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你打開一扇窗

2024-01-31 13:08主持人沈偉民
上海藝術評論 2023年5期
關鍵詞:滬劇浦江上海

主持人:沈偉民

紫竹聲聲申曲情,為你打開一扇窗。推“窗”遠望:滬劇,承載著多少代上海人的鄉戀,多少上海市民的鄉思。它是上海的聲音,是縈繞于上海這座城的鄉愁。相信這座城中的不少人,一提起滬劇,縷縷情思自會悄然涌上心頭。根據各種滬劇史料上提及的早在“清嘉慶元年(1796)年《松南樂府》中就已有記述”一說算起,滬劇至今已有近230 年的歷史,它起源于吳淞江和浦江兩岸的田頭山歌和民間俚語,一路走來,櫛風沐雨,涌現了丁是娥、石筱英、楊飛飛、汪秀英、顧月珍、筱文濱、施春軒、解洪元、邵濱蓀、王盤聲、袁濱忠、趙春芳、筱愛琴等一批前輩著名滬劇藝術家,他們辛勤耕耘的足跡早已深深留痕于滬劇的長河中。它流派紛呈,丁派、石派、楊派、解派、邵派、王派、袁派等交相輝映,流傳至今。它最擅長及時反映現實生活,折射出百姓的喜怒哀樂、時代發展的日新月異;創作的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及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位列于中國戲曲的長廊、留存在人民心間。它平和素雅、樸實無華的風格,一襲煙火味、散發出獨特的上海氣息和江南意蘊。滬劇,恰如浦江之水向東流,波浪滔滔永不休……

今天為你打開的滬劇這“一扇窗”,讀者可以通過王建華先生的《浦江水滋養我身心》一文,從劇目創作、體制機制、人才培養等角度,較為全面了解新中國成立后的上海滬劇發展歷史。文中提到,滬劇生于斯、長于斯,從一株田頭阡陌的小草,如今長成亭亭玉立的江南戲曲名花,以其特有的江南清秀之美,稱譽我國348 個地方戲曲劇種之列,她正是在浦江水的滋養下成長起來的。褚伯承先生主要圍繞丁是娥在滬劇《羅漢錢》《雷雨》《雞毛飛上天》《蘆蕩火種》中對小飛蛾、蘩漪、林佩芬、阿慶嫂這4 個經典形象的精心塑造展開文章,透析了一代滬劇大師丁是娥和她創立的丁派藝術在滬劇表演藝術方面的創新、突破及開拓。褚伯承認為,丁是娥精心塑造的這4 個人物形象,是丁是娥在新中國滬劇舞臺上創建的一座座藝術豐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滬劇藝術緊跟時代巨變、及時實現轉型騰飛做出了獨特而不可替代的、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沈鴻鑫、周峰先生及嚴蓉女士的文章,循著王盤聲、楊飛飛、石筱英的藝術人生軌跡、探究了三位滬劇大師在滬劇舞臺上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流派的形成和特色?!拔疑碇粸闇麆∩薄氨硌菟囆g費琢磨”“滬劇就是我的生命”,這樣的初心和追求,使人由衷地對這些滬劇前輩心生敬意。筆者的拙文,試圖就目前滬上幾個主要的基層滬劇團體,自進入21 世紀以來,聚焦當代題材開展的創作演出情況作一粗略梳理,以呈現滬劇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秉持滬劇堅持編演現代戲的優良傳統,在原創現代戲進程中的可喜氣象。毛時安、榮廣潤、方家駿先生的文章,不僅對成功舉辦的2023 上海滬劇節作了積極評價,同時對滬劇藝術作了深入思考和理論概括,讓人從中感受到對滬劇的殷殷之情。毛時安說:鄉音,是積淀在每個人心里的鄉愁,是一種對于家鄉的聲音,聽覺記憶。方家駿說,滬劇浸潤了我們的生活,沁入我們的血液,成為無數生活于此地的人們,夢鄉里縈繞不去的溫暖歌謠。榮廣潤認為,結伴“回娘家”,體現了滬劇界對藝術來自人民,藝術為人民的使命的認識和自覺。

窗外,秋色漸濃。為你打開的滬劇之窗,風景這邊獨好!

猜你喜歡
滬劇浦江上海
上海電力大學
浦江游覽
上海之巔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連長幫我賣牛肉
戲曲現代戲基于劇種特色的藝術探索——以滬劇為例
流翔高鈣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農歡迎
原創大型滬劇《擔當》演出成功
浦江高科技園信息化建設探討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