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民族博物館的功能確證與建設路徑

2024-01-31 09:53潘紅祥陳雙嬌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博物館

潘紅祥 陳雙嬌

在田野調查中,筆者曾參觀過多個地方的民族博物館,包括中國土家族博物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國瑤族博物館(連南瑤族自治縣)、世界過山瑤博物館(乳源瑤族自治縣)和中華畬族宮(福建省寧德市)等,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非常注重展示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展覽敘事也以本民族為視角。如連南瑤族自治縣的中國瑤族博物館展覽分為序廳、瑤族溯源、瑤山人家、瑤繡多姿、瑤都神韻、漢代遺存、瑤醫瑤藥、石牌文化、情系瑤鄉九個部分,布局以“瑤”為首,依“瑤”展開。在觀覽展品、聽完講解后,部分民族博物館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這個民族的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其生成邏輯和歷史脈絡都是單線的,委實難以讓參觀者將該民族與其他各民族進行記憶勾連,遑論展現中華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號和形象。由此可見,部分民族博物館的建設仍以展現某一少數民族“個性”“差異性”“特殊性”的基礎典藏功能為主。

進入新時代,部分民族博物館的傳統功能定位與黨的民族工作主線明顯存在不相適應之處。如何聚焦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以增進共同性為方向,充分發揮民族博物館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承和弘揚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的基本功能,尚需進一步思考和規劃。

一、民族博物館的功能適配:歷史演進與時代使命

(一)民族博物館的歷史演進:民族學標本—民族文物—民族文化遺產

文博界奉行“博物館歷史發展形態論”觀點,認為博物館演變成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漫長歷史文化進程浸潤的結果,主張“不同形態的博物館存在于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社會形態之中,其功能和社會化程度是不盡相同的”(1)蘇東海:《博物館演變史綱》,《中國博物館》1998年第1期。??梢哉f,博物館是典型的非天然的人類社會后期構筑的產物,用以表達其所處背景時期特定的信息和“知識”。相較于一般博物館而言,民族博物館作為專門博物館有其獨特的社會任務和價值內涵。很顯然,民族學標本陳列室、中央博物院、民族文化宮、民族地區博物館等各類博物館均不是以展示建筑本身為目的,而是為記錄和反映特定時期的各民族的生產生活實況。只有找尋出適當的時間節點,探究每個節點背后的歷史轉折事件和文化價值轉向,才能真正了解和詮釋各個時代民族博物館建設的價值意義,進而評述同期社會是否具有與其時代任務相對應的“民族博物館”功能表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國家貧弱,學習先進科學文明,開啟民智,教育民眾,以彌補國家元氣之不足,成為彼時的重要任務,中國民族博物館事業亦開端于此。(2)宋才發:《民族博物館的三大基本職能探討》,《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后,為探究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與變遷的科研需求,國內人類學、民族學學者系統開展了對廣西瑤族、臺灣高山族、湘西苗族和松花江赫哲族等民族的調查研究和實物資料的采集工作,并將收集的大量物品按“民族學標本的收藏屬性置于專門陳列室內”,由此誕生了我國民族博物館的雛形。針對該時期民族博物館藏品性質,蔡元培先生在肯定“標本之采集為民族學組重要工作之一”的基礎上,提議“成立民族學博物館,以供外界人士之參觀,而為社會教育之一助也”。(3)王建民:《中國民族學史·上卷(1903—1949)》,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04頁。除滿足學科發展要求外,搜集整理“民族學標本”更有深層的國家建構目的——從歷史文化上論證邊疆民族地區是中國固有領土,用以維護邊疆穩固和確保祖國領土完整,并呼應愛國學者提出的“中華民族”概念。此理念可從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央博物院)得以窺見,該館以云南、四川、貴州、新疆等地民族實物資料為研究重點,以“為提倡科學研究,輔助公眾教育,以適當之陳列展覽,圖智識之增進”為建院宗旨,正是契合兼學科研究與國家建構雙重目的的理性表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百廢待興,在初步實現國家統一政權的基礎上,如何使各民族在祖國的護佑下由先前的零散分落“團結為友愛合作的大家庭”(4)《毛澤東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1頁。,如何將少數民族地區納入新中國政權建設體系,并將中華民族概念及國家意識潤透于少數民族群體之中,成為該時期黨的民族工作無法回避的政治主題。為完成上述目標,中央于1950—1952年先后派出西南、西北、中南、東北和內蒙古等民族訪問團,分赴各民族地區開展民族識別、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與語言調查工作,并對相關少數民族文物進行收集整理。(5)黃光學、施聯朱編:《中國的民族識別——56個民族的來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6頁。1950年8月文化部文物局以“中央民族博物館籌備處”名義專冊刊印了《對于國內各兄弟民族文物的搜集范圍》,確定民族博物館初期任務為“兄弟民族的實情介紹和民族政策廣泛宣傳”。1959年民族文化宮竣工,同時舉辦了“十年來民族工作展覽”,重點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年來各少數民族的歷史和生產生活情況以及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行推介。吳澤霖先生曾多次強調,民族文物作為“帶有某種民族風格的烙印”,是反映各少數民族在生產上、生活上的基本情況的一切實物,并且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收集民族文物的目的有著質的區別。(6)吳澤霖:《關于少數民族文物的一點認識》,《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4期。中國國內民族博物館以少數民族的歷史實物和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一方面為增進各民族之間認知了解,消除長久以來的地理阻礙及歷史隔閡;另一方面展現各民族文化多樣性,肯定祖國多元文化,助力各民族文化自信和國家自豪。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民族博物館發展的高速期?;趪椅幕ㄔO和全球“文化多樣性”理念的雙重影響,民族博物館建設的重要任務是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內容從實物藏品擴展至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挖掘方面。在此背景下,各類文化產業政策相繼出臺,其中包括與民族博物館建設直接關聯的1979年《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8年《關于加強少數民族文物工作的意見》。以上法規政策在表達中正式將“民族文物”同“文化建設”相銜接,明確“博物館是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物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肯定“少數民族文物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讓民族博物館成為“服務和促成國家文化資本”的新場域?!笆晃濉薄笆濉逼陂g,圍繞“文化建設”主題,中國進一步對民族博物館建設提出了具體規劃?!秶椅奈锸聵I“十一五”規劃》規定,要“統籌規劃,加強引導,努力構建協調發展的博物館體系,進一步完善博物館的品類結構,逐步實現每個民族擁有1個以上的民族、民俗博物館,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持文化多樣性?!薄秶椅奈锊┪镳^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每個地市級以上中心城市擁有1個功能健全的博物館,每個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和民族文化都能通過博物館的形式得到全面保護、研究和展示?!庇纱?展示“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成為民族博物館重要任務。

從中國民族博物館的發展歷史可見,之前國家對民族博物館建設的定位就是要以展示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現實社會發展為主要功能,這種偏倚于單一民族展示的敘事風格對后來民族博物館的建設影響深遠。2007年《館藏民族文物界定、分類、定級方法》專項課題組曾針對中國30多所代表性民族博物館進行全面摸排整理,結果顯示:中國民族博物館對民族文物的主體是否包括漢族存有分歧,除國家級民族博物館外,其他級別類型的民族博物館大多將館藏民族文物的主體限定為少數民族(見表1)。(7)2007年3月國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07)302號)委托中國博物館協會開展《館藏民族文物界定、分類、定級辦法》課題研究,先后有來自云南、貴州、甘肅、青海、海南、黑龍江等12個省(區)的30多家博物館、大專院校的40余位文物學、博物館學、民族學、民俗學、歷史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課題的研究工作。參見民族文化宮博物館:《中國民族文博 第二輯》,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7-105頁。

表1 中國民族博物館概覽表

(二)民族博物館的時代使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民族工作重點任務是消除民族剝削和民族歧視,實現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證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2012年之前,民族工作重點任務是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新時代,民族工作重點任務是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如果說新時代之前,民族工作主要是做“差異性”的工作;那么在新時代,民族工作主要應做“共同性”的工作。由是觀之,現有民族博物館的功能存在諸多不適應時代需要之處,應重新定位。

一是單一線性敘事方式需要改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和2012年之前民族工作的重點任務相對應,彼時的民族博物館建設均以他者為主的視角對少數民族進行觀察記錄,內容上偏重于以單一民族為主線沿時間順序來展現反映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實況的實物,展覽編排上強調少數民族“單一性”“差異性”“獨特性”,忽略了中國少數民族同其他民族交匯互通、相互滲透、同源共生的客觀史實,人為割斷“多民族形態”的歷史延續性。這種凸顯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獨特性的單一線性敘事方式固然可以促使該民族提升文化自信,但是否可以承擔起新時代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任務值得進一步考量。

二是共創共建共享“地域性”資源利用不足。受民族地區大力發展特色文旅產業的背景影響,商業資本樂于在對外宣傳和展示中,刻意夸大或過分強調某個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以滿足游客對于他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異心理,從而迅速提升本地知名度和經濟效益。這種以“民族性”為賣點,忽略“地域性”資源的短視發展觀,依托“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特色民族文化村”“民族特色旅游小鎮”等項目建設在民族地區不斷鋪開。地方民族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傳承重要場域,也受到基層針對民族文化遺產“唯特色說”“文化商業化”模式的浸染,在文物陳列和歷史展現中,大篇幅設置少數民族建筑風格、服飾、節慶儀式等差異性展示內容,為當地民族特色營銷提供物料支持,忽略“中華文化是各族共同創造的”這一客觀事實。在中華民族龐大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中華文明傳承場域同地域內傳承群體不斷交織融合,各民族邊界日漸模糊,“地域性”逐漸覆蓋“民族性”,民族博物館應加大民族地區共創共建共享“地域性”資源利用,重塑中華民族共同體展陳敘事的風格。

三是“中華民族”集體記憶敘事主題有待補強。進入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心發生轉移,以增進共同性為方向,要求文物研究對象由“單一民族”過渡到“中華民族”。為配合該項工作開展,自2017年起,中國國家文物局即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項目征集推介工作,但是連續7年全國總推介100個項目中民族博物館上榜項目僅為個位數,占比明顯過低。民族博物館本應享有發掘“中華民族”集體記憶表征優勢,無論是歷史脈絡呈現還是民族文化遺產展出,都可依托所收集的民族文物得以實現。然而現實展覽中,部分民族博物館過分突出“民族性”偏好,從而體現本民族共同體的敘事風格,致使基礎陳列對同區域各民族交往交融歷史和“中華民族”集體記憶敘事主題展出不相匹配,未能有效敘述該區域各民族團結斗爭、共同奮進、同創輝煌的歷史經歷,令部分民族博物館內生形塑集體認同的主動化功能發揮失常,其作為“記憶場所”挖掘“中華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的理想建設模式未能達成,造成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民族問題導向的回應失當。

二、新時代民族博物館建設理念: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黨的十九大處于百年之交的歷史節點,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設置了背景和場域:一是判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標注出歷史與未來匯合轉折的重大坐標;二是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式寫入黨章,從實踐向度指明了新發展階段的時代使命。如何將新時代民族工作主線有機融合進民族博物館建設體系中,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給出了明確指引——“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8)習近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2021年8月29日,第1版。。中國學者亦肯定“中華民族歷史觀”之于民族博物館的理論應用,早在90年代著名博物館學家蘇東海先生就提出“中國的民族博物館是根據國情建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專門博物館,中國特色必須考慮中華民族文化的特色”(9)蘇東海:《試論博物館及博物館學之中國特色》,《中國博物館》1992年第2期。,強調將民族博物館表達主體限制在“中華民族”概念體系下。兼之博物館與生俱來的“歷史”當然屬性,民族博物館作為中華民族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具有絕對的專業優勢,可連接過去與歷史、地方與中央,用具象的符號象征建構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特殊場域,從中華民族整體性肯定國家建構史,從中華民族共同性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從中華民族實體性追尋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史。

(一)核心認知:堅持中華民族整體性

1.自整體性肯定國家建構史

現代中國民族國家建構史貫穿民族解放、民族振興、民族復興等特色話語表達,是不同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一般民族國家建構規律,遵循其獨特歷史邏輯及中國國家起源的特殊性規律,沿“中華民族內生整體性”造就特色民族國家建構。(10)巴新生、李友東:《探討中國國家起源的幾種理論模式的回顧和思考》,《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爸腥A民族整體性”根植貫穿于中華文明歷史脈絡,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王朝就在“大一統”主導思想下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了“華夷一體”整體民族觀,后于明清王朝逐漸演變成“天下一統,華夷無間”(11)馬平安:《走向大一統》,北京:團結出版社,2018年,第240-241頁。,至此“大一統”觀念成為中國歷代王朝共享的政治選擇。即使歷史上短暫出現過地方政權分立,也未能割裂“中華民族內在整體性”,因為“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秦漢雄風、大唐氣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歷史”(12)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9月28日,第2版。。受“疆域一統”“天下歸一”“家國同構”等中華文明的長期浸染,中國一直呈現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態,民族與國家的關系并不帶有強烈的“零和博弈”“利益排他”的色彩(13)趙汀陽:《天下體系》,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頁。,民族認同及國家認同在現代國家建構中未出現難以彌合的強大張力,“中華民族內生整體性”成功促成中華民族之國族建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國家建構呈聯動的相互性雙線并進,呈現出不可復刻的多民族國家建構路徑。

2.自整體性塑造合法國家記憶

歷史記憶對于引導國民形成對國家同一性和連貫性的認知,建構全體成員共屬一體的牢固想象具有重要的作用。(14)吳玉軍、顧豪邁:《國家認同建構中的歷史記憶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年第3期。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連接點以實現“歷史”“民族”“國家”同民族博物館融合的理性實踐呢?這在中國共產黨歷任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中尋到了答案:把中華民族整體性視作中華民族歷史觀最核心的認知,一面連接著過去與歷史,肯定國家建構連續性與政權合法性;一面聚合域內各民族,表征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和歷時性共同體特征。理論上,中華民族整體性有跡可循,在各民族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江澤民同志就提出“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15)《民族工作文獻選編(1990—2002年)》,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16頁。,是充分肯定中華民族整體性的經典表達?,F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歷史進程中確認了“中華民族整體觀”之于民族團結統一的重大意義,認為“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16)習近平:《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有我們今天的成功道路》,《人民日報》2021年3月23日,第2版。,確認中華民族整體性認知在正確把握中華民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的必要性及關鍵性。以堅持中華民族整體性認知為理念,民族博物館應通過展示“一體性”語境的文物來塑造合法的國家記憶,引導民族地區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二)重要內容:探究中華民族共同性

1.沿共同性提煉“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資源

中華各民族是中國歷史真正的締造者,縱覽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史,經歷史洗禮及時代演進,各民族自發自主地參與進“統一多民族國家”建構主線任務,最終團結匯聚成“一體”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性作為內在演變動力貫穿“多元”至“一體”中華民族發展史的核心篇章。中國民族學者谷苞先生在大量民族地區田野調查的實據上,肯定各民族之間存在共通性,認定“中華民族的共同性是在長期的歷史中自然形成的多民族所共有的共同之點”(17)谷苞:《論中華民族的共同性》,《新疆社會科學》1985年第3期。。有關“共同性之于中華民族發展”的最佳表述,是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共同”——“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8)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9月28日,第2版。?!八膫€共同”沿中國歷史敘事體系充分肯定共同性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成的巨大推力,為獨具中國特色的民族發展進程提供實在歷史依據。正如安東尼·史密斯所認為的“真正的民族共同體形成于一定歷史空間”(19)安東尼·史密斯:《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歷史》,葉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頁。,不同于其他偶發性的、想象的民族共同體,有“共同性”作為內在支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是真實的、派生于中國五千年歷史脈絡的客觀存在的“真實民族共同體”。鑒于“增進共同性”已成為現階段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沿“共同性”提煉“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資源來加強民族認同是民族博物館建設的又一可行路徑。

2.沿共同性挖掘“中華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

歷史記憶之于群體、之于認同有著天然優勢及不可替代性已成為共識,“想象共同體”理論認為記憶是群體成員產生“身份認同”的識別基礎(2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頁。,“記憶多層次性”理論肯定記憶能夠呈現更高級的文化認同和族群認同(21)麻國慶:《公共記憶與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值得驕傲的是,中華民族不是“想象共同體”,而是擁有五千年共同文明歷史、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是立足“合之又合”的共同性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和公共意識的區域中的民族、社會中的民族(22)麻國慶:《費孝通民族研究理論與“合之又合”的中華民族共同性》,《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4期。?!爸腥A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蟄伏在各民族團結斗爭、共同奮進、同創輝煌的歷史經歷中,其高效率的聚合潛能仍隱沒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有待民族博物館作為形塑民族認同的“記憶場所”沿“共同性”再發掘、再編碼、再賦值,進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任務步調一致、互促互進,真正助力于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三)理念升華:形塑中華民族實體性

1.由實體性確認中華民族獨一歷史建構

以馬克思主義民族實體理論為依據,從民族內部屬性、結構、素質、意識、特征進行推演,中華民族是滿足標準民族定義(同歷史、同地域、同經濟、同文化、達成認同)的范例式的民族概念。借助不可比擬的歷史文化厚度及地理分布廣度,各民族在共同疆域內得以整合,呈現內部復合統一、各民族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共生共存共命運的多元一體民族結構,切實完成從概念到實體的實踐升級,成就基于中華文明傳承和中華地理秩序客觀長效存續的大規模的民族實體——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界雖對中華民族實體建成模式存有爭議,認定中華民族多元復合性實體“已經建立”,但單一民族實體“尚未建成”(23)金炳鎬、裴圣愚、肖銳:《中華民族:“民族復合體”還是“民族實體”?——中國民族理論前沿研究系列論文之一》,《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年第1期。,但對中華民族從“自在的民族實體”轉向“自覺的民族實體”是因近代以來列強的侵略這一觀點已達成共識。(24)費孝通:《中華民族研究的新探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外部刺激促成內部民族意識覺醒,進而推動國家層級的民族實體建設,使得各民族在聚合過程中的理解認知是具象且統一的,不同于西方國家由外及內強制將“異質性”群體合并在主權國家中,各民族對國家和共同體的認同非自我想象或政治擬制,“何為中國”根本就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中華民族實體性從歷史延續性角度,排除想象中的主體間性,為民族博物館表達中華民族內核提供實證依據。

2.由實體性投映中華文明宏偉基因根源

剖析中華民族的歷史生成可以發現,中華民族是由中華文明和多民族國家構建交替推進,不斷縱深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給予中華文明基本定性,并提出要深深扎根于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在文化探源中激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定力。(25)秦潔:《革命文化:中華民族最為獨特的精神標識》,《紅旗文稿》2016年第17期??脊艑W界將中華文明史精簡成“超百萬年的文化根系、上萬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國,兩千年的中華一統實體”(26)《蘇秉琦文集》第3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07-217頁。,揭示出中華文明是切實的原生文明,對內表現出強勁的包容力,促進各民族文化參和貫通、互動融合,強化同頻共振、相交相惜的民族認同;對外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經歷史考驗和時代檢驗生生不息、延續至今,最終沉淀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精神底蘊。中華文明以“歷史文化遺產”傳承與“中華民族實體”建構為主線跨越時代歷久彌堅、愈久彌新,并逐漸生發出中華民族各成員自覺體認的民族共性和文化認同,成就了中華民族實體內省文化邏輯。在此基礎上,民族博物館可作為詮釋民族認同和中華文化的特殊場域,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以文化生成邏輯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身份。

“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之于民族博物館并非迎合時代需求的強制取向,而是漫長歷史進程中合乎邏輯、尊重史實的理性選擇,這點在國家戰略規劃中已有體現。2016年《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推出邊疆地區博物館建設工程、國家記憶工程,確立了“依托文物反映國家建構史、中華民族融合史”為博物館建設的時代主流方向?!丁笆奈濉蔽幕l展規劃》進一步規定“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依托文物資源推進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建設”,用以揭示“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核心特質”。習近平總書記在后續推進“十四五”文化工程落地時,亦多次強調從歷史研究視角重塑博物館功能,提出“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認定“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27)《習近平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 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 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2021年4月12日,https://www.rmzxb.com.cn/c/2016-04-12/763317.shtml,2023年8月12日。他在2019年參觀內蒙古赤峰博物館時指出:“博物館是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的重要陣地?!?28)《博物館內外,總書記這樣說》,2021年5月18日,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1-05/18/c_1127460007.htm,2023年8月10日。由上可知,民族博物館依其物性、開放性、紀實性在新時代語境中將自身演變成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敘事載體,觸發全體中華民族成員共同的歷史體驗、共享的情感共鳴、共有的文化感知,同促進中華民族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新時代民族工作相銜接是發揮其功能效用的最優解。

三、新時期民族博物館建設方向:“中華民族共同體”敘事話語體系

過往史學研究對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史的闡釋,主要依賴于文本記載,民族學展示也局限于文物單一羅列,“歷史”與“文物”僅存在于各自獨立的專業場域進行平面展示,未達成有效連接。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確立后,民族博物館應搭建一個“物”“史”互證展示體系,從單一線性敘事模式轉向多元復合敘事模式,以展館為載體,激發各民族公民中華民族共同的集體記憶;以文物為媒介,描畫出各民族融合發展的歷史軌跡;以展品為依托,挖掘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基因,將民族博物館這一極具象征意義的蘊含地域歷史和民族文化雙重積累的客觀存在形態,建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敘事話語體系。

(一)堅持整體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敘述主題

中國少數民族“源流交錯”“多源多流”“同源同流”是一個客觀事實??梢哉f,民族身份并非一成不變,不同民族間身份轉換在歷史變遷中層出不窮,僅民族身份一個認定標準,不能從文化溯源上概括本地區現有民族形態。單瑤、畬、苗三族就同源共祖,先進入黔北和黔西、川南、滇東、桂西為苗,由湘南越南嶺進兩粵者為瑤,由湘南東遷至贛、閩、粵三省交界處為畬。(29)吳永章:《瑤族歷史研究中若干重要問題新說》,《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類似因地理變遷產生不同民族的,還有很多。如藏族和羌族,最初都是古羌人的支系,藏族最早出現在西藏地區,而羌族則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肅等地??缇釉跒o沽湖兩岸的云南寧蒗和四川鹽源的少數民族,明清時期都屬于納西族,在民族識別時才將后者劃歸為蒙古族,前者保留為納西族。滇、黔、川交界的地區,還存在彝、苗、侗族互換身份的情形。廣西現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則是“土”“客”長期交融的結果。以上實例證印了“中華民族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30)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7頁。。中國各民族在族體分布上多以融合浸潤的形態存在,簡單、界劃分明的民族單位不足以描述出各民族動態共存的變遷史,在展示環節要堅持整體論,從全方位呈現統一多民族國家“民族共同體”演進格局。

直接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敘述主題的敘事體例在現有民族博物館已有應用,2020年,以“保護中華遺產,闡釋文明價值,傳承文明基因”為宗旨的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建設項目正式落地,首次正式將文物研究和展覽主題確定為“中華民族”。2022年,民族文化宮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展”首展“民族瑰寶——民族文化宮館藏文物精品展”圍繞“政令安邦”“冠服立制”“美美與共”三個單元展開,前兩個單元分別通過展示不同朝代中央同少數民族地方官員之間的政令文書及官服,來印證“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肯定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根本前提;后一單元則通過民族特色風格的建筑、服飾、藝術等文物,展示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互鑒、融合的歷史痕跡。(31)陳蜀西、李春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的民族博物館敘事: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博物館》2022年第4期。用博物館語言創新表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是中國民族博物館與廣西民族大學等聯合舉辦的“何以中華——一百件文物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展,該展用100件文物實證探求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史的內在邏輯,著力回答“何以中華”:中華文明何以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綿延至今而未曾中斷的古老文明?歷史上各民族何以一步步融匯凝聚,最終成為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并始終保持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堅固一體?(32)《“何以中華——一百件文物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開展》,2021年12月6日,https://www.cnmuseum.com/page_show.aspx?id=2324,2023年8月10日。至此,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時代民族博物館陳列中來,借“博物館的力量”詮釋連綿不斷、兼容并蓄、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史,已成為各級民族博物館建設的時代使命。

(二)突出共同性,用“地域性”替代“民族性”話語表達

事實上,一些被冠以民族文化、民族風俗的文化現象,大多是區域性的文化,是該區域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號,而不是某一個單一民族所獨有的文化。以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三月三”為例,每年三月三日壯族青年男女都會聚集街頭舉辦歌會。但這并非壯族特有節日,西南地區的瑤族、侗族、苗族、布依族、黎族、漢族都有過該節日的傳統,“三月三”屬南方農耕民族共有節日,本源寓意是參與勞作的人民對即將開始新一年農作予以慶祝和祈福,并不受限于某個民族。在各民族融合程度較高的南方民族地區,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性已逐漸被區域性取代,文化共有性概率遠大于獨有性。類似節慶共享態勢還有“火把節”,原本是傈僳族、彝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祭祀鬼神、祈求平安的祭祀活動,后演變成全民歡慶節日,成為云南地區的文化名片之一。在此背景下,突出區域內各族人民共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共建共享的信仰追求、道德價值等內容,呈現有據可依、有史可循的共同集體記憶來強化“地域性”的中華民族身份認同是民族博物館應選的敘事主題。

地方民族史通常與地區發展史密不可分,相對單一民族特色宣傳,“地域性”資源更契合中華民族歷史發展因果鏈。民族學學者曾提出,應以單一民族為起點來認識這一個民族所處的環境、區域以及歷史上與其他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此來討論中國少數民族群體的多元性問題(33)麻國慶、蒙祥忠:《作為方法的云貴高原——從費孝通的區域板塊研究看中華民族共同體》,《開放時代》2022年第4期。,還有學者從“兩大區域”和“三個統一”出發,強調地理生態結構與“中華民族共同性”的重要性(34)谷苞:《論正確闡明古代匈奴游牧社會的歷史地位》,《民族學研究》1986年第00期。。由此可見,地域因素是描述中華民族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從區域板塊探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民族博物館建設的可行性路徑。怎樣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把本地歷史積累轉化為可服務新時代主線任務的地方資源優勢,將當地社會歷史文化特色置于中華民族歷史的發展脈絡中,促成民族歷史文化遺產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要整合民族地區共創共建“地域性”資源進入民族博物館,收集展示具有民族交融痕跡、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民族文化遺產,以“地志學”視角重新描述當地民族性質,把握新時代多元一體民族格局。應在突出展示世居民族歷史與文化特色的同時,發掘共創共建“地域性”資源優勢,增設各民族共同建設家園的例證,避免單一民族“一直沉浸在祖先的某個輝煌時代而忽視了此后復雜的社會演變和族群交流交往史”(35)《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在“多元和包容”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2020年5月18日,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00531656-1.htm,2023年8月12日。。將民族歷史文化遺產視作可利用的地域人文資源,通過生產生活、衣食住行、節慶儀式、民俗民貌等展示單元,加固當地各民族居民對同地域內各民族相互合作、文化交流、共同發展的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跡。

(三)固化實體性,將敘事模式從通史轉向專題史

1.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組成元素,是凝聚民族團結、賦予民族活力和激發民族潛能的重要動力來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樣文化的國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絢麗,每一個民族不論大小,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斗俏镔|文化遺產法》明確規定,博物館要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研究和宣傳,開展學術交流,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尊重各民族文化差異性,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指示,民族博物館作為民族“文化記憶”最重要的保存者和記錄者,更要保護和傳承以活態文化為特征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傳承”要素注入民族博物館建設中,加強“非遺傳承基地”專題建設。同時將非遺傳承重點放在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區域文化融合上,順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現實,不斷增進中華文化“共同性”,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專題

民族地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民族披荊斬棘,并肩戰斗,共同御敵,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人物?!耙v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36)習近平:《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勇爭 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人民日報》2019年9月19日,第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族親如一家,胼手胝足,使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共同創造了美好家園。民族博物館可通過實物展示和事件描述最大程度復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光輝歷史和改革開放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弘揚各民族緊密團結、共同奮斗,建設富強國家和美好家園的偉大精神,用斗爭精神和奮斗歷史喚起各民族成員的集體記憶和愛國情感,講好紅色故事,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讓民族博物館真正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陣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專題

從歷史的沿線上看,各民族間始終存在著互動、交往與融合的關系形態,沒有一個民族是超脫于其他民族獨立成長的,而是因“中華民族內生整體性”的驅動力逐漸聚合成愈來愈強的共同體,在凝聚民族團結的背景下追尋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這些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痕跡,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各個時期的歷史文物和文獻資料中,廣泛存在于日常生產生活、慶典風俗、傳說圖騰、宗教習俗、英雄人物事跡之中,民族博物館要突破困守于單一民族的差異性展出模式,不斷挖掘中華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號和形象,整理再現可加深和重構中華民族共同歷史記憶的印跡材料,緊扣“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將“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作為民族博物館重要功能,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基地”建設,使各族群眾在參觀感受民族文化的同時,深化民族團結認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四、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功能已轉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復合功用敘事載體,如何用文物來敘述中華民族交融匯聚的歷史和現實是民族博物館的核心任務。博物館作為一項固化的記憶形式,是通過打造統一“記憶”的民族歷史敘述來完成民族身份認同和民族想象共同體的構建(37)沈寧:《共同體構建的當代路徑——從博物館身份認同和記憶角度分析》,《民族學刊》2021年第6期。,并進一步借助各種敘事、象征性紀念物來保存和展示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公共記憶,將其作為凝聚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重要資源。(38)麻國慶:《公共記憶與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民族博物館是公共記憶之“場”,應以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為敘事主題,緊扣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以中華文化符號為展出要素,發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實材料,借文物陳列描述中華文明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的整體格局和演進脈絡,幫助實現各民族社會整合及國家認同建構。作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的保存者、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史的記錄者、中華文化基因凝結史的見證者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程史的參與者,民族博物館承擔著除收藏、保護、展示一般人類活動及自然環境見證物的基礎職能外,還有其獨特的政治站位,即適應民族政策“共同性”轉向,全方位展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民族工作成果及亮點,將其打造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象征。在博物館陳列空間中,敘事型主題展覽為最優選,各地可根據本地歷史文化背景,自主選擇與主線任務相合的主題,如團結協作革命史、守望相助奮斗史、同舟共濟共贏史、包容并蓄融合史等等,嵌入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要素,整合組織相關聯展品,將靜態文物借由內容邏輯和結構敘述緊扣時代主題進行動態復現。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中華民族博物館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博物館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