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現狀及提升路徑研究

2024-01-27 01:51胡婉玲張金鑫王紅玲
社會科學動態 2024年1期
關鍵詞:核查報告主體

胡婉玲 張金鑫 王紅玲

一、引言

氣候變暖關乎人類生死存亡。①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②,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 屆聯合國大會上指出,中國力爭在2030 年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碳交易市場是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實施“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而碳排放數據是碳排放權市場交易的基礎,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科學性,決定了碳排放交易分配的公平性,也是做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基礎。③

2022 年3 月,生態環境部公開中碳能投等機構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等相關案例,揭露了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2022 年以來,我國堅持以全面提升數據質量為中心工作,確保碳排放數據準確可靠。具體包括完善相關法規制度體系建設;建立“國家—省—市”碳排放數據質量三級聯審機制;強化監督執法等。

隨著碳排放相關政策的推進,相關文獻與研究成果開始大量涌現。其中,關于全國碳排放數據質量存在的問題及提升方面。有學者認為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制度理論基礎存在缺陷、立法體系不完備、制度建設不完善、司法救濟不足等方面不足,會導致參與主體承擔的責任不明顯,應該通過法治化路徑推動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的創新與發展。④此外,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體系不夠健全,在線監控設備和系統開發應用比較落后,統計核算數據基礎和技術能力有待提升。數據質量既需要各個排放主體提高核算能力與加大技術投入,又需要加強監管。⑤其次,目前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主要依賴MRV 體系,但全國碳交易市場在相關環節還不夠完善,各企業把握執行難度較大。因此,我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MRV 體系,減少模糊空間,保證碳排放數據的質量。⑥再次,有學者認為信用規制作為一種新型治理工具,可以有效規制碳排放數據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并提出完善碳排放數據造假的信用規制法律體系、信用評價聯動體制機制、信用監管機制等建議,以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⑦同時,關于碳排放數據質量責任在不同主體間的分擔問題,有專家提議在能力建設的基礎上,合理劃定各類參與者職責,更好地落實主體責任,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加強重點排放單位的履約能力以及核查機構的履職能力。⑧

在碳排放典型行業方面。由于發電企業對數據管理標準和碳排放測算模型不統一,導致最終形成的碳排放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有專家聚焦全國碳市場煤電企業排放數據質量問題,認為煤電企業碳數據存在的問題包括:煤炭消耗量缺乏有效的量值溯源、關鍵參數不夠準確、媒質檢驗及計量管理不規范、碳排放數據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末端測量技術有待提升等。⑨

各地區也采取了各種舉措來保證碳排放數據的質量。其中,河北省建設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臺項目,力求完成全省重點用能單位的接入端系統建設,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⑩廣東省政府印發實施《廣東省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出臺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與核查細則,公布鋼鐵等5 個行業報告指南、核查規范等技術文件,并從完善企業碳排放監測計劃入手建立各項制度,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碳排放報告核查及數據質量管理法。此外,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上提出強化三個制度、做好三個監管。其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包括完善制度設計和技術規范、建立核查機構遴選與跟蹤管理制度、建立核查評議及抽查復查制度;切實加強數據質量監管,包括建立碳市場數據質量監管工作機制、組織對全省發電企業的數據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多部門聯動,確保數據質量真實可靠。?

本文通過回顧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相關文獻以及政策文件,分析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現狀、存在問題,提出相關建議,為提升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參考,對于規范碳交易市場,推動碳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現狀分析

(一)碳交易市場發展情況及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政策

2021 年7 月16 日,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線上交易。我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 家,每年覆蓋的碳排放量超過45 億噸,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截至2023 年10 月25 日,我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3.65 億噸,累計成交額194.37億元。2022 年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總成交量5088.9 萬噸,總成交額2.81 億元(見表1)。

表1 全國碳市場每年成交數據(2022.1.4—2022.12.30)

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是各類主體對碳市場保持信任和合理預期的依據。碳排放數據直接反映企業特定時間范圍內的碳排放量,與企業配額清繳、減排履約以及碳排放權交易等環節息息相關。而碳排放權交易是建立在企業實際排放的碳量與企業被分配或購買的碳排量配額之間的差額的前提之上,碳排放數據質量決定了企業實際碳排放的最終量化結果。因此,碳排放數據的質量是碳排放權交易的核心因素。此外,生態環境部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見表2),能夠幫助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規范數據采集、審核和報告流程,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而實現我國碳市場的良性運行,助力綠色低碳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二)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的主體

我國碳排放數據的質量管理負責主體共涉及五類,包括重點排放單位、咨詢機構、檢驗檢測機構、核查機構和監管機構。其中,重點排放單位承擔主體責任,保證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咨詢機構在咨詢服務過程中應秉持正直、客觀的態度,真實編制碳排放報告;檢驗檢測機構應確保所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的真實性;核查機構具有監督性質,須核查相關數據和報告,把關報告質量和配額清繳;監管機構主要包括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等,負責對碳排放數據質量進行監管和管理,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標準,并監督各方遵守執行。這五類主體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中有其特定的責任和角色,共同確保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助力碳減排目標的實現(見表3)。

(三)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現狀

首先,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碳排放數據收集和監測體系。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及相關部門,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數據收集和監測機制。通過定期對各個行業的企業進行數據采集和監測,能夠及時獲取碳排放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

其次,我國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我國通過建立嚴格的數據審核制度和質量控制體系,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數據的錯誤和不準確。此外,我國加強了對數據來源的監管,確保數據的可靠與可追溯。

最后,我國還注重數據的透明性和公開性。通過建立碳排放數據公開平臺,向社會公眾開放,提升數據的透明度。同時,我國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共享碳排放數據,促進了數據的互通和交流。我國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要求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三次國家信息通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二次兩年更新報告》,向國際社會報告了我國碳排放數據。

三、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碳排放權交易主體數據存在造假行為

第一,相關主體對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2022年3 月14 日,生態環境部通報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相關典型案例。其中,遼寧東煤從2020 年以來,為多家集中送檢煤樣的控排企業出具日期虛假的元素碳含量檢測報告被點名;2022 年5 月,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下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核查檢驗檢測機構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通報了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存在質量控制體系缺失。此外,少數檢驗檢測機構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幫助企業違規篡改碳排放檢測數據、嚴重干擾碳市場正常秩序,影響檢驗檢測行業聲譽。

第二,相關主體工作不到位,未核查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在生態環境部通報的案例中,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未能核實數據及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導致核查報告結論失實;青島希諾新能源有限公司核查程序不合規,虛構核查報告內容,與碳排放單位的實際情況不符。

第三,一些參與主體對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相關技術規范不夠熟悉。對于部分行業,數據精準核算方面存在困難,這對相關監管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數據獲取方式不夠準確,缺乏統一標準

數據獲取方式是確保數據質量的基礎。目前,我國碳排放數據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獲?。阂皇峭ㄟ^定點監測站點收集數據。這些站點分布全國各地,覆蓋了不同區域和行業;二是通過企業自行報告。企業按照相關規定,準確記錄和報告其碳排放數據。然而,在數據收集過程中,面臨如監測設備的維護和校準、數據錄入和處理的準確性等挑戰。

此外,我國碳排放數據缺乏統一標準。歐美等國家在碳市場數據質量控制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質控指標。其中,美國要求相關企業提供附帶準確度評估報告及承諾聲明的碳排放數據報告?,歐盟規定碳排放數據的測量不確定度為質量控制指標。隨著我國碳市場MRV 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對數據質量的控制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但宏觀排放數據的層面沒有明確提出數據質量控制指標定量評價的方法,不利于幫助企業有針對性提升數據質量。

(三)現有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問題

目前,我國碳排放數據的收集和監測工作主要依賴于各地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自行上報。然而,因為不同單位可能上報數據時存在主觀性和不一致性,容易導致數據的不準確性。

然而,我國現有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在數據審核方面存在不足?,F階段對于上報的碳排放數據,主要是依靠各級環保部門抽查和核對。但由于資源和人力不足,抽查的樣本數量相對較少,難以覆蓋所有數據,提供了做假機會。另外,核查的過程中也存在人為因素,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此外,我國現有的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在數據存儲和共享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雖然各級環保部門和相關單位都有自己的數據系統,但缺乏有效的數據共享機制,導致數據的重復收集存儲與不一致,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與此同時,由于數據存儲和共享的不完善,數據的可追溯性和可驗證性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了數據的可信度。

四、提升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水平的路徑

(一)利用信用機制規制碳排放數據造假

2022 年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指出,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制度體系,加強登記、交易、結算、核查等環節信用監管。通過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把碳排放數據造假的主體行為界定為失信行為。失信信息可以采取公開的方式,隨時被公眾查詢獲取,實現“互聯網+監管”,并將失信信息作為相關主體信用評級的重要依據?;谛庞靡幹颇J綉土P的累積性、連續性、擴散性等特征,可以使碳排放數據造假的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受到不同部門的懲戒,讓參與主體“一處違法、處處受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規制碳排放數據造假行為,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推動“信用中國”的建設。

(二)優化數據獲取途徑和碳排放核算標準

數據獲取是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的關鍵環節。首先,可以引入第三方機構對數據進行審核和核實,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其次,政府部門可以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提高數據獲取的效率和準確性。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數據獲取的時效性,建立數據平臺,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共享。

優化碳排放核算標準,提升科學性和規范性。通過進一步完善MRV 體系,依據“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原則,保證配額許可量和實際排放量的真實、準確、完整。此外,需要不斷優化碳排放量核算的技術手段和監測方式,提高科學性和規范性,減少核算、報告和核查過程中的隨意性與不確定性,減少碳排放數據造假空間。

(三)創新碳排放相關管理機制

首先,需明確各控排企業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健全數據質量的日常監管機制。同時,強化技術服務機構管理,對咨詢、檢測、核查等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考核和評估,保證數據質量合規。此外,持續加強監督管理隊伍建設,加強人員和資金保障,定期開展培訓,提升監督管理水平。

其次,開展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以企業和核查機構為切入點,深入開展現場監督檢查,規范企業碳排放報告編制及第三方檢驗檢測和核查機構的服務行為,保障碳排放數據真實可靠。同時,強化企業和技術服務機構的法律意識,健全管理制度和質量控制體系,把好技術服務準入關。通過嚴格監管和有效幫扶,提升企業碳排放管理能力,增強機構的專業性和獨立性,確保技術服務過程和結果的真實、合規、公正。

最后,建立立體監管體系。保障碳排放數據真實準確,需要建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立體監管體系。要加強組織領導,針對排放企業、咨詢機構、檢驗檢測機構、核查技術服務機構建立強化監督管理體系,創新監管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同時,各地要對控排企業的排放報告和核查報告進行自查,核查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算報告相關內容。此外,要建立核查技術服務機構自查與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抽查的制度安排,對核查技術服務機構內部管理情況、公正性管理措施、工作及時性和工作質量等進行評估,完善第三方核查機構資格標準,建立科學的第三方核查制度。

五、結語

通過上述研究,探討了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的現狀及提升路徑。通過研究發現,發現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存在如數據造假、獲取方式不準確、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同時,還發現我國碳排放數據質量的管理機制尚不完善,難以對數據質量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和監督。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具體的提升路徑。首先,利用信用機制規制碳排放數據造假。其次,優化數據獲取途徑和碳排放核算標準,規范數據采集和上報流程。最后,創新管理機制,明確各控排企業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和立體監管體系,開展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

猜你喜歡
核查報告主體
對某企業重大危險源核查引發的思考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關于設計保證系統適航獨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無人機影像的營造林核查應用研究
一圖看懂十九大報告
報告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報告
報告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