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3D影像其實很傷眼

2024-01-30 23:29王薇史翔宇
幸福 2023年25期
關鍵詞:視差人眼物象

文/王薇 史翔宇

3D即三維,指空間的三個維度,也就是立體。3D圖像是指具有立體效果的圖像。

立體視覺是怎么產生的

視覺系統是人類感知外界的重要入口,通過視覺接收到的信息占總信息接收量的80%以上。人類通過眼睛對外界物體的相對空間位置,如高低、前后、遠近等做出準確判斷。視網膜是眼睛的感光部分。大腦接收視網膜傳來的信息,并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獲得外界的深度信息。當大腦視覺中樞將兩眼視覺信號綜合成完整的、有立體感的視覺信息時,就形成了立體視覺。

我們的眼睛有兩個重要的視覺特性。其一是輻輳和調節功能。在看東西時,人們雙眼眼球通過向內或向外轉動,調整兩個物象的位置,進而使大腦將兩個物象綜合成一個物象,這個過程被稱為輻輳。同時人的眼睛有將焦點聚焦在某一物體上的能力,這是人眼的調節功能。通常,輻輳和焦點調節是相互協同、保持一致的,這使得我們的兩眼既能看遠也能看近。但在觀看3D影像時,這兩個功能不再一致,兩者之間的矛盾就會給長時間觀看者帶來明顯的視疲勞。

其二是雙目視差。由于瞳孔距離和注視角度的不同,左右視網膜上的物象存在水平差異,即我們的雙眼具有視差。水平視差是人眼視物呈現立體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我們觀看3D影像時,水平視差越大,圖像縱深感越強。與此同時,兩眼聚焦和調節的不一致程度也會越嚴重。

簡而言之,為了讓我們能夠看到大自然,并且產生立體感,我們的眼睛和大腦時刻在進行復雜而精密的計算。

3D影像為什么會導致視疲勞

3D影像使用的是立體顯示技術,其拍攝和放映原理也模仿了人眼的立體成像功能。但當我們觀看3D影像時,兩者工作的機制存在沖突,并使長時間盯看3D影像的人出現眼睛酸脹、流淚、畏強光、頭暈、惡心等不適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盯看3D影像需要進行復雜的眼球調節以確保眼睛對圖像的聚焦和視差的調整,從而產生立體感。這種復雜的調節過程會導致眼睛超負荷工作。同時,由于3D影像具有更高的逼真感,它們會使大腦受到更強的視覺沖擊,進而影響身體的平衡感和定向感,引起頭暈、惡心等癥狀。

第二,長時間盯看3D影像還可能會影響眼睛視覺系統的正常工作。人眼的正常工作需要通過不同的角度和距離來觀察周圍的事物,從而使視覺系統得到鍛煉。然而,長時間盯著3D影像可能會使眼睛陷入一種單調的視覺環境中,使視覺系統得不到充分的鍛煉,長此以往會引起視力下降和視覺疲勞。

此外,視疲勞并不只會影響眼睛,甚至有人將其歸為身心醫學疾病范疇。因為存在視疲勞的人常會感到內心有種說不出的難受。它常發生在從事近距離精密工作、電腦工作或者視物環境照明不足,以及患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及身體衰弱的人群中。

如何科學地觀看3D影像

控制觀看時間。觀看3D影像應該控制時間,或者每隔一段時間就休息一下,可以通過眺望遠處或者閉目養神,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改善環境。注視物與背景顏色接近周圍噪音,以及不和諧的色調等都可加重視疲勞。要選擇光線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并控制光線的亮度和色溫,避免在昏暗的環境或過于刺眼的光線中觀看。

保持適當的觀看距離。一般來說,觀看3D影像時應該距離屏幕1米以上,并盡量將屏幕調整到合適的高度和角度。

戴上合適的護眼鏡。護眼鏡可以減少光線的反射和散射,降低眼睛疲勞程度。此外,還可以選擇防藍光護眼鏡,防止過多的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對于有白內障、青光眼病史的人群,或者做過白內障手術、眼底手術、有老花眼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而言,由于這些人的眼部健康狀況比普通人更差,所以觀看3D影像對眼睛的負擔會更重。有青光眼病史的人則可能會因為3D效果的過度刺激而導致眼壓升高。因此,這些人尤其要少看或不看3D影像。

在工作中需要長期觀看3D影像的人,如使用3D醫療設備的醫護人員等,可通過認真調整設備參數、佩戴護具等措施,盡可能減少視疲勞。同時要注意定期進行眼部檢查。

猜你喜歡
視差人眼物象
基于自適應窗的立體相機視差圖優化方法研究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幾何——新藝美固整木展廳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武術文化中“物象與興象”的博弈
人眼X光
人眼為什么能看到虛像
基于梯度域引導濾波的視差精煉迭代算法
閃瞎人眼的,還有唇
基于分割樹的視差圖修復算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