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加強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路徑優化策略

2024-01-27 08:39何暢于欽明李銳谷昕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寒地社區衛生中醫藥

何暢, 于欽明, 李銳, 谷昕

2021年7月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聯合印發的《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公布,方案提出“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精髓”等四方面重點任務,讓中醫藥進一步融入大眾生活[1]。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寒地養生文化是中醫養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于“因地制宜”養生原則在中醫養生學基礎上衍生出的突出地域及氣候特點的養生文化[2],具備科學和人文雙重屬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成為其傳播的主要陣地之一,優化寒地養生文化的傳播路徑,促進其廣泛、精準、高效傳播,對于傳承中醫藥精華、加強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 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內在張力與外在動因

1.1 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內在張力

1.1.1 寒地養生文化體現了實用性、科學性和人文性的有機融合寒地養生基于“因地制宜”養生原則,是一門在中醫養生學基礎上衍生出的突出地域及氣候特點的養生學說,主要針對常年居住在年均氣溫偏低地區,如我國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自治區等北方省份居民,針對氣候特點、地理因素、飲食起居、社會風俗、體質特點、高發疾病進行客觀分析,強調“天人相應” “形神合一” “因地施養”。同時,寒地養生文化融合了早期地方民族醫藥文化、各地移民帶來的醫藥文化和黑土經濟、精神特質、教育沿革及對外交流等形成多元化的中醫藥養生文化。所以,寒地養生文化能夠集實用性、科學性和人文性于一身。

1.1.2 寒地養生文化傳播是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實踐需要中醫藥文化蘊含著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思想精華,是中醫藥發展的底蘊所在[3]。中醫藥的產生與發展一直牢牢根植于人民大眾中,中醫藥文化已深入滲透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在人民群眾中具有較高的文化認同度。深入挖掘寒地中醫藥文化精髓,傳承中醫藥文化精華,提高寒地養生文化傳播對寒地疾病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于加強寒地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2 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外在動因

1.2.1 養生文化傳播的政策支持2017年7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為中醫藥文化產業建設提供了法律保障?!?018年中醫藥工作要點》要求打造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工程[4]。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指出,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使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2021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打造一批中醫藥傳播平臺,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1.2.2 “互聯網+”賦能養生文化傳播養生文化的傳播供給側改革的主要著力點在于創新養生文化傳播模式[5]。寒地養生文化傳播和中醫藥健康服務應與互聯網創新深度融合[6],通過“互聯網+”賦能中醫藥養生文化傳播[7],推進中醫藥養生文化傳播模式的創新,增強中醫藥養生文化傳播的動力機制,促進養生文化傳播個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準化、智能化發展,推動中醫藥文化進一步貼近大眾并與時俱進。

2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傳播寒地養生文化的制約因素

2.1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服務體系尚需建立并完善

我國寒地地區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自治區等北方省份,夏短冬長,氣候干燥而寒,人喜食肉而少動,疾病多為外因寒燥,內傷痰熱,氣血不暢[8]。寒地養生符合中醫學“三因養生”中的因地制宜原則。以哈爾濱市為例,共有9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有96個,占總數的97%,社區中醫占社區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1/4,中醫藥處方達到總處方的30%以上,中藥飲片達到300多種。但完善的社區中醫藥服務體系尚未建立,不論是中醫藥適宜技術融入、中醫人才、養生保健服務、中醫藥文化宣傳和知識普及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9],中醫藥服務在社區常見病、慢性病、重大傳染病防治方面發揮的作用亟待加強,社區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模式亟待建立。

2.2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寒地養生文化傳播模式亟待創新

目前,北方省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于寒地養生文化的傳播大都采用傳統模式,包括發放疾病預防常識宣傳手冊、宣傳欄、展板、醫生面對面普及防病治病知識等。近年來,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文化傳播全過程,這對于拓展寒地養生文化傳播渠道、創新傳播模式、促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寒地養生文化傳播模式呼喚創新[10],如黑龍江省名中醫姜德友在快手平臺直播《龍江醫派學術與文化》專題養生講座活動就是一個有益的嘗試,直播受到了網友的熱烈響應,對增強民眾寒地養生文化認同感和自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2.3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跨學科交叉人才稀缺

寒地養生文化傳播跨學科交叉人才稀缺一直是制約其傳播廣度、深度和專業性的重要因素。隱形知識是個體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而形成知識在一定范圍內的壟斷性,中醫的特殊性在于隱性知識是其傳承的命脈和療效顯著的關鍵[11],而中醫藥知識共享、養生文化傳播正是使隱形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重要途徑。寒地養生傳播需要“醫學+”復合型人才,如醫學信息學、醫學傳媒學、醫學插畫學等,使寒地養生知識既能夠借助互聯網和數字技術高效傳播,同時又能形象生動地展示,使寒地養生文化和養生意識深入人心。

2.4 醫聯體在社區寒地養生文化傳播中的作用發揮不充分

第一,醫聯體各級醫療機構對于寒地養生文化傳播重視程度不足,尤其是寒地居民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風等較為多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非常常見,中醫預防與養生文化的傳播十分必要[12];第二,醫聯體中三甲醫院醫師多點執業動力不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師較難獲得高水平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和技術指導;第三,醫聯體內專家下沉社區進行健康教育講座和基層義診有待于加強并形成制度化、常態化。

3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加強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路徑優化策略

3.1 完善社區衛生機構寒地特色中醫藥服務體系

完善的社區中醫藥服務體系是健康養生文化傳播的根本載體。首先,在中醫門診的機構設置方面,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了《社區醫院基本標準(試行)》,規定社區醫院須設置中醫科,并配備一定比例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故應推動寒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科的100%覆蓋,同時在中醫藥服務示范社區設立“治未病”中心、中醫科、康復保健科等,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辨證施治、多靶點干預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其次,在中醫藥服務項目方面,推動中醫藥適宜技術、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制劑等進社區,并將符合條件的中藥飲片等納入醫保目錄,發揮醫聯體在傳承創新、技術指導、醫師培訓中的作用;再次,在中醫藥人才保障方面,完善社區中醫和全科醫師的引進、培訓和激勵機制。

3.2 積極推進社區寒地養生文化數字化傳播進程

我國北方寒地地區氣候寒冷、冬季漫長,部分老年人出行不便,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等資源推動寒地養生文化的網絡傳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其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肩負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識普及的職責,應在養生文化的傳播中起到主導作用。社區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通過公眾號、家庭醫生信息化平臺等進行中醫藥智慧服務和養生文化傳播,制作或轉發適合推動新媒體傳播的中醫藥文化精品佳作與科普作品和具有寒地特色、民族特色的中醫藥文化數字產品,同時與中醫藥健康文化體驗場館、中醫藥博物館等合作,采用VR、AR技術等使受眾進行沉浸式體驗,提高自身中醫藥健康管理能力。

3.3 培養或吸納社區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跨學科交叉人才

以需求為導向,以“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發展為契機,以中醫藥養生科學為載體,使社區寒地養生文化傳播路徑從平面向立體化、網絡化轉化,從知識普及向知行合一轉化,從知識學習向提升文化自信轉化。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環境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充分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利用新媒體矩陣來拓寬中醫藥知識傳播方式,把深奧的知識淺顯化、將復雜的道理簡單化、使枯燥的內容有趣化,用人民群眾看得見、聽得懂、學得會的途徑和方法普及中醫藥健康知識和方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注重“醫學+”復合型人才的招募和培養,如醫學信息學、醫學傳媒學、醫學插畫學等,讓既懂中醫藥又具有數字化技術的跨學科交叉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真正讓養生文化的傳播插上智慧的雙翼。

3.4 充分發揮醫聯體在社區寒地養生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醫聯體發展的關鍵在于“聯”,醫聯體在寒地養生文化傳播中也應發揮協同聯動作用[13]。首先,從線下醫療服務提供的角度,醫聯體內應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牽頭作用,在患者雙向轉診、專家健康講座、基層醫生培訓等各個環節推動寒地養生文化傳播;其次,從線上養生文化傳播的角度,應鼓勵中醫養生專家進行線上公益養生講座,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快速性、交互性、開放性、社交性等優勢提高寒地養生文化傳播的質量和效率,如2021年“名醫在線·龍江國醫大講堂”節目中的國醫大師、名中醫等向公眾科普了中醫藥知識,傳播了中醫藥文化。醫聯體主體醫院應建立中醫藥文化傳播表彰獎勵制度,注重發現和推介中青年中醫藥骨干人才和傳承人。

猜你喜歡
寒地社區衛生中醫藥
基于寒地公園適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長春為例
寒地黑土無公害水產品健康養殖發展思路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寒地鴨場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
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應用
從《中醫藥法》看直銷
寒地多年生毛櫻桃改接李優良品種技術
中醫藥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履職盡責加快社區衛生服務建設
社區衛生發展“老大難”還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