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診斷及防控

2024-01-28 03:53石銀山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23年6期
關鍵詞:液囊活疫苗病雞

石銀山

(宣漢縣漆樹土家族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達州 635000)

滑液囊支原體(Mycoplasma synoviae,MS)、雞毒支原體(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火雞支原體(Mycoplasma meleagridis,MM) 是目前臨床上對家禽危害最嚴重的支原體類致病微生物[1]。MS 又稱為滑液囊霉形體、滑膜支原體,主要易感動物是雞和火雞等。感染后可引起雞亞臨床呼吸道癥狀、滑膜炎、關節炎及氣囊炎,還會導致雞蛋尖端異常和產蛋率下降。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在世界各地廣泛流行,在我國各地雞場也存在不同程度感染。目前該病已成為制約我國養雞業健康發展的一種重要疫病。

1 病原學

MS 屬于軟膜體綱支原體目支原體科支原體屬成員,于1964 年被Olson 發現,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積最小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直徑為300~500 nm,革蘭染色呈陰性[2]。電鏡下觀察MS 呈圓形或梨形,無細胞壁,外面包裹3 層膜,內部含有顆粒性核糖體,以芽生或二分裂法進行增殖。固體培養基上培養1 周后,低倍顯微鏡下可見菌落多呈光滑、透明的露珠狀或無中心凹陷的“荷包蛋樣”。最佳培養溫度為37 ℃,最適pH值為7.6~7.8。高溫或酸性環境會對其活性有影響,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弱,多種消毒劑都能將其殺死[3-4]。但在低溫環境中可長期存活,于-80 ℃條件下能保存1 年以上,制備成凍干菌種可保存10 年以上[5-6]。

2 流行病學

MS 的易感動物是雞、火雞和珍珠雞等,不同日齡及品種的雞均可被感染,3~7 周齡雛雞發病率最高,對MS 的抵抗力會隨著周齡的增長而增強。MS 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氣溫驟降或寒冷季節發病率顯著升高,最高可達90%。MS 既可以通過呼吸道方式進行水平傳播,又可以經卵進行垂直傳播,主要傳染源為病雞和隱性感染雞。Feberwee 等[7]發現,MS 通過呼吸道氣溶膠的方式傳播,最遠蔓延距離為16.5 m,通常同一舍內的雞感染率為100%。成年雞感染MS 后通常不表現臨床癥狀,但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原體,這也是該病傳染性強且防治困難的主要因素之一。

3 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MS 感染后潛伏期通常為11~21 d,雛雞經卵垂直感染后潛伏期較短。病雞最典型的臨床癥狀為跛行、關節腫脹及肌腱發炎的滑膜炎癥?;ぱ椎陌l病率為2%~75%。雛雞感染主要表現為雞冠蒼白、生長遲緩。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雞出現胸骨突出、足墊腫大、腳關節腫脹以致跛行及皮下水腫等癥狀;有的病雞會出現癱瘓[8]。蛋雞感染后主要表現為產蛋率下降,蛋殼變薄、透明度增加、出現裂紋和斷裂。

感染初期,剖解病死雞,腫脹部位可見大量黏稠滲出液;感染中期,切開腫脹部位可見大量膿性滲出物,有的可見黃色黏稠膠胨樣物質或黃白色干酪樣物質。內臟器官通常不出現特征性病變。觀察組織學病變,會發現滑液囊腔和腱鞘有異嗜性細胞浸潤,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變厚,由于漿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腱鞘滑膜層會出現纖維素性樣變。部分雞肝脾腫大且紋路明顯,病理組織切片可見肝細胞壞死,白髓淋巴小結中淋巴細胞減少。

4 診斷方法

MS 的診斷方法主要分為病原的分離鑒定、血清學方法和病原的分子生物學檢測。

4.1 病原分離鑒定

MS 的分離和鑒定是診斷該病的“金標準”。采集急性發病雞的病料,接種于含有青霉素的支原體液體培養基中,37 ℃培養1 周左右,當培養基顏色變黃時,將培養液稀釋后涂于支原體瓊脂培養基中,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生長狀況,“荷包蛋”菌落是其特征性標志[9]。該方法可信度極高,但MS 病原培養周期長,培養過程需要較高的營養成分,所以不是目前MS 臨床檢測的常用方法。

4.2 血清學方法

血清學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平板凝集試驗(SPA)、血凝抑制試驗 (HI) 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SPA 操作簡單,敏感性強,無需專業儀器設備,但由于雞群使用的是滅活疫苗,存在交叉反應以及污染,容易產生假陽性。HI 主要用于檢測血清中的IgG 抗體,準確性及特異性高,易于操作,但耗時較長,且IgG 抗體出現較晚,通常于MS 感染后7 d 才出現,因此HI對于MS 感染前期不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經過眾多研究發現,ELISA 特異性越來越強,同時可以檢測大量的樣品,敏感性和準確性高,且檢測結果可定量,可用于血清、蛋清和卵黃中MS 抗體的檢測,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檢測方式[10]。

4.3 分子生物學檢測

分子生物學技術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檢測方法。聚合酶鏈反應(PCR)是常用方法之一,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特點??煽焖贆z測樣品中MS 的DNA,與病原分離鑒定及血清學方法相比,大大縮短了診斷時間,且準確性也高。多重PCR 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對MS 的感染情況進行診斷,還能快速區分MG 和MS。郭亞男等[11]建立的多重套式PCR 方法,在臨床中檢測樣本的靈敏度與病原分離鑒定沒有區別,尤其是面對沒有明顯癥狀或多種病原混感時,該方法可以節約檢測成本和時間,有效提升診斷效率。

5 防控措施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防治主要通過種源凈化、藥物治療和疫苗免疫3 種途徑。

5.1 種源凈化

MS 可以通過垂直傳播,所以凈化傳染源,建立陰性祖代群,從它們的遺傳系根除MS,可有效減少MS感染。種源凈化操作周期長且成本較高,若操作過程中管理不當,極易返陽。寧宜寶等[12]研究發現,將雞蛋置于45 ℃環境中處理14 h 后,支原體被有效殺滅。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強化管理并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可達到凈化種群的目的,從而有效控制MS。

5.2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MS 傳播,及時減輕臨床癥狀,從而減輕該病對養雞業的影響。由于MS 沒有細胞壁,所以對β 酰胺類抗生素不敏感。體外試驗表明,MS 對氯霉素、恩諾沙星、泰樂菌素、諾氟沙星和鏈霉素等抗生素較為敏感[11]。感染初期,可在飼料中加入0.05~0.1 g/kg 氯霉素,連續用藥5~7 d,可有效減少病雞通過呼吸道傳播到鄰近雞群的風險。不同菌株對藥物敏感性不同,并且連續使用抗生素可導致MS 出現耐藥性,因此抗生素藥物在預防和控制MS 感染時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徹底消除雞群感染MS 的現象。

5.3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預防和控制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有效手段。疫苗包括MS 滅活疫苗和活疫苗兩類。MS 滅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好、不散毒和針對流行毒株等特點,可刺激機體產生體液免疫應答。MS 滅活疫苗在產生體液免疫應答的同時也可產生細胞免疫應答。目前,可供選擇的MS 滅活疫苗種類不多,實現商品化生產的有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YBF-MS1株滅活疫苗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使用本土分離株HN01 研制的滅活疫苗。常用的弱毒疫苗有澳大利亞MS-H 疫苗株,但是該疫苗對已感染MS 雞群沒有免疫保護效果,接種后反而會使臨床癥狀更為嚴重。在生產實踐中,活疫苗操作條件和要求較高,可通過點眼滴鼻、噴霧、氣管注射和胸腔注射等方式進行免疫接種。其中,點眼滴鼻免疫方法個體免疫質量較高且易于控制,但操作過于煩瑣。噴霧接種適用于集中飼養。丁美娟等[13]通過對比試驗發現,通過噴霧免疫和點眼免疫2 種途徑進行免疫,免疫效果無顯著差異。

猜你喜歡
液囊活疫苗病雞
雞維生素缺乏癥的臨床癥狀與治療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誕生記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和防控措施
雞維生素B1缺乏癥的診治分析
蛋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流行病學、實驗室診斷及防控措施
病雞治療期飼料調整與控制
病雞治療期飼料調整與控制
鴨黃病毒滅活疫苗的制備與免疫效力研究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護效果的研究
番鴨呼腸孤病毒活疫苗的推廣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