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的村鎮建設格局評價及優化策略研究
——以常州市金壇區為例

2024-02-03 03:00芳,喬峰,3*,楊花,陳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金壇居民點服務設施

李 元 芳,喬 偉 峰,3*,楊 春 花,陳 園

(1.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2.南京師范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23;3.江蘇省地理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協同創新中心,江蘇 南京 210023)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要素流動極不均衡,城市剝奪鄉村趨勢顯著,城鄉差異日益擴大,農村空心化現象愈加明顯[1],“三農”問題越發突出[2],鄉村衰落速度呈螺旋式加劇[3]。村鎮建設格局是指鄉村地域村莊、中心村、集鎮或中心鎮的空間體系、等級關系及其治理體系[4],是城鄉關系地域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對村鎮建設格局進行診斷、評價和優化研究,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破解鄉村發展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為服務于各國(區域)農村現代化和城鄉均衡發展,國外學者注重運用學科綜合方法,關注文化、社會、經濟因素對村鎮發展的影響[5-7],國內研究主要針對村鎮建設格局的空間區位及其影響因素[8,9]、村鎮空間形態及分布規律[10,11]、村鎮體系演變[1,12]、村鎮等級規模[13,14]以及鄉村轉型與重構[15-17]等方面進行一般性規律歸納及提煉,或基于遙感和GIS空間分析技術,將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展開不同環境條件[18,19]、不同發展水平[20,21]的村鎮建設格局實證研究。

可達性[22]是衡量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是否公平、合理的重要指標之一,眾多學者利用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評價服務設施分布的均衡性[23],進而推動實現城市空間規劃中公平與效率的協調。國內相關研究涉及四方面:①教育服務方面,主要研究教育資源的空間分布[24]、學校系統的規模特征[25]、影響教育資源空間失衡的因素[26,27]以及基礎教育設施的優化布局和空間可達性評估[28];②醫療服務方面,主要采用變異系數、泰爾指數及基尼系數等指標定量分析區域醫療資源分配差異,并探究城市化率、人口遷移、經濟發展水平和衛生系統對供給差異的影響[29-31],同時,運用中位模型、最近距離模型、潛能模型、重心模型和引力模型等方法評估醫療服務設施空間可達性和醫療中心配置的最佳位置[32-35];③文化服務方面,主要基于圖書館、文化中心和休閑場所等多源數據分析地區間及地區內部文化服務水平差異[36-38]、不同群體的文化服務可達性差異和政府資助地區文化服務績效差異[39,40];④商業服務方面,主要探討商業服務設施空間分布[41-43]、服務范圍[44,45]以及滿意度[46]等,多針對單類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開展研究,對多類服務設施可達性進行綜合分析和對比的研究較少,且對設施可達性研究的空間尺度較大,多以街道或鄉鎮為研究單元[47]。

綜上,當前研究主要針對村鎮建設格局理論及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分別進行探討,鮮有基于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的村鎮建設格局評價研究;同時,少有針對多類服務設施可達性進行綜合分析和對比的研究,極少數學者關注農村地區公共服務資源的綜合配置,基于城鄉一體、體現區域統籌和區域公平配置的優化方法也亟待研究。鑒于此,本文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為研究對象,利用多源數據對金壇區4類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進行綜合評價,進而對村鎮建設格局問題進行診斷并探究優化方案,以期為“蘇南洼地”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以及探索形成城鄉融合發展、遠郊型撤市設區地區高質量融合發展模式提供參考,同時有助于推動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健全、要素流動順暢的城鄉發展平臺,促進實現地區城鄉融合戰略目標。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金壇區地處江蘇南部、太湖流域水網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蘇南傳統產糧區,也是江蘇重要“畝產噸糧縣”,素有“江東福地”之稱,土地總面積975.67 km2,下轄3個街道6個鎮。研究區內水陸交通通達(圖1),常溧公路等5條一級公路貫穿全區,地處寧(南京)、滬(上海)、杭(杭州)三角地帶之中樞,與寧鎮揚都市圈相鄰,位于南京1小時都市圈范疇內,同時,與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和江寧區同屬于寧杭生態經濟帶,有效對接南京都市圈。

圖1 研究區土地覆蓋

1.2 數據來源

根據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及村鎮建設格局研究需要,收集金壇區土地利用及相關規劃數據(2011—2017年)、社會經濟統計數據(2013—2018年)以及公共服務設施POI數據(2021年)。本文以公共服務設施點作為關鍵詞從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信息中心規劃云平臺獲取POI數據并進行數據清查篩選操作,去除多余值、錯誤值和無用值后剩余599條數據,將篩選處理后的POI數據分為教育服務類(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醫療服務類(診所、衛生院和綜合醫院)、文化休閑服務類(休閑場所、活動中心和圖書館)及商業服務類(餐飲店、農資店和綜合市場)。

1.3 研究方法

1.3.1 核密度分析法 核密度分析法被廣泛用于空間熱點區域分析[48],本文使用該方法分析金壇區居民點的空間集聚特征。

1.3.2 分形維數分析法 分形維數可描述系統分形復雜性及其對空間的填充程度,目前廣泛用于多尺度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分析,適用于表征各土地利用類型的形態復雜度和結構穩定度[49]。分形維數D具有不同的計算方法[50],本文采用周長—面積算法[51](式(1))進行計算:D∈[1,2],D值越趨于1,斑塊形狀越簡單;D值越趨于2,斑塊形狀越復雜;當D=1.5時,表示斑塊處于隨機狀態,此時空間結構穩定性最差?;诜中尉S數D定義結構穩定度指數S(式(2)),S值越大,表明居民點斑塊空間結構越穩定。

Y=2X/D+M

(1)

S=|D-1.5|

(2)

式中:Y為居民點斑塊面積對數,X為居民點斑塊周長對數,M為隨機變量(常數)。

1.3.3 行進成本分析方法 空間可達性測度的常用方法有緩沖區分析法、最小鄰近距離法、重力模型法、行進成本法以及網絡分析法[52]。其中,行進成本法通過柵格設置行進成本(距離、時間、經濟成本),利用ArcGIS成本距離模型計算行進成本,得到成本柵格文件反映某段路徑的實際通行能力。本文采用道路通行時間成本表示農村居民點到教育、商業、休閑、醫療4類服務設施的便捷程度,并針對金壇區不同土地利用類型設置不同的單位距離時間成本??紤]到金壇區土地利用類型眾多,本研究基于金壇區土地利用現狀底圖,參考《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及《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20—2017),結合金壇區土地分類實際情況,將金壇區土地利用類型分為道路、水域及水利設施、農用地、草地林地、特殊用地、裸地以及居民點,并設定各土地利用類型通行速度(表1)。

表1 通行速度設置

2 結果分析

2.1 村鎮建設格局現狀

2.1.1 村鎮空間形態現狀 由圖2可知,金壇區村鎮居民點斑塊周長—面積雙對數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線性擬合R2為0.964,擬合效果較好,分形維數D約為1.21,表明村鎮居民點分布較均勻,規模較小的居民點較多,趨向于集中發展,而規模較大的村鎮處于劣勢;同時,村鎮居民點規模具有“首尾分散,中部聚集”的分布特征,中部村鎮在擬合線附近小幅擺動,村鎮之間同時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可能區域內存在干擾因素阻礙村鎮體系的自然組織發展;而首部和尾部村鎮距離擬合線較分散,與中部村鎮之間離心作用明顯。村鎮結構穩定度指數S約為0.29,表明村鎮內居民點斑塊復雜度高且空間結構不穩定。

圖2 居民點用地周長—面積關系

2.1.2 村鎮規模等級結構 借鑒居民點規模劃分的相關研究[53],利用自然斷點法將研究區村鎮規模劃分為7個等級,并統計不同等級居民點的數量與總規模(表2)。Ⅰ等級居民點為主城區和規模較大的建制鎮,數量較少;Ⅱ、Ⅲ等級居民點為發展較好的集鎮;Ⅳ等級居民點為發展較好的中心村,其數量和規模穩步增加;Ⅴ-Ⅶ等級居民點主要為自然村和閑散居民點??傮w看,金壇區村鎮規模呈現低等級數量偏多而中、高等級數量偏少的特點,未形成等級規模合理、空間結構有序的居民點體系,城鎮的輻射效應無法實現,邊緣農村居民點很難獲取公共服務;同時,低等級居民點數量眾多導致地區行政管理成本增加,加之面積小,無法獨立發展商業、文化休閑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交通等服務設施由于配置和運作成本高只能提供低質量服務,不合理的村鎮規模格局將嚴重制約金壇區經濟發展。

表2 村鎮居民點規模等級結構

2.1.3 村鎮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分布現狀 基于ArcGIS平臺采用核密度分析法計算金壇區居民點以及4類公共服務設施的核密度分布(圖3),可以看出:金壇區居民點呈現出多區域片狀集聚的空間分布特征,且沿主要交通線路擴張,密度低值區主要分布在主城區及其周邊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鄉鎮及街道,高值區分別在堯塘街道、薛埠鎮、朱林鎮、指前鎮、直溪鎮和儒林鎮呈面狀成片分布。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圍繞西城街道、金城鎮及東城街道交界區域(主城區)呈現高密度分布,部分設施點沿城鎮中心和交通主干道分布。具體看,教育和醫療設施分布較均衡,商業和文化休閑服務設施空間分布差異較大;醫療服務設施最少的是堯塘街道,教育服務設施、文化休閑服務設施和商業服務設施最少的是儒林鎮。結合居民點分布特征可知,主城區設施點密度較高,而偏遠鄉鎮與村莊設施點分布較零散,表明金壇區居民點與公共服務設施點匹配度較低,全域公共服務的均衡性有待提高。

圖3 公共服務設施分布現狀

2.2 村鎮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空間格局

如圖4所示,金壇區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呈現出以主城區為中心向外圍逐漸降低的圈層結構,此外,堯塘街道、朱林鎮、薛埠鎮等多個小中心的可達性同樣呈現出從中心向外圍遞減。交通網絡對可達性產生一定影響,使全區可達性呈現出“一個大中心、多個小中心”的放射狀格局。此外,金壇區不同公共服務設施之間可達性分異較大,教育和醫療服務設施可達性較高,文化休閑和商業服務設施可達性較低,尤其是文化休閑服務設施難以滿足居民需要,圖書館、休閑活動中心多集中在主城區。將4類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加權匯總(圖5)可知,金壇區邊界處以及儒林鎮、薛埠鎮、指前鎮、直溪鎮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較低,主城區及道路兩側可達性較高。

圖4 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空間格局

圖5 公共服務設施綜合可達性空間格局

總體看,金壇區各鄉鎮公共設施服務水平不均衡現象突出,服務可達性整體呈現以金城鎮、東城街道、西城街道為中心的圈層遞減態勢,尤其是高等級文化休閑設施及商業服務設施的優勢資源集中于主城區,基礎公共服務設施也主要配置在主城區,造成區域邊緣村鎮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差,服務質量與主城區相差甚遠,由此可見,金壇區居民點與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具有較大的異質性。究其原因,金壇區城鎮化過程中集中發展主城區而忽視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的協同問題,村民生活質量降低,區域產業發展落后,城鎮化發展空間受限,鄉鎮及街道內部公共服務供給狀況有待進一步改善;加之服務設施供給與外圍新增人口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屬于發展階段中的矛盾,且金壇區部分區域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與居民的實際需求不匹配,加深了區域公共服務設施有效供給的難度。

2.3 村鎮建設格局空間優化建議

2.3.1 提高村鎮空間結構穩定性 分形特征是村鎮體系發展的必經階段,鄉鎮是城市與村莊融合發展的重要樞紐,同時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節點,由此建議金壇區在快速城鎮化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鄉鎮的紐帶功能,基于分形特征優化村鎮體系規劃,提高村鎮空間結構穩定性,同時兼顧村鎮形態與空間布局,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有機體。一方面,探索構建各地區差異化村莊發展潛力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村莊發展潛力,劃分村莊發展模式,基于村莊現行發展基礎,強化發展基礎好、服務設施配置強、交通網絡密度高的村莊,推動與城鎮的聯系,優先配置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搭建起鄉鎮及街道社區生活圈,對形態規則、面積較大而發展緩慢的鄉鎮優先發展,吸引村莊人口向鄉鎮轉移,對形態復雜、面積較小的鄉鎮進行合理規劃,增強其生活功能,推動文化發展;另一方面,加強邊緣村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村鎮體系關聯性和均衡性,滿足村民日常生產生活需要,高效利用地區優勢自然資源,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如薛埠鎮可憑借其地勢和土壤條件發展茶樹種植產業,指前鎮及朱林鎮則以糧食產業與水產養殖為主,茅山依托濃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發展旅游業,挖掘地區文化內涵,發展鄉村文化旅游,扶持當地居民經營民宿、農家樂、民間手工藝品等產業。

2.3.2 推動村鎮公共服務均等發展 蘇南縣區發展存在“東強西弱”現象,金壇區與周邊的溧陽、丹陽、句容、揚中、丹徒、溧水等縣區的綜合實力相對偏弱,構成蘇南“發展洼地”,村鎮公共服務水平整體較差。金壇區應在鄉鎮分級體系基礎上,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并與縣級空間規劃銜接,促進村鎮公共服務設施公平發展。首先,確定地區公共服務設施近期和遠期發展計劃和目標,鞏固前期發展成果,為未來長期發展奠定基礎??紤]到金壇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現狀,確定金壇區的短期目標為完善現有服務設施,尤其是主城區周邊及與其他縣市接壤的鄉鎮地區基礎設施;在實現村鎮公共服務設施全區域配置后,需重點關注非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的公共服務設施需求,提高鄉鎮及城區公共服務設施質量,推動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的均衡化發展。其次,要在空間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好村莊發展規劃。選擇地理位置優越、人口聚集、綜合實力較強、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相對齊全的村莊作為中心村并強化其建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村莊居民點用地高效集約利用。因地制宜規劃不同地區發展模式,綜合考慮地區自然稟賦、社會經濟條件及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習慣等因素,對符合“撤村并居”條件的村莊進行相關優化;對城郊型鄉村考慮選擇公寓式發展模式,將部分農戶集中于鄉村,同時將分散分布、基礎設施落后的村莊合并,大力發展中心村并改善其生產生活環境,提高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置。最后,在空間層次體系的基礎上形成地區公共服務設施層次體系,主要包括在主城區配置市級公共服務中心、6個鄉鎮配置區級公共服務設施、3個街道配置鄉鎮級公共服務設施、村莊配置日常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區級和鄉鎮級服務設施建設,保證公共服務中心均衡分布,同時推動高質量公共服務設施向鄉村地區輻射,最終形成市級—區級—鄉鎮級—村級4級公共服務設施層次體系。

2.3.3 完善村鎮規模等級 地域村鎮建設格局由鄉村空間無數村鎮中心組合而成,各中心點與相鄰點緊密聯系,從而實現中心與中心之間人口流動、服務共享、生產合作;同時,村鎮建設格局受自然稟賦、經濟條件、人口數量、服務水平、區位條件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地區村鎮規模又受公共服務設施條件、基礎設施條件、生產條件等的制約,且村鎮規模偏大會造成資源浪費,偏小則無法集聚發展??紤]到目前鄉村人口急劇減少,空心村大量涌現,首先應對零星的自然村和空心村合理調整行政規劃,實行“遷鎮并鄉,遷村并點”,推動村鎮集中發展,將散落的村莊與其他中心村進行拆分或者合并,空心村則基于其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實行地區改造,形成完善的地區村鎮規模等級體系。其次,應遴選中心村鎮、優化村鎮規模??茖W評估不同規模等級中心村鎮的功能類型,合理界定不同類型村鎮的職能要求和發展方向,基于各村鎮的交通通達性、經濟輻射范圍、經濟發展基礎和潛力、自然稟賦以及服務設施的服務范圍,選取重點鎮進行發展,通過吸引外資和人才入駐發展地區產業,提高中心村鎮的發展水平和承載能力;此外,各村鎮之間聯系較少,將導致中心村鎮及重點鎮的輻射能力弱,應選取交通便利的自然村作為公共服務設施重點配置點,完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劃撥地方財政用于建立村鎮建設專項基金,拉動地區相關單位及個人對公共設施及事業進行投資,以中心帶動周邊村鎮共同繁榮,推動地區形成生活幸福、生產高效、生態美好的空間格局。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通過測度蘇南常州市金壇區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評價村鎮建設格局的發展現狀,診斷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化策略,主要結論如下:①總體上金壇區農村居民點零散分布,表現出較強的分形特征,空間形態較復雜,農村居民點斑塊結構穩定性較差;區域村鎮規模等級不合理,呈現低等級數量偏多,中、高等級數量偏少的特點;農村居民點分布密度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呈現出多區域片狀集聚的空間分布特征,基本沿主要交通線路擴張。②金壇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點主要圍繞主城區、城鎮中心以及交通主干道分布,總體呈現出“一個大中心、多個小中心”的放射狀格局,具有明顯的圈層結構;不同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分異較大,教育和醫療服務設施可達性較高,文化休閑和商業服務設施可達性較低;高等級文化休閑設施及商業服務設施的優勢資源集中于主城區,邊緣鄉鎮地區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差。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村鎮建設格局空間優化策略:首先,提高村鎮空間結構穩定性,兼顧村鎮形態與空間布局,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有機體;其次,推動村鎮公共服務設施合理配置;最后,完善村鎮規模等級,以中心村鎮帶動周邊共同繁榮,推動地區形成生活幸福、生產高效、生態美好的空間格局。

由于目前缺乏對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統計數據,本文未分析土地、經濟、人口及產業等方面的發展演化情況;此外,本文僅考慮了教育、醫療、休閑以及商業4類公共服務,對金壇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研究不全面。后續將從橫向對比和縱向演變模擬視角,研究縣域村鎮建設格局發展過程,分析發展演變的主控因素,在診斷村鎮建設格局問題后,根據發展條件和發展模式進行優化模擬,從而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支撐平臺優化建設的理論體系。

猜你喜歡
金壇居民點服務設施
民政部等16部門:到2025年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超80%
走“樂道金壇” 訪“綠野仙蹤”
“紙上神話”——金壇刻紙
基于實效性的社區居住服務設施統籌研究
2017金壇秋季旅游產品
基于GIS的宜興市農村居民點景觀格局變化研究
論高速公路收費服務水平的提高和收費服務設施的完善
金壇茶葉 香飄海內外
四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強化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保障
濟南市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潛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