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路徑研究

2024-02-02 05:31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江蘇企業發展

劉 燕

(中共如皋市委黨校,江蘇 如皋 226500)

要辯證認識經濟發展的質和量的關系。經濟發展的質和量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經濟質的發展通常是指經濟的發展結構、效率;量的發展通常是指發展的規模、速度。在江蘇經濟發展的實踐中,曾經過度追逐經濟的增速,以經濟總量來看經濟發展,導致了經濟結構不優、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中共江蘇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指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守實體經濟”。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進程中,高質量的發展是首要任務,當前要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加強科技發展,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江蘇經濟質量發展現狀

2022 年江蘇省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22875.6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去年增長2.8%。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去年增長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去年增長1.9%。2022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為89.1、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7%以上,均居全國第一。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增長3.8%,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8%,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2%。全社會研發投入達3%,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水平。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4.4 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目錄內企業數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比重達45.2%。54 家省級以上高新區以占全省6.2%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省40%的工業產值、54%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成為我省最具競爭力的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兩高”企業的快速發展壯大,有效帶動全社會科技創新產出穩步增長。2022 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超7.8 萬億元。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40.8%、48.5%。高新技術產業八大行業均保持正增長,五大行業增幅高于工業,其中:新能源持續高景氣,增幅44.2%,2021 年初以來均保持40%以上增幅,航空航天、電子及通訊全年增幅在20%左右,充分凸顯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爆發力和持續力。全省多個地區搭建創新平臺,蘇州實驗室獲批建設,紫金山實驗室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太湖實驗室、鐘山實驗室掛牌運行,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創新中心獲批在南京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成效明顯。2023 年1 月16 日,江蘇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內容涉及12 個方面42 條政策措施,不僅延續實施了2022 年助企紓困的部分政策,還提出29 條新政策。根據措施內容,江蘇今年將安排9000 萬元省級文旅產業發展資金,促進文旅企業恢復發展、創新發展;開展“百展萬企拓市場”行動,支持企業參加超100個境外線下重點展會,對出境參展企業展位費給予最高80%的補助;支持民間投資更多進入交通、能源、水利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等。

二、江蘇經濟發展在質和量方面的問題分析

(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

2022 年江蘇省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只比上年增長了2.8%,比全國的增速低了20 個BP,2022 年GDP增速超過全國水平(3%)的省份有16 個,江蘇沒有進入這個行列。從圖1 可以看出,近年來江蘇的地區生產總值雖然逐年升高,但是增速呈現下降趨勢,再疊加疫情危機的影響,經濟的增速進入瓶頸。江蘇的GDP 總量位于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廣東省,在經濟總量較大的情況下,增速會放緩,若是增速一直提不上來,很可能就跨不過中等收入的陷阱。當前江蘇致力于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也不能忽視經濟發展的速度,一旦速度過于緩慢,很多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圖1 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速圖

(二)科技創新水平有待提高

江蘇的原始創新仍然后勁不足,自主研發能力不足,基礎研究環節薄弱,關鍵核心技術沒有實現完全的自立自強,江蘇實體經濟的發展大多以加工制造業為主,缺少高精尖型的科創企業。2019 至2021 年,江蘇的科研機構數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辦研發機構數量逐年減少,從表1 中可以看出,江蘇2021 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 項目數113523 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是242423 件,而廣東省分別是146858 項、511717 件,江蘇遠低于廣東。且從近十年的數據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江蘇的研究與試驗發展情況與廣東還有一定的差距。江蘇產學研的聯系度不夠緊密,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還不高,不足以帶動社會化的大生產,創造性的產品成果不多。從江蘇的內部區域情況來看,各個城市之間的科創能力還不均衡,從表2 可以看出,蘇州以絕對的優勢處于領先地位,是其他城市的幾倍甚至達到十倍之多。此外,江蘇不夠重視自主品牌的開發,國際知名品牌較少,競爭優勢低。

表1 江蘇與廣東R&D 情況

表2 江蘇各區專利申請授權情況(件)

(三)現代化的產業體系不健全

江蘇作為制造業大省,一直以來面臨低端化生產的頑疾,雖然近年來江蘇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增強產業自主可控的能力,但由于傳統產業占比大,要想扭轉這一局面十分困難。產業結構也仍然需要優化,高新技術產業雖然產值較高,但同其他省市相比,還有提升的空間。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等高附加值型、低人力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占比還不高。江蘇省內不同區域的產業發展不協調,差距較大,蘇南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農林牧漁業發展水平較低;蘇中地區雖然第一、二、三產業發展均衡,但是總的體量和蘇南差距仍然較大;蘇北地區農林牧漁業發展水平較高,但是缺乏創新研發、科技孵化、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以及規模大、知名度高的公共服務平臺,整體上看,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江蘇雖然與廣東、浙江在全國處于第一梯隊,但是數字核心產業還是與廣東、浙江存在差距。缺少運營規模大、技術水平高、領軍型的數字技術企業,阿里巴巴、華為等實力強大的企業總部都不在江蘇。此外,全省制造業企業80%的工業研發設計軟件、60%的生產控制軟件、60%的工業機器人嚴重依賴進口,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江蘇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四)綠色低碳發展動能不足

目前江蘇的污染防治是粗放型的,和科學化系統化的治理方式還有很大的差距。從產品的生產、流通到最后的消費,在整個生產消費的供應鏈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也浪費了部分資源。江蘇地區內中小企業數量龐大,企業綠色轉型主體意愿不足,綠色生產進程緩慢,綠色低碳制造業的廠房、設備建設不完善,綠色生產技術研發水平比較落后,創新活力不足,生產過程中對能源的利用消耗存在低效浪費的現象,對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產生了不利影響。蘇南很多城市在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比如風能、光能、氫能、新能源汽車產業,但卻出現重復建設的現象,造成資源浪費;有些新能源開發出現產能較低,產成品成本過高,成品價已超過使用普通能源的價格,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優勢,對成本節約的研究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撐,但結果不確定,風險較大;甚至有地區依托新能源汽車產業騙取國家資產,內貪外腐,造成人力、財力、土地等資源的極大浪費。

(五)消費提質升級仍需加強

江蘇是消費大省,但也存在很多問題。自2015 年以來,江蘇省最終消費率基本在50%左右,北京、海南則已超過60%,與其他國家相比,不僅低于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也低于印度、南非等新興市場國家。2022年,江蘇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8 億元,只比去年增長0.1%;廣東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9 萬億元,比去年增長1.6%,無論是總量還是增速,江蘇都落后于廣東。2021 年,江蘇城鎮、鄉村占總人口比重分別是73.9%、26.1%,城鎮、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分別是88.64%、11.36%,可以看出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率遠高于城鎮人口占比率,城鎮、鄉村的消費差異大,鄉村的消費有待進一步刺激。2021 年,蘇南、蘇中、蘇北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24495.01、6993.35、11214.29 億元,發展極不平衡,蘇州、南京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9031.32、7899.41 億元,是其它地市區的幾倍以上。在市場營銷方式的創新上,江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江蘇的網絡消費建設相對緩慢,數字支付、跨境電商等營銷方式發展不足,網絡零售額也低于廣東省和浙江省。

(六)對外開放的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和中美貿易糾紛的升級,國際大環境日益惡劣,這給江蘇的對外開放帶來了風險挑戰,貿易型企業的對外進出口項目存在很多不利因素。江蘇雖然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很快,但卻缺乏核心技術,對貿易的貢獻作用還不大,在出口的產成品中,技術型產品輸出較少,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2021 年,江蘇各地區的進出口貿易發展不均衡,蘇州的進出口總額就達到了25332 億元,是一般城市的3-56 倍,差距顯而易見,而且貿易總量基本上由蘇南地區提供,蘇中、蘇北地區占比很低,只有17%左右。

三、江蘇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路徑選擇

(一)經濟運行速度要持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黨在二十大提出的目標是在2035 年我國的人均GDP 能夠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江蘇目前的人均GDP 達到了2 萬多美元,但是離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3 萬美元還有一定的距離?,F在全國的任務是人均GDP 要翻一翻,江蘇作為中國的大省,一定要走在全國的前列,人均經濟總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當前國內的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國內經濟增長的風險點增多。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擴大總量,使江蘇省內人均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向國內一線城市的水平靠攏,并逐漸向發達國家的中心城市靠攏。要實施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使經濟的指標能夠全部實現。要加強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設計,充分發揮經濟潛在增長能力,實現潛在增長水平,避免經濟大起大落。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完善市場化的價格調控機制,綜合運用監測預警、儲備調節、預期引導、市場監管等方式,保持市場總供求基本平衡,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二)加強創新力度,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江蘇省的各個部門要聯合部署,集聚更多資源在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上,深入企業精準調研,列出“卡脖子”清單表,努力將清單表上的各項技術一一突破。要為科創型中小微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大財政投入,給予融資支撐,明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號召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撬動社會資本注入科學研究。加快建設共享的科創技術孵化平臺,強化高技術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與發達國家技術方面的合作,持續進行技術引進。在人才方面要加快創新人才的引進培養,鼓勵高校與企業進行合作,探究以共享實驗室等方式為民營企業的科學研發提供設備支撐,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資源支配使用權。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提高知識產權的質量,鼓勵企業加快專利申請和品牌建設。加速推進從科學研究到成果產業化的轉變,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三)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要注重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的發展,以免出現產業結構的失衡。發揮各市的產業優勢,加強各市之間產業的協作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當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快速發展,江蘇要搶抓機遇,精準研判,實施產業戰略化發展,推動產業和科技之間的聯合發展,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構建網上產業鏈、工業互聯網,強化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暢通產業鏈,建設智慧車間、智慧工廠,培育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動企業重塑業務流程、優化組織結構、變革商業模式。推廣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培育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爭取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互聯網示范省。加快發展智慧物流,構造網格化、智能化的物流配送體系。

(四)加強綠色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2060 年我國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就必須每年劃定目標任務,江蘇必須積極實行碳排放標準,積極響應綠色低碳政策,加快研發和推廣節能減排的先進技術。江蘇是制造大省,以前的發展得益于制造業的規模擴張。但是長久的粗放式發展,使得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要注重環境友好,加大支持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培育一批低耗能、高產量、環保型的新興產業,以綠色發展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快速運轉,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產業體系。不能忽視固體廢物污染物的排放,依托強大的制造業,把傳統優秀行業作為改革試點,從環保設計、要素替代、資料循環、生產改進、循環再生、污染防治等環節出發,打造工業生產的無廢棄物化。強化對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統性保護和治理,積極推進重大生態系統修復保護工程。積極推進長江大保護戰略,精準治理污染,堅決關停各類高污染企業,加快建設生態型岸線,嚴格落實長江禁捕,積極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

(五)擴大內需,暢通經濟循環體系

由于我國長期依賴外貿的經濟發展模式急需轉變,當前預期轉弱、投資遇冷,消費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率越來越大,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的力量也越來越大。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彪p循環的發展模式注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擴大內需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舉措,要將擴大內需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不僅要從供給方面提高質量,更要挖掘百姓的深層次需求,平衡供給與需求,才能暢通經濟循環體系。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要挖掘好我國巨大的消費潛力,打通供給的堵點,對標高標準化的生產要求,創新產品,生產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奠定良好的消費基礎設施,構建良好的消費環境,利用高科技大力發展線上消費,加快推進使用數字人民幣為消費支付手段。努力提高全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注重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工資,減少工資差距,逐步推進共同富裕,從而提高我國的消費水準。解決居民的后顧之憂,完善醫療、教育、社保等體系,讓居民敢消費、愿消費、能消費。

(六)加強對外合作,構建高水平開放體系

雖然歐美等發達國家進行逆全球化操作,但中國一直堅定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競爭中實現經濟的提速增質。優化貿易進出口的結構,加大出口產品附加值,增強對傳統企業的“數智化”改革,推動貿易的轉型升級發展,加大貿易企業的知識產權創新能力,搶抓“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充分融入國外的循環市場中,及時關注國際局勢,對國際外貿政策變化作出敏捷的調整舉措。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引進和利用好外資,要優化國內的營商環境,合理減少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增強外商對我國投資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要增強國內企業對外投資的便利化,簡化程序,暢通投資企業的通道,積極落實對外投資保護制度,為江蘇的廣大企業提供機制性保障。2020 年,我國簽署RCEP 自貿協定,RCEP 自貿區覆蓋國家、人口較多,經濟貿易發展規模具有很大的潛力,江蘇要利用該協定進一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促進生產要素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中的循環流通,進一步鞏固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的地位。

猜你喜歡
江蘇企業發展
企業
企業
企業
數讀江蘇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數獨江蘇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數讀江蘇
江蘇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