的詞語有“只有、除非、錯非”“非、幸虧、多虧、必須”“應該、應當、得、要”等,它們都是用來表示或加強限制性或必要性的,與“才”的語義正好是互補的。

2.唯一條件包含或衍生必要條件說

該觀點認為,“才”字句中的條件為唯一條件,含有必要條件,其必要性解讀源自其唯一性解讀。王維賢等人(1994)[7]86認為,“只有A,才B”中的A 不僅為B 的必要條件,而且是B 的充分而必要的條件,即唯一條件。事實上,使后件滿足的條件可以有很多,但在使用“只有……才”句式時,說話人認為這些可能是不存在的或不在考慮范圍之內。王維賢等人(1994)[7]87強調說,現代漢語沒有專門表示必要條件(即不含有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其后果的其他條件的唯一條件的意義)的關聯詞,因此,表示必要條件也用“只有A,才B”,因為唯一條件比必要條件更強,必要條件即包含在唯一條件之中。王維賢等人(1994)[7]89認為“除非”比“只有”有更強的表示排除其他條件的唯一性,“只有”表示一般的必要條件,構成“只有A1,只有A2……才B”的形式,不過這里的“只有”仍表示條件的唯一性,這種唯一性不是A1,不是A2,而是“A1 和A2”,即平常講的“強調”。

陳振宇、劉林(2017)[8]21認為,“只有……才”中條件的必要性解讀是從其充要性演變而來的,且這一演變并不是規約化的結果,而是語用因素導致的含義。

張蕾、李寶倫(2018)[9]對以上觀點作了進一步的形式化分析,并提出“才”本身就是一個排他性的焦點小品詞,排斥后件在除前件以外其他條件為真時的可能性,故而“才”字所連接的前件應為唯一、充要條件,必要條件的解讀從此中衍生而來。

3.必要條件“浮現”唯一條件說

必要條件“浮現”唯一條件說認為“才”字條件句中的條件為必要條件,不一定具備唯一性,唯一性是必要性帶上充分性色彩而“浮現”出來的。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1982)[10]416-417區分了必需條件和充足條件,必需條件是說不具此條件,必無此后果,但具此條件,不一定有此后果。必需條件有正說和反說,正說用“方才”“然后”等詞,這些詞原是表示時間關系的,其中皆有有待而然的意思;反說常用“不……不”格式。特別指出,在日常語言里,充足條件會帶上必需條件的色彩,必需條件會帶上充足條件的色彩,仿佛此時此地都成了唯一條件了。呂叔湘(1982)[10]422認為唯一條件兼有必需和充足兩種條件性質,“除非”表示唯一條件,必需之意更為顯著,“除非”表示“若無此條件即無此后果”,后分句用否定詞相應;但是也有“除非……才”句式,“除非”和“必須”或“唯有”“只有”同義。

ЯXoHToBA(雅洪托夫,2016)[11]46指出,對于“才”來說,信息的起點是條件行為本身,這一行為被認為是事先已知并被理解的;“才”字句中,最重要的不是主句中的行為,而是行為發生或可能發生所需的條件。其信息的形式是:為了使這樣或那樣的事成為可能,需要(可能需要)這樣或那樣的條件。從問題的角度來看,ЯXoHToBA(雅洪托夫,2016)[11]46指出,“才”字句回答的是條件句之前的從句,表示主要行為發生的條件、時間和原因。因此,對于“才”字條件句而言,ЯXoHToBA(雅洪托夫,2016)[11]47認為副詞“才”賦予了條件從句以必要性,“才”字條件句中前從句表達條件句中所說內容存在的必要條件或唯一條件。

呂正春、徐景茂(1983)[12]111認為,邏輯中的“只有……才”句是表示必要條件;而自然語言中的“只有……才”句的共性是表示必要條件,不表達充分條件,結合具體內容和語境來看,有時表達必要條件,有時表達充要條件。

邢福義《復句與關系詞語》(1985)[13]49-51指出,“只有……才”表示條件和結果的關系。條件是一種假設的待實現的原因?!爸挥小拧北硎镜臈l件是強制性的,把某種條件限定為必不可少的不滿足不行的條件。對于結果的實現來說,強制性條件不一定就是唯一條件?!爸挥小拧本涫降淖饔迷谟趶娭频仄仁谷藗內フJ識所提條件的決定性影響。至于所說的條件是唯一的還是非唯一的,說話人并不關心,聽話人也不關心,而且有時也難以區別。重要的是必須努力滿足所提條件。邢福義(1985)[13]87比較了“只有……才”和“只要……就”,認為“只有……”表達的是強制性條件,著重強調“必要”的一面,口氣堅定,要求偏嚴;“只要……”表達的是寬容性條件,著重強調“足夠”的一面,口氣緩和,要求偏寬。邢福義(1985)[13]49指出,如果條件或結果不止一項,“只有”“才”可以多次使用。

總體而言,呂叔湘(1982)、ЯXoHToBA(雅洪托夫,2016)和邢福義(1985)等對于“才”字條件句作為必要條件句的基本分析思路是可取的。呂叔湘所說的必要條件有時帶上足夠條件色彩成為唯一條件,論及了“才”字必要條件在語用中“浮現”唯一條件的現象,值得肯定。陳振宇、劉林(2017)認為,當“只有……才”句突顯意義二(P 為真之前Q 不為真),而忽略意義一(P 為真則Q 為真)時,就從充分必要條件演變為必要條件。意義一是語境對比焦點產生的。關于必要性與唯一性的演變的語用邏輯分析,給人啟發。張蕾、李寶倫(2018)討論的排他性解讀,乃是由于“才”所連接條件中含有窄焦點造成的,但此時該條件仍不一定是唯一條件。

(二)“才”字條件句的條件性質辨析

唯一條件說和唯一條件包含或衍生必要條件說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才”字條件句限于或等同于“只有、除非”特定條件句,把“只有、除非”的“僅限、唯獨”義加在“才”字條件句上,并視之為“才”字條件句的整體語義特征;二是把“只有、除非”引發的小句窄焦點論域當成或等同于“才”的必要條件論域。試比較以下例句,其中“[]F”表示中括號中的句法成分攜帶窄焦點:

(1)系主任去請,校長才來參加晚會。還得讓黨委發個正式的請柬。

(2)[系主任]F 去請,校長才來參加晚會。#或者讓他的秘書F 去請。

(3)[系主任]F 去請,校長才來參加晚會。還得讓黨委發個正式的請柬。第一句中,“才”字句中的條件不含窄焦點,此時可以在句末添加附加條件,這說明,“才”字句中的條件并非唯一條件。第二句中,“才”字句中的條件含有窄焦點,此時窄焦點引入了焦點選項集合{李老師去請,楊老師去請,楊老師的秘書去請,……},并排除了選項集合中其他選項作為“校長來參加晚會”的必要條件。這解釋了第二句添加可選條件“讓他的秘書去請”的不合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窄焦點引入的排他性解讀,僅排除了其他人去請校長來參加晚會的可能性,并未擴展至其他可能的條件。故而在第三句中,雖然“才”字條件句含有窄焦點,依然可以在其后添加與“誰去請”不相關的新的附加條件,“系主任去請”并不是“校長來開會”的唯一條件。

“才”字條件句的必要性解讀,從條件的集合有序性和量化特征看,有兩種情況:

第一,平行性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屬于無序集合,對條件的量化是普通量化?!皃,才q”表示“不是或沒有p,就不是或沒有q”。例如:

(4)A. 張三來了,才能打開鎖。 B. 使用這把鑰匙,才能打開鎖。

A1. 張三不來,打不開鎖。 B1. 不使用這把鑰匙,打不開鎖。

“張三來”和“使用這把鑰匙”都是必要條件,兩者是無序的、平行性的,它們都可以分別進行排他性焦點化處理,形成窄焦點:

A2. 張三來了,才能打開鎖。(別人來了,都打不開鎖。)

張三來,在開鎖的人方面,具有對比性,而且具有排他性。

B2. 使用這把鑰匙,才能打開鎖。(使用別的鑰匙,都打不開鎖。)

使用這把鑰匙,在開鎖的工具方面,具有對比性,而且具有排他性。此外,兩個必要條件合并,可以組成唯一條件,形成寬焦點:

C.張三使用這把鑰匙,才能打開鎖。(回答:怎樣才能打開鎖?)

再如:

(5)有了陽光,種子才會發芽。有了空氣,種子才會發芽。有了水,種子才會發芽。有了適宜的溫度,種子才會發芽。((排他性)必要條件)

(6)有了陽光、空氣、水和適宜的溫度,種子才會發芽。(唯一條件,回答:種子怎樣才會發芽?)

第二,等級性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屬于有序集合,對條件的量化是梯度量化?!皃,才q”表示達不到或低于p 的條件,不會有q;并且存在高梯度的可能:高于p 的條件,也能有q。例如:

(7)市長來了,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縣長、鎮長、村長來了,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省長、部長來了,也能解決這個問題。

陸方喆(2021,私信)把這種條件稱之為最低條件。我們認為,這種條件仍然是必要條件,可稱之為最低必要條件。這種必要條件也可以進行排他化處理,形成窄焦點,例如:

(8)市長來了,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市長不來,解決不了問題)

→縣長、鎮長、村長來了,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省長、部長來了,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排他性,消除了等級性,消解了最低條件,意味著“除了市長,其他人來,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钡?,這仍然不能證明“市長來,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條件”,因為可以添加條件:

(9)市長來了,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還得要資金到位。

此時,必要條件和附加條件可以合并構成唯一條件,形成寬焦點:

(10)市長來了,資金也到位了,才能解決問題。(回答:怎樣才能解決問題?)

“才”字條件句既然表達的是必要條件,那為什么有時會具有唯一性或充要性呢?呂叔湘(1982)[10]416-417指出,必要條件有時帶上足夠條件色彩成為唯一條件,這實際上闡明了“才”字必要條件可以“浮現”充要或唯一條件的轉化機制。呂正春、徐景茂(1983)[12]107-110則從“只有……才”句式中“才”關聯的詞語入手,分析該句式所表達假言判斷的性質是必要條件還是充要條件,即當“才”后使用模態詞“可能”“可以”等時,表示結論不一定成立,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當“才”后使用“是、算、算是、能夠”等詞語時,表示結論一定成立,屬于充要條件假言判斷;“才”后沒有“可能、是”等特殊標志詞時,要根據表達的具體內容來確定假言判斷的條件性質,比如“會”可以表達“可能”“能夠”義,但離開具體內容或語境,則難以確定,例如:

(11)只有政治上糊涂的人,或者別有用心的人,才會瞎說我們做得不對……

(12)只有打倒了主觀主義,革命才會勝利。

例(11)的“會”是“能夠”義,句子表達的是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例(12)的“會”是“可能”義,句子表達的是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它們的共性是表達必要條件。

“才”字條件句的條件性質是必要條件,“才”的條件可以進行排他性窄焦點化;而在特定句式的制約下,或者在特定語境下,“才”的條件又可以進行唯一性寬焦點化解讀,從而“浮現”出充要性或唯一性。

通過考察“才”字條件句的各種類型,可以更具體地了解各種“才”字句的共性和差異,更清晰地認識“才”字條件句的條件性質和特征?!安拧弊謼l件句可以劃分為六種類型:時間條件句、道義情態條件句、特定條件句、排除條件句、假設條件句和倚變條件句,下面分別加以論述。

二、時間條件句

呂叔湘(1982)[10]409-410認為有兩類時間句必然地含有條件在內,一是習慣性的,如:每見必學;二是未來之事,如:等你明兒長大了,自然知道。他又指出:“要是兩件事情的連帶發生,既不限于一次,又不限于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一個時候,即成為一種一般化的連系,稱之為時間的連系也好,稱之為條件的連系也無不可?!纾哼^了這個村兒,沒那個店兒?!眳问逑妫?982)[10]417還談了時間與條件的歷史演變關系:“必需條件有兩種說法,正說和反說。正說是應用‘方才’、‘然后’等詞。這些關系詞原是表示時間關系的,但其中皆有有待而然的意思。有些句子,尤其是第一小句里有‘必’‘須’等字的,里面的條件關系比時間關系更顯著?!蓖醮狠x(2013)[14]326從共時、歷時和類型學的角度考察了時間和條件的交疊現象,他也支持呂先生的觀點,即習慣性的和將來時的時間與條件交疊。

“才”字時間條件句,不同于單純的“才”字時間復句,“才”字時間復句表示過去的時間或事件,含有“不到特定時間事情不會發生”的意思,在時間參照上有同時和先后關系,沒有后先關系,分別有限度、持續或間隔、反復或慣常等情況,例如:

(13)太陽一竿子高了,他才……回去。①本文的語料主要來源于相關研究文獻、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國家語委語料庫等,謹致謝忱?。ɡ桢\熙、劉世儒,1962)[2]98(同時,限度)

(14)她看著看著才發覺他正拉著另一個靈魂。(BCC)(同時,持續)

(15)舒爾托死后幾天里,才開始有禮物寄給她。(BCC)(同時,間隔)

(16)每到深夜網費半價時,他才上網進行在線答疑。(CCL)(同時,反復或慣常)

(17)大家已經吃完了飯,他才坐著馬車到這里來赴宴。(王應偉《實用國語文法》下,1921)[15]286(先后,限度)

(18)從小愛生病,念了八年才把小學念完。(呂叔湘,1953)[16]77(先后,持續)

(19)卞則剛直到他離開許久才慢慢回過神。(BCC)(先后,間隔)

(20)每次出事故了,才想起來安全檢查?。˙CC)(先后,反復或慣常)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無論是同時還是先后中的限度、持續或間隔,還是反復或慣常,“才”參照的時間或事件,“才”字分句的事件,都是過去時。

“才”字時間條件句有將來時和反復或慣常兩種,其中,表示將來時的時間條件句一般仍然表示不到特定時間之前不會發生事情,而對于反復或慣常的時間條件句來說則不一定。首先,慣常的事件可以是過去時、現在時或將來時,也可以是泛時;其次,慣常事件所排除的時間不限于“不到特定時間之前”,可以是“特定時間之前和/或之后”,也就是“非特定時間”。試比較:

(21)這條鐵路直到去年春季才恢復。(過去時持續:時間句,“去年春季之前沒恢復”)

(22)這條鐵路直到明年春季才會恢復。(將來時持續:時間條件句,“明年春季之前不會恢復”)

(23)我每天晚上都看完最后一幕才走。(CCL)(過去時慣常:時間句、時間條件句,“不看完最后一幕不走”)

(24)主教練叢學娣放下自己剛過周歲的小孩,同隊員們一起吃住在基地,每到星期天才能匆匆回家一次。(CCL)(過去時慣常:時間句、時間條件句,“不到星期天不回家”)

(25)矛盾加上惶惑,人每到最后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的立場。(CCL)(過去時或泛時慣常:時間句、時間條件句,“不到最后那一刻不知道自己的立場”)

(26)白鶴梁是一道長約1600 米、寬約15 米的天然石梁,它埋在江水里,每到枯水期才浮出水面,人稱“水下碑林”。(CCL)(泛時慣常:時間條件句,“不到枯水期不浮出水面”)

“才”字時間條件句,前分句可以使用“只有”等特定條件詞,例如:

(27)小孩只有到了五六歲才具有分享意識。(BCC)

(28)如果說有什么事情引起他臉部的變化,大概也只有每回唐母提起相親一事,才能引起他極大的反彈。(BCC)

“才”字時間條件句的出現,應該不晚于唐,例如:

(29)其中余暇,裁可休息。(唐·李延壽《南史·徐勉傳》)①該例引自李靖之、李立《文言虛詞詮釋》,中國勞動出版社1994 年版,第44 頁。例中“裁”通“才”。

(30)嘆畫闌玉砌都換,才始有緣重見。(宋·周邦彥《玲瓏四犯·大石》)(楊永龍2021)②該例引自楊永龍先生2021 年講座《語氣副詞“才”焦點強調功能的來源和產生途徑》。

(31)婆婆也,直等待雪飛六月,亢旱之年呵,那其間才把你個屈死的冤魂竇娥顯。(元·關漢卿《竇娥冤》)③該例引自何樂士《古代漢語虛詞詞典》,語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頁。該詞典“才”字條還引用了一個表示原因的例子:烏將軍此鄉鎮神,鄉人奉之久矣,歲配以女,才無他虞。(《玄怪錄·郭元振》),該書由中唐牛僧孺撰寫,可見“才”字原因句的出現不晚于唐代。

(32)休得待國家危急才防護,常先事設權謀。(元·白仁甫《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雷文治,2002)[17]35

(33)如此則是無事時都無所思,事至時才思而使通耳。(清·張伯行編《朱子語類輯略》第96 頁)(吳福祥,2004)[18]139

(34)我與縹云,但逢著時節,才去問省一番。(明·馮夢龍《初刻拍案驚奇》卷4)

古漢語中,表示必要性時間條件還可以用“然后”“方”“始”“方始”等,例如:

(35)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孟子·告子下》,呂叔湘(1982)[10]417)

(36)在舍只言為容易,臨簽方覺取魚難。(《祖堂集》358)(曹廣順、梁銀峰、龍國富,2010)[19]110

(37)學道如攢火,逢煙且莫休。直得金星現,歸家始到頭。(《祖堂集》440)(曹廣順、梁銀峰、龍國富,2010)[19]159

(3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宋·陸游,對聯)

三、道義情態條件句

“才”字條件句中的“才”連接的條件可以是道義情態條件,表示必須、理當具備某種條件,才能實現某種結果。道義情態條件是基于客觀的需求、規范或者主觀的要求、規定,提出結果實現的必要條件,離開這個需求或要求,結果就不會實現。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1982)[10]417指出,必需條件的第一小句用“必”“須”等字,條件關系比時間關系更為顯著。道義情態條件的連接詞包括道義情態動詞,如“要、得、應該、應、該”等,道義情態副詞,如“必須、必得、須、非、非得、務必、一定、切”等,以及情態動詞連用、情態動詞與情態副詞合用。例如:

(39)中國球員應該一點點地增加自己的經驗,才能明白一次機會意味著什么。(BCC)

(40)我國企業必須“走出去”,才能夠擺脫這種困局。(BCC)

(41)她還得要上半年學才能畢業。(BCC)

(42)如果水泥剛抹地面,務必要干透才能鋪設地板。(BCC)

(43)我一定得到他的酒窖里親眼看看才能體會。(BCC)

道義情態連接詞有時會添加一些輔助成分,對道義情態進一步加以修飾和限定,大體有四種:限定成分、情態語氣成分、時間成分和序列成分。

(一)限定成分

道義情態詞前有時添加限定成分,對道義情態條件的范圍進行限定,常用“只”,組成“只得”“只須”“只須要”“只應”“只應該”“只能”等。例如:

(44)最后只得召來一中隊的騎警,才把他們趕散。(BCC)

(45)在臨床上,只須依賴藥物動力測定參加,才能制定個體化的合理治療方案。(BCC)

(46)我只能不斷學習、不斷看書,才能找到自我。(BCC)

(二)情態語氣成分

“才”字條件句的道義情態連接詞前有時可以添加情態語氣成分,表示主觀的態度或情感,大致有幾種:一是反詰語氣成分,如“難道、豈不”等;二是肯定、否定、估測情態語氣成分,如“必定、必然、肯定、勢必、想必、勿、莫、莫非、未必、不一定、大概、大約、仿佛、或許、或者、恐怕、說不定、似乎、也許”等;三是評價情態語氣,包括申明確認成分,如“當然、當真、的確、明明、其實、確實、確、實際上、實在、顯然、真是、真、真正”等,合預期成分,如“果然、果真”,反預期成分,如“反倒、反而、竟然、竟、居然、偏偏、卻”等,醒悟成分,如“難怪、原來”等;四是語勢情態語氣,包括強化,如“畢竟、到底、反正、簡直、究竟、就是、就、絕對、可是、可、終歸、終究、總歸”等,弱化,如“倒是、倒、多少、還是、起碼、少不得、至少、最少”等。例如:

(47)我難道要租一個大廳才能同一位朋友私下說話嗎?(BCC)

(48)她勢必要等到腳好才能溜進樓下裝針孔攝影機了。(BCC)

(49)故此我等總要檢點行止,勿要授人以柄才好。(BCC)

(50)有道德感的人未必要熟知法律才能避免犯罪。(BCC)

(51)我也許得掏光口袋才能打發他。(BCC)

(52)江湖義氣要不得,確實要多學法,才能懂法、守法?。˙CC)

(53)天氣冷果然要多吃點才能抗凍啊。(BCC)

(54)長繩竟然要到麥德龍才買得到。(BCC)

(55)剛想參加到群聊中去,QQ 崩了……還好沒有硬拆,原來要先拿下鍵盤才能繼續?。。˙CC)

(56)企業畢竟要有一定的盈利才能保證發展。(BCC)

(57)人與人還是要不斷溝通才能得到理解與信任。(BCC)

(三)時間成分

情態條件連接詞前有時可以添加時間詞,可分為言者參照時間詞和相對參照時間詞。言者參照時間詞主要有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以及偶發或慣常等,相對參照時間詞則分為同時和先后。例如:

(58)北良港同樣卸一艘5 萬噸小麥船,過去要十幾個晝夜連軸轉才能干完,如今只用40 個小時。(BCC)

(59)以后要懂得量力而為,才不會輸得太難看。(BCC)

(60)你們現在要收聽廣播,這樣才能夠知道民族解放陣線的各項政策。(BCC)

(61)套式插銷連接當插銷、連接軸更換,裝配,拆卸比較困難。有時要將整臺螺旋軸拆出才能更換。(BCC)

(62)人總是要先學會走路,才開始跑步的。(BCC)

(63)要改變企業面貌,既要抓好經濟措施,同時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BCC)

(64)這里離神女宮還有六十多里,晚餐之后要等天色全黑了,才能出發。(BCC)

(65)蠶豆在入鍋之前要用水浸一夜,蠶豆才會咧開嘴。(BCC)

(四)序列成分

“才”字條件句的道義情態條件連接詞前,有時可以添加序列成分,這又分兩種情況:一種序列詞是為了標識條件與結果的先后順序,常用“先”“事先”等詞,例如:

(66)我們做護理的,先要去導醫臺上一兩個月,才能去病房做臨床。(BCC)

(67)采用以泥換土制磚,由于換土后會給農民耕作帶來一些不便,需要政府出臺相應的土地補償政策與之配套,事先要測算每段河道淤積方量、清淤方量,才能確定田土開挖方量。(BCC)

有時,“先”用于道義情態詞之后,例如:

(68)買回來的豆制品,火腿等熟食要先上鍋蒸透后才能給孩子吃。

(69)得先有無形的籠蓋,才能去掉有形的籠蓋。(CCL)

第二種是表示情態條件所在幾種情況中的序列,例如:

(70)領養首先要北京有固定住房才考慮。(BCC)

(71)首先因為他是未成年人,其次要等他的身體恢復后才能決定。(BCC)

(72)胡管事還是再三不敢收,最后要伙計謝二位公子的賞,才領著兩人走出茶館。(BCC)

漢語史上,“才”字情態條件句的出現不晚于宋代,常用“須(是)/必要……才”等格式,例如:

(73)此為理會得道理底,也須養得氣,才助得它。(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52)

(74)須是比老孫手段大些的,才降得他哩。(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1 回)(趙克誠,1987)[20]348

(75)依我的話,必要留一個人看房子才是。(清·《老乞大新釋》)

古漢語中,道義情態條件還用“須(是)……方/始/方才”“必……乃”等,例如:

(76)外觀傍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常須過自束持,方可黽勉。(唐·姚察、姚思廉《梁書·沉約傳》)

(77)夫參學者,須透過祖佛始得。(《祖堂集》332)(曹廣順、梁銀峰、龍國富,2010)[19]160

(78)須是娘子出來,方才說的。(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1 回)(趙克誠,1987)[20]348

(79)每食,必問價乃舉箸。(呂叔湘,1982)[10]417

四、特定條件句

“才”字條件句中的“才”連接的條件可以是某一特定條件,此時,與“才”搭配使用的連接詞包括“只”“唯”“只有”“只是”“只要”“唯有”“唯其”“除非”等限定詞。例如:

(80)這“雖百世方可也”只是限于諸侯才可以,只限于代表政權的才可以,一般的人民復仇不過五世。(CCL)

(81)只有擁有了精神的支撐點,我才能上路。(BCC)

(82)唯改革才有發展。(CCL)

(83)我唯有不停地往前走,才能把自己和大家帶出險境。(BCC)

(84)唯其年輕,這支隊伍才充滿了勃勃朝氣,勤奮好學,渴求上進;唯其年輕,這支隊伍才較少舊有的框框和因襲的重負,可塑性較強。(CCL)

(85)除非他是活得不耐煩了,才會挑這個時刻自討沒趣。(BCC)

(86)只有你把用戶當作上帝,才能真正站住腳。(BCC)

有時,特定條件句的限定詞隱去,可以補出,例如:

(87)(只有/除非)做到了這一點,才說得上真正是歷史主義地看問題。(CCL)

“只有……才”“只是……才”“只要……才”中的“只”表示“僅限”或“唯獨”義,而不是小量限定的“僅僅”義?!爸挥小毕喈斢凇拔ㄓ小?,而不是“僅僅有”的意思;“只有”也可以表示“僅僅有”的意思,只不過是個詞組,而不是一個詞。例如:

(88)論勞動力不算少,但勞動日值只有兩角多錢,分的糧食不夠吃。(語委語料庫)

古漢語中也有“只有”表示充分條件的用法,形成“只有……則/便”,例如:

(89)言今無策,只有起劉元城陳了翁作相,則心不戰而自平。(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33)(席嘉,2010)[21]156

(90)只有一毫不誠,便是詐也。(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36)(席嘉,2010)[21]156

席嘉(2004)[22]748認為“只有……才(方)……”表示必要條件關系出現于南宋,近代漢語中一直延續下來,但成為常用關聯組合可能是現代漢語中的事。吳鵬(2020)[23]85則認為席嘉所舉二例皆為副詞“只”修飾“有+賓語”動賓短語。二例如下:

(91)蓋雖曰“仁能守之”,只有這勇方能守得到頭,方能接得去。(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37)

(92)今日之軍政,只有君相上下一心,揀之又揀,如太祖時,方好。(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10)

不管是把“只有”看做一個詞還是看做“只”+動賓短語,都可以認定限定詞“只”與關聯副詞“方”構成了配列組合,形成了特定必要性條件句式。吳鵬(2020)[23]85-86認為“只有……才”成型于清,例如:

(93)這兩扇門,人都喚作鐵門,沒一人敢來敲打,只有舍弟及方、白兩家人來,才敢敲擊。(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1 回)

據趙克誠(1987)[20]348,“只是……才”特定條件句的出現不晚于元,他舉了兩例:

(94)只是山兒也該討個顯證,才得分曉。(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

(95)只是教皇帝少見儒臣,多昵女色,我這寵幸,才得牢固。(白仁甫《漢宮秋》楔子)

“只要……才”中的“只要”不同于“只要……就”中的“只要”?!爸灰汀敝械摹爸灰痹醋孕×肯薅ǜ痹~“只”和能愿動詞“要”的組合,較早的意思是“僅僅需要”,然后發展成為表示充分條件的連詞,可與“便、就”搭配。①參看席嘉(2004)[22]、武天驕(2014)[24]、朱夢婕(2015)[25]、武遠佳(2020)[26]?!爸灰拧敝械摹爸灰痹醋晕í毩x限定詞“只”和能愿動詞“要”的組合,“只要”大體相當于“唯要”“只需”,然后發展為必要或唯一條件連詞,大體相當于“只有”“除非”。席嘉(2004)認為,元明以后“只要”表示必要條件關系比“只有”更常見,相當于“只有”。②“只要……才”的用法,較早應該不晚于元明,沿用至今。例如:

(96)只要哥哥差人拿他娘兒兩個來,扣廳責他四十,才與您兄弟出的這一口臭氣。(元·關漢卿《杜蕊娘智賞金線池》)(吳鵬2020)

(97)只要拿住那行者,我們才自自在在吃那和尚一塊肉,情愿與你拜為兄弟;但恐拿他不得,反傷了你,那時休得埋怨我也。(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0 回)

(98)眾人道:“傳飯是容易的,只要將里頭的東西發出來,我們才好照管去?!保ㄇ濉げ苎┣邸都t樓夢》第110 回)

(99)他愿意心中有個準頭,哪怕是剩的少,只要靠準每月能剩下個死數,他才覺得有希望,才能放心。(老舍《駱駝祥子》)

(100)至于說叫李林甫全權處理國家大事,這不行,天子大權不可旁落,只要有權威,別人才不敢說三道四的?。ㄔ傜?、魏鑒勛《太監史話》,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101)可我覺得要緊的是這微笑后邊,只要具備一顆“微笑”的心,那么你臉上的微笑才會最美、最真切,才會去打動別人。(周瑩《藍天上的微笑》,《人民日報》1998 年3 月7 日第7 版)

再看“只要……方/方才”的例子:

(102)我偏生見那小廝不得,常是一頓打就打一個小死,只要打死了他方才稱心。(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

(103)只要三事倒斷,方該下雨。(明·羅貫中《西游記》第87 回)

(104)馮旭現在淮安府做了姚夏封女婿,姚氏用斧劈死沈義芳,山陽縣將二人問成死罪,前日法場是我救了性命,只要拿到沈廷芳方可出獄。(清·佚名《五美緣》)

(105)只要發個誓愿,方才相信。(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36)

據岳巖(2016),“除非……才”“只除非……才”“除非是……才”出現于清代。例如:

(106)二娘道:若要同行,除非裝作叫花夫妻, 一路乞丐而去,人才認不出。(清·李漁《無聲戲》)(岳巖,2016)[27]228

(107)只除非與他一樣奇丑奇臭的才能夠相視莫逆;若是稍有幾分顏色略知一毫香臭的人,難道會相安無事不成?(清·李漁《無聲戲》)(岳巖,2016)[27]230

(108)除非是你死了,或是做了和尚,這事才行得?。ㄇ濉蔷磋鳌度辶滞馐贰敷?4 回》)(岳巖,2016)[27]237

古漢語中還用“唯……”“唯有……即”“除非……方”“只/只是……方”“但/但是……始”等限定式表示必要條件,例如:

(109)唯圣心賢意,方比物類,為能實之。(漢·王充《論衡·薄葬》)

(110)免斯因緣,有何方術,除非聽受法花經,如此災殃方得出。(《敦煌變文·妙法蓮華經講經文》)

(111)只對江都易王云“仁人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方無病,又是儒者語。(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37)(席嘉,2010)[21]153

(112)于道理只是慢慢思量后,方說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19)(席嘉,2010)[21]153

(113)但將九十萬人,始可相伐。(《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席嘉,2010)[21]150

(114)但是先且為他說事神,然后及他事君,意趣始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67)(席嘉,2010)[21]150

(115)佛出世亦不奈何,祖出世亦不奈何,唯有體盡即無過患。(《祖堂集》310)(曹廣順、梁銀峰、龍國富,2010)[19]163

五、排除(例外)條件句

“才”字條件句中與“才”搭配使用的連接詞還可以是“除了”。為與以上提及的其他條件區分開來,我們稱之為排除(例外)條件,該條件的性質具有唯一性。例如:

(116)自從有了這把剪子,他真是一日三摩挲。除了晚上脫衣服上床才解下來,一天不離身。(CCL)

(117)下學期開學我只吃素,除了你約我吃肉,我才會吃。(BCC)

現代漢語中,“除了”和“除非”都可以表示排除義,但“除非”還可以表示唯獨義,進入“除非……才”格式,表示必要或唯一條件,強調Q 為真時P 為真?!俺恕拧敝械摹俺恕比匀槐硎九懦x,強調的是:不僅Q 為真時P 為真,而且,在非P 條件下,Q 絕不為真,即P 具有排他性。從說話者的視角而言,“除非……才”和“除了……才”存在差異,“除非”重在從正面篩選出合適的條件P,而“除了”則側重于將合適的條件P 從所有的條件中排除出來。因此,“除了……才”可以說成“除了……才……外”,例如:

(118)除了你和王爺同心協力才能破除外,其他人幫不上忙。(BCC)

在漢語史上,“除了……才”大概在清代出現,例如:

(119)既然你金老爺看得這一塊錢十分鄭重,我們雖是當個承差,倒還不至于這般小氣,你就請不必花費,留著自己買稀飯吃罷。通共花了一塊錢,什么大不了的事,還要說格外加恩!我們學院衙門的人,除了我們大人提拔,才算格外加恩。(清·張春帆《九尾龜》第14 回)

(120)柳寧不由冷笑說:“嫂嫂言之差矣,山員外乃豪富之家,哪里希圖謝禮?除了向氏嫂嫂嫁到他家,才肯出力搭救,若不依從,總是枉然,中何而用?”(清·佚名《于公案》第98 回)

古漢語中,“才”字排除條件句還有“只除……才”“除是……才”“只除是……才”等句式①參看岳巖(2016)[27]。,較早見于元代,例如:

(121)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魂喪冥幽,天那,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元·關漢卿的《一枝花·不伏老》)

(122)只除化成稀汁,才搖得響是。(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4 回)

(123)只除是天上仙姬,瑤臺玉女,像得夫人這般人物,才有福受用他。(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23》)

(124)桂妹聽了,想了想才答道:“是便是了,只當初星士說我向兒生得不好,除是出家,才擋了災。我只管捱一時過一時也罷了?!保ㄇ濉S小配《廿載繁華夢》第19 回)

古漢語中,排除必要條件句,除了用“才”,還可以用“方、方才”,構成“除是……方”“只除……方/方才”“只除是……方”等,例如:

(125)除是無此物,方無此理。(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8)

(126)賢弟只除去那里安身立命,方才免得這罪犯。(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1 回)

(127)老者道:“爺爺呀,似這幾日,就走了這許多路,只除是駕云,方能夠得到!”(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8 回)

六、假設條件句

“才”字條件句中與“才”搭配使用的連接詞也可以為“如果”“若”“假如”“要是”“一旦”等假設連詞,這種條件句可稱之為假設條件句。例如:

(128)如果在消毒前用清潔劑清洗,清水沖,那么才能保證將油污去除。(BCC)

(129)你若去了,才真正落入了上官金虹的圈套。(CCL)

(130)假如父親能夠與我們一起我才真正高興。(BCC)

(131)她要是五十歲還梳倆大辮子,我才覺得她瘋了。(BCC)

(132)一旦發生事故,人們才會開始重視一個問題。(BCC)

關于“如果”之類的連詞構成的復句關系,通常認為是假設關系,“如果”等假設詞可以與“那么”或“就”搭配,表示純粹假設或充分條件、充要條件。邢福義(2001)[28]106-114認為,“如果”表示充足條件,有時還表示充足而必要的條件;同時還指出,“如果”有時只表示“純粹假設”,如“如果我犧牲了,請把這份材料轉交給上級”,“我犧牲”只是純假設,“如果”不能換成“只要”。王維賢等人(1994)[7]156認為,“如果……那么”是假設的典型格式,“如果”表示假設的條件,“那么”承接上文表示在假設的條件下必然得到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學者認為,“如果……,就……”表達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只有……,才……”表達必要條件假言命題,把“如果……才”看作是一個雜糅的句式,認為是邏輯錯誤。[29]113從現代漢語的事實來看,“如果”最常用的關聯詞語搭配格式是“如果……就”,可以表示假設的充足條件,有時強化為假設的充要條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假設的條件不一定是充分條件,也可以是必要條件,從而構成“如果……(那么)才”的復句格式。關于“如果”等假設詞與“才”搭配的格式,郭志良(1999)[30]223-225在假設條件句中列舉了“要是/如果/一旦……才”格式;朱斌《 “如果A,那么B,否則c”的語義關聯及其“否”的轄域》(2011)[31]481考察了“如果A,才B,否則c”格式,認為該格式的“如果A,才B”是假設必要條件,“否則”否定“A”。

總之,“如果、要是、一旦”等關聯詞并不是假設充分條件的標志詞,而是假設之詞,要么表示純粹的假設,要么假設條件,在假設條件的情況下,所假設條件的具體性質可以由后小句關聯副詞“就、便、才”等管制,“如果……才”可以表示假設必要條件,而“如果……就/便”可以表示假設充分條件。

“如果……才”假設條件句在漢語史上最早出現于清代,例如:

(133)如果買賣快學成了,然后才進大鋪子見見世面,從此往后,學問、見識一天比一天的見長,怎么會不出頭呢?(清·御幡雅文《生意筋絡》)

“才”字假設條件句,在古漢語中常用“若……才”等格式,不晚于明,例如:

(134)他若唱的我淚出來,我才算他好戲子。(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0 回)

(135)若院主在此閑養自在,才是享福哩。(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1 回)

(136)若得你先去看探有無,我才可去。(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5 回)

古漢語中,表達假設必要條件,還可以用“若……方/方才”等格式,例如:

(137)襲曰:“若殿下計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計非邪,雖成宜改之?!保ㄎ鲿x·陳壽《三國志·杜襲傳》)

(138)若生信敬,方肯受持。(唐五代《敦煌變文·長興四年中興殿應圣節講經文》)

(139)若先納器杖,方見赤心。(唐·趙元一《奉天錄》)

(140)只是一理,若看得透,方知無異。(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9)

(141)汝若捉得朱褒,方表真心?!对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87 回)

(142)若大圣尋著牛王,拜求來此,方借得真扇。(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0 回)

(143)諜言固未可信,若此等人來歸,方見敵情。(清·畢沅《續資治通鑒》)

(144)明日若替小姐做得一頭好媒,老婆子方才放心得下。(清·坐花散人《風流悟》第8 回)

假設句中,還有一種比較重要的假設句是反事實假設。我們通過考察發現,反事實假設“要不是”能與“就”搭配,但不能與“才”搭配。邢福義(2001)[28]115-125指出,跟“要不是”呼應的“就”,有時出現,有時不出現,“要不是p,就q”在形式上構成假設復句,在內容上則表達了事物之間事實上或推論上的因果聯系?!耙皇恰币龅膒 是表示原因的,“要不是p,就q”句式的作用是反證釋因,突出甲事對乙事的關鍵性影響,其本身包含“之所以非q,就因為是p”以及“因為p,才非q”。下面看“要不是……就”的例子:

(145)要不是我在場,她那小拳頭就捶在小濤身上了。(邢福義,2001)[28]115

(146)要不是包石頭領大伙搶救咱,咱的命就難保了。(CCL)

反事實假設“要不是”否定的事實往往是必要性原因,可以加上“才”或補出“才”結果句,例如:

(147)因為我玩弄了她,害她落到現在這種地步。要不是我弄得她走上歧路,她也不至于受這樣的控告了。

→因為我玩弄了她,才害她落到現在這種地步。要不是我弄得她走上歧路,她也不至于受這樣的控告了。

(148)幸虧有你叔父,要不是他,我早就餓成兩層皮了!

→幸虧有你叔父,才沒餓成兩層皮,要不是他,我早就餓成兩層皮了!

“要不是”反事實假設句,是必要性原因的反說,因此,“要不是”只能與“就”搭配,構成假設充分條件,表示“無之則不然”,卻不能與表示必備條件的“才”搭配。

反事實假設“要不是”能搭配表示強調的“才”。劉海詠(2019)[32]觀察到其中的“才”分句有否定情態。我們認為,“要不是p,才非q”是充分條件句,“才”不是表示必要條件,而是表示申明、確定語氣,含有反預期,句子蘊含必要或唯一原因“只因為p,才q”。例如:

(149)我家就在這兒附近,要不是因為離這兒比較近,才不愿意來呢。(CCL)

(150)要不是因為淋雨我才懶得洗頭發。(BCC)

上例中“才不愿意來呢”“才懶得洗頭發”的“才”不是表示承連性,不起引導條件和結果的作用,而是表示強調語氣,而且句中都含有“否定”情態的意義。

七、倚變條件句

“才”字條件句中的“才”連接的條件可以是某一倚變條件,即結果會隨著條件發生相應的變化,此時,“才”字條件句的結構通常為“越……才越”或“愈……才愈”。郭志良(1999)[30]223-225在假設條件句中列舉了“越/愈……才越/愈”的格式,下面看兩個例子:

(151)越是朦朧、越是神秘,越是讓你得不到,才越有吸引力。(BCC)

(152)愈刺激才愈有樂趣?(BCC)

從條件的范圍上看,倚變條件也算是一種特定條件,是一種漸變的特定條件,因此可以添加“只有”等限定條件詞,例如:

(153)只有籌碼越多才越有勝算。(BCC)

(154)他認為錢財只有越想才越有價值,因而也就越舍不得花。(BCC)

“才”字倚變條件句大致出現于清末,例如:

(155)這有什么,尚武精神,是滿洲固山的本等,越是天熱,才越有意思呢。(清·王冷佛《春阿氏謀夫案》)

八、無條件句不能用“才”

無條件句表示充分條件,有時可以用“就”,它不能單獨用來表達必要條件,也不能用“才”。無條件句有時可以浮現出充要意義,必要性包含其中。

王維賢等人(1994)[7]82指出,充分條件句有兩類:典型的充分條件句(“只要A,就B”)和無條件句(“不管A,都B”)。王維賢等人(1994)[7]111還指出,“不管A,都B”里,A 的每一部分都同B 有充分條件和后果的關系,或相關蘊含關系,即其中任何一個命題真,B 必然為真。用來連接B 小句表示后果的關聯詞,除了“都”,還有“總、總之、還(是)、也、就”等副詞。王維賢等人(1994)[7]120指出,“不管A,就(便)B”表示任何條件一出現,立即產生相應的后果的意思,“就”和“便”是表示A 和B 緊密相承的關聯詞。例如:

(156)不論她是犯了什么罪,他們不久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王維賢等,1994)[7]120

(157)上唇很短,無論是要生氣,還是要笑,就先張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齊整的牙來。(老舍《駱駝祥子》)

(158)李洪生無論走到哪里,就把一片愛心帶到哪里。(CCL)

邢福義(2001)[28]352指出,無條件句有順承和逆承之分,逆承強調條件和結果的轉折性。我們發現,順承的無條件句有時可以用“就”,不能用“才”;逆承的無條件句,不能用“就”和“才”。

(159)無論我怎么發問,怎么催促她指出我可能存在的錯誤,可是她還是閉口不談。(邢福義,2001)[28]348

九、余論

(一)“才”字條件句的語義屬性

為了更好地理解“才”字條件句的語義屬性,我們可以拿“才”字條件句與“才”字時間句①朱斌、伍依蘭、袁陳杰《 “才”字時間復句》,《常熟理工學院學報》待刊。、因果句[33]107-108,[34]做些比較,“才”字復句的三種類型,都具有承連性和必要性,而在時間性、現實性、條件性、因果性等方面有差異,而且在必要性的具體語義上也有差別,詳見表1。

表1 “才”字時間句、因果句、條件句語義對比

“才”字時間復句和因果復句有時兩可,具有事理關系的時間復句會轉化為因果復句。時間復句和因果復句有時又可以轉化為條件復句。未然的時間復句和慣常的時間復句可以轉化為條件復句。比較:

(160)(直到/因為/只有)天黑了,我才回家。(現實性、非現實性:時間、因果、條件)

(161)(直到/因為)天黑了,我才回了家。(現實性:時間、因果)

(162)(直到/因為/只有)天黑了,我才會回家。(非現實性:因果、條件)

因果復句,包括因果和目的可以轉化為條件復句,例如:

(163)它的司令官作出了一拼到底的決定,這只有因為得意忘形,或者因為他奉有嚴格的命令,才能解釋得了。(CCL)

(164)只有為了擊退即時的、緊迫的入侵才有權采取自衛行動。(CCL)

“才”字時間復句、因果復句和條件復句的語義轉化關系,可以用圖1 表示:

圖1 “才”字時間復句、因果復句和條件復句的轉化

圖2 “才”字條件句類型的歷史首現時間

(二)“就”和“才”在廣義因果復句中的分布

為了更好地認識“才”字條件句的條件性質,我們還可以拿“才”和“就”在廣義因果復句中的分布作比較。從廣義因果關系來看,“就”表示充分性,“才”表示必要性,詳看表2。

表2 “就”和“才”的廣義因果分布

從表2 可以看出:

第一,“就”和“才”都能用于因果句、倚變條件句、假設句和目的句,這些復句都能表達充分性和必要性。

第二,僅適用于“就”而不適用于“才”的復句有推論句、單純充分條件句和無條件句,它們只能表示充分性,不能單獨表示必要性,有時可以浮現充要性。

第三,僅適用于“才”而不適用于“就”的復句是單純必要條件句,只能表示必要條件,不能單獨表示充分性,有時浮現充要條件。

第四,在廣義因果句中,“才”字句表示必要性,“就”字句表示充分性;在特定句式的制約下,或在特定語境下,“才”字句和“就”字句會“浮現”出充要性或唯一性。

(三)“才”字條件句的劃分角度及歷時演變

本文從格式語義上把“才”字條件句分為六種類型:時間條件、特定條件、道義情態條件、假設條件、倚變條件和排除(例外)條件。這六種條件句,從主客觀范疇的角度看,分為主觀范疇條件和客觀范疇條件,主觀范疇條件包括道義情態條件和假設條件①假設可以看做是一種認識情態,這樣,主觀條件句實際上就是情態條件句,包括道義情態句和假設情態句。,客觀范疇條件包括時間條件、范圍條件(特定條件、倚變條件、排除(例外)條件);從條件選擇的視角上看,時間條件、特定條件、道義情態條件、假設條件和倚變條件為正向選擇條件,排除(例外)條件為負向除外條件。

“才”字條件句的各種類型出現的歷史時間大致是:時間條件句(……(時)……才)(唐)→道義情態條件句(須……才)(宋)→特定條件句(只是/只要……才)和排除條件句(除是……才)(元)→假設條件句(若……才)(明)→倚變條件句(越(是)……才越)(清)。

猜你喜歡
條件句復句情態
連動結構“VP1來VP2”的復句化及新興小句連接詞“來”的形成
漢語復句學說的源流
韓國語復句結構的二分說
情態副詞“說不定”的情態化研究
表示“推測”的情態動詞
表示“推測”的情態動詞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If條件句結構的范疇認知視角及翻譯策略
復句內部不應當用句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