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熱點及變化趨勢分析

2023-12-28 13:28徐苗張鵬俊王辰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熱點全民圖譜

徐苗, 張鵬俊, 王辰

全民健康覆蓋作為世界衛生組織實現“人人公平享有最高、可得健康水平”這一根本宗旨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是衡量國家或地區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的核心[1],也是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途徑,是所有國家為之努力的目標和方向。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我國人民對健康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更全面、更公平的健康服務需求極為迫切?,F如今我國面臨著慢性病多發與疾病譜改變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使得我國同時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衛生和健康問題,而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國務院[2]在2016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表明政府和各個機構要通過長期的努力來推進全民健康覆蓋的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全民健康覆蓋的實現是推進我國社會建設的應有之意,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舉措,全民健康覆蓋受到國家高度重視,逐漸成為社會的熱點研究話題,但目前缺乏對該領域研究現狀的系統梳理,以及研究熱點與趨勢的深入研究,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民健康覆蓋研究的發展。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常用軟件CiteSpace V 6.2對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研究熱點進行總結歸納,明晰該領域的發展現狀,以期為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研究提供意見,豐富我國社會建設理論,促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的文獻來源于CNKI、萬方和維普數據庫。在CNKI和萬方數據庫以“主題=全民健康覆蓋”作為檢索式,在維普數據庫以“任意字段=全民健康覆蓋”為檢索式進行檢索,檢索時間設置為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通過閱讀題目和摘要,剔除與本研究不相關的文獻,最終將162篇文獻納入研究,在CiteSpace V 6.2中對相關字段數據進行格式轉換處理并分析。

1.2 研究方法

利用CiteSpace V 6.2軟件對162篇文獻進行匯總,定量測量文獻的輪廓分布,分析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內容隨時間的動態變化,描述和預測該研究領域的發展狀況,可直觀形象地反映該領域的前沿熱點和演進過程[3]。

在作者機構合作網絡圖譜中,連線代表兩者之間有合作關系,連線越多表示合作越密切。在關鍵詞共現圖譜中,字體大小對應詞頻高低,字體越大,說明該研究內容受到的關注越多,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兩者之間存在共現關系。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是測量研究節點在共現網絡中重要性的指標,將中介中心性大于0.01的節點定義為高中心性節點,高中介中心性節點可被看作是連接領域內不同研究熱點之間的關鍵樞紐[4]。在關鍵詞共現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聚類分析,所形成的聚類代表當前的熱點研究領域,在關鍵詞聚類圖譜中,Modularity Q大于臨界值0.3,說明共現關鍵詞網絡結構顯著,得到的聚類效果較好,Mean Silhouette值大于臨界值0.5,表明圖譜聚類結果合理。時間線圖譜中同一聚類的節點按照時間順序從左至右的排列,既可反應聚類間的關系,也可反映聚類中關鍵詞的研究歷程。

2 結果

2.1 文獻發表趨勢

我國在該領域的發文量大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在2013年之前我國有關全民健康覆蓋研究的文獻很少,普遍為0篇或1篇;在2013年有所上升,為4篇。2014年發文量大幅度增長至17篇,是2013年的4倍多。2014年之后發文量呈現波動式變化趨勢,分別在2019年和2021年達到最高點,為26篇,兩年發文量占2005-2021年總發文量的32%。見圖1。

圖1 2005-2021年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文獻發表數量及其占比

2.2 作者機構共現圖譜

該圖譜網絡密度(density)為0.010 4,共生成239個節點和296條連線。項莉和蔣俊男為發文量最多的作者,均發表了4篇。研究機構最多發文量為4,分別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北京大學。作者機構抱團明顯,但各個類團間缺乏聯系。見圖2。

2.3 關鍵詞共現

在關鍵詞共現圖譜中“健康中國”占據中心地位,出現頻次最高,為15次。以健康中國為中心,醫療保險、衛生籌資、全民健康、全民覆蓋等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共同代表了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研究熱點。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的密度為0.012,節點176個,連線185條。本研究中介中心性最高的關鍵詞為健康中國(0.25),其他中介中心性較高的有衛生籌資(0.22)、全民覆蓋(0.18)、全民健康(0.14)、醫療保險(0.11)等。這些關鍵詞在共現網絡中影響力顯著,所以可認為是全民健康覆蓋研究領域重要“中介”術語。見圖3。

圖2 2005-2021年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作者機構共現知識圖譜

圖3 2005-2021年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高頻關鍵詞知識圖譜

為了深入顯示關鍵字之間的內在關聯,本研究還將共現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得到的共現關鍵詞聚類圖譜Modularity Q值為0.866 8,Mean Silhouette值為0.934 3,均大于臨界值,說明全民健康覆蓋的共現關鍵詞網絡結構顯著,得到的聚類結果合理并且效果較好。本研究共導出10個主要聚類,分別為全民覆蓋、健康中國、醫療保險、因病致貧、全民健康、國家戰略、分級診療、溫州市、可及性、醫養結合。這10個聚類反映了我國在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主要研究內容。見圖4。

圖4 2005-2021年我國全民健康覆蓋研究關鍵詞聚類視圖

2.4 熱點演化路徑

研究前沿趨勢分析可根據文獻的變動趨勢了解全民健康覆蓋領域未來的走向[5]。在全民健康覆蓋領域,全民覆蓋、健康中國兩個聚類從2015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均有研究,時間跨度最長;2015年之后研究大幅度開展,關鍵詞密集出現,研究主題多樣,分級診療、醫養結合等聚類開始出現;醫療保險、因病致貧在全民健康覆蓋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表明這些聚類是該領域內的研究重點。見圖5。

圖5 2005-2021年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的時間線知識圖譜

3 討論

我國在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發文量大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但總量較少;研究作者和機構之間的聯系單一,合作關系網較小;在共現詞分析中,“健康中國”一詞出現頻率最高,代表了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的一大熱點;本研究導出的前10個聚類,反映了從2005-2021年我國在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研究熱點;該領域中,全民覆蓋、健康中國跨度最長,醫療保險、因病致貧、分級診療等是其重要研究內容。

3.1 我國在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發文量呈波動上升趨勢,但總量較少

文獻發表數量的動態變化是衡量研究領域發展趨勢的重要指標[6]。2012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關于全球衛生的決議,督促“各國政府、民間社會組織和國際組織將全民健康覆蓋納入發展議程,并執行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2013年世界銀行設立了“到2030年終結極度貧困”和“提升各個發展中國家底層40%人口的收入以促進共享繁榮”的兩個目標[7],這是在全民健康覆蓋背景下對“阿拉木圖精神”的戰略性闡述,這兩個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即為全民健康覆蓋,全民健康覆蓋的實現正迅速成為全球衛生界的首要任務。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指出,要維護基本醫療服務的公益性,逐步縮小地區間、人群間的差異性,促進社會公平,從而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我國學者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政策紅利,在這一時期對該領域的研究大幅增長。2018年10月,全球初級衛生保健會議發布了《阿斯塔納宣言》,進一步明確了全民健康覆蓋實現的行動方向,國際上全民健康覆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國亦是如此。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8]將“大衛生、大健康”作為發展理念,倡導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努力,將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轉變,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9年以“全民健康覆蓋”為主題,組織開展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目的是向人們普及全民健康覆蓋的含義。由此可以看出,政策是推動研究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際政策與國內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學者在逐漸重視對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探索研究。

3.2 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研究主題

結合聚類結果及相關文獻梳理,筆者將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歸納為三大研究主題。第一類研究主題為對全民健康覆蓋本身的研究。我國學者提出社會公平是全民健康覆蓋的核心價值取向,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主要任務是縮小國家間、地區間和人群間衛生服務可及性和費用負擔的差距[9];從全球視野來看,絕大多數國家距離全民健康覆蓋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且各國在全民健康覆蓋上的表現不平衡,發展程度越高的國家表現越好。全民健康覆蓋仍需要各國、各組織持續不地推進[10]。第二類研究主題為全民健康覆蓋目標實現路徑的研究。全民健康覆蓋的實現需要從多角度全方位來入手。分級診療可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和以人為本的服務,全民健康覆蓋的實現需要分級診療的全面促進與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與分級診療協同推進是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初級衛生保健的應有之意,也是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張小娟和朱坤[11]從國外的全民健康覆蓋改革中提取了經驗與啟示,表明我國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過程中要加強政府的政治承諾,明確各級政府的籌資責任,將醫療保險制度與衛生服務體系改革同步推進,開展協調的綜合改革。第三類研究主題是以全民健康覆蓋為視角展開的研究。在養老服務方面,學者們從人口覆蓋、服務覆蓋及質量保障、財產風險分擔的全民健康覆蓋的3個維度分析并促進“醫養結合”的養老整合服務模式的構建[12]。在保障制度方面,主要從衛生政策和醫保制度的完善出發,囊括了農村貧困人口的醫療需求、家庭疾病經濟風險保護以及大病保險等,指出醫療救助制度是健康保障的“最后防線”[13]。此外,楊思創等[14]圍繞輔助技術展開研究,指出要在全民健康覆蓋的頂層設計下,實現全民輔助技術服務全覆蓋,并進一步分析實現“互聯網+”、智能化的路徑[15]。

3.3 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內容的變化及未來研究趨勢

熱點演化路徑分析可展現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內容的變化及未來研究趨勢。在2015年之前,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研究內容局限于衛生領域淺顯的健康現象研究;2015-2020年,研究熱點密集出現,健康扶貧成為這一時期的突出熱點,同時分級診療這一聚類開始出現,說明我國開始以資源的合理分配為手段來促進全民健康覆蓋的實現,將著力點放在健康資源薄弱的地區,如在因病致貧這一聚類中,出現了對農村居民、大病患者的研究;從2020年至今,健康中國這一聚類的研究熱度不減,因病致貧、分級診療也在全民健康覆蓋領域占有重要地位,隨著人類疾病譜發生改變,國民健康意識逐漸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預防,人們開始注重養身,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在未來,主動健康、健康公平性仍是熱點研究話題。

4 結語

本研究借助可視化工具CiteSpaceV 6.2軟件對2005-2021年期間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的文獻進行了分析,通過文獻發表趨勢、作者機構共現圖譜、關鍵詞共現、研究前沿趨勢,梳理了我國全民健康覆蓋研究領域的發展脈絡、研究熱點和未來趨勢。通過對全民健康覆蓋領域研究內容特點的分析,可有效掌握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充實健康全覆蓋的理論基礎,探明研究熱點所在,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由于全民健康覆蓋話題出現至今的時間跨度較短,中文語料庫的標準化不佳使得研究結果存在部分偏倚,且僅對我國全民健康覆蓋進行了研究分析,缺乏與國外研究的對比分析。未來可放眼于國際,明晰國外全民健康覆蓋發展進程,汲取優秀發展經驗,完善、充實國內研究,以期更好助力我國全民健康覆蓋的實現。

猜你喜歡
熱點全民圖譜
熱點
全民·愛·閱讀
繪一張成長圖譜
熱點
結合熱點做演講
可持續全民醫保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主動對接你思維的知識圖譜
全民健身 參與快樂
熱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