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農業院校專業建設對接數字鄉村戰略實踐研究

2024-02-07 19:12趙小麗李俊霞
河南農業·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業院校指標體系畢業生

趙小麗 李俊霞

一、數字鄉村戰略背景下高職農業院校計算機專業改革的必然性與迫切性

(一)“互聯網+農業”促使專業改革成為必然

隨著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戰略的穩步實施,受互聯網經濟與社會熱點的影響,一些高職農業院校的計算機等非農專業招生異?;鸨?,個別學校計算機、信息工程等非農類專業甚至占到了學校學生總數的一半左右,導致農業院校的學科建設結構嚴重錯位。涉農與非農專業生源的“一多一少”,學科建設的“一強一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職農業院校舍本逐末的不健康發展現象出現,成為了農業院校學科建設失衡的一大隱憂。

數字鄉村戰略的提出為化解高職農業院校學科建設矛盾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計算機、互聯網與農業融合發展,是促進鄉村振興的新業態、新趨勢。傳統涉農專業擁抱“互聯網+”,對現有高職農業院校相關專業的師資力量、課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三農”服務領域均提出了新要求。將“互聯網+”融入農學、畜牧、園藝等涉農專業建設,繼而形成完備的適應數字鄉村戰略的高職農業院校課程體系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數字鄉村戰略迫切需要“互聯網+農業”人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數字鄉村戰略的穩步實施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快速推進,以及農村地區光纖村村通、4G網絡全覆蓋工程的穩步推進,農村地區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物聯網、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等“互聯網+農業”新業態方興未艾。但是,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應用形式還比較初級,大多停留在農產品網絡銷售等較為初級的形式,對農業大數據、農業物聯網的應用也僅停留在農業龍頭企業的示范性應用,農業產業的數字化應用推廣較為乏力,“互聯網+農業”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三農”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高職農業院校作為“三農”人才培養的主力軍責無旁貸,必須主動迎接挑戰,突破“互聯網+農業”人才匱乏的瓶頸,加大“互聯網+農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二、對接數字鄉村戰略,推進師資力量建設和教學模式改革

數字鄉村戰略所需要的“三農”建設人才是跨計算機與涉農學科的復合型人才,高職農業院校復合型人才培養能力與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是師資力量建設。具有豐富計算機、涉農專業知識與扎實實踐技能的優秀師資力量、科學合理的師資比例,是教學模式改革必要的前提條件。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是著力點,將農業與計算機兩個學科跨界融合,引入教學模式改革既是優秀師資團隊努力創新突破的方向,又是“互聯網+農業”教育體系改革的關鍵所在,二者相輔相成,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一)圍繞數字鄉村建設要求,加強跨學科師資力量建設

跨學科師資力量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多數學校往往難以跳出相對封閉的學科評價指標體系。計算機類專業和涉農類專業人才建設、職稱評定采用的是兩個獨立的評價指標,評價過程也局限于專業論文、課題等指標是否對口的狹隘思維。在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培養過程中,也往往局限于單一專業的學科體系中,忽視對教師相關學科跨界融合能力的培養,這與數字鄉村戰略的“互聯網+農業”本質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學校應重點加大具有跨學科研究能力教師的培養,建立復合型人才專用評價指標體系,使之成為原有標準的有益補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靈活把握,對于在鄉鎮、涉農企業有著豐富服務經驗的教師可適當降低論文、課題、成果等條件要求,注重服務“三農”與數字鄉村戰略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時,年齡較大的高級職稱人員可以相對降低跨學科技能考核計分比例。對于年輕的初級、中級職稱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科融合能力,提高課程融合能力考核的計分比例。這樣不僅可以促進高級職稱教師將理論知識融入教學實踐,也能為初級、中級職稱教師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對接數字鄉村戰略人才需求,推進教學模式改革

由于高職農業學校對“互聯網+農業”新業態的認識不夠全面,導致當前高職農業院校畢業生培養工作中重專業、輕跨界、重理論、輕實踐現象較為普遍,嚴重制約了高職農業院??鐚W科專業建設,限制了其向數字鄉村戰略提供急需的應用型人才能力。因此,高職農業學校應摒棄以往狹隘的學科建設路徑依賴,重視復合技能、實踐技能培育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學科建設新路。在改革過程中可先易后難,先采取同校間計算機類學科與農學、動植物學等涉農專業多學科聯合辦公、合作備課、共定人才培養目標等形式。在教學實訓平臺建設中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建設和使用實驗實訓設備,把學科跨界融合貫穿于教育培訓平臺建設、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模式改革的全過程;甚至待條件成熟后,可采取校校聯合的教學模式改革,打通校校之間、學科之間的教育資源束縛,開展優勢學科強強聯合的教學模式改革,逐步豐富教育教學形式、方法、手段。

三、明確數字鄉村戰略人才需求,加強畢業生實踐技能培養

(一)摒棄傳統人才培養路徑依賴,開拓技能培養新道路

當前高職農業院校學生技能培養過程中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如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不夠緊密,實踐技能培養方式相對單一等。數字鄉村戰略所需要的畢業生是多學科復合型人才,需要畢業生具備計算機和農業等相關學科知識 ,并對所學知識有較高的跨界融合、統籌規劃能力。因此,培養形式要有新突破、新路徑,在基礎理論知識培養方面可采用跨學科、跨學校、跨行業聯合培養,組建聯合班的形式開展。在技能培養方面可采取“學校+企業+鄉鎮+農戶”的形式開展,不斷創新、發展“學校+企業+鄉鎮+農戶”的多方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畢業生的數字鄉村實踐能力,開拓高職農業院校畢業生實踐技能培養新道路。

(二)精研技能培養,注重創新創業創造能力提升

隨著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職農業院校必須使重點工作回歸到人才實踐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根本任務上來。用心精研技能,潛心創新創業,不斷把數字鄉村戰略引向深入才是突破的關鍵。鼓勵高職農業院校畢業生精研技能,使創新能力持續提高,創業熱情不斷迸發,創造渠道更加多元。從創新到創業再到創造是一個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伴隨著生產力的解放,“互聯網+農業”的生產關系必將不斷變革,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將會不斷涌現,數字鄉村建設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進而促進農業產業整體質量提升,拓展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空間。

四、把握數字鄉村戰略規律,創新畢業生評價指標體系

(一)與時俱進,注重融合,建立跨學科評價指標體系

高職農業院校的畢業生評價指標體系應充分結合數字鄉村戰略和“互聯網+農業”對畢業生素質的整體要求。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要摒棄傳統的封閉學科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科體系和專業技能評價指標拆分、細化,建立充分結合數字鄉村戰略需求的畢業生評價指標體系,重點加強緊缺專業的畢業生評價指標體系建設?!盎ヂ摼W+農業”是一個較新的領域,計算機、農學、動植物學等多學科交叉。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要秉承開放、包容、融合的建設思路,要充分引入多學科融合的創新型評價指標體系,注重學科體系跨界融合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評價指標,重視跨界、創新文化土壤的培養。在畢業生培養實踐中與時俱進,注重融合,建立跨學科評價指標體系。

(二)把握數字鄉村戰略發展規律,建立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

數字鄉村戰略是用計算機相關技術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因此,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要更加注重實踐應用。在建設中要走出學校、走進“三農”,重視工作能力、實踐能力等指標,注重畢業生解決“三農”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評價過程應在單一學校評價的基礎上增加畢業生所服務鄉鎮、服務對象的評價,形成三方相結合的考核與評價機制,建立“三合一”的評價指標體系,使考核內容覆蓋“三農”工作各環節。在具體的考核實踐中還應與時俱進不斷優化,根據服務“三農”工作的新變化、新趨勢不斷充實、創新,讓評價指標覆蓋到數字鄉村戰略和“三農”發展所需人才的全產業鏈。

五、構建培養體系,拓展服務領域,助力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

(一)整合資源、構建開放包容協同創新的畢業生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應充分聯合服務鄉鎮與服務對象,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使之成為高職農業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有益補充,形成三方聯合培養的畢業生培養模式。在培養體系建設過程中要應注重與數字鄉村戰略的融合,結合學校、鄉鎮、服務對象三方所具有的師資力量、科研實力、教育資源、農業服務領域、服務效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因素,結合高職農業院校所在地區的農業產業特色、農村發展條件統籌規劃,構建開放包容協同創新的畢業生培養體系。

(二)完善服務領域,拓展數字鄉村發展空間

我國地域廣闊,各個地區的農業產業特色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高職農業院校相關專業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領域要與地區產業緊密結合。在服務領域中,要深入基層充分調研地區農業產業發展特點、區域農村經濟發展環境、農民增收的現實需求,找出束縛“三農”發展的瓶頸。同時結合高職農業院校各專業的自身優勢,積極與地方產業發展尋求合作,簽訂合作協議、創建協同科研和發展平臺。在服務領域拓展過程中充分與地方產業發展平臺對接,創新貼近地方實際的服務方式和服務領域,探索適合地方“三農”發展的先進經驗,最大程度地提高地方農業產業的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拓展數字鄉村發展空間。

六、結束語

數字鄉村戰略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高職農業院校作為數字鄉村建設和服務“三農”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必須強化專業建設,重點著力于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在實施過程中要用精雕細琢的精神加強師資、學科建設,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教師職業技能素養,用一絲不茍的態度專注于畢業生培養,讓服務“三農”意識融入高職農業院校專業建設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出大批高質量的“互聯網+農業”優秀人才,進而使高職農業院校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使“互聯網+農業”在融合發展中不斷催生出新模式、新業態、新希望,進而助力數字鄉村戰略高質量發展。

作者簡介:趙小麗 (1981—),女,河南南陽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計算機和職業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2020 年度河南省高等職業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網絡集群行為形成預測系統研究”(2020GZGG010)。

(責任編輯? ?王倩)

猜你喜歡
農業院校指標體系畢業生
9歲的高中畢業生
高等農業院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研究
農業院校遙感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互聯網+”背景下高等農業院校分析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淺談農業院校學生的道德教育
最“叛逆”的畢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