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項目教學中的學習支架設計例探

2024-01-27 23:20李青
中小學德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同伴勞動支架

李青

摘 要 學習支架在勞動項目教學中起著橋梁作用。針對不同學習階段分類提供不同的表格支架,根據學習內容與進展設計多元問題支架,立足不同的教學環節搭建小組同伴互動支架,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勞動探究意識,提升勞動思維能力,培育勞動品質精神。

關 鍵 詞 勞動項目;學習支架;勞動課程;勞動素養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24)01-0034-04

①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雙名專項”課題“工坊群: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新樣態的構建研究”(課題編號:ZX2022199)階段性成果。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簡稱《新課標》)強調,“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盵1]由此,勞動項目成為勞動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方式。然而,我們在實踐中發現部分教師將勞動項目教學等同于讓學生自主實踐,“少教”甚至“不教”等現象導致學生手足無措,難以實現理想的勞動項目成果。無指導的活動教學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指導的發現”和“支架式探索”比“無限制的發現”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學習與遷移[2]?;诖?,學校在勞動項目學習實踐中通過提供學習支架,引領學生展開深入的勞動探究,助力勞動素養養成。在此,以浙教版五上勞動項目三“多彩生活勞動創——LED燈用處大”為例,作一闡述。

在勞動項目教學中,要了解學生與該項目相關的生活經驗,基于其實際學習水平,立足不同的學習階段提供多種表格支架,引導學生不斷增強探究意識。實踐中,我們形成了常用的三種表格支架。

(一)入項調查表:聯通勞動與生活

勞動即生活。在勞動項目入項時,教師一般會指導學生通過調查采訪、網絡搜索、書籍查找等方式收集信息,以此聯通勞動與生活。調查表可以幫助學生有目標地將信息分門別類,在分析整理資料信息過程中,感知勞動對生活的意義。

多數學生對LED燈并不陌生,它是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燈具,也正是因為常見而被忽略,并不了解其原理功能等。為此,教師設計了“LED燈小調查”活動,引導學生從物品名稱、LED燈造型、功能三方面進行調查探究,并讓學生根據調查總結自己的發現。有學生寫道:LED燈不僅光很亮,還更省電,非常實用,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便利。通過調查表幫助學生發現LED燈在生活中的普遍應用,理解所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激發探究興趣,從而為后續“LED應用的設計”打下良好基礎。

(二)制定KWH表:深化勞動項目理解

《新課標》指出,教學要引導學生“能從目標和任務出發,系統分析可利用的勞動資源和約束條件,制訂具體的勞動方案,發展初步的籌劃思維,發展基本的設計能力”[3]。我們在勞動項目教學實踐中形成了KWH表格工具,即從“Know”“What”“How”三個維度,帶領學生梳理分析“已經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運用知識解決怎樣的問題”,對勞動項目進行系統分析,進而展開籌劃設計。

在項目“LED燈用處大”學習中,學生在充分交流調查表后,借助“關于LED燈的KWH表”,梳理已知、未知和想解決的問題。例如,有小組學生通過梳理發現,同學們已經知道“LED燈節能環保,用途廣泛”,想知道“LED燈可連續使用多久”,想解決“如何自動調節亮度”等。借助KWH表的交流分享,每位學生都對自己參與的勞動項目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所探究的勞動項目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多的期待。

(三)撰寫反思表:促進勞動拓展遷移

學生從課堂教學中收獲的知識與技能如何轉換為能靈活應用的核心素養,反思是這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4]我們將反思視為勞動項目探究的重要學習環節,設計了反思表。其旨在幫助學生回顧整個項目實施過程,從而深化探究理解,進而將習得的勞動知識、技能遷移運用到其他項目。同時通過反思表,教師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在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改進不足,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好地實現勞動素養培育。

在“LED燈用處大”項目中,教師從“遇到的深刻困難”“解決的深度實踐”和“思考的價值體認”三方面設計反思表,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勞動探究過程。有學生在“遇到的深刻困難”中寫道:導線與燈絲接觸不良,導致有時會短路。這表明學生在導線與燈絲連接時遇到了難題,教師就此進行了個別指導,幫助其練習掌握了連接方法。此類問題是相關勞動項目學習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由于是“有時”會短路,通常會被學生和教師忽略。通過反思和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養成主動克服困難,動手動腦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更好地激發其勞動探究意識。

問題支架有助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深度思考,點燃學習熱情。正如格式塔心理學家指出的,“真正的學習常常會伴隨著一種興奮感”,學生在思考過程中能獲得“頓悟的快感”[5]。在勞動項目教學中,依據課程標準和實際學情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問題,有助于搭建思維支架,助推勞動思維能力發展。

(一)以綜合性驅動問題引領項目整體認知

勞動項目教學實質上是基于問題的學習,高質量的驅動性問題能夠串聯不同階段的任務和活動,為學生提供清晰的探究思路。這將有助于促進學生對項目的整體認識和理解,從而持續激發其勞動探究興趣,推動其展開長期探索與實踐。

在“LED燈用處大”項目中,學生分享調查表成果后,教師播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各地的LED燈光秀。絢爛華美的畫面深深震撼了學生,教師趁勢提出驅動性問題:學校在即將開展的科技節開幕式上,要舉行一場LED博覽會。作為一名小小設計師,我們將如何進行LED產品的個性化設計制作?以此統領“探索生活中的LED燈”“LED應用的設計”“LED產品的制作”“項目反思與評價”四個循序漸進的子任務,為學生提供清晰的探究路線圖。如此,激勵學生展開個性化勞動探究,發現生活之絢,設計生活之用,制作生活之品,創造生活之美,提升勞動能力。

(二)以真實性學習問題深化學以致用體驗

《新課標》指出,教學要“立足學生真實生活經歷或體驗,面向現實生活”[6]。問題設計應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具有真實性,能夠激發其應用勞動所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深化其學以致用的體驗,更好地激發其勞動自覺。

在“LED燈用處大”項目中,教師發現學生普遍對點亮LED燈很有興趣,他們還嘗試使用科學課上學到的點亮小燈泡的方法去點亮LED燈,但是,此時出現了有的能點亮,有的卻點不亮的問題。這正是真實的學習問題,教師趁機提出探究問題:“點亮小燈泡與點亮LED燈有什么區別?”鼓勵學生就此通過探究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小組探究、查找資料等方式,發現了兩者的區別:小燈泡只要一節干電池就能點亮,而LED燈至少需要1.7伏的電壓;小燈泡只要接通電路就能點亮,而LED燈有長短腳,長腳接電池的正極,短腳接負極等。來自勞動項目探究過程中的真實問題的解決,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也讓其深入體會到了學以致用的勞動樂趣。

(三)以開放性實踐問題激發勞動生活創意

《新課標》在情境創設指導中提出,要“體現開放性”,這有助于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勞動探究空間,從而更好地培育勞動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勞動項目學習的重要目標。這要求勞動項目教學要注重設計開放性問題,即要具有一定的思維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生從不同視角展開多元思考與勞動實踐,激發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勞動能力。

在“LED燈用處大”項目中,教師設計了一個開放性問題:“你覺得要設計一款個性化的LED燈作品,我們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還需要注意什么?”這樣的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旨在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已有經驗、資源、興趣等,進行個性化創意勞動。學生興致盎然,提出了許多創意方案:“我喜歡心型,用硬卡紙設計輪廓后,把燈帶纏繞上去,再用熱熔膠固定就可以?!薄吧现苣└职謰寢屓ブ参飯@散步,撿了許多松果,我覺得把燈帶繞在松果上,然后用木條做一個支架,進行適當裝飾,效果應該很不錯?!遍_放性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打開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積極動手展開個性化實踐,以自己的勞動創意創造著自己的美好生活。

同伴支架具有合作、分擔、協助、反饋、支持、共享等多種功能。[7]我們在勞動項目教學中,注重優化小組合作探究的價值,通過多樣化的座位編排激發高質量的互動合作,從而為學生搭建同伴互動支架,在助推勞動項目探究的同時,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勞動品質精神。具體而言,根據勞動項目教學不同環節的實際需要組建合作小組,并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安排座位。

(一)圍坐討論:激發勞動價值表達

勞動項目教學一般不采用傳統“秧田式”的座位編排,而是以4-6人“餐桌式”座位編排為主。這種編排方式使得成員相對集中,既有利于同伴交流,又方便座位切換,一般用于項目實施的分享討論環節。其重在促進學生學會傾聽并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這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項目學習中的問題,并初步梳理、對比反思自己的思考。

在“LED燈用處大”項目學習中,學生完成設計方案后進入同伴討論環節,每個小組的成員圍坐在一起,各自說一說自己的設計理由,進而請其成員提一提建議。每一個成員都有機會講述自己的勞動思考,詳細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和創意,通過分享對自己的設計方案也有了更多思考。例如,有成員在傾聽其他同伴介紹后,提出在設計方案中應標注所用LED燈帶的長度,避免制作時出現長度不夠或浪費的現象。有成員則建議方案除了要圖文并茂,還要考慮產品的結構與功能,使其更實用等,諸多精彩的表達展現了學生對勞動價值的理解。

(二)實物展示:提升勞動創新意識

勞動項目一般都指向物化的成果,借助成果展示便可知曉同伴在項目學習中的收獲與存在的問題,在評估成果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發現作品的改進空間,進一步激發其勞動創新意識。對成果的看法,難免存在分歧與意見,這正是同伴合作的價值所在,在解決分歧與意見的過程中,實現同伴的共同進步。

例如,學生在制作完成LED產品后,進入展示環節。有學生制作了五角星形狀的LED產品,但由于沒有借助框架等支撐物,展示時其作品出現了站立不穩的問題。對此,有同伴建議將燈帶穿進透明的吸管來連接,立刻解決了這一問題。有學生設計制作的LED產品用透明膠帶連接笑臉輪廓與燈帶,同伴提出建議:用熱熔膠進行固定,這樣更美觀也更安全。同伴之間相互補充,通力合作,力求精益求精。最后,在LED博覽會展覽的作品都比原設計有了較大的提升,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同伴互評:深化勞動品質養成

同伴互評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評價方式,我們在勞動項目學習評價中,強調組內成員之間對同伴在整個勞動項目實施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并給予反饋與激勵。借助同伴互評,旨在引導學生學會看到同伴的亮點和優勢,取長補短,深化勞動習慣和品質的養成。

“LED燈用處大”項目設計了四張分階段評價表和一張總評表,分別是“LED燈小調查評價表”“點亮LED燈評價表”“LED產品設計評價表”“LED產品制作評價表”和“多彩生活勞動創——LED燈用處大項目評價表”。每張評價表都設置“自己評”“同伴評”“教師評”,總評表從“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四維度,結合每個分階段的評價表進行星級評價(見表1)。其中,“同伴評”采用“車輪式”互評,以更好地發揮反饋與激勵功能。

參考文獻:

[1][3][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6.41.

[2]李梅,葛文雙.基于項目的在線協作學習支架策略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21(01):40-47.

[4]崔允漷,余文森.在線教學的探索與反思(筆談)[J].教育科學,2020(03):1-24.

[5]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8-149.

[7]應玲.同伴支架:培養高中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08):43-47.

責任編輯 毛偉娜

猜你喜歡
同伴勞動支架
支架≠治愈,隨意停藥危害大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給支架念個懸浮咒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專題·同伴互助學習
前門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設計與制造
熱愛勞動
尋找失散的同伴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相約釣魚身亡 同伴應否賠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