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4-01-31 06:57寧,蘭
少年體育訓練 2023年4期
關鍵詞:雙減體育教師體育

楊 寧,蘭 林

(1.成都市鹽道街小學,四川 成都 610066;2.成都市錦江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23)

2021 年6 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學校體育改革做出明確界定和方向引導;同年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二者巧妙形成“組合拳”,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的發展帶來了契機?;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理當通過高站位、遠視角來審視在“雙減”政策下的高質量發展。

1 “雙減”政策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

“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目標導向,強化體育對人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力爭實現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學生形成運動專長,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價值目標。

1.1 持續深化以體育人,為落實“四位一體”目標筑牢穩固根基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落實“立德樹人”的基礎性工程,肩負著以體育人的重擔。義務教育階段作為實現以體育人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個體適應社會規范的品德養成初始階段,學生在體育教育中持續地被磨煉鍛造,正是一個“立德強體”的實踐過程。體育與健康課程不但教會學生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還讓學生通過規則約束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團隊協作來厚植集體主義的精神,通過比賽歷練來打磨不懈拼搏的意志。在感受與體驗中享受樂趣,在競爭與對抗中增強體質,在挑戰與突破中健全人格,在成功與失利中錘煉意志。

1.2 體育教學增質提效,為助力學生形成運動專長打下堅實基礎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兩辦《意見》”)明確提出“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課程結構,進一步強化體育課堂的主陣地作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作為運動技能學習的基礎和啟蒙階段,肩負起打基礎、強基層的關鍵作用。在“雙減”政策落地后,體育課必然會得到高度重視和大力保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應在場地設施、師資力量和教學方式上下功夫,打造高質量體育課堂。

1.3 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為建設“健康中國”提供有力保障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建設“健康中國”的目標是增強人民體質健康?,F如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持續低下,令人擔憂,亟待解決。通過長期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是提升體質健康的首選。要想做到有效增強學生體質健康,除了保障體育課課時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外,還需要聯動課內外練習形式,確保校內校外體育鍛煉各1 小時。同時,加速建立“精準測評、精準干預、精準提升”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三精準”機制,形成校長、班主任、體育教師、學生、家長及政府等多方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2 “雙減”政策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與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新時代實現義務階段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應先樹立新理念?!毒V要》作為推動學校體育自我改革的理論指導與行動指南,能夠給其以宏觀指引。

2.1 深刻領悟“四位一體”內涵

“四位一體”目標聚焦的是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實現“享受樂趣”需要通過體育游戲和比賽幫助學生獲得運動快感,培養學生自主參與運動的習慣。其次,實現“增強體質”需要借助科學有效的鍛煉,調節運動強度和密度,掌握增強體質的方式方法。過程中關注差異性,因人而異、因材施策。再次,實現“健全人格”需要堅持以德為先,高校教師通過現實事例及親身經歷幫助學生不斷崇尚團結、友善,這正是立德樹人的具體表現。最后,實現“錘煉意志”需要通過不斷在現實中解決困難,培養學生堅定、頑強的意志品質和不服輸的精神以及提升學生的抗挫能力,并逐步錘煉學生勇敢、堅毅的良好心理素質,是一個自我完善提升的過程?!八奈灰惑w”目標各自獨立又密不可分,因其是學生實現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具體目標和重要標志,缺一不可。

2.2 精準把握“教會、勤練、常賽”要求

“教會、勤練、常賽”在《綱要》與“兩辦《意見》”中高頻出現,表明其是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精準把握其價值內涵,更是不容有失?!敖虝笔抢斫?、掌握、能用的綜合體現,并非簡單地掌握了知識與技能,需要系統化、進階式、多樣性的推進。其過程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運動技能掌握規律,杜絕以往“填鴨式”的錯誤認知?!扒诰殹钡年P鍵在于質和量。在質的方面,嚴格把握練習的準確性、適宜性、安全性;在量的方面,體育課上合理預設練習密度和強度,課后聯合體育社團俱樂部、校代表隊、體育家庭作業等多種形式,滿足以上質性和量性的基本要求,才算落實“勤練”?!俺Y悺弊鳛橹陵P重要的一環,強調將體育比賽形成常態化,大幅提升比賽頻率,實現人人有比賽、人人會比賽、人人能比賽的局面。

2.3 合理組織“學、練、賽”形式

促成體育教學質量發生本質變化的關鍵是“學、練、賽”形式的組織,通過對三者的創新完善與有機聯動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一方面,“學、練、賽”之間呈遞進關系。學是基礎與前提,練是提高與保障,賽是檢驗與強化。另一方面,“學、練、賽”相互依存,融為一體。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學、練、賽”將是必經流程,三者共同作用于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形成“學、練、賽”一體化的課堂教學閉環,缺少任何一環,體育教學都是殘缺的、不完整的。

2.4 加速轉變“以學定教”觀念

“以學定教”凸顯的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此觀念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情,正確選擇內容,完善教法,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若是一味地“教教材”,學生容易陷入被動學習的境地,需求得不到滿足,享受樂趣將無從談起。堅持“全面育人”,需要正確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運動需求,做到客觀、科學育人;課前、課中、課后充分考慮學情,做到重視、再重視、更重視;結合學生實際學練過程與效果,合理組織“學、練、賽”活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 “雙減”政策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雙減”政策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新機遇與新挑戰,而想要從“雙減”政策的契機下產生的潛在時間中成功轉化為實際時間,亟須從頂層設計、師資隊伍、協同育人等維度實施變革。

3.1 全面優化頂層設計,構建“一主兩翼”式學校體育工作新架構

“一主”即打造高質量體育課堂,“兩翼”是指優化包括“練”“賽”在內的課外體育活動?!耙恢鲀梢怼弊鳛榱x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的重要支柱,既是決定其水平高低的關鍵變量,又是實現其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抓手。

3.1.1 轉向系統深入的體育大單元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想要盡快消除體育教學中“繁、淺、偏、斷”現象,必須摒棄以往簡單拼湊的技術小單元,轉向至少18 課時一學期的主題式大單元教學。需要精準把握如下要點。(1)導向性學習目標。堅持以發展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導向。(2)引領性學習主題。大單元學習主題并非單個知識點或單一技戰術,而是能夠在課程內容與過程結構、項目與學科特性、育人意義與價值等方面具有引領性作用的大主題,包含關鍵性技戰術運用、實戰比賽或任務等維度。(3)真實性學習任務。任務來源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現實生活,通過任務驅動,誘導學生有效利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思考、研判、合作、探究完成帶有目的性的實踐活動,且此任務必須是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的挑戰性學習任務。(4)結構化學習內容。在整個大單元學習中需要注重讓學生在專項運動技能學練中進行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體能、展示與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在內的完整體驗。(5)綜合性學習評價。注重發展性評價,通過課堂觀察、評價量表、單元測試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在挑戰性學習任務中,以及知識、能力、行為、健康多維度上的具體表現進行分析、診斷與優化,實現“評價—發展—再評價—再發展”的螺旋上升,以此真正幫助學生在真實復雜的情境中形成運動專長,發展核心素養。

3.1.2 創新“賽訓結合”的課外體育活動方式課外體育活動是義務教育學校體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目前課外體育活動始終質量不高、水平不一?!半p減”政策的落地以及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為課外體育活動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使得學生作業數量、時間乃至學業壓力都得到了充分緩解,必然有更多的精力與體力投身體育活動。

精準把握“練”的數量和質量,保障“勤練”。一是要創新大課間活動。好的大課間活動應當呈現出集中與分散、內容與形式、技能與體能、大眾與特長等亮點,絕不僅限跑圈、跳操這些基礎內容,學生基數大、場地器材少的學校還可分年級錯時、錯峰活動。二是要完善體育社團俱樂部。日常的體育課程內容并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可向政府申請“購買服務”,提供多種學生樂學的運動項目,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進行專項化學練,可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進而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

充分考慮“賽”的主體和類型,實現“常賽”。一是要建立“常賽”機制。優化面向人人的不同項目、不同水平的體育競賽,不僅應包括課堂教學比賽、課外班級聯賽、校際競技比賽等高頻率、多層次的賽事,還應包括展示技術的個人賽和強調協作的團體賽等不同類型的賽事,從而形成全員競賽熱潮。二是要強化“常賽”功能價值。課后延時體育服務是開展競賽性體育活動的不二之選,這不僅契合“常賽”要求,而且體育競賽是“以體育人”較為理想的場域。還可縱向延伸課后服務時間線,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時間提供競賽平臺與環境。

無論是打造高質量體育課堂,還是提升體外體育活動質量,其前提均是立足于體育課程體系,需要謀定而動,使頂層設計與底層實踐交互融合,才能發揮其最大效能。

3.2 全面深化師資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新隊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就目前而言,教師發展的困境集中表現為身份認同偏差、能力勝任不足、激勵機制缺失,導致體育教師產生消極抗拒。因此,本著把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第一資源的原則,亟須通過多方合作,多措并舉,著力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能力。

3.2.1 凈化內部環境,提升教師自身素養教師是推動體育教學改革的最核心力量,是促成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角色。首先,必須自覺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正確方向。要培養出品德優良的學子,教師應先要立德,而良好的師德師風是能否成為一名好教師的先決條件和必備要素。其次,提升教育教學、實踐研究與創新學習的綜合能力,樹立學科自信。由于體育學科長期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致使體育教師群體的認同感普遍不高。最后,“雙減”政策使得體育教育備受關注,這有助于體育教師增強自我認同感,樹立職業自信,維持職業熱情,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做出體育學科的應有貢獻。

3.2.2 強化外部保障,關注教師職業發展隨著“雙減”政策的全面開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強大的外部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要重視體育教師的職業發展,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專業支持力度。由于不同體育教師的能力結構存在差異,需按專業素養建立學科把關(熟練型)、骨干教師(勝任型)、青年教師(初任型)的等級培訓制度,再通過分層分類進行精準培訓,加強基礎性和專業化相結合的培訓,形成體育教研與科研活動的常態化機制。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優化和調整教師績效獎勵機制,科學制定績效獎勵的方案和標準。例如,體育教師將教了多少轉向教會多少,以及落實體育教師在大課間組織、體質監測、帶隊訓練、指導比賽等附加工作量方面的補貼,將績效獎勵向教育教學成果突出的體育教師傾斜,以此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滿足體育教師獲得感與幸福感。

3.2.3 暢通任教渠道,加強教師專業指導“雙減”政策的落地,短時間內讓體育成為一種剛需,造成學校體育教師大量短缺的局面。有需必有求,體育教師隊伍的薄弱為“體教融合”打通了融點,暢通了渠道,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退役運動員出口不暢的難題。國家及?。▍^、市)專業隊的退役運動員多數選擇進入高校將自己培養成金字塔頂端的高水平人才,卻忽視了底部廣大的學生群體。多數優秀退役運動員可借此契機進入中小學任教,實現再就業。這有助于補充專項體育教學與訓練所需的師資。在帶隊訓練、指導比賽等專業性突出的領域,優秀退役運動員更具優勢。而面對資源緊缺的邊遠地區可考慮實行“定期輪崗制”,保證資源互通共享,這需要教育、體育行政部門緊密合作,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退役運動員就業保障機制,鼓勵退役運動員下基層、進校園,實現互利共贏。

3.3 全面強化協同育人,開創家校社聯動機制新局面

家庭、學校、社區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場域?!半p減”政策背景下,必須建立以學校為主體、家庭為基礎、社會為補充的聯動機制,把思想意識統一到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上來,充分實現各盡其責的內部革新及各司其職的外部協同。

3.3.1 以學校為主體,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就學校層面而言,應壓實壓緊主體責任,強化組織領導,全面改善條件。(1)大力推廣“體育班主任”,提升以體育為主導的育人能力;(2)加大經費投入力度,配備適宜的場地器材,確保資源優質均衡;(3)加速建立學生日常參與體育活動的風險監管與處置機制,進而降低因體育活動頻次激增帶來的潛在運動損傷風險;(4)擴大資源的有效供給,充分挖掘整合家庭、社會各界資源,凸顯家校社協同育人的主體地位。

3.3.2 以家庭為基礎,營造健康育人環境就家庭層面而言,應成為學校教育的堅強后盾,糾偏過度依賴學校教育的錯誤行為,進入科學施教、家校協作的軌道,與學校教育彼倡此和。因此,(1)摒棄育兒功利心,將育兒觀念從“學習第一”轉變為“健康第一”,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2)把體育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言傳與身教并重,支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的體育活動,確保校內外體育鍛煉各1 小時,營造健康科學的家庭教育生態環境。

3.3.3 以社會為補充,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就社會層面而言,應積極響應學校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與延伸。當前,學科類培訓機構受“雙減”政策制約,普遍發展無力。因此,(1)教培機構將發展重心從“提分數”轉型為“提素質”,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強化;(2)積極尋求校社合作,在體育社團俱樂部及課后延時服務等方面為學校分擔場地設施和師資力量等因資源供給不足帶來的壓力;(3)加大體育健身場地對外的開放力度,社區可利用周末、假期定期定點組織開展體育嘉年華、親子運動會等趣味體育活動,為家校交流搭建平臺。

4 結語

體育教育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塑造健全人格品質具有重要價值?!半p減”政策背景下,踐行《綱要》是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正確選擇。因此,本文從聚焦頂層框架、師資建設、協同育人等方面提v 出3 個全面發展路徑,以期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歡
雙減體育教師體育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課
體育教師要重視“聽、說、讀、寫”
由“小學兼課體育教師”引發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